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髮一族中的抗“疫”先鋒

□記者 秀秀 通訊員 孫鵬

2月14日,扎賚特旗巴彥高勒鎮長山村疫情防控檢查點前開來一輛轎車。劉興才伸手攔停,認真地給車內人員測量體溫,同時勸導說:“沒啥特殊事兒咱就響應號召,別出去了。親情友情,回頭再敘唄,誰還能挑你理啊!”一家人聽了勸導調頭回家,劉興才又囑咐他們多洗手、勤消毒。這已經是劉興才上午檢查的第12輛車了。

劉興才是位70歲的老人,黨齡46年。他從黨支部書記崗位退下來後,村裡人都尊稱他為“劉老”。他是本次疫情防控工作的第一批志願者,也是全鎮年齡最大、黨齡最長的志願者。抗疫的9天時間裡,每天都幹兩個班的值班時間,從6點一直堅守到中午12點。村幹部看他年紀大,不想他太辛苦,不給他發口罩,他就自己找親戚要;不給他排班,他就哪個班都去。他說:“我黨齡都快有你們年齡大了,而且‘非典’的時候我就是書記,幹過值班的工作,有實際經驗,現在身體也好,讓我上我得上,不讓我上我也得上,反正必須上!”

村書記趙曉輝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有他在大家工作的熱情高了,難題少了。老書記這責任心,夠我們學一輩子的!”

年紀大的人不耐飢餓,為了讓自己能夠有充沛的精力上崗,劉興才隨身帶幾塊乾糧,沒人注意的時候就著水吃兩口。電子槍式體溫計因戶外溫度低容易失效,他就把體溫計摟在懷裡抱著。大家開玩笑說,能讓劉興才在懷裡摟這麼緊的也就是小孫子和體溫計了。

到了換班的時間,來的正好是他的兒子,他把體溫計從懷裡拿出來,塞進兒子懷中,扯著衣襟蓋住又輕輕壓了一下,囑咐他保護好體溫計。回到了家裡,劉興才趕緊脫下棉鞋上炕,用褥子壓在腳上捂一捂,摸摸棉鞋,又把棉鞋也塞到褥子下面。劉興才遲來的午飯就這樣在炕上邊暖腳邊吃完了,然後穿好衣服又去村部值班了。

現在,在巴彥高勒各處奮戰的志願者有近300人,包括黨員、村民代表、普通群眾、優秀青年、巾幗模範、技術人員,他們自發集合起來,為疫情防控工作貢獻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