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洪:萬餘面“黨旗”在“疫”線飄揚

在一場全民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戰役中,宿遷市泗洪縣廣大黨員挺身而出、衝鋒在前,在行動中踐行初心勇擔使命,猶如一面面黨旗在“疫”線迎風飄揚。

不能挺身一線,就要為“將士”遮風避雨

宿遷市泗洪縣青陽街道高業軍是一名有著23年黨齡的黨員,在泗洪城區經營一家火鍋店,在泗洪頗有名氣。

早在春節之前,他就拿到了410桌訂單。

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高業軍的計劃。於是,他把這410桌訂單全部勸退了。

泗洪:万余面“党旗”在“疫”线飘扬

不僅如此,他緊急召回11名員工,採購5萬餘元食材,製作了簡易火鍋便當,慰問“疫”線工作者。“要讓在路口寒風中執勤的將士們能吃上熱飯……”高業軍說。

泗洪:万余面“党旗”在“疫”线飘扬

2月14日下午,宿遷市泗洪縣交通運輸局退休老幹部黃開祥帶著該局21名退休老黨員捐獻的8600元愛心,來到縣慈善總會,希望能助抗疫一臂之力。“只有退休的幹部,沒有退休的黨員,這是我們共同的心聲。”

宿遷市泗洪縣陳圩鄉何邵村黨員種俊,常年在外經營一家企業。他得知家鄉防控一線物資緊缺後,千方百計購置8000個口罩,捐贈給抗“疫”一線工作人員。

......

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泗洪縣那些無法衝鋒在抗“疫”一線的共產黨員,紛紛慷慨解囊,讓愛的涓涓細流匯成江海,溫暖並鼓舞著“疫”線幹群的鬥志!

沒有國的安寧,哪來家的幸福

“10天了,我真的好想你……”前不久,在宿遷市泗洪縣界集鎮境內的一個省道卡口,身穿隔離服的醫生許慧緊緊地擁抱著丈夫楊兆輝。

楊兆輝是一名共產黨員,他和妻子都是醫務工作者。1月25日,楊兆輝把孩子臨時交給爺爺奶奶帶,夫妻倆主動申請並加入阻擊疫情隊伍,10多天沒有碰面。2月3日,楊兆輝到界集卡口接運調配的醫療物資偶遇愛人許慧,短暫的擁抱催人淚下。

泗洪:万余面“党旗”在“疫”线飘扬

“我是護士,是黨員,我有責任和義務戰鬥在疫情防控最前沿。”2月2日,宿遷市泗洪縣分金亭醫院“90”後黨員臧雨晴逆行出征武漢。此時此刻,她的父親正躺在醫院的病床上。直到她踏上了出征的車,同事才得知實情。

泗洪:万余面“党旗”在“疫”线飘扬

劉長玉是宿遷市泗洪縣半城鎮宏安村黨支部書記,他的兒子劉言江是半城派出所民警,劉言江的媳婦唐曉夢是半城鎮衛計中心副主任。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他們都衝在一線。不同的班次,沒有規律的出歸,家成了他們的旅館。

......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他們是父母、兒女、妻子、丈夫,但是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共產黨員!在困難和危險面前,他們義無反顧,勇往直前。

組織入黨一生一次,思想入黨一生一世

每天早晨8點,宿遷市泗洪縣大樓街道分金亭社區70歲的老黨員姬傳玉就會準時坐在社區的辦公桌前開始他一天的工作。

泗洪:万余面“党旗”在“疫”线飘扬

他的任務是打電話。社區內有9戶居家隔離的武漢外來人員,由於隔離時間較長,部分人有了焦躁情緒。姬傳玉每天都要給他們打上幾次電話,噓寒問暖,撫平他們內心的不安。

參與過多場戰役的宿遷市泗洪縣曹廟鄉瓦廟村91歲的老黨員盛珍良,主動要求到村頭卡口執勤,每日四五個小時,從不間斷。村幹部都勸他回家休息,可老人卻說:“這也是一場戰役,是戰役就需要戰士,我是黨員,曾經也是個兵!”

泗洪:万余面“党旗”在“疫”线飘扬

98歲老黨員邱德平,70年如一日義務看守無名烈士墓。日常生活十分節儉,甚至有點“吝嗇”,但她對抗疫卻很“慷慨”,叮囑兒子代向泗洪慈善總會捐款2000元。

“國有法,家有規;守法度,不可違......”宿遷市泗洪縣曹廟鄉武崗村老黨員龍燈友自制“土味快板”,以通俗易懂的方言通過快板說唱向廣大群眾宣傳疫情防控知識,讓疫情防控知識入腦入心。

宿遷市泗洪縣孫園鎮大江村活躍一支平均年齡68.5歲的黨員志願服務隊。他們佩戴紅袖章,勸阻人員聚集、宣傳防控知識、參與小區值班,忙得不可開交......

“全縣有1.8萬餘名黨員衝在抗擊新冠肺炎一線,他們猶如一面面流動的黨旗,團結帶領群眾築牢防‘疫’長城,為打贏抗擊新冠肺炎阻擊戰提供組織保障!”宿遷市泗洪縣委組織部長青春說。(孫茹芳 許昌亮)

泗洪:万余面“党旗”在“疫”线飘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