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小區厲害了!“自家人”就是防控主力


華陽街道四河社區,共有43個老舊院落,3個城中村,其中大多數是沒有物業主體的老舊小區,在突如其來的疫情面前,這些小區容易成為疫情防控的薄弱地帶。為確保疫情防控防線全覆蓋、無死角,四河社區拿起“黨建引領、自治共治”這個法寶,依靠小區黨員帶頭、居民配合,共同抗擊疫情,守護家園一方平安。在小區黨支部地帶領下,依靠院內黨員、居民組成的志願者隊伍以及居民配合,在這裡築起了一道疫情防控的“銅牆鐵壁”。


這個小區厲害了!“自家人”就是防控主力

凸顯黨的組織優勢

織密織實“防控防線”


這個小區厲害了!“自家人”就是防控主力

華陽街道四河社區的四河安置小區大門口,張貼著防疫公示和通告,旁邊幾名戴著口罩和紅袖章的黨員志願者正站在崗位上。

“疫情防控,人人有責。他們每天輪流排班,負責登記排查外來車輛和人員,都是大家自發和自願來的。”四河社區黨委書記李亞梅介紹道。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社區黨委第一時間構建起“街道黨工委-社區黨委-小區黨支部-黨小組長、黨員-居民小組長-樓棟長、志願者”六級疫情防控塔型架構,切實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密切聯繫群眾的優勢轉化為抗擊疫情的核心力量。

四河小區門崗處由原有的小區門崗、小區的黨員志願者負責,每一位居民都憑卡出入並測量體溫,通過網購由快遞小哥送來的物品,都暫時放在門崗處,不能入內。


展現黨員垂範作用

關鍵時刻“挺身而出”


這個小區厲害了!“自家人”就是防控主力

小區廣場,志願者小隊組長付小林正在對在戶外的居民進行勸導,“婆婆,小林又要說你了,沒事就不要出來哈!你們老年人本來肺功能就不好,儘量不要出來哈!”“嘿!李大爺,才給你說了要把口罩帶起,你咋個又跑這來抽菸了!”“小林和先英給大家熬的抗肺炎中藥哈,都可以過來免費喝一杯,但是不要扎堆堆哈!”她聲音洪亮,幹勁十足,極富號召力。在四河小區,像付小林一樣的志願者一共有18名,他們都是小區的住戶。

這個小區厲害了!“自家人”就是防控主力

“隨著疫情的發展,新區疫情防控指揮部連續下發了多個通告,小區的疫情防控也逐漸升級。緊急情況下,小區4個黨員向我們社區寫來了‘請戰書’,希望能在小區做些疫情防控工作。”李亞梅介紹,不僅如此,在黨員志願者先鋒隊成立之後,其中一名黨員的妻子——付小林也號召到了17名院內居民,一起給社區寫來了“請戰書”。

這個小區厲害了!“自家人”就是防控主力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牽動人心,社區工作人員日夜堅守,衝在‘疫’線,我作為四河社區居民,深感責任在肩。現申請加入四河社區疫情防控志願隊伍,為本社區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為保護居民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貢獻綿薄之力。請社區放心,我加入疫情防控志願者隊伍不計報酬,服從社區調遣。”付小林和其他17名居民在“請戰書”上蓋上了鮮紅的指印。

在社區工作人員的指導下, 4名黨員志願者和18名居民志願者在四河小區承擔起防疫防控的責任,他們中有的是夫妻上陣,有的是姐妹上陣,還有的是姑嫂一起,“開始,一些志願者的家裡對他們的舉動不理解、不支持,後來看到安全的工作保衛了這個小區,慢慢就都很支持了,通過這件事,整個小區現在凝聚力很強!”


發動居民群防群治

共同應對“全民戰疫”


這個小區厲害了!“自家人”就是防控主力

四河社區對小區居民對公共區域進行消殺、未對外來人員登記等,可能影響到小區衛生安全的情況予以監督。

每天,在四河小區,黨員志願者和居民志願者排了3班倒進行防疫工作。黨員陳興華承擔起給小區公共區域和樓道消毒的工作,揹著40多斤消毒噴霧器每天上午和下午在小區各消毒一次,每次都要工作1個多小時,皮鞋也因此弄壞了兩雙;志願者劉先英每天熬製滿滿一大桶中藥免費提供給院內居民;付小林更是每天和老公一起,在小區門崗、院內進行監督和勸導……他們的行動,也感染著院內的居民,大家從最開始不理解,不聽勸導,慢慢轉變為主動配合工作了。

下一步,李亞梅表示,將把四河小區黨建引領、居民聯動的成功經驗在更多的小區推廣,“我們將堅持黨建引領,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使社區防疫工作看得見部門支持、看得見社會力量、看得見群眾參與,構築起社區疫情防控的‘銅牆鐵壁’。”


記者/攝影:鍾劼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