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你會有“心理陰影”嗎?快點提前預防起來吧

你好,我是十四年臨床心理諮詢經驗的心理諮詢師文君,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疫情過後,這些表現都屬於“心理陰影”

心理陰影從心理學角度可以看做是,刺激性事件給人們內心造成的衝擊或改變,這些衝擊和改變不僅在事件當下發生,也會在事情過去之後產生延遲發生或非必要持續(類似長尾效應)。典型的例子比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這次突發的疫情,給很多人的生活都造成了不可忽視的衝擊和改變,當然也會對其中一些人形成“心理陰影”效應。

疫情過後,你會有“心理陰影”嗎?快點提前預防起來吧


如果疫情過後,您還存在以下情況,就需要警惕是否收到“心理陰影”的影響。


  1. “反覆不能確信疫情過去了”——對疫情是否結束保持難以改變的擔憂或懷疑。即使自己大腦意識中已經明白疫情過去了,在情緒上仍然有無法消除的憂慮、不確信、恐懼等情緒。
  2. “無法找回過去生活的感覺”——一定程度上喪失了對生活的主動調控能力。即使隔離接觸了,上班恢復了,自己卻感覺彷彿無法融入新的生活,不能找到過去生活中很輕鬆就能感受到的那些快樂,存在顯著的隔離感或不現實感,甚至感到自己被獨自封閉在了一個陌生的空間,能夠聽到看到周圍的人事物,自己卻如在隔壁,無法回應或參與。
  3. “對自已和生活產生莫名的不滿意”——沒有明確的生活變化,即使一切迴歸舊軌,自己卻感到不喜歡、不接受、不滿意。甚至自我懷疑,這就是自己的生活嗎?自己會一直如此下去嗎?陷入無法解釋的自我懷疑和自我否定之中。
  4. “容易受驚”——在疫情過去很久之後,仍然表現出對與疫情相關信息的超級敏感。比如聽到有人咳嗽就會緊張,懷疑;有人一旦過於靠近自己,就產生擔心等。
  5. “衝動加劇、自我中心”——總有一種“末日感”,在經歷了疫情的生死考驗之後,認為生命短暫,每當遇到選擇,會更傾向於自我滿足、自我放縱,在痛苦/付出和輕鬆/享受之間,毫不猶豫的選擇後者,更一意孤行的維護自我利益,甚至對自己的衝動情緒和行為失控。比如:減少存款的意願,更願意滿足當下享受;放棄升職競爭,覺得應該珍惜當下。
疫情過後,你會有“心理陰影”嗎?快點提前預防起來吧

預防“心理陰影”,我們可以嘗試的心理方法

心理陰影可以說是對每個人心理健康能力的一場考驗。如果發現自己發生了以上某些“心理陰影”症狀,你可以嘗試下面的方法來進行自我調節。

  • 恐懼宣洩法

其實所有這些心理陰影的根源性心理原因都是我們對死亡的恐懼感。比如:我們因為恐懼死亡,所以保持了對“死亡危險信號”的超級敏感,因為我們將對死亡的恐懼轉化成了對生的珍惜,產生了過度自我中心等現象。

因此,適度的進行恐懼宣洩,是會有幫助的。

疫情過後,你會有“心理陰影”嗎?快點提前預防起來吧

【具體方法】

  • 首先找到一個足夠安全和安靜的環境,整個過程確保自己不被打擾,但在需要時,又可以很容易獲得他人的幫助(因為每個人積壓的恐懼情緒不一樣,如果突然陷入強烈的恐懼,建議立即停止,找到信任的人來獲得安慰)。
  • 製造一個自己專屬的“恐懼空間”,比如以頂可以封閉的帳篷,一條可以完全包圍自己的毯子。
  • 在開始之前,設置一個提示鈴聲,以幫助我們適時的停止宣洩,建議從3-5分鐘開始,隨著你對這套練習的熟悉,可以逐漸延長。
  • 當你自己獨處在自己的“恐懼空間”時,開始感受內心的恐懼情緒,同時,加快呼吸,收縮/團卷身體、握緊拳頭都會幫助你找到恐懼感。
  • 你只需要感受這些感覺即可,不要試圖壓抑或消除,我們要做的恰恰是要讓它揮發出來。
疫情過後,你會有“心理陰影”嗎?快點提前預防起來吧

【注意事項】

  1. 全程請有意識的保持自己主動呼吸,順暢呼吸。
  2. 一旦鈴聲響起,就開始放鬆身體,做悠長的深呼吸,然後從“恐懼空間”出來。
  3. 出來後,要對“恐怖空間”說“謝謝。”
  4. 在這個練習過程中,如果遇到問題或感到強烈的不適,請停止練習,尋找專業心理諮詢師問詢。

文君聊心理@我是一名專業的心理諮詢師,希望能夠把多年來豐富的工作經驗,和對人間百態的觀察領悟分享給大家,讓我們讀懂心靈,領悟幸福。歡迎朋友們聯繫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