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深圳100個凡人“疫”事 ④:10則抗疫日記“洩露”了他們的初心

感動深圳100個凡人“疫”事 ④:10則抗疫日記“洩露”了他們的初心


他們來自醫療一線,他們來自基層一線,當大疫來臨,在大多數人都宅在家中甚至閒得不耐煩時,他們卻義無反顧,以“逆行者”姿態奮勇向前,在火線與時間賽跑,與病毒抗爭;走街串巷,守好社區安全防線。他們也是血肉之軀,他們也有父母兒女,可是他們捨棄了親情愛情,用自己的行動譜寫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大愛篇章。

感動深圳100個凡人“疫”事系列之四

通過10則抗疫日記

近距離感受“逆行者”風采

通過他們的視角和筆觸

體會其文字背後對家人的不捨

對工作的無怨無悔

以及對社會的擔當與奉獻


“妞妞,媽媽不能抱你”

(廣州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信息技術部護士 張靖)

感動深圳100個凡人“疫”事 ④:10則抗疫日記“洩露”了他們的初心

▲張靖正在給病人量體溫。

2020年1月27日

5天前的一個晚上,我收到疫情防控需要護理人員支援的通知,幾乎沒怎麼思考,就將尚不懂事的孩子丟給兩位老人,毫不猶豫地選擇請戰,談不上什麼高尚情操,職責所在而已。

今天是我在留觀隔離區工作的第 3 天,深圳開始降溫了,我需要回家拿一些厚衣服,順便看看我 3 歲的女兒。我把自己從頭到腳都洗了一遍,重新消毒後,把自己裹得嚴嚴實實的,戴上口罩便回家了。

一進家門,看見女兒,我感覺一天的疲憊都消失了。女兒看了我很久都沒認出我來,直到我喊了一句:" 妞妞,不認得我啦?"她突然反應過來,像平時一樣,歡天喜地地向我跑過來想要抱抱。出於職業反應,我立馬後退一步,兇了一句:" 你站在那裡,不準過來!"女兒茫然地站在那裡,清澈的眼中瞬間充滿委屈," 為什麼媽媽不抱我?" 是啊,她一定十分想念媽媽,3天沒見,剛一見面媽媽就這樣吼自己。她 " 哇 " 地一聲哭了起來。看見孩子這樣,我當時真想什麼都不顧去抱抱她,可是理智告訴我不可以。

我徑直走向房間,拿上了一些厚衣服就離開了家。我相信,當妞妞懂事後,她一定能夠理解我。寶貝,媽媽很愛你,很想擁抱你!短暫分離,是為了更好地在一起,等疫情結束,媽媽一定好好抱抱你。

穿上防護服的滋味,只有一線人最懂

感動深圳100個凡人“疫”事 ④:10則抗疫日記“洩露”了他們的初心

▲劉輝護士長(右)


2020年1月27日

2020年春節,我們的生活被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無數個白衣天使忙碌在救死扶傷、疫情防控第一線,齊心協力與病毒抗爭,我也是其中的一員。

今天是我支援發熱門診的日子,因為怕穿上防護服不方便,所以早上一點兒水都沒敢喝。穿好整套防護裝備,踏入治療區的那一刻,突然感覺格外神聖,特別與眾不同。自豪的同時也感覺到了不適,N95口罩卡在我的臉頰上特別疼。事後發現臉頰上已深深卡出了紅印。工作中,又發現發熱門診沒有條碼掃描儀,採集標本時護士不方便,馬上聯繫信息科調配安裝了一臺。

在接診的患者中,有一位非常不配合,值班的年輕護士很無奈,我趕快過去勸慰,也費了一番力氣,最後患者接受去發熱病人觀察點留觀。轉過身我告訴護士一些溝通技巧:現在非常時期,患者心情很焦躁,遇事要學會溝通處理,安慰鼓勵患者,同時更要保護好自己。

在發熱門診支援的短暫時間,我深深體會到了一線人員的不易,穿著厚重的防護服,說話、聽力都會受到影響,不能喝水、不能上廁所,臉上深深的壓痕、疼痛要幾個小時才會褪去,甚至有的人皮膚都會被壓破。真心為一線工作人員自豪,你們辛苦啦!


看到我也報名支援前線後

一向要強的妻子哭了

感動深圳100個凡人“疫”事 ④:10則抗疫日記“洩露”了他們的初心

▲傅偉去寶安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運送新冠肺炎檢測標本。

2020年1月27日

“我志願報名支援前線”。按下信息發送鍵的那一刻,我一直以來糾結而又沉重的心情,突然間得到了解脫。

我瞞著家人做出了這個決定。在我之前,妻子已經投身一線抗疫工作,早出晚歸,每天上門隨訪排查。我也報名去前線支援,家裡便只剩下老人和孩子,我不確定妻子是否會支持我的決定。

妻子下班回來後,我告訴她已經報名參加醫院志願者招募。她看著我良久,突然抱著我說:“你去吧,但一定要做好防護。”那一刻,我感覺肩頭有些溼潤,我知道一向堅強的她哭了。

投身前線工作後,我每天不斷學習最新防護指南、瞭解疫情進展,時刻提醒自己跟身邊同事小心謹慎。我每天都重複著這些繁瑣的工作:測量體溫、詢問病史、瞭解症狀、引導分診、運送檢測標本等,有時還會碰見情緒焦慮、急躁的患者,需要我們耐心引導、安撫。一天下來,我常常雙腳脹痛浮腫、口乾舌燥。但我清楚,我的崗位是醫院第一道防線,我必須盡職堅守,才能讓其他同事更專注對抗疫情。

我只是一名普通的男科醫生,在這個時刻,我能發揮自己的作用,為全國抗疫增添力量,我感到很驕傲,相信我的家人也會以我為榮。


“今年家裡添了一個人,

吃年夜飯卻少了兩個人”

(寶安第一人民醫院設備管理中心 何日桂)

感動深圳100個凡人“疫”事 ④:10則抗疫日記“洩露”了他們的初心

▲何日桂和他的同事在工作。

2020年1月30日

自從醫院打響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戰,我就開始了一段無休連班的“正常”工作。我是兩個孩子的父親,1月22日,還沒滿月的小寶因感冒導致嚴重肺炎住院了。但在上班時間,我只能全身心地投入防控工作中,沒空去看他一眼。

除夕的中午,接到指示,要立馬騰空三個倉庫作為全區的醫療垃圾集中點。倉庫裡面裝滿了設備,下午得全部搬遷完畢並妥善存放起來。午飯沒吃,我就趕緊找人幫忙,但人手緊缺,只找來4個幫手,我們花了5個多小時才完成所有的工作。安置好設備後,我們滿身的灰塵已經和汗水混在了一起。

因為趕著回醫院上交統計數據,年夜飯就在加班中解決了。除夕晚上回到家,老婆說:“今年這年過得最沒年味,家裡明明多了一個人,吃個年夜飯卻少了兩個人!”

這段時間一直在為醫院的事忙碌著,也擔憂著孩子的情況。今天終於傳來了好消息:小寶經過治療已經可以出院了。中午和老婆接他出院時,遠遠地拍了個照。因為還在上班,我沒洗澡不敢靠近他。

真期待早日結束這場 “戰役”,讓生活迴歸正常,每個人都健健康康。

抗擊“非典”的“老兵”再出徵

(中山大學附屬第八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 現任發熱留觀病區一區組長 張煥基)

感動深圳100個凡人“疫”事 ④:10則抗疫日記“洩露”了他們的初心

▲張煥基主任醫師正在對患者進行咽拭子採樣。

2020年2月2日

時間過得好快。自1月25日我們中山大學附屬第八醫院發熱留觀病區正式啟用以來,我已經在這裡戰鬥了整整9天。

我清晰地記得,大年三十,本該闔家團圓的日子,醫院召開緊急會議,組織大家組建感染留觀病房,以最快的速度,應對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大年初一,我們一整天都在為籌備留觀病房的事情忙碌。那幾天,急診的發熱病人已經非常多,形勢嚴峻,容不得絲毫怠慢。院裡許多畢業不久的年輕人經過緊急培訓後,也披掛上陣,義無反顧地走上“戰場”。

說不害怕,那是假話。我參加過2003年抗擊“非典”,那一戰下來,好幾個醫務同行都犧牲了。作為一名“老兵”,我內心依然有些忐忑,但職責所在只能選擇勇往直前。

幾天實戰下來,我看著這些“新兵”一個個錘鍊成了淡定成熟的“勇士”,為他們感到驕傲,同時也被週一平主任這樣衝在前面的老黨員所感動。我能做的就是做好本職工作,並監督提醒每個醫護人員做好防護。我相信大家一起並肩攜手,定能早日打贏這場疫情阻擊戰。

奮戰9小時後

看著鏡子裡的自己,有些陌生

(龍崗區人民醫院隔離病區醫生林培挺)

感動深圳100個凡人“疫”事 ④:10則抗疫日記“洩露”了他們的初心

▲9個小時的工作下來,林培挺的鼻樑早已被口罩勒紅。

2020年2月4日

這是抗疫支援的第一個夜班,從昨天下午5點到今天凌晨2點,共9個小時不停歇地看診,很忙很忙。脫掉防護裝備,洗手洗臉,清潔消毒。三點多躺下,四點多才迷迷糊糊睡了一下。

因為9個小時一直戴著手套,手指出現了褶皺泛白的現象,手背過敏,又癢又痛,口罩戴久了,鼻樑也紅腫疼痛。看診時,要不停地說話,但又不能喝水,常常口乾舌燥,聲音都有些嘶啞,因為穿著防護服,有時尿急也只能選擇憋住。

每天暴露在潛在危險中,要反覆消毒。脫下工作帽和口罩,看著鏡子裡的自己,有些陌生:臉上勒出了一道道溝痕,頭髮散亂,眼神恍惚。真不想承認這個形象邋遢的人是自己。

不過,我心裡明白,到一線支援是一個光榮的任務,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而且在上夜班時,我也見證了不少動人的故事,待疫情結束回家,我會講給太太聽,講給2歲的兒子天哥聽。


核查表格填滿,爬樓已近百層

一種成就感從內心湧出

(羅湖區退役軍人事務局退役軍人服務中心主任 王湘波)

感動深圳100個凡人“疫”事 ④:10則抗疫日記“洩露”了他們的初心

▲王湘波開展入戶核查工作。

2020年2月10日

週日接到辦公室電話,要求單位下沉60%的人員到社區支援抗疫工作,我毫不猶豫地報名了。我沒有選擇離家近的社區,而是決定去6公里之外的清水河社區,因為我曾在那工作過,對那裡的情況比較熟。

上午9點,一抵達清水河社區,我就感受到工作站內忙碌的氛圍。工作站負責人毛站長的手機鈴聲基本沒停過。很快,清水河街道掛點領導和毛站長組織我們召開了動員會,乾脆利落地講清了注意事項,分好了小組,佈置了任務。

我毛遂自薦擔任了第三組的組長,組內6人一起負責紅崗東村5棟住宅樓的193戶居民的上門入戶核查工作。我將隊員分成3個小隊,分頭開始工作。大家雖然以前並不熟悉,但互相配合默契,敲門、介紹、詢問、宣傳、掃碼、記錄、簽名……一系列流程一氣呵成。一下午的時間,我們第三組就完成了2棟住宅樓的核查任務,數一數這裡的單元樓層,我們已經爬了近百層,大冷天裡都微微出汗了。看著表格上的大部分空格被填滿,一種成就感從內心湧出。

結束工作後,回家已經有點晚了。閒下來才想念遠在老家的父母和孩子,希望他們也能保護好自己,安心等著這場疫情過去。


患病媽媽支持女兒上一線

“你要記住,你是一名黨員!”

(寶安區西鄉街道鳳凰崗社區黨委成員王小菲)

感動深圳100個凡人“疫”事 ④:10則抗疫日記“洩露”了他們的初心

▲王小菲和媽媽。

2020年2月13日

每年春節初二,我都會帶著孩子開車回幾百公里外的孃家給媽媽拜年,今年一切都被這場疫情攪亂了。“不要回來,照顧好孩子,這種時候你要記住,你是一名黨員!”日夜盼望女兒回家的媽媽說完就掛了電話。是的,作為一名黨員,就要主動擔負起責任。

我每天奔赴在各個檢疫點之間,與大家一起堅守。無人進出時,我們就做廣播體操,舒緩一下疲憊的身體。因體溫檢測儀不穩定,偶爾會不太準確,需要反覆地量,要一再和居民耐心解釋。起初有些居民對我們的工作不理解,還會惡語相向、指責謾罵,這種委屈我們只能吞進肚子裡。

最難的是站在風雨裡檢測,一次性雨衣不能覆蓋全身,膝蓋以下都被打溼,寒風吹過,冰冷刺骨。但我們都堅持了下來,因為我們深知這道安全防線的背後是千萬個家庭的健康。

從1月26日開始,已經上了19天的班了,每天停下來的時候,我都會想起遠方的媽媽。媽媽胃癌晚期,病情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就很不樂觀,但她一直堅強地撐著。我好希望這場疫情早點結束,我就能趕快回到媽媽的身邊,輕輕地告訴她,在這場疫情防控戰中,她的女兒披著她給的勇氣與支持作盔甲,衝上一線,履行了作為一名黨員幹部的基本職責……


堅守崗位,一個月沒回自己家

(鹽田區人民醫院感染科主任 付小義)

感動深圳100個凡人“疫”事 ④:10則抗疫日記“洩露”了他們的初心

2020年2月13日

這是我在醫院工作的第30個年頭。這些年也經歷了大大小小很多事,2003年抗擊過“非典”,還常年在防控禽流感、季節性感冒、登革熱等崗位上工作。此次新冠肺炎疫情襲來,我主動請纓投身疫情防控第一線,醫院讓我擔任疫情防控專家組組長,希望我帶領同事們打贏這場硬仗。

疫情發生後,醫院啟動了應急預案,我退掉了回老家的火車票,取消了探望父母的行程,選擇了留在醫院堅守。除了在醫院附近的臨時宿舍休息,其他時間基本都在醫院工作,今天算了下時間,不知不覺已有差不多一個月沒回自己家了。我的很多同事也跟我一樣堅守崗位,為了打贏這場戰疫,大家都沒有半句怨言。

前段時間,隔離病房入住了首位疑似患者,一些年輕護士有些擔憂。我過去安慰了她們,給大家講解了相關注意事項,還第一個穿上隔離衣走進隔離病房,用行動給醫務人員及患者信心和鼓勵。那天有個疑似患者問我:“每天接觸這麼多病人會不會害怕?”其實,脫下白大褂我們也是普通人,也害怕被病毒傳染。但在疫情面前,我們責無旁貸,只能選擇勇往直前,盡最大努力守護大家的健康。


人生第一次害怕回家

(龍華區黨員教師李忠旺)


感動深圳100個凡人“疫”事 ④:10則抗疫日記“洩露”了他們的初心

▲李忠旺和其他抗疫人員準備入戶瞭解隔離人員情況。


2020年2 月 16 日

今天是我投身民治街道民強社區抗疫第13天。伴隨返深高峰的到來,防疫壓力陡增,我們都不敢有絲毫鬆懈。

氣溫驟降,我支援的民強社區各卡點進出居民較為稀少,比平時冷清了不少。工作人員在測量體溫、檢查通行證、核對來訪人員之餘,都使勁揉搓著雙手取暖。工作組今天仍加足馬力全速協助社區撰寫、派發通行證。這件小事關係居民外出的便利,天雖冷,但大家都幹得熱火朝天。

回想起當初主動報名參加抗疫工作時,其實也沒想太多,黨員教師應該既能走上講臺教書育人,也能衝到前線抵禦危險。

我不擔心基層工作的瑣碎,也不懼怕工作的危險和辛苦,但卻第一次“害怕”回家。一想到自己在外跑的地方太多、接觸的人太雜,就擔心給家裡剛滿 3 歲的娃帶來危險。同組的同事也和我一樣,大家只能加倍細心,做好防護措施,回家也與家人儘量減少接觸。再等等,希望疫情儘快結束。


整理|汪仕林 易芬 秦瑤 冀靜波 溫銀妮 高向榮 趙東眉 葉洋特 周倩 (受訪者供圖)

本期統籌|秦瑤

系列總策劃統籌 | 汪仕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