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沙子小120倍的病毒飛沫,口罩憑什麼能防住?


比沙子小120倍的病毒飛沫,口罩憑什麼能防住?

| paella 圖 | IYE


2月17日凌晨,日本政府的第五趟包機再次運來日本各界捐贈的一批支援物資。因為擔憂日本疫情和即將到來的花粉季,不少網友在評論區留言“自己留點吧。”


比沙子小120倍的病毒飛沫,口罩憑什麼能防住?


今天,四象給大家科普下,防花粉的口罩、防病毒的口罩、防細菌的口罩究竟有何不同?


面對過大的顆粒,如花粉和灰塵,口罩需要具備的功能是阻擋,把顆粒物擋住,而過小的顆粒,是通過靜電作用被吸附在口罩的纖維之上。要注意的是,水分會破壞口罩的靜電吸附功能,所以切勿為了殺菌消毒對醫用或N95口罩進行蒸煮,口罩使用完畢,放在清潔乾燥處晾乾即可。


攜帶冠狀病毒的飛沫核約為一粒沙子直徑的1/120到1/42,而冠狀病毒本身平均粒徑更是僅有125納米,是沙子直徑的1/720。攜帶病毒的飛沫核這麼小,普通無紡布已無法阻擋,需佩戴具有更有過濾效能的醫用口罩和N95。


在這裡我們要澄清一個誤區。口罩不是漏勺,並非越大的顆粒越容易被擋住,口罩過濾效率與顆粒大小呈U型關係,

過大和過小的顆粒,相對容易過濾,0.3µm左右的顆粒物穿透力最強,因此被作為口罩性能測試指標。


比沙子小120倍的病毒飛沫,口罩憑什麼能防住?


值得注意的是,口罩類型只是根據應用場景分類,並非嚴格對應,比如防病菌的口罩阻擋普通粉塵完全不在話下。

衛健委發佈的口罩使用指南中指出,五種口罩都可以不同程度預防新型冠狀病毒的,但要根據所處環境危險性高低合理選用。


面對大顆粒的汙染物比如塵沙花粉等等,最普通紗布口罩也能過濾個八九不離十,在人群不密集的室外活動即使戴日常防護口罩也能起到一定防護作用。但如果去醫院看病,一定要使用醫用口罩,霧霾天就只有拿出N95了。


疫情期間我們既要做到謹慎防護,也不必走到哪都戴著防毒面具。能用上N95當然最好,但在N95口罩如此短缺的情況下,日常防護或醫用口罩足以保障低危普通民眾的安全。


說到底,不論是搶購雙黃連還是N95,都是對於疫情的過度恐慌。如果我們平時多關注相關的科學知識,就能夠很大程度避免陷入這種情緒,也更利於疫情期間資源的合理分配。


科學審核:中科學生物學在讀博士李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