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兩度請纓上疫情防控一線,媽媽反對卻來相送

株洲日報記者 李軍 通訊員/黎婕妤

2月17日,這是潘文在株洲市定點集中隔離救治醫院戰“疫”的第8天,當天她上夜班,晚上8點到深夜零點,她都要護理新冠肺炎重症患者。

28歲的潘文是株洲愷德心血管病醫院的護士,從事重症監護已有6年。但身穿層層防護設備工作,對她來說是頭一遭。原本,她們做重症監護的總是“風風火火”,可現在,她“想快也快不起來”。戴著護目鏡和防護面罩,她“又熱又悶”,和人溝通要大聲喊,由於視線被水霧模糊,看東西要湊很近很近。

剛來時,每班護理時間是6小時。脫下防護設備,潘文的臉上被勒出印痕,雙手麻木,指尖也被汗水泡脫了皮。由於缺氧,她深感疲憊,要坐好一陣才能緩過來。

這麼艱苦又危險的戰“疫”,潘文兩度請纓參與。醫院首次發出“召集令”,潘文第一時間報了名。回到家,她試探性地問媽媽,如果去抗疫一線支援,媽媽會怎麼想?媽媽堅決反對,並好幾天沒跟她說話。由於她第一次沒去成,她媽媽也暫時放了心。

得知醫院徵集第二批護理人員,潘文再次報名。這次,她和同是重症監護護士的劉芳竹被選上了。為了說服潘文別去,她的媽媽打電話向兒子訴苦,希望兒子和她一起勸。潘文16歲的弟弟卻安慰媽媽,勸導她理解姐姐的決定。

“走,我送你。”2月9日,潘文臨行前,本還想著怎麼跟媽媽告別,媽媽反倒先開了口。送到醫院,送到出發的車上,潘文的媽媽一再叮囑“注意安全”“做好防護”,說著說著,潸然淚下。

潘文剛到醫院那幾天,她的媽媽總在微信上給她留言:“電視上說的那個護目鏡,你戴了嗎?”“你以前總說睡眠不好,在那邊睡得習不習慣?”……有一次,媽媽上午給她打了電話過來,正趕上潘文夜班之後在休息。“好,那你趕緊先睡。”那次之後,媽媽就很少直接打電話來,怕吵到她睡覺。潘文也很貼心,不管忙到多晚,總會發微信給媽媽報個平安,並把第二天的上班時間發給她。

對於媽媽的擔心,潘文是理解的,但她說作為重症監護室的醫務工作者,她也很想為抗擊疫情盡一份力。她記得,之前媽媽為了勸她別去冒險,會一再提醒她關注每天確診人數的增加,可潘文說她首先想到的卻不是危險,而是“我們必須趕快阻止它(新冠肺炎)再擴散,越快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