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為什麼不用雞消滅蝗蟲?

用戶7277064056546


在面對已經成災的大群蝗蟲,理論上只要有足夠的以蝗蟲為食的雞鴨等動物就行,那麼為什麼不用這個方式消滅蝗蟲呢?



第一,沒有恰到好處的雞鴨數量可以隨時調動!

可以撲殺蝗蟲的雞鴨,一定是擁有撲食野性的雞鴨,而不是習慣養在籠子裡或者飼養場的飼料餵養的雞鴨,這種雞鴨已經喪失了捕獵的能力和條件反射。若使用這些雞鴨撲殺蝗蟲,適應時間會非常長,也可能面臨大量的損失。



第二,有野性的雞鴨難以大規模調運!

一般蝗蟲成災的地區,都是在乾旱半乾旱的地區,這裡也是農耕文化和遊牧交界的地區,這裡本來就散養雞的習慣,例如:巴基斯坦地區就有大量的散養雞,但對於成災的蝗蟲,這些雞還是顯得有點少,或者雞吃掉的蝗蟲沒有蝗蟲繁衍的新蝗蟲多!



第三,一般的都是以多種消滅蝗蟲的方式應對蝗災!

蝗災爆發後,一般的除了生物防止方法,之外還必須附以人工撲殺、或者使用火燒、煙燻等措施!


涇水書生


其實最近從網上解到的信息,有人說人為的捕捉,或是用雞和鴨作為蝗蟲的天敵來消滅蝗蟲。這些辦法只能對付一些小規模的,從報道上來看這次的規模確實不小,並不是一些常規的方法能解決的,可想而知能稱之為幾十年不遇的災難該是何等的規模。最近和家裡人聊起這事,母親說我姥她們那一輩經歷過蝗災,我們本地地處山區,地廣人稀,聽老人描述,蝗蟲所到之處遮天蔽日的,密密麻麻到處都是,地裡的莊家吃光,連山裡的樹葉都吃完,可憐蝗災的厲害。所以說並不是簡單的說找蝗蟲的天敵就能解決問題了。


三山月


巴基斯坦的蝗蟲已遍佈全境,危害也愈演愈烈。巴基斯坦出動了數百架飛機噴灑農藥來對付蝗蟲,但收效甚微,這讓巴基斯坦焦急萬分。


既然噴灑農藥效果不好,那麼是不是用別的辦法可以消滅蝗蟲呢?比如用蝗蟲的天敵。說到蝗蟲的天敵,我們就會想到鳥類和家養的禽類,像雞鴨鵝等。還別說,在防治蝗蟲的過程中,真有地方用家禽消滅蝗蟲的先例,而且還取得了很大成功。這個地方屬於我們國家,就是新疆。

2000年,新疆北部發生特大蝗災,當地除採用化學藥劑防控外,還使用牧雞、牧鴨參與消滅蝗蟲。這些雞鴨在滅蝗過程中很有威力,作用巨大。特別是鴨子,由於食量較大,一次可吃一百多隻蝗蟲。

看到鴨子滅蝗效果不錯,新疆馬上和浙江進行溝通,聯繫到浙江長興縣養鴨專業戶楊天元,把他飼養的三萬只鴨子分批次空運到新彊,和新疆雞鴨一起消滅蝗蟲。當時,浙江鴨子和新疆鴨子共有10萬隻,每天分早晚兩次出動,在100萬畝草原上縱橫馳騁,把那裡的蝗蟲徹底消滅。


在鴨子捕食蝗蟲的過程中,它們看起來訓練有素,非常內行。鴨子所經之處,蝗蟲剛剛飛離地面,就被啄食。平時看起來笨笨的鴨子,捉起蝗蟲來脖子轉動靈活,每次都彈不虛發,一張嘴蝗蟲就成了它們的美食。

相比鴨子,雞捉起蝗蟲來還是稍遜一籌。這是因為,一方面雞沒有鴨子的食量大;另一方面,雞也不像鴨子那樣有組織性。鴨子喜歡成群結隊出行,這對密集的蝗蟲群殺傷力很大,並且鴨子看到蝗蟲就不吃別的東西了。雞不像鴨子那樣集體出擊,在吃蝗蟲的同時,還吃青草和植物種子。所以,同樣是消滅蝗蟲,雞的表現還是差強人意。





對於2000年新疆的蝗蟲,還只是局部性的,雞發揮的都不算好。如今,巴基斯坦的蝗蟲太多了,早就以千億只計了,讓雞去消滅顯然很不現實。豈止雞不行,就是有鴨子,恐怕十萬百萬只鴨子對於防控遍佈巴基斯坦全境的蝗蟲來說,也是杯水車薪。再說,一時間上哪裡弄這麼多的雞鴨呢?何況,巴基斯坦境內的蝗蟲屬於沙漠蝗,性格暴躁,飛行速度快,飛的高,這都大大增加了雞鴨捕食它們的難度。


目前,南亞和東非的蝗災已引起全世界的關注。國際組織和不少國家都在積極想辦法幫助消滅蝗蟲。不過,對於世界上危害性最大的沙漠蝗,除了化學藥物防控,其它有效辦法並不多。


高山流水116820061


2000年左右,新疆地區發生了嚴重的蝗災。而當年襲擊新疆的那一批蝗蟲,和這次蝗災是同一種——沙漠蝗蟲。到了2000年的5月份,受災面積已經高達3000萬畝。

▲鴨子滅蝗

因此,治理蝗蟲可謂是迫在眉睫。然而,如何才能殺滅這麼大範圍的蝗蟲呢?其實話說回來,中國治蝗經驗非常豐富,在新中國成立之初,更是成就了一定的體系。

一開始,最常用的方法就是使用藥械滅蝗。常言道,是藥三分毒。在使用農藥的過程當中,自然也造成藥量殘留的問題。後來又研發出來生物治蝗的辦法——用雞來吃蝗蟲。

這種方法可謂是一舉兩得,既可以殺滅成災的蝗蟲,又可以餵雞。等雞長大了,又可以拿出去賣。不僅如此,當時為了推廣養殖戶養雞滅蝗,每隻雞還能補貼三毛錢。

但是,在實行的過程當中,還是遇到了一些困難。原來,雞的抗災、抗疫能力比較差,每經歷一輪蝗災,都會造成10%的損失。後來就發現,鴨子的能力比雞好,抗災能力強不說,吃的也比雞多。

然而,當時新疆大部分農戶養的都是雞,很少有人養鴨的。在千里之隔的浙江,每年卻有5000萬隻鴨子出來。經過抗災指揮部的統籌規劃,找到了一位叫楊大元的農民,從他那裡買下了3萬隻鴨。

▲滅蝗蟲珍珠雞

這批鴨子主要是“櫻桃谷”鴨,出欄的時候才40多天。隨著這一批浙江鴨兵的出現,僅僅三個月的功夫,就恢復了100萬畝的草原。為了消滅草原上的蝗蟲,這批鴨子可是費了不少的力氣。

對於一隻成年鴨子來說,一口氣可以吃掉100只蝗蟲。而對於當時這批鴨子來說,一天需要工作兩次。一次是早上四五點,一次是下午七八點,每次兩個多小時。

如此看來,鴨子確實能幫助消滅蝗蟲,是不是巴基斯坦有救了?就算巴基斯坦不用雞去消滅蝗蟲,也可以用鴨子呀,實際上不是這樣的。

咱再回到這次新疆滅鴨上,其實,想用鴨子或者雞來滅蝗蟲有著一定的限制條件。一般情況下,蝗蟲有三種形態——蟲卵、若蟲和成蟲。

而對於鴨子和雞這樣的家禽來說,出生兩個星期左右的蝗蟲,最適合這些鴨子進食了。因為這個時候的蝗蟲還是若蟲,尚且不具備飛行能力。再加上剛孵化沒多久,體內的蛋白質豐富。

▲這種鳥也非常適合滅蝗蟲

不過,這一批在巴基斯坦的蝗蟲可不一樣。他們可是從東非飛過來的成蟲,飛行能力強不說,而且比較暴躁。對於鴨子這種不會飛的家禽來說,很難捕捉到。

可能你會問,我看照片都是鋪天蓋地,蝗蟲總不能一直飛著吧。只要蝗蟲敢落地,就可能被鴨子或者雞進食。是的,確實如此,但是你想過這是多少隻蝗蟲嗎?

根據粗略估計,這批蝗災的規模在3600億隻左右。假設一隻鴨子一次進食100只蝗蟲,也需要36億隻鴨子才可以搞得定。當然了,並不是所有的鴨子都在巴基斯坦。

那我們取一個比較好算的數字,假設有500億隻蝗蟲在巴基斯坦。再低就不行了,因為這些蝗蟲已經在巴基斯坦造成40%農作物的損失,必然是一個巨大的數字。

因此,想要消滅這500億隻蝗蟲,是必須要5億隻鴨子。其實也再少一點,畢竟也沒說非得一口氣吃完所有的蝗蟲。給鴨子一個月時間,這樣也得需要幾千萬只鴨子。

▲珍珠雞是蝗蟲的剋星

以巴基斯坦的體量,去哪裡找這幾千萬只鴨子?更何況蝗蟲壽命本來就短,等鴨子還沒吃光的時候,蝗蟲自己都死的差不多了。另外,這還不是問題的關鍵。

其實,大家不瞭解的是,成群的蝗蟲是有毒的。對於單個的沙漠蝗蟲來說,本身並沒有毒,非常適合餵養鴨子或者雞這樣的家禽。但是一旦成群,就會激發一種保護機制。

成群之後的沙漠蝗蟲,會釋放出一種名叫的苯乙腈化學氣體。這種化學氣體並不好聞,造成鴨子或者雞聞了之後就不想吃了。但是如果餓的不行,偏要吃這些蝗蟲,也不是不可以。

然而,受到攻擊或驚嚇之後的蝗蟲,會把苯乙腈氣體轉化為氫氰酸,而這種東西有毒。雖然不至於立刻殺死鴨子或者雞,但是也會造成雞鴨出現不適症狀,嚴重可能致死。

所以,想要通過雞鴨等生物的方式滅蝗蟲,只能選在若蟲期。而如今飛抵的蝗蟲已經處於成蟲期,已經不適合鴨子和雞吃了。


史之策


如果您曾經養過雞,您肯定已經注意到它們非常喜歡吃昆蟲。

實際上,對於雞來說昆蟲是它們最好的食物之一,所以有人確實用雞來代替殺蟲劑消滅昆蟲。

比如,在澳大利亞的維多利亞州,為了防止蝗災的爆發當地600萬隻雞被放出籠子在野地裡覓食。由於每隻雞每天可以食用100只蝗蟲,因此600萬隻雞每天就可以理論上消滅掉6億隻蝗蟲了。


不過,並不是所有的雞都非常適合吃蝗蟲,如果想要用雞來消滅蝗蟲,必須進行訓練才可以。

比雞更好的防治蝗蟲的方法是使用鴨子。鴨子喜歡吃蝗蟲卵,而蝗蟲傾向於在潮溼的鹼性土壤中產卵,所以將鴨子放養在潮溼的鹼性土壤中,讓它們在蝗蟲還沒有孵化出來之前就被消滅掉,一個釜底抽薪的好辦法。

即使吃成年蝗蟲,鴨子的效果也更好,因為它們的食量更大,每天最多可以消耗多達400只蝗蟲。而且,在惡劣的天氣下,鴨子適應能力更強。

但是,用家禽來防治蝗蟲侷限性太大了。

首先,效率低。

無論是鴨子還是雞,他們只能捕捉停留在比較低的位置上的蝗蟲,卻沒有能力捉到天上飛的或者停在比較高的位置上的蝗蟲。

所以,即使把足夠的雞投放到蝗災發生的區域,其效率也非常不盡如人意。

其次,蝗蟲機動性極強。

蝗蟲雖然在晚上和清晨選擇停留在一個地方靜止不動,但一旦到了白天,大約也就是日出後半個小時左右,在光線的照耀下,蝗蟲身體變得溫暖之後就會起飛。

蝗蟲可以飛至少50米高,喜歡在300米到1000米的高度上飛行,並且最多可以保持9個到10個小時的持續飛行。

大多數時候,只有當吞噬植物或者夜晚降臨天氣轉涼的時候,它們才會接下來休息,所以對雞和鴨來說,一旦蝗蟲起飛飛走,它們就無可奈何了。

第三,雞和鴨轉移起來非常麻煩。

人類的運輸可以彌補雞或者鴨機動性的不足,但是這些家禽一旦被放出來,想要把它們成功回收,卻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兒。

試想一下,在幾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無數家禽在地裡邊遊走,為了將它們轉移到蝗蟲下一個落腳點,必須僱傭大量人手把它們抓回雞籠或者鴨籠裡。

有這功夫,還不如拿著網子自己去抓蝗蟲呢。

所以,使用家禽無法治理最近爆發的總數多達數千億只的蝗蟲種群。

個人認為,真正消滅蝗蟲還需要人類通過科技手段進行干預。

其實,相對於使用雞或者鴨,消滅這幾千億隻蝗蟲不如僱傭一些人專門捕捉。然後,把這些蝗蟲做成食品出口到國外。現在網上的蝗蟲價格還是蠻貴的,1斤油炸蝗蟲至少要六七十塊錢。

南亞次大陸上的蝗蟲大約有4000億隻,總重量大約8億公斤,如果把它們都抓起來做成油炸蝗蟲,賣到國外還可以創匯!


歷史風暴


世界很精彩,老金看世界。

沒錯,用雞鴨去滅蝗蟲是最經濟的方法!既消滅了蝗蟲,又讓雞鴨飽餐好多天,養的又肥又壯,能賣個好價錢,一舉兩得!

雞鴨滅蝗也最環保!省去了對環境有害對農藥汙染,被蝗蟲佔領的土地無需處理,直接可以種植莊稼或者成為草場。


巴基斯坦為何不用雞鴨去蝗蟲呢?

老金認為,主要是巴基斯坦一下集中不起那麼都吃蝗蟲的雞鴨來。


老金回顧一下2001年我國新疆應用雞鴨滅蝗的歷史,做個參照:

當時的蝗災面積2000萬畝,每平方米有500-1000只蝗蟲,從烏魯木齊和昌吉調集了20萬隻可以滅蝗的牧蝗鴨,參與滅蝗,取得很好的效果;

另外還從千里之外的浙江空運了3萬隻胃口很大的紹興鴨幫忙,才最終消滅了蝗災。


這裡老金科普一下:

不是任何雞鴨都能吃蝗蟲的,而是有專門的雞鴨才行,主要是胃口大,吃幾個就飽的雞鴨肯定不行,因為蝗災一來,就是成堆的蝗蟲!必須要堪稱大胃王的雞鴨才能勝任滅蝗工作(新疆人叫牧蝗雞牧蝗鴨)。


新疆因為經常有蝗災,全區各縣都有飼養滅蝗的牧蝗鴨,目前全區有60多萬隻;

而且新疆還有一種吃蝗蟲厲害的鳥:新疆椋鳥,也在新疆得到保護,當發生蝗災的時候,也能參與滅蝗。


而巴基斯坦本來大規模養殖雞鴨就不多,更何況養殖能吃蝗蟲的牧蝗雞牧蝗鴨,短時間是可能靠雞鴨來滅蝗,只能靠飛機噴灑農藥了。

老金希望有關部門能通融一下,調集一下新疆的牧蝗雞牧蝗鴨,去幫一下巴鐵滅蝗,保住他們的糧食!


你對巴鐵的滅蝗工作有何想法?歡迎討論。


老金看世界


用雞消滅蝗蟲辦法,只適用於蝗蟲在若蟲階段,若蟲也就是幼蟲,蝗蟲由卵孵化而出,還沒有長出翅膀,也不會釋放有毒氣體,身體嫩嫩的,是雞鴨的最愛,最適合雞鴨滅蝗。


蝗蟲翅膀長成就會飛行,對於鋪天蓋地的蝗蟲來說,雞鴨,已經不喜歡吃老蝗蟲,而且飛行的老蝗蟲為了保護自己,能夠釋放一種叫做氫氰酸的有毒氣體,這種氣體會讓雞鴨厭食,甚至吃多了中毒。家養雞和鴨都不善於飛行,對於飛行中的蝗蟲雞鴨的作用不大。再說蝗蟲是季節性的,巴基斯坦哪兒來那麼多的雞和鴨?等你大量養雞鴨,過境的蝗蟲早將莊稼啃食精光飛走了。如果通過進口,費用超大,對於財政支出並不富裕的巴基斯坦,是強大的經濟壓力。

中國在生物治蝗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

2012年五月上旬新疆哈密地區爆發草原蝗災,過境面積300多萬畝,重災區110萬畝。當地政府修建磚混結構房屋6棟丶堆石鳥巢10多處,共7000多立方米“築巢引鳳",從斯里蘭卡方向引進了四萬只椋鳥,滅蝗的效果非常好。


椋鳥是遷徙性候鳥,這些鳥巢每年都能吸引椋鳥在這裡繁殖,一隻椋鳥在繁殖階段一天可吃掉200只蝗蟲以上,不是繁殖期一天一隻椋鳥能吃掉IOO只以上蝗蟲。對蝗蟲取到了很好的防治作用。我國已經將椋鳥列於“二級保護"鳥類名錄。

世界上的蝗蟲有數千種,肯尼亞蝗蟲屬於沙漠蝗蟲,它們藉助風力可以飛到900米的高空,可以阻塞滅蝗飛機的氣道,非常危險。它們一天的飛行,距離可達100至150公里,肯尼亞沙漠蝗蟲每平方公里可達1.5億隻,鋪天蓋地,遮天蔽日,一個普通的蝗蟲群,一天能吃掉2500人的糧食。


2005年,我國新疆地區發生大面積的草原蝗蟲,為了減少草原藥害,我國採取了生物防治法,從浙江調集了數萬“鴨子部隊",以飛機空運的形勢參與滅蝗,這些鴨子一出動,一次一隻能吃100多隻蝗蟲,收到滅蝗奇效。

我國曆史上發生過800多次蝗災,大多采取的是人工捕殺的辦法,也能取到抑制蝗災的結果。

當然,最有效的辦法還是生物藥械相結合的辦法,滅蝗效果更加明顯。一部分地區用無人機丶農用飛機丶人工噴灑農藥滅蝗,我國現在研究一種低毒對人畜危害較小的專門針對蝗蟲的農藥,能夠有效殺滅蝗蟲。一部分地區用生物滅蝗丶人工撲捕的方法,能非常有效地起到一定作用。



各國的國情不同,巴基斯坦一定會制定出適合自己的滅蝗辦法。昨天我在頭條上看到一個巴基斯坦的青年用中文播放的視頻,視頻中綠油油的莊稼還沒有發現蝗蟲的跡象,也不知是在什麼地區。

祝賀巴基斯坦能夠戰勝蝗災!


老狼48440790


最近印度和巴基斯坦地區產生了大量的蝗蟲災害,這些蝗蟲是從非洲地區飛過去的,順著氣流飛越了阿拉伯海,導致巴基斯坦糧食作物受災嚴重,巴基斯坦方面出動了4架軍用飛機,但是其中一架還墜毀了,後來又出動了大量的教練機用農藥剿滅蝗蟲。現在印度方面的蝗蟲災害基本已經解除,因為印度從來不缺少農藥,而且印度的飛機也不少,這次剿滅蝗蟲的過程中,印度還出動了無人機。

為什麼不用雞去消滅蝗蟲?因為這種自然的方法實在是太慢了,也一時間找不出這麼多的雞,蝗蟲是有天敵的,用雞鴨去消滅蝗蟲甚至不如用鳥類去消滅蝗蟲,而且這些家禽類動物行動的太慢了,蝗蟲的遷徙性非常強,在短時間內無法消滅這些蝗蟲。等這些動物吃飽了,農作物也已經被蝗蟲吃完了,因此從科學的角度來講,用直升機或者是飛機來消滅蝗蟲,主要是在蝗蟲飛行的地區噴灑農藥,能夠讓蝗蟲短時間內滅亡。

非洲地區之所以剿滅蝗蟲不利,主要是非洲地區的工業太不發達,像索馬里,埃塞俄比亞等國家沒有飛機來剿滅蝗蟲,更是缺少農藥。在一個技術非常發達的國家,蝗蟲災害並不可怕,能夠在短時間內予以消滅。就算是印度這樣的國家也可以快速消滅蝗蟲,雖然這些蝗蟲是非常多的,但並不是分散在各國各地,這些蝗蟲的集中程度非常高,蝗蟲是一種聚集類動物,往往會成群結隊的飛行,這讓剿滅蝗蟲的飛機有的放矢。能夠在短時間之內快速消滅蝗蟲,從技術難度來講並不是特別大,非洲地區之所以蝗蟲氾濫主要原因還是這裡的科技不發達。

當然巴基斯坦也可以在固定方向上消滅蝗蟲,逼迫這些蝗蟲向北飛,北邊正好是喜馬拉雅山,蝗蟲向這些地區飛行那是自尋死路,在某種程度上改變蝗蟲飛行的方向就可以快速剿滅蝗蟲。當然這些蝗蟲如果飛到東南亞地區,大量的鳥類以及雞鴨也可以成為剿滅蝗蟲的一支力量,不過這個過程實在是太漫長,防蟲危害最大的是糧食以及農作物,而剿滅蝗蟲的目的則是為了穩定糧食供應。所以在這種情況下科技實力的先進程度將會決定受災情況。


四十五度歷史


巴基斯坦為什麼不用雞鴨消滅蝗蟲,這確實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因為在我們國人看來,派出大量家禽去消滅蝗蟲,是一個流傳了上千年的古老經驗,而且即使是在現在,這種事情也曾經出現過。

比如在2001年XJ暴發蝗災時候,XJ政府從牧區養殖用草安全的角度考慮,並沒有直接採用噴灑農藥和殺蟲劑的方式滅蝗,轉而從生物鏈的角度考慮,從外地調來了數十萬只鴨子,一舉消滅了XJ境內的蝗災。

從這個角度來考慮的話,巴基斯坦境內的蝗災,理論上是可以用雞鴨等家禽去進行滅殺的,但實際情況真的能夠和理論保持一致麼?很顯然理論與實際,存在著不小的差距,想要在巴基斯坦照搬我國滅蝗的經驗,可能會遇上比較大的問題,如果我們具體分析,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巴基斯坦經濟貧困,其國內並沒與成規模化的家禽養殖產業。

眾所周知,巴基斯坦是一個發展中國家,這個國家的經濟發展狀況是相對落後的,具體到農業生產領域,那就是在巴基斯坦國內國內,基本上沒有成規模的家禽養殖產業,其國內的家禽養殖業,主要還是以粗放型的自然養殖為主。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巴基斯坦人收入較低,對雞鴨的需求並不強烈,沒有需求就沒有養殖的動力,自然也就不會產生規模化的養殖產業。

此外由於巴基斯坦國內農村民眾收入不高,也沒有足夠的糧食去飼養雞鴨,所以即使農戶裡養殖了一些雞鴨,也主要都是以自用為主,這樣的規模也就可想而知。

因此,巴基斯坦政府想要在國內大規模調動家禽去災區吃蝗蟲,將會成為一個極為繁瑣的事情,其中除了與大量農戶之間的交易的問題無法解決以外,這些家禽在災區的運輸和管理也將會成為一個大問題,畢竟這些東西都是活物,一旦死亡或者丟失,都會因此與農戶扯皮扯上大半天。

所以巴基斯坦政府與其從民間調動家禽去吃蝗蟲,還不如指望從國外進口足夠的殺蟲劑去進行滅蝗,這樣不僅簡單而且還迅速,而通過調動家禽去吃蝗蟲,基本上屬於費時費力,且效率低下的行動。

其次,此次巴基斯坦國內的蝗災規模巨大,僅僅依靠家禽吃蟲子,不僅效率緩慢,而且巴基斯坦國內家禽的規模也不夠。

對於此次巴基斯坦國內蝗蟲具體規模的評估,目前巴基斯坦政府還沒有給出一個準確的數字,但是如果從印度方面公佈的,其境內存在4000億隻蝗蟲的規模來看,此次巴基斯坦境內的蝗蟲數量,可能要超過這個數字。

之所以做出這樣的推論,原因就是到目前為止,進入印度的蝗蟲群只是一個“前鋒”,而蝗蟲群的大頭,可能目前還存留在巴基斯坦境內。

那麼如果想要在1~2個星期內,通過家禽吃掉蝗蟲的方式來滅蝗,巴基斯坦境內的家禽數量就必須要達到上億隻的規模才行,但遺憾的是,在巴基斯坦國內這個規模的家禽基本上是看不到的。

此外,如果將上千萬只家禽運到災區,其管理也會成為一個大問題,這可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在沒有類似經歷的情況下,這些家禽很容易就會被當地人偷走,或者因為養殖不善而大面積死亡,所以巴基斯坦想要通過家禽滅蟲,其難度可想而知。

隨著現代社會的經濟發展,巴基斯坦政府與其通過養殖家禽的方式去消滅蝗蟲,還不如通過向災區大規模噴灑殺蟲劑的方式滅蟲,這麼做雖然會對巴基斯坦農業生產造成一定的問題,但總的來說這樣的方式還是不失穩妥的,而這也正是現代農業的優勢所在。


落下m


因為蝗蟲太多,雞和鴨子無法在短時間降低蟲口密度。

這次大蝗災,蟲口密度肯定在每平方米1000頭以上,不要問單位為什麼是頭,在農業防治病蟲害上,單位就是頭,不是隻。

我們防治蝗蟲的目的是什麼,不讓它們破壞農作物,這就需要快速降蝗蟲殺死,相比蝗蟲的移動,雞和鴨子吃蝗蟲的速度太慢了,而且它們吃飽了,就不會再吃了,你還得等它們餓了才能繼續吃,等雞和鴨子把蝗蟲消滅,農作物早就被啃光了。

當然,如果我們放特別特別多的雞和鴨子,比如說幾億只,幾十億只,是可以消滅蝗群的,可是到哪裡去找那麼多雞和鴨子,找來之後怎麼運輸,怎麼收回?全都是難以解決的技術問題。

更何況蝗蟲群是會飛的,飛行高度通常在600米到800米,對這種高度,雞和鴨子根本無能為力。

所以,只有蝗蟲蟲口密度小的時候,才可以用雞和鴨子。具體來說,雞能用的蟲口密度,是8—20頭每平米,鴨子是10—50頭,超過這個閾值,雞和鴨子無能為力。

面對大規模蝗群,只有一招,飛機噴灑農藥,農藥短時間內大量擴散,觸碰到蝗蟲或者是被蝗蟲食入,幾分鐘就可以將蝗蟲殺死,三天之後,基本上可以將蝗蟲殺死百分之九十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