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荷花圖》


解讀《荷花圖》

清 謝蓀《荷花圖》

華實齊生,蓮喻三生

《群芳譜》雲:“凡物先華後實,獨此華實齊生。百節疏通,萬竅玲瓏,亭亭物華,出於淤泥而不染,花中之君子也。”蓮花、蓮子同時共生,被佛家認為同時體現過去、現在與未來,是代表前世、今生與後世的三生花,位列佛家八寶之一。

解讀《荷花圖》

明 魏學濂《荷花鷺鷥圖》上海博物館藏

步步生蓮,蓮花創生

佛教與蓮花的淵源,要從佛祖釋迦牟尼誕生說起。傳說釋迦牟尼剛一出生,就腳踩蓮花,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天上地下,唯我獨尊。”《佛本行集經.樹下誕生品》載:“生已,無人扶持,即行四方,面行七步,步步舉足,出大蓮華。”

佛祖生而步生蓮,蓮花在印度中是生之再生,寓意創生與再生。因而修佛之人稱“蓮胎”,佛剎稱“蓮剎”,如住蓮花之中、淨土之內,居母胎而修福報。

解讀《荷花圖》

明末清初 陳洪綬《荷花鴛鴦圖》

出泥不染,超脫煩惱

蓮花出淤泥而不染,被佛教認為是超脫塵世煩惱,獲得清淨自在,修成正果。佛教有喻,塵世煩惱如恆河沙,數之不盡,蓮花於淤泥中挺然而出,綻於水面,正是超脫煩惱的象徵。

《諸經要解》言:“故十方諸佛,同生於淤泥之濁,三身證覺,俱坐於蓮臺之上。”說的正是眾佛證道的歷程。

解讀《荷花圖》

清 吳應貞 《荷花圖》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蓮有四義,真善美淨

蓮花微妙香潔,為真善美而有大功德。十方諸佛、菩薩或結跏趺坐於蓮臺之上,或手持腳踏,拈花而笑。如佛祖釋迦牟尼、西方三聖的阿彌陀佛和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

《涅槃經》說佛有四德,常、樂、我、淨。與此對照,蓮有四義:出泥不染,如在世不汙;自行花開,如自性開悟;群蜂所採,如眾生所用;蓮有四德:一香、二淨、三柔軟、四可愛,比之佛陀四德;佛宗常說:花開見佛性,就是指有了蓮的心境,就能消除業障、淨化自我,修得佛性,達到自在無礙的佛境,獲得福報。

解讀《荷花圖》

明 周之冕《蓮渚文禽圖》南京博物院藏

開悟智慧,蓮房法門

蓮花有開悟智慧,渡己及人的品格。《大藏經圖像·白寶口抄》雲:“論凡夫心如合蓮花,聖人心似開蓮花。”《疏十二》雲:“蓮花體性清淨,妙色無比,……果實皆生其中,即是如來平等大慧之光也。”蓮房百竅,如眾妙之門,五智中的妙觀察智稱為”“蓮花智”,佛陀講法,舌燦蓮花……蓮花代表著大智慧與佛法真理。

解讀《荷花圖》

清代 劉謄《荷花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