上海戰“疫”一線 閔行公安攜手保護4萬人居住區

中國小康網訊記者金朝暉上海報道 上海康城總面積是208萬平方米,居住人數近4萬,非滬籍居民佔半數,是目前上海最大的半開放式小區。

隨著復工潮出現,居民人數從春節期間3萬已經逐步攀升,保安小哥表示“現在找個停車位都難”,這其中的原因就是大多數人都宅在家。

上海市公安局閔行分局莘松派出所第三責任區警長張佳藝自述壓力不小:“到底住了近4萬人呢。”

上海战“疫”一线 闵行公安携手保护4万人居住区

康城第一居委會書記周豔說:“到現在沒停過,從最初的重點人群排摸、宣傳、上門、排查到現在的口罩預約登記和上門告知,這個工作量很大。” 自除夕之夜,上海市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安全一級響應機制以來,康城4個居委與管理康城的8名民警同時進入防疫狀態,調動多方力量為居民群眾守住家門。

康城保安隊伍因各種原因縮水一半,安保實行兩班運作,不僅每天工作14個小時左右,放假也取消。人不夠才要精細著用,才能更經用!

警長張佳藝描述康城的管理模式為“三級管理”,簡單說就是三張保護網。第一級防護管理在大門崗亭佈防、第二級防護管理是由居委會組織力量對第一級過濾之後的人員進行二次篩查,第三極是最廣泛熟知的“三人小組”上門告知、告誡及解除隔離。

上海战“疫”一线 闵行公安携手保护4万人居住区

第一級防護管理是小區大門管理。臨時封閉了西門,目的是控制人員集中進入方便集中登記、檢查身體狀況。除此以外,對南門開放式大草坪佈設了鐵網進行臨時封閉,阻隔外來人員隨意出入。

在出入口穩控之後,二級管理的核心成員是居委,物業保安和樓組長。根據出入口防護人員排摸出的實際居住但尚未登記的居民情況,居委會安排專人對上述居民進行上門走訪。當“吃準”信息以後,他們會當日把數據反饋給派出所。

派出所在此基礎上會上門登記、採集住戶的詳細信息,確保前一天信息情況後一天落實核實。張佳藝說:“按照兩天一個工作週期,每兩天我們需要核查的人數平均差不多都是120人左右。”不要小看“120+”這個數據,做起來累死人。

第三級防護管理是由民警、居委、醫護人員組成的三人小組。一戶家住4樓的住戶在小組上門進行居家隔離告知程序時,竟然“消失”了,張佳藝是必須要找到他的,他決定對不遵守的人員要依法採取必要的告誡措施。8名綜合執法民警分別參與到了不同的三人小組當中,共同核查人員達到了184人。

莘莊第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黃婷婷是一名95後醫護人員,大年初一的第一班她就和張佳藝“搭夥”。在居家隔離同意書上有她的手機號,她會反覆叮囑,“一定要加我微信,我們保持聯繫!”大家笑稱平時一個男孩子要她微信還很難,這個時候竟然還要拼命“推銷”。

上海战“疫”一线 闵行公安携手保护4万人居住区

第一輪口罩預約已經結束,預約點也搬進了室內。第二輪的預約即將有序啟動,康城三居委已經通過自家訂閱號發佈了預約購買的通知,時間是從2月16日到2月24日。四個居委會都考慮到第二輪預約人數可能會更多,預案也做了調整:每個樓組長安排樓裡的居民錯時來。不搶就不會“火勁兒旺”。

跟著三人小組跑了四戶人家。偶爾會遇到一兩個居民,大家都會下意識躲閃,“膽兒大”的就要問句,“喂,是不是有確診額了。”,大家都會說,例行檢查,放心,我們這裡很安全!張佳藝笑談,聽醫生說的宅家“悶死”病毒,大家自己也快“悶壞”了,不是看電視就是看窗外,有點風吹草動來得個“警醒”了!

張佳藝談到康城時向來自信,這個他經手管理了9年的小區經歷各種“戰役”以後,案發大幅下降,群眾開始滿意。但是說到眼前,他說,“滿口話我真的不敢講啊!但是到現在為止,我們是零確診、零疑似。但是和所有人一樣,不敢鬆一口氣。前面來一個1,就是100分,如果……”,說到這裡,他面色凝重卻不失沉穩。

4萬人的居住區對管理者、服務者來說都是一個挑戰,要打贏這場仗,一定要手挽手一起上,阻擊戰尚未結束,所有人都需沉住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