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擁軍:奮戰在鄉鎮"疫"線的白衣衛士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嶽池縣羅渡中心衛生院龍擁軍面對疫情,敢於擔當,勇於奉獻,日夜奮戰在疫情阻擊戰一線,踐行著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彰顯出一名醫務人員的醫德仁心。


龍擁軍:奮戰在鄉鎮


逆行"疫"線,全力落實"戰備"

龍擁軍是羅渡中心衛生院黨支部紀檢委員、副院長擬任人選、羅渡鎮第九屆人大代表正式候選人。1月21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啟動,這名"準副院長"放開其它工作,第一時間回到醫院。根據醫院疫情防治領導小組的分工,他擔任藥品、物質保障組組長。他既當指揮員,又當戰鬥員,帶頭充當"多面手",帶領全院醫護人員積極行動起來,對醫院進行全面消毒,對醫療設備設施進行全面檢測,對醫療物質進行有序調配,全面做好醫院抗擊疫情的"戰備"工作。


龍擁軍:奮戰在鄉鎮


在這次疫情中,醫院防控物資十分匱乏,龍擁軍可謂想盡了一切辦法。消毒設備缺乏,他就親手製作可以移動的木質紫外線燈架和簡易面罩,維修移動紫外線車等消毒器械。額溫槍、護目鏡不足,他就"死纏爛打"從別的大型醫院"要"來額溫槍25只、護目鏡30只,保證了各個檢測點和本院發熱門診預診、分診及留觀工作順利進行;防護物資匱乏,他就利用各種關係採購回口罩3000只,通過戰友關係獲贈價值5000餘元的防護服16套、口罩800只,解決了醫院燃眉之急,為一線醫護人員工作安全提供了保障。


龍擁軍:奮戰在鄉鎮


蹲守"疫"線,主動執勤"卡點"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按分工,龍擁軍主要是做好醫院的後勤工作。他每天負責做好醫院工作人員的工作調配,組織院辦公室及時準確的把疫情領導小組各類指令傳達到各防控小組,督辦落實醫院24小時值班值守制度,督促職能科室整理各類資料並上報,督辦相關科室收集廢棄口罩等醫療廢物並按規定處理,協助其他院領導處理每天的醫療事務等工作及各類工作情況反饋。


龍擁軍:奮戰在鄉鎮


由於醫院人力有限,起初醫院安排了醫護人員在醫院上班後,還要參加檢測卡點的檢測工作。部分醫護人員兩頭跑,一邊在醫院救治病人,一邊還要值守監測卡點。龍擁軍見他們一個個身心疲憊,就在院委會上提出院領導應參與檢測卡點帶班執勤的建議,得到了採納。他率先落實,主動值守最艱難、最辛苦的晚8點到早8點的G85高速路羅渡出入口,與其他醫護人員一起對車上人員進行體溫檢測。由於高速路口進出車流量較大、又不定時,他幾乎每晚整夜不眠不休,最高峰時期車流量達2000餘輛,檢測人數達3700多人。夜晚值守後,第二天他還要繼續帶隊對醫院負責的4個檢測卡點進行督導,確保各檢測卡點對過往車輛準確登記,對車上人員體溫進行精準測量。


龍擁軍:奮戰在鄉鎮


情繫"疫"線,盡心照顧"大家"

根據疫情形勢,羅渡鎮實行了嚴格的參照疫區管理措施,醫院全體職工都必須駐守在醫院不得回家,全院110多名職工的食宿問題又落在了這名"後勤總管"的頭上。龍擁軍親自動手,與工作人員一起騰出辦公室12間,購置棉被33床,安排那些在單位沒有住宿的職工使用,確保職工工作之後能安穩休息。解決了住的問題,他又關心職工的飲食。他安排食堂在保證"量"的同時,還要保證"質",確保職工吃得飽吃得好。為改善伙食,他自費300餘元為食堂購買豬肉,讓職工感到了家的溫暖。在他的影響下,醫院職工紛紛為食堂捐款捐菜,職工們都把醫院當成了一個"大家庭",決心齊心協力抗擊疫情。


龍擁軍:奮戰在鄉鎮


龍擁軍盡心盡力照顧好醫院這個"大家",卻捨棄了自己的小家。從1月21日至今,他一直駐守在"大家庭",從未回過縣城的家。他只帶了一身換洗衣物就匆匆離開了家,奔忙在工作崗位,住在辦公室,吃在食堂。他妻子也是該醫院的職工,把9歲的女兒獨自留在了縣城家裡。在一次出差途徑家小區門口時,女兒知道爸爸就在小區門口,就忙著要見見二十多天沒有見面的爸爸,但被爸爸含淚阻止在了5米遠的地方。他說:"寶貝,就站那裡,看看爸爸就好,等爸爸打敗疫情就回來給你做你最愛吃的可樂雞翅、魚香肉絲。"女兒看著爸爸,不由自主流下了委屈的眼淚。更多的時候是女兒撥通電話,問:"爸爸什麼時候回家,我想你了!"但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龍擁軍心裡裝得更多的是"大家",放下的是"小家",他肩負著責任,不知疲倦地奮戰在疫情阻擊戰第一線。(魏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