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己打理得清清爽爽的商場一般不會差

​這篇選題其實發生在春節長假之前,但由於疫情的爆發,對整體商業產生了幾乎是不可抗力的影響,整個行業的運營策略也都轉為竭盡所能防疫並確保公共衛生安全,因此本文的推送也擱置了。


近日,隨著同行們陸續復工,相信各位也逐步進入到工作狀態,雖然作為服務業的商場復甦還有待時日,但相信大家都已經開始思考起疫情後商場的運營方向。


不止一個朋友問到我疫情中商場應該如何自救的話題,如果真有解答的話我就出推文了,我覺得往前看更重要,在最近的幾篇推文中也已經多次強調了,經歷了此次事件,相信大家會看到自身在確保公共衛生安全方面的潛力,而其實有很多工作,是應該成為日常標準而非特殊時期戰略的。所以我覺得差不多是時候把這篇內容給推送出來了,好的商場,日常就應該把自己打造得清清爽爽,本文的主角,是在防疫期間也頗受好評的興業太古匯。


出此推文的始作俑者,是商場南側的地鐵通道出入口附近,設立了一排餓了麼“外賣自取櫃”,最近很多推文包括商場官微都已分享了這一裝置。

把自己打理得清清爽爽的商場一般不會差


在防疫期間,該設備實現了特殊時期誕生的“無接觸”配送舉措,但其實即使在正常狀況下,避免過多接觸,減少交叉感染風險也是商場理應不遺餘力推行的工作,同時也避免餓了麼小哥頻繁進出商場,有助於給消費者提供更純粹的購物及休閒環境;對送餐小哥而言,可以儘可能將送餐時尋找對應商戶及等候辦公樓用戶前來取餐的時間成本減到最少。


其實興業太古匯很早以前就針對辦公樓實現了“取餐點”的外設,放到現在來看屬於初代“無接觸”配送。移動餐車、定時開放、流程規劃,最終追求的效果是要秩序井然,符合現代化效率提升和秩序把控需求。餓了麼外賣自取櫃的推出顯然提供了更先進智能化的替代方案,因此即使是服務設施和流程,也是有不斷創新更迭和提升空間。

把自己打理得清清爽爽的商場一般不會差

把自己打理得清清爽爽的商場一般不會差

把自己打理得清清爽爽的商場一般不會差


除此之外在春節前的一次探班,看到辦公樓大堂放著這樣一個點位“芝迷回收站”,簡單瞭解後得知,這是一個環保舉措,其核心價值是採用了環保餐盒,以小博大地儘可能避免大量外賣產生的餐盒消耗而對環境造成的汙染。

把自己打理得清清爽爽的商場一般不會差

把自己打理得清清爽爽的商場一般不會差


其機制也有點意思,用戶可以通過小程序點單,整個外賣操作流程與其他平臺類似,但在商戶的選擇上,芝迷僅支持商場內餐飲商戶,因此它更像是一個小型的內部淨化循環系統。舉手之勞就可以為環保事業獻出微薄之力,用餐後只需要將餐盒投遞到辦公樓大堂回收即可。這與咖啡品牌給自帶杯用戶有優惠減免類似,初衷都是為了喚起消費者環保意識。

把自己打理得清清爽爽的商場一般不會差


以上三個案例,都是與消費者外賣點餐有關,也並非針對疫情而為之,是商場的日常。但這僅是拋磚引玉,本文主要聊的,是商業項目如何儘可能用各種方式將自身打造得清清爽爽。


類似的舉措還包括如今已經極其普及的豐巢,相信絕大多數朋友都已經是它的用戶了,因此這裡就不再贅述。當然在疫情中,豐巢也成為眾多商場宣傳的“無接觸”設施之一。

把自己打理得清清爽爽的商場一般不會差


有些服務,則是在形象方面做了升級提升,比如童車租賃,它是一個基本項,在幾年前,它們會位於商場的服務檯,消費者可通過支付押金的方式借用。我有過一次經歷,被公用童車“髒”的程度嚇到。如今很多商場已經開啟第三方的合作,採用自助方式進行童車租用,從表面形象來看就已經提升很多,維護工作可以由專業公司完成,甚至還可以根據商場自身形象做定製,品牌感也更好。

把自己打理得清清爽爽的商場一般不會差

把自己打理得清清爽爽的商場一般不會差


以上案例的關聯性看似模糊,其服務對象有些是商場工作人員,有些是大眾消費者;理念層面有些是注重環保,有些是針對便捷。


最終,我把它歸結於“清清爽爽”,這個形容詞通常描述對象是人。這是一種形象,也是一種狀態及品質,其實商場也是融會貫通的。


商場內增設眾多自助服務點位,根本目的是在滿足特定用戶需求的同時,讓更多不涉及的消費者不受影響,並擁有優質的購物、娛樂、體驗環境,這份意識是商場應該時刻保持的,同時也應該感謝很多第三方機構在不斷挖掘問題、解決痛點。


物業管理各有千秋,基本的清潔衛生、安全意識等不在本文討論範圍內,通過更多方式方法,讓消費者能感受到清爽的商場一般就都不會差了,而且這和是否存在疫情無關。

把自己打理得清清爽爽的商場一般不會差

祝大家平安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