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學”祕訣是什麼?好奇心 →產生問題 →尋求答案(求知好學)

“好學”秘訣是什麼?好奇心 →產生問題 →尋求答案(求知好學)

你好,好奇心

我們很多人都渴望自己能夠聰明智慧,或是能上通天文、下曉地理、博聞廣識,或是能在某一個領域內、某一個問題上具有超乎尋常的洞見、勝人一籌的悟性。前者能使我們有開闊的眼界,後者能使我們富有深度。如果我們自己做不到,那麼我們常常希望我們的下一代儘可能做到,至少從我身邊朋友的情況來看是這樣的。於是我們就產生了這樣一個疑問:怎麼樣才能更聰慧更明智?

《中庸》裡有這麼一句話:好學近乎知。換言之,真知灼見始於好學。對我們而言,這算不上什麼新奇的道理或者特別的訣竅,倒更像是一盆從頭澆下的冷水。誰都知道“好學”的重要性,可是難就難在好學不起來。《論語》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知”已然不易,“好知”就更難了。對大多數人來說,學習是一件辛苦的事,要讓自己不但努力學習,還要愛好學習,以學習為樂就顯得更加不近人情、不合常理了。比起好逸惡勞、貪財好色、逞強好勝,好酒貪杯、遊手好閒這些隨性而自然之“好”,“好學”之“好”何其無趣、何其磨人、何其莫名其妙。都說了“學海無涯苦作舟”,除非出於無可奈何而苦中作樂,否則誰會主動熱情地投奔學海之苦,誰又會享受這種自虐式的癖好?

使人好學求知的秘密

但是,我們也知道,世上確實存在很多好學的人,而且這些好學者確如《論語》預言的那樣最後成為了智者。可以說,幾乎一切偉人,無論古今中外,的確都是好學之人。那麼他們的“好學”秘訣究竟是什麼?

使人變得求知好學的神秘咒語恐怕就是愛因斯坦所說的人類“神聖的好奇心”。那個能夠“把未知變成已知、將無知轉化為有用”的最初的原始驅動力、最關鍵的一個環節——就是人的好奇心。活潑靈動的好奇心激發了人的覺悟。

那麼好奇心到底是什麼?——一個問題!一個讓自己食不下咽、睡不安枕的問題,一個自己忍不住打破沙鍋問到底的問題,一個引起了自己極大的探索欲的問題。這個問題牽動著我們的每一根神經,激活了我們的每一個細胞,使我們磨銳了渾身的感覺系統,試圖從一切生活細節中挖掘線索,從每一張經過我們身邊的人的面孔上尋求答案。我們被這樣一個問題驅趕著去尋尋覓覓,四處追捕靈感,從相關的書本里,從無關的書籍中,從與他人的探討中,從獨自的沉思中,從夢境的罅隙裡,從旁人一句吆喝裡,從路邊的一朵小花裡,從偶爾飛過的一隻蜜蜂的嗡嗡聲裡……這個過程煎熬而過癮,有點像戀愛,撓得人心癢癢,卻無計可施又無力擺脫。如果我們把戀愛階段稱為“求愛”,那麼這個追尋答案的過程就是“求知”“好學”。

終於,“皇天不負有心人”,個人的勤奮加上天賦的運氣,幫助我們一半必然、一半偶然地得到了那個問題的答案,我們欣喜若狂,這種喜悅大概只能與求愛成功時的心花怒放相提並論了。不過,這樣的過程不是一個單向的箭頭,在我們找到了想要的答案的同時,在我們求知好學的過程中,我們又接觸到了更多的東西,我們以前聞所未聞的東西,於是某一個未知的對象又向我們招手,喚醒潛伏在我們腦海中的一個個問號,誘惑著我們的好奇心,於是求知慾又將我們引上了“探索”之路……從這一個未知走向這一個已知,卻引爆了更多個未知……如此循環往復、週而復始……就像這個簡單的圖式表示的那樣:

好奇心  → 產生問題

↑           ↓

獲得答案 ← 尋求答案(求知好學)

我只知道,我什麼都不知道

哲學家蘇格拉底對自己做過一個富有辯證色彩的概括:“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什麼都不知道。”——我知道我不知道——假如我們畫一個圓,圓內代表我們知道的知識,圓外是我們所不知道的東西,那麼我們知道得越多,這個圓就越大,而圓畫得越大,它與外界的接觸面也就越大。也就是說我們知道的東西越多,就會發現有更多東西是我們所不知道的,我們不知道的遠比我們知道的要多得多。換言之,已知越多,未知越多。循著這個螺旋式上升的漸進過程,人的知識高度不斷向著更高處攀升,同時另一件事發生了——人類文明隨之迅猛發展,包括科技,也包含人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