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D真的是激素嗎?寶寶出生後就每天補充維生素D到兩週歲,會有不好的影響嗎?

悠悠如桑


光照可以促進人體合成維生素D,而維D是促進鈣的吸收的。

寶寶一週歲以內,醫生會建議吃,理由是母乳不含維D,而且小月齡寶寶太陽曬得少,合成維D量太少,無法滿足其對鈣的吸收需求(一週歲內寶寶長得特別快)。一般月齡大一些,我女兒六個月之後就很少吃維D,她是1月生的,六個月後正好是夏天太陽最足的月份,醫生說是建議繼續吃的,但她要是實在不願意吃,也沒關係。一週歲之後,孩子大部分都開始學走路了,會經常進行戶外活動,這樣陽光照射充足,可以合成足夠維D,也就沒有必要繼續補維D了。


飄雲歸處


我家寶寶現在兩週一個月了,大概從九個月開始補充維生素D(她出訝晚,九個月才開始出牙),一直補到現在。現在他只會講很少的詞語(媽媽、爸爸、爺爺、伯伯、舅舅、不要等),語言發育較晚(平時也有教,但他不和你學),今天我看了頭條,有點兒擔心和困惑了,我還要不要繼續給她補維生素D???他一天兩次奶,一次六平勺奶粉(180ml),每天一袋國家免費配發的營養餐(12g),輔食有雞蛋稀飯麵條之類(量不大,雞蛋有時只能吃半個,主食有時候只吃幾口)。


孤芳不妒


我家寶寶兩歲半了,從出生就德國愛他美和德國d500,我問過在德國的朋友,當地老百姓基本上給寶寶怎麼吃,他告訴基本就這兩樣,其他的都是隨意。孩子牙齒長的很快,不愛生病,身高也正常!

我打算給寶寶吃到五歲,我朋友說國外一般就到2歲


琪琪的老父親


維生素D是激素。它促進鈣的吸收,促進骨質鈣化。人體經常曬太陽就不缺維生素D。所以,在中國,溫暖的南方,孩子可以充足的曬太陽,根本就不用補充維生素D。

因為生理學知識的普及不是很好,所以大家都不知道,維生素D是激素,是放在內分泌章節中來介紹的。

因為我作為大學教師。講人體生理學幾乎是每年講一遍。每次講維生素D都要講到骨質鈣化的過程。講到囟門,講到牙齒,又看到生活中周圍親屬朋友養育孩子的方式和孩子智力發育的表現。講到神經系統發育過程。髓鞘和突觸發育過程,聯繫起來,最後的結論就是,孕期,十八個月以下孩子顱骨鈣化過早,顱骨顱骨骨縫過早鈣化,會導致顱腔過小,限制智力發育!

北方的孩子,也不是出生就必須補。該不該補,要觀察孩子的囟門和牙齒。

前囟門,出生後逐漸增大。

六個月達到最大值。六個月後逐漸變小。

18個月閉合。

最大值是前後左右徑達到3個釐米以上。

維生素D補得過早,囟門不能開大到正常狀態。囟門過早閉合,顱骨不能發育到正常大小,限制了神經系統發育的,結果可想而知。是否補維生素D,除了看囟門,還看牙齒。

正常牙齒數量應該等於月齡減4-6。如果六個月的孩子,有兩個牙,就不缺鈣。不要補維生素D了!

18個月以內,維生素D補多了,囟門早閉。影響一輩子的智力發育!這兒講的智力,不是傻不傻的問題。是看起來都正常,但在學校學習能力有一些差別。

兩歲以上的孩子,補維生素D多了,不會影響囟門的閉合,也不會影響智力了。

有人講三歲兩個月去廣州市婦兒中心看保健科,還讓補維生素D,三歲半多,還在補。根據生理學理論,感覺純屬多此一舉。因為廣州,三歲的孩子可以自由自在的享受陽光,不會缺維生素D。

醫學中,學好人體生理學是做好醫生的基礎。

兒科醫生應該在學好人體生理學的基礎上當醫生。但,很多醫生對人體生理學學的一知半解,很多醫生在門診不可能有很多的時間對家長進行講解,導致家長誤會,所以出現亂補維生素D和鈣片的現象。

有些醫生,沒有真正掌握好基礎醫學知識,而且不能正確應用到臨床醫學實踐中!

關鍵是18個月以內,不能多,也不能少。根據我的觀察,囟門過早閉合,可能會限制神經系統發育。這可以解釋為什麼我們那個年代,越是富裕家庭,比如,我們身邊很多教授,處長,省級優秀教師,國家級優秀教師,兒科醫生自己家的孩子,智力發育往往不盡如意!大多是因為工作忙,但不缺錢,醫生說要補鈣就補唄。沒有時間細細的琢磨18個月以內怎麼補的問題。

所有的醫院就要求在孩子出生15天就開始吃維生素D。沒有必要。多餘。咱們中國一般認為4--6個月長牙。有的國外認為6--8個月長牙。我的孩子十一個月沒長牙我才想起來補維生素D和鈣片。比醫生開的處方加倍。孩子一個月長兩個牙。16個月時長了十個牙。我又給停了。過了十八個月我又大量給孩子補維生素D和鈣片。因為已經過了十八個月,囟門閉合了。不影響顱骨和腦發育了。多補點,避免佝僂病!因為那個時候我在黑龍江。冬天,孩子陽光下即使曬著,也因為穿得太多,紫外線作用太少!


彭如心老師


我記得在孩子出生13天的時候去做聽力複查,醫生說讓孩子半個月後加上維生素D,這應該是幾乎所有大醫院的醫生都會建議的。孩子之所以從出生後就開始添加維生素D是有原因的。

正確認識維生素D

媽媽擔心維生素D是激素,事實上維生素D確實是一種激素,為什麼這樣說呢?

維生素D在身體內運行之後會被送到特定的靶器官,而且由於維生素D是脂溶性的,可以直接穿過細胞膜和細胞核來完成下游信號的轉導,可以使維生素D的作用最大化的發揮。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維生素的確是一種激素,但是維生素D和身體的其它激素作用是完全不同的。

也就是說維生素D是一種有利的激素,並不是維生素。很多媽媽聽說維生素是激素就覺得有害,激素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對激素認識不夠而造成的激素亂用。


缺乏維生素D的危害

維生素D的主要作用是調節體內鈣,磷代謝,容易造成佝僂病維持血鈣和血磷的水平,從而維持牙齒和骨骼正常發育。

容易出現佝僂病

維生素d是調節人體內的鈣平衡,促進鈣和磷吸收代謝,保持骨骼健康,促進骨正常生長的。當維生素d缺乏時,鈣、磷代謝紊亂,使骨內鈣質移入血中,骨質疏鬆,易引起寶寶患佝僂病(缺鈣、軟骨病)引起骨骼畸形等疾病。

在佝僂病初期,寶寶經常會出現精神興奮,容易夜驚,煩躁,多汗,食慾不振,甚至抵抗力下降等。

缺少維生素D容易導致寶寶骨骼發育異常

一旦血液中的鈣水平不夠,就會造成骨骼發育異常,比如方顱,顱骨軟化,肌肉無力,甚至孩子會出現駝背或者學步期走路姿勢異常等情況。


缺少維生素D影響孩子發育遲緩

維生素D是脂溶性的,可以促進血液中的鈣磷吸收,一旦孩子血液中出現鈣磷代謝異常,就會出現牙齒髮育遲緩,疏鬆,影響孩子正常的身體發育進度,比如個子矮小等。

維生素D如何來補充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的標準,嬰幼兒一天攝入維生素D的量在400IU。

母乳寶寶

母乳寶寶每天400IU,如果孩子是純母乳寶寶,每天補充維生素D的量在400IU,尤其是寶寶在一歲之前。一歲之後如果寶寶每天的戶外活動可以達到2小時,或者曬太陽時間超過半小時。比如春夏太陽好的時候,也可以隔上一兩天吃上一次,一直讓孩子吃到2歲。

奶粉寶寶

如果寶寶吃奶粉就要看奶粉中是否添加了維生素D,如果奶粉中已經添加了維生素D,就需要把寶寶的奶量換算成維生素D的含量。

假設:你家寶寶喝奶量為650ML為例子,你喝的奶粉每100ML含維生素D1.2微克,那650ML含維生素D為6.5*1.2=7.8微克,應該不用額外補充了,因為中國營養學會建議適宜攝入量為10微克/天(0-4歲),如果寶寶在1歲內,10微克減去7.8微克,還差2.2微克,1微克=40IU,2.微克就還需要補充88微克。



如果寶寶發大於1週歲,除了奶量還有其他食物攝入,就不需要再去補充,因為食物中和陽光中都能夠補充維生素D。

混合餵養

混合餵養和奶粉餵養一樣,每天計算出混合餵養的奶粉量,然後計算出維生素D的含量,用400IU-奶粉中的維生素D含量就是每天需要額外補充的維生素D含量。

北方寶寶適當比南方寶寶要多補充

有一位朋友是醫生,建議北方的寶寶在3歲前最好補充上維生素D,尤其是冬天的時候,因為孩子維生素D的來源增加,可以隔上兩三天補充一次。

我女兒維生素D吃到了兩歲半,兩歲之後斷斷續續,因為上幼兒園後本身戶外活動不達標,所以媽媽們不用擔心維生素D會補充過量。


豌豆媽媽育兒


米豆從出生兩週就開始服用了,開始吃的是伊可新,每日一粒,現在吃Ddrops維生素D3滴劑 。當兒童缺乏維生素D3時會直接影響鈣吸收率,繼而導致兒童缺鈣,兒童缺鈣會出現坐立不安、睡覺易驚醒、出牙遲、枕禿、發育遲緩等症狀,而兒童長期缺鈣會出現羅圈腿、肌肉無力、駝背等症狀,因此,缺乏維生素D3對兒童正常發育有極大危害。因此,美國小兒科醫學會建議,兒童出生後15天即可開始補充維生素D3,每日需補充400IU,建議補充至五歲。維生素D可以促進寶寶腸道對鈣的吸收,有效預防和治療佝僂病、低鈣血癥。科學攝入足量的維生素D3是一件非常有必要的事情。母乳餵養的嬰兒應每天口服維生素D400國際單位,喝配方奶的嬰兒應計算奶粉中維生素D含量,並適當補充。維生素D3是屬於種脂溶性的維生素。這種維生素,能夠有效的促進腸道鈣吸收,以及預防佝僂病的作用,能較好地促進生長和牙齒健全以及骨骼的發育。

怎麼補充維生素D3

一、接受充足的陽光照射,一般來說照射時長需在4-6小時之間,但必須是陽光直射,不能隔著玻璃曬太陽;

二、飲食攝入,在日常生活中,給孩子多吃海產魚類、蛋類、肝臟及蛋黃、奶酪等食物;

三、選擇一款成分天然、高效高質的維生素D3滴劑進行補充。




米豆媽


維生素D,又稱為“陽光維生素”,我們傳統上一直當做維生素使用,通常用作營養補充。



但是,由於近期醫學研究發現:維生素D是類固醇的衍生物,與類固醇激素作用機制相似,同樣可以在人體內發揮激素的作用。

很多人談到激素,就會擔心對人體健康造成損害。事實上,不管維生素,還是激素,它們都屬於合成藥物,都會有藥物的兩面性。既有對人體有利,治病救人的一面,也有損害人體健康,引起藥物副作用的一面,關鍵是我們要把控好對症和劑量。

維生素D,不管專家怎麼給它定性,它在預防和治療嬰幼兒佝僂病、成人骨質軟化症、以及骨折等疾病,所起的作用是無可替代的。



因此,我們不能因為維生素D屬於激素類,就否認它的作用。只要我們在使用的過程中,控制好劑量,尤其是嬰幼兒使用劑量上,嚴格按照醫生推薦攝入量用藥,都是安全有效的,對寶寶的身體不會有什麼影響。

嬰幼兒為什麼維生素D缺乏?

嬰幼兒缺乏維生素D是普遍存在的現象。首先,嬰幼兒能夠獲得有效的日照很有限,尤其是在北方秋冬季出生的寶寶,幾乎很少外出戶外活動,加上冬季霧霾、空氣汙染,會影響紫外線的穿透和吸收。

其次,天然含有維生素D的食物很少,包括母乳中維生素D的含量也很低,不能保障嬰幼兒發育的必需量。

最後,人體維生素D的需要量80%以上由皮膚合成,僅僅靠食物吸收,還有很大的差距。

所以,對於6個月以內的寶寶,尤其是純母乳餵養的寶寶,一定要通過維生素D藥物來補充。6個月以上的寶寶,依據個體發育情況,在醫生的指導下補充。


亞莉丫育兒


您好,我是「京媽說」,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簡單點說,維生素D確實是激素,也是一種脂溶性維生素,機制上與類固醇素相似,是一種促進吸收的激素前體。

維生素D能夠促進小腸粘膜細胞對鈣、磷的吸收,預防新生兒佝僂病和促進皮膚細胞生長、分化以及調節免疫系統成熟的作用。所以,媽媽們不用一聽到激素就覺得會對寶寶身體有影響,不同的激素有著不同的作用,只要不過量進補就好,凡事都有兩面性。


寶寶出生後就每天補充維生素D到兩週歲,會有不好的影響嗎?

根據《佝僂病早期綜合防治方案》建議,新生兒出生後2-4周就要開始預防性補充維生素D,每天補充400國際單位的維生素D。

我兒子是全母乳餵養,從醫院回到家裡,從出生半個月開始給他補充維生素D的,不過當時我也擔心天天補充會過量,所以我是“一星期補充5天,2天不補充”。等到兒子1週歲,輔食吃的比較多了,我就買那種200國際單位的給他補,一直到2週歲。

其實,不同的寶寶,不同餵養方式,有著不同的補充方式:

  • 奶粉餵養: 一般來說不需要再額外補充,因為配方奶裡含有維生素D,只要每天寶寶奶量足夠,就不需要再額外補充。

  • 混合餵養: 如果從奶粉中無法足量獲得足夠維生素D,可以每天再補充200國際單位;2週歲以後的寶寶如果每天不能保證攝入500毫升的奶類,也應該每天補充400國際單位的維生素D。

  • 早產兒: 早產寶寶從出生到3個月,每天補充800國際單位的維生素D,3個月之後每天補充400國際單位。

  • 低體重兒: 出生時體重低的(5斤以下)寶寶跟早產寶寶一樣,因為存在體內營養儲備不足的問題,也是要從出生就開始補充維生素D,建議每天400-800國際單位,此後根據體內代謝水平來調整補充量。

  • 純母乳餵養: 母乳營養豐富,但唯獨缺乏維生素D,一般健康足月的寶寶,出生數日後(不超過 2 周),開始每天補充400國際單位。


補充了維生素D,再曬太陽會過量嗎?

曬太陽確實可以幫助人體合成維生素D,很多家長就覺得讓寶寶多曬太陽就不用補充維生素D了,或者覺得補充了維生素D又曬太陽,那豈不是增加了維生素D的量?

其實,家長不用有這方面的擔憂,曬太陽合成的維生素D是很難把握準確的,不同的季節、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曬太陽方法,合成的維生素D的量有很大區別的。

像我們國內的寶寶曬太陽方法,所合成的維生素D的量基本可以忽略不計,想要合成足量維生素D,必須保持長時間、大面積暴露出寶寶的皮膚直接曬太陽才可以。

所以,合理給寶寶補充維生素D,只要按照醫生囑咐,不過量補充,一直補充到2週歲都是安全的,而且美國的兒科學會還建議補充維生素D一直到青春期呢!

以上就是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希望可以幫到您,也祝寶寶健康成長!


京媽說:醫學專業、營養師媽媽,母嬰原創作者,分享專業實用又接地氣的孕產育兒知識,幫助您做靠譜家長,歡迎點贊、關注和轉發。


京媽說


皮皮媽育學園為你解答:維生素D是一種促進鈣、磷代謝的激素前體,但是寶媽也不用聞激素二字,就為之色變哦。 這是因為對於寶寶的正常生長髮育來說,維生素D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比如保證寶寶每天攝入量的充足,只有攝入過量才會對寶寶造成不好的影響。下面為你詳細解析:

第一,維生素D的重要作用。

嬰兒正處於快速生長髮育的時期,對於鈣和維生素D的需求量都比較大。我們這裡先不說鈣,重點來講一講維生素D的重要作用。

1、維生素D最主要的作用就在於維持血鈣的穩定水平,它是一種促進鈣磷代謝的激素前體,是其代謝的重要促進因子之一,不可或缺;

2、維生素D對於嬰兒骨骼的發育,也就是題主提到的幫助鈣的沉澱吸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對於寶寶肌肉收縮、神經的傳導、及所有身體細胞的功能作用發揮都佔具著不可或缺的地位;

4、還可以促進嬰兒的免疫力調節,增加其免疫力。

第二、嬰兒如何科學的攝入維生素D?

根據中國營養協會的建議,嬰兒出生2周之後就應該補充維生素D了,0-4歲的寶寶每日應攝入維生素D400國際單位。具體的攝入方法有以下建議:

1、不同的餵養方式,需要額外攝入的維生素D是不同的。

純母乳餵養的寶寶,應該每日額外攝入維生素D400國際單位,因為母乳裡面含有的維生素D很少;純配方奶餵養的寶寶,不需要額外補充,因為配方奶裡含有足量的維生素D;混合餵養的寶寶,需要根據配方奶的餵養數量,計算出寶寶攝入的維生素D的具體含量,再根據差額進行補充。

2、嬰兒攝入足量維生素D的具體來源。

可分為3種:膳食攝入、曬太陽光照合成攝入、口服維生素D製劑。除了純配方奶粉餵養的寶寶外,其它需要額外補充維生素D的寶寶,一般建議用口服維生素D製劑的方式。這是因為這種方式是最易得的,且數量有保證的。

這是因為,另外2種方式,寶寶實際攝入維生素D的數量很難確定。比如太陽光照合成攝入的方式,需要把寶寶的皮膚裸露在太陽光下照射,才能合成維生素D。但是具體合成的數量不僅受嬰兒裸露皮膚面積的影響,還受寶寶的年齡、氣候、季節、空氣汙染、太陽照射時間、家所在的地理緯度等因素的影響,其具體數量不僅不好確定,還很難保持穩定。而且太小的寶寶照射日光太久,黑色素更容易持久沉積,讓寶寶膚色持久變黑;且容易增加寶寶成年後患皮膚病,比如皮膚癌的風險。

第三,題主家的寶寶自出生後,一直補充維生素D至2歲,有沒有影響?

1、跟寶寶的餵養方式有很大關係。

這個跟題主寶寶的餵養方式有很大關係,需要題主自查一下。如果題主的餵養方式主是純配方奶粉的話,可以對照下寶寶是否有維生素D攝入過量的症狀。當然,最好的做法還是諮詢下專業醫生的看法,若實在擔心的話,也可以帶寶寶去醫院做個正規檢查。

2、攝入維生素D過量的特徵

雖然說攝入過多會造成寶寶維生素D中毒,但是具體的中毒劑量個體差異卻很大,目前還沒有關於維生素D攝入量過多的具體數據標準。不過維生素D中毒早期的症狀有如下幾種:食慾減退、食慾不振、噁心、嘔吐、便秘、腹瀉、煩躁、哭鬧、發燒等。

後話

希望我的認真回答能幫助到你。這裡是皮皮媽育學園,用真誠、專業助力你的育兒每一天!


皮皮媽育學園


維生素D是激素嗎?傳統上當做維生素,在營養補充劑上也當維生素。

作用機制上與類固醇激素相似。“激素”在我們身體中是無所不在、無時不在。但是不同的激素,其功能特點千差萬別,媽媽們需要具體的就事論事的分析!別一聽到“激素”就認為是不好的事情,比如聽說“維生素D是激素”,就急了心想,啊,我怎麼能讓我娃吃那麼多“激素”!

維生素D(vitamin D )是一種脂溶性維生素,環戊烷多氫菲類化合物。維生素D一組結構上與固醇有關,主要功用是促進小腸粘膜細胞對鈣和磷的吸收,從而防止佝僂病,促進皮膚細胞生長、分化及調節免疫功能。 維生素D中最主要的是D3與D2。前者由人皮下的7-脫氫膽固醇經紫外線照射而成。後者由植物或酵母中含有的麥角固醇經紫外線照射而成。維生素D食物來源以含脂肪高的海魚、動物肝、蛋黃、奶油為主。維生素D對人體鈣質吸收的重要作用,所以如果要補鈣,維生素D這一項不要忽略。

一歲以內健康嬰幼兒需要400單位的維生素D。嬰兒飲用800ml以上的配方奶可以補充350單位維生素D,基本可以滿足需求,但是每天飲用的奶量不穩定,所以國內外指南均建議額外補充維生素D。

一歲兒童戶外活動明顯增多,如果每天奶量達到500ml以上,且科學曬太陽時間足夠不需要額外補充,這個計量是非常安全的寶媽不用擔心

2歲以上兒童的補充,需要根據孩子外出曬太陽情況具體分析。

在給寶寶補維生素製劑時,不是多多益善的,要注意諮詢醫生,瞭解正常用量,清楚過量時的危害及症狀,控制用量。如發現寶寶異常,應儘快送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