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外出打工,小孩是留在農村父母帶好還是自己帶在身邊好?為什麼?

農友君


能回答此問題是一種緣分,我也出身農村,對這個問題有一些自己的看法。為了生計,很多老鄉朋友們都出選擇外出打工。而此時面臨的問題就是小孩問題,是留在農村父母帶還是自己帶在身邊好?我認為要根據自己家庭實際情況來做選擇。

父母健康,且願意幫帶孩子的留家裡

首先,父母要身體健康。如果家裡老人本身就身體不好,自己都要人照顧,將孩子留家裡給他們照顧,只會是加重其負擔,對老人不好,對孩子也不會好。

其次,願意幫忙帶小孩。雖然說老人都喜歡孫輩,實際情況老人是喜歡孫子孫女,但是並不是所有的老人都喜歡帶孫子和帶孫女。如果他們都不願意幫帶,孩子丟家裡也不會帶得很好。

自己在外居無定所,衣食無落的留家裡

如果在外打工,由於各種原因,處於無穩定住所,自己養活自己都困難的狀態。這樣的情況,毫無疑問,將孩子留在家裡,讓父母帶著,起碼還有口飯吃。千萬別讓孩子跟著自己在外面受罪受累。

自己在外有能力保證孩子過得比較好的,孩子最好帶在身邊

如果自己在外能找到一個不錯的工作,又比較穩定的話。我建議可以將孩子帶在自己身邊,現在的孩子,不管城市的還是農村的,都是寶貝。沒人帶的話,自己辛苦點,花點錢,工作時間送託班或者找阿姨幫帶一下。


說了這麼多,總結起來其實就是有能力讓孩子在外面過得好的就自己帶著,沒能力讓孩子在外面過得好的就先留家裡讓父母幫帶著。農村的孩子確實不容易,期望大家都努力打拼,讓自己的父母和孩子都同時過上好生活。


小貳講故事


美好的時光總過得太快,過完年年初幾的時候我感覺我的心裡面莫名的難受但又非常清楚,因為我知道他們為了這個家馬上又要背上行李出遠門了,這一走又是一年!我真的希望他們能留在我身邊,真希望樹上的葉子永遠不要長出來,但是他們為了養家餬口,沒辦法這個社會就是這麼現實,。每當看到他們坐上汽車遠去時,我感覺天都要塌了。

我在網上看到過,父母要外出,給兒子說把自己衣服收拾一下,帶他一起走,等孩子拿好衣服出來的時候父母已經坐上了汽車。。。。。。

這種場面我相信所有在外務工的人們看到後心裡都會酸,生活所迫,想要生活好過點,想讓老的小的吃好穿好那就得出去掙錢。話又說回來,這讓一些留守的孩子,得不到父母的疼愛,很容易產生孤僻的心理。本就是天真撒嬌愛玩歡樂的童年卻被現實活生生的扼殺掉。

奶奶年紀也大了,耳朵也背,但是還是要照顧我,我們每天做的事情就是早上起來她給我下泡麵(我吃麵奶奶喝湯,她說湯好喝,所以我會把麵條撈得乾乾淨淨的,就剩湯),我呢吃完早飯第一件事就是先遛狗(姑姑家的一條大狼狗在我奶奶院子裡喂著),每次遛完它我都會盡量騎著它回來,因為這條狗在家裡不拉不尿,都憋著,一出門那都能把整個村子電線杆子尿一遍,我只能拽著繩子跟在後面跑,很累。遛完上學,中午回家吃飯,吃完上學,下午放學回來,這一天就這麼過去了。第二天如出一轍。我留守童年的歡樂有一部分就留在了遛狗上。

奶奶一個字不識,根本沒辦法教我學習,我的成績也是直線下降,成績跟不上我也沒有什麼興趣再學了,整天混日子,後來直接輟學了,老爸在外面知道後打來電話問問什麼情況,他在電話裡很生氣,我記得我是跪著接完的電話的,哭的稀里嘩啦,再後來我還是沒有繼續念下去,現在想想挺後悔的。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一晃多少年過去了,我現在也結婚了,孩子也上學了,我們呢在城裡做點小買賣,孩子也帶在身邊,日子雖然苦點,但是也挺知足,每次孩子放學回來都會纏著我,嘴上說煩但心裡是很開心的。我是這麼認為的,自己苦點累點不要緊,儘量把孩子帶在身邊,一個是父母操勞了一輩子年紀也慢慢大了,儘量給他們減少點負擔,再一個更重要的是不要讓自己的孩子成為留守兒童,他們真的很可憐,我們要盡我們最大的努力讓他們的童年充滿歡樂和色彩。您說是麼?


生活dk


我簡單的說一下自己的想法吧,說是自己的想法,也不能說是建議或者是應該這樣做,因為我本身的話就是有兩個小孩兒,那個時候家裡面種的還有20多畝地,我們一家在另外一個鎮上,嗯,做了一點小生意,就是賣童裝,我的話就是在周邊打點零工農忙的時候回家還要去種地但是兩個孩子呢,都是在我們身邊長大的,現在我們嗯,童裝也不賣了,在市裡面打工,現在嗯,女兒是在上二年級兒子的話,是在上一年級,因為家裡面的父母都在外面打工,我們兩個就是找工作,也不能找那種按部就班的,就是做的是銷售嗯,孩子或者是接送學生比較方便,星期天的時候嗯,因為公司裡面不讓帶小孩兒,有的時候偶爾也能讓帶大多時間的話,就把個孩子鎖在家裡面,不過說句實在話,嗯,如果現在我和我媳婦,我們兩個人現在在外面打工的話,最少兩個人在一起,一個月最少最少能掙一萬多塊錢,但是在家裡面的話就沒有這麼多了,只能顧一個溫飽,說句實在話,在家裡面的話,吃什麼,在老家裡面都花不了那麼多錢,在出門在外,在外面,你吃你吃什麼都要花錢,你就算是吃個白菜葉子,沒錢也不行,但是怎麼來說的?我之所以不出去打工,來到來到市裡面去,嗯,打工主要是想讓孩子在這邊上學,起碼來說接受教育或者是各方面學興趣班要好一點,再則的話就是孩子在父母身邊長大,他也感覺,嗯,同年吧,應該適合一個很完整,而且比較溫馨的一個童年,其實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這句話以前不大明白現在的話,嗯,差不多明白了,因為孩子在父母身邊,他無論是培養的一個價值觀,或者是性格的一個完善,包括價值觀的一個正確性,還有很多很多方方面面都有一個積極的影響,如果說家裡面嗯,把小孩兒放在家裡面,對小孩子的成長或者是童年來說,多多少少會有一點影響,怎麼來說了?這一塊兒也不能一竿子打死,因為畢竟來說作為農村人,我本身也是地地道道的農村人,如果說在家裡面能掙到錢,種地種糧食能掙到錢,沒有幾個會背井離鄉,到外面去打工,誰不知道一家和和睦睦團團圓圓的和孩子要和父母在一起過日子?那多幸福啊!對於那些嗯,在外面打工,把孩子放在家裡面的人也不能說說什麼,因為也不能說說說實話,在目前的農村來說不比早兩年,因為現在農村的攀比太嚴重了,你除了掙錢掙錢,要不停的掙錢,為了配合這個問答的一個完整性,我把我女兒和我兒子的圖片也拍了




臥龍小胖墩


如果老人身體好,能接受新的育兒方式,老人帶最好了,畢竟女人沒工作也會與社會脫節,我不覺得多好。

我是沒辦法,只能自己帶了。

89年,寶寶剛過百天。我還有半個月就要上班了。

我媽是事業的那類人,沒耐心,我知道她也不會幫我帶寶寶。

婆婆在我生完孩子就回了老家,傳話過來,要是你自己帶不了,就喊我過來。

我咬咬牙從月嫂走了以後就一直自己帶,因為要上班就準備提前一個月把婆婆先接來練練手。

婆婆是農村人,沒上過學,不識字,不能接受新鮮事物,新的育兒方式,而且她腰不太好。

1.因為北方冷我們給寶寶洗澡不是很頻繁,三天一次。婆婆怕感冒,不讓洗,說一週一次就夠頻繁了。

2.寶寶衣服尿溼了或者溢奶到衣服上多的話,我就直接給她換掉。婆婆嫌換衣服寶寶會感冒。

3.給寶寶洗屁屁,婆婆嫌我一隻手抱孩子勒著孩子不舒服,偷偷和公公抱怨。

4.寶寶一直母乳,不吃奶瓶,我一個月前慢慢訓練她吃奶瓶,婆婆是即使寶寶不吃也要硬塞。

5.我覺得奶睡以後對寶寶牙齒不好,自己帶這些時候,如果寶寶哭了,我基本都抱著哄睡,婆婆心疼孩子哭,一哭就讓我給她吃奶,不論寶寶是不是剛吃完。

6.我們熱的只穿單層衣服了,出門給寶寶穿了兩層薄的,婆婆還嫌薄,讓再裹一層。

7.婆婆經常不洗手就摸孩子手,給孩子擦眼睛,摸孩子屁股,老公跟她說過也記不住,興許是習慣問題吧。

......

問題還很多。

婆婆來的第三天,正趕上寶寶鬧覺,婆婆要抱,平時我怕她累都是自己抱,第三天我已經打定主意不讓她帶孩子了,於是我就把寶寶給她讓她抱,我就去準備晚飯了。

果不其然,老公回來後,她就跟老公抱怨腰疼。

老公跟我說,媽說腰疼。我順勢跟他說,是啊,媽根本帶不了,我自己帶都腰疼。

於是,老公心疼他媽,我心疼我閨女,我們把婆婆又請回了老家。

說真的,跟婆婆三觀不合,五官更不合,我不認為她能幫我帶好孩子。

房子隔音不好,鄰居有個比我家大倆月的寶寶,前天休息,中午老公用撥浪鼓哄寶寶玩,我說你別搖啦,萬一隔壁寶寶睡覺把人家吵醒不好。

我婆婆說啥?咱還操他的心?咱想咋就咋唄。

我說鄰居之間還是以和為貴好。老公說,對對對,以和為貴。

雖然我挺不高興婆婆的,但是想想,我要是養活這麼大兒子,最後還幫媳婦說話,我得氣死。

自己雖然帶孩子累,但比較順心,老公下班和休息他會幫我帶,一家三口也挺好。


鄉村老榆木傢俱


孩子自己帶還是家裡人幫帶,這個是要看個人情況的,每個家庭都是不一樣的

社會不斷髮展,外出打工的人越來越多,孩子的教育生活問題也是越來越多,許多人外出打工都是為了給孩子創造一個舒適美好的生活。

對於家庭教育認知思想好的來說,孩子可以放在家裡讓父母幫帶,這樣不會耽誤自身工作,也不會影響孩子的發展方向。我有一同學爺爺奶奶都是老教師,父母在外做生意,他的童年都是爺爺奶奶帶大的!從小就思想端正,積極向上,爺爺奶奶既抓生活,也抓教育,他後來考上了一所985院校,現在常赴新加坡出差,去年10月結的婚,日子也算過的可以,與他相處發現他各方面都是值得深交的!

還有的家庭,爺爺奶奶文化程度低,都是老老實實的莊稼人,父母外出打工,爺爺奶奶也不會教育孩子。導致青春期叛逆,早早就輟學,我身邊就有這麼一位,據說前兩年才會手機打字,以前都是蒙著跟人聊天。現在日子過得也是拮据,他父母后悔了,當初應該把孩子帶在身邊的!

不同處境,有不同的選擇,有些人想把孩子帶在身邊,可是經濟不允許…這也屬無奈…

如果可以的話,還是儘可能的自己帶孩子,孩子也不會顯得與自己生分,不要因為打工誤了孩子…

以上是個人觀點,喜歡的朋友可以關注我


老陝鄉村


我小時候就是爸媽在外面打工,我跟我姐,我爺爺奶奶帶,帶的時候吃是吃的飽,穿的多,但是我爺爺奶奶是老一輩子人,不怎麼捨得花錢,以前不瞭解,看到別的小孩子玩玩具,我沒有,爺爺奶奶不給買,也曾經恨過爸媽,爺爺奶奶,後面長大了,工作了,明白了,一切都是為了生活,都是沒辦法。如果你外出打工環境不怎麼好的話,建議放在爺爺奶奶帶,畢竟是自己親孫子,就算平時跟你關係一般,也不會餓著孩子,孩子放假也可以帶過去你們那邊玩幾天。


少年的旅行


首先,這裡說的是夫妻雙方一起外出打工的話,如果外出打工把孩子帶在身邊,能隨時掌握孩子的學習狀況和成長過程,對於成長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作為父母,更會有責任感和緊迫感,親子關係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加深,這是有利的方面,不利的方面就是,打工生活本身勞動強度就很大,生活節奏緊張,再把孩子帶在身邊,會更加辛苦,經濟上面的支出也會更大,這是不得不面對的現實。

其次,農村年輕人外出打工,把孩子交給父母照看,這種現象在農村尤為普遍,這樣做的好處是,年輕人可以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沒有了接送孩子上學、照顧孩子洗衣做飯的後顧之憂,也減輕了經濟上面的負擔,畢竟生活在農村生活成本相對較低,不好的方面就是祖父母、外祖父母年齡大了,由於隔輩親的緣故,多數都會溺愛孩子,慢慢的孩子會逐漸養成了叛逆、倔強、網癮、不服管教的毛病,再改就來不及了,這類孩子在農村稱作留守兒童,明顯區別於跟在父母身邊成長的孩子。

最後,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以及城鎮化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農村家庭進入了城鎮生活,這種現象將會越來越少,純屬個人見解,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結廬人境


農民外出打工,小孩是留在農村父母帶好還是自已帶在身邊好?生活在現實社會里,人們需要面對很多錯綜複雜的問題,然而,所有問題因為客觀與主觀現象的不同從而不能一概而論。就象上面提到的這個問題,農民外出務工小孩怎麼帶。這就必須取決於這個家庭的因素,如果你的父母年紀不是太大,身體壯態好懇定是留在農村父母帶比較好。原因有以下幾點:一是父母帶孫子會格外上心,甚至比以前自已養育兒女時還要小心,面面具到。同樣讓做兒媳的也會放心,從而安心打工掙錢。二是外出打工帶上孩子有很多麻煩,孩子也受罪。現在外出打工的相對穩定的比較少,出於個人文化程度、工種、環境、氣候以及身體等等因素,不得不常換地方,這樣小孩入托、入園、上學都很困難。三是帶上孩子打工會讓你耗費相當的精力,也會承擔更大的經濟壓力。因為發達地區的消費水平都比較高。不過話又說回來,如果父母年紀大了或是身體壯態不好,孩子必須要自已帶。總之,打工只是權宜之計,並非長久之策。希望打工的年輕朋友在有限的、條件許可的情況下認真工作,不斷完善自我,多學習文化知識撐握技能,為將來回鄉發展奠定良好基礎,因為父母望眼欲穿,孩子期盼父愛母愛。


百花土蜂


說實話,能自己帶就儘量自己帶吧!這樣,不管是在父母與孩子的情感親密度上,還是對於孩子的教育,都是有好處的。哪怕是父母雙方中只有一方能陪在孩子身邊,在對孩子成長的有利性上,都遠盛於父母雙親都長年不在身邊的。不過,如果還是學齡前的兒童,那夫妻雙方勢必得有一方無法工作了,得留在家裡照看孩子。這樣,一方面,缺少了一份經濟收入;另一方面,出門在外,處處得花錢,帶著孩子開支也必然會增大。所以這時候,孩子是由自己帶,還是由老人帶,往往也不是自己想怎樣就怎樣的,還得看家庭經濟情況。

如果交由農村父母帶,一則,老人對孩子,往往會比較寵愛,又不會做太多的規矩,而且也因為年紀大了,很多時候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想要好好管教也管教不了。所以,老人帶孩子,吃穿住行方面肯定是盡心盡力的,但教育方面勢必會欠缺了些。都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幼年時期行為習慣的養成,性格的塑造會影響孩子的一生。有些性格、習慣一旦形成,想要長大再來改變,那就很難了。如果孩子已經到了上學的年齡,放在農村上學,由父母照顧。因為大多數農村老人也沒啥知識,更談不上在孩子學習上給予指導。所以在孩子的學習上肯定是起不了什麼作用的。而且現在的學習不像以往,完全不用父母操心,全憑孩子自己折騰。現在的學習,家長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視的。即使教不了,但監督作用還是要有的。在這點上,父母所起的作用肯定要比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來得強。

而且,城市教育通常都優於學校教育,如果父母外出打工地是在城市,可以考慮將孩子接到身邊來上學。現在城裡都有很多的民工子弟學校,在教育質量上都不會比農村學校差。孩子就近入學,父母既可以仍然留在城裡打工,又可以陪伴關注孩子的學習和成長。當然,這種狀態下,父母肯定會比孩子不在身邊時更累更忙更操心!作為父母,在這件事上如何取捨,關鍵是在於是覺得目前當以經濟利益為重,還是覺得先以孩子為重!不過,還是那句話,很多時候,現實會逼迫你做出違背自己意願的決定,正如那句“孩子,放下工作養不起你,拿起工作陪不了你!”


陌上花開且緩歸


簡言:生兒生女,全家歡喜,但是育兒育女那全是驚喜呀。連驚帶喜,強身健體。一旦開始,深不見底。只要把言傳身教堅持到底,你不但能教育孩子,還能夠提高自己!

 

我覺得如果婆媳相處沒問題,同住一個屋簷下的話,最好的方式是父母主要帶孩子,公婆幫忙最好。可是這世界上哪有那麼多兩全其美的事,要麼婆媳矛盾不太好,要麼公婆身體沒那麼硬朗。鑑於個人經驗,我覺得寧願自己辛苦點,孩子還是自己帶比較好,這是非常值得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老人方面

幫子女帶孩子是許多中國父母默認的義務,調查數據顯示,在我國2歲半以下的兒童中,主要由祖輩照顧的比例達到60%-70%,3歲以上佔40%,老人成為帶孩子“主力軍”。俗話說“隔輩親”,老人對於孫子總是格外的溺愛,所以孩子犯了錯誤或者是不好好吃飯老人總是遷就孩子。而孩子是天生的外交家,非常的善於察言觀色,如果這樣子讓老人帶,時間長的話老人根本就管不了孩子 ,而是老人需要聽從孩子的。

2.夫妻自身方面

從自身的角度來說,出於生物的本能,絕大多數母親在嬰兒出生後的頭一年裡,都會自然而然地把嬰兒的需要和願望放在首位,優先於自身的需要。俗話說“不養兒不知父母恩”。農村有很多父母,孩子一滿月爸爸就沒在身邊,再回來孩子都蹣跚學步了!媽媽是孩子一斷奶或者是出生就餵奶粉,直接交給婆婆帶孩子。兩個小夫妻還是像沒孩子一樣瀟灑。回來的時候還會譴責婆婆帶孩子哪些做的不好的地方。生了孩子而沒有養育的話 ,我們根本不知道養一個孩子有多麼的辛苦和勞累,從而也不會體諒到父母的幫你養育孩子的不易 ,不懂感恩這辛苦的付出。

3.寶寶方面

很多爺奶帶的孩子會容易有心理問題,青春期的時候容易叛逆 ,那個時候我們根本無法管束。因為孩子在最需要父母在身邊陪伴的時候,你沒有陪伴在身邊,過了這些年,他就幾乎不怎麼跟你溝通,不需要你了,根本也不會聽你的。

從十月懷胎到長大成人,媽媽無疑是最佳的依戀對象。母親是最理想的哺育者,在分娩前,胎兒已在母體中妊娠多月,對母親的心率和體味等特徵最為熟悉,母親的陪伴本身就對嬰兒有著安撫作用。通常媽媽始終都會對寶寶全神貫注,因而比任何他人都更容易敏感地關注到孩子的狀態和需求。這就是俗話所說的“母子連心”。

 

結語:即便爺爺奶奶有再多的育兒經驗,但對孩子來說,恐怕是沒有人能夠替代自己親身父母對自己的那份獨特的愛的。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養育孩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需要我們用愛、用耐心陪伴,好的親子關係也需要我們持續不斷的關愛和陪伴換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