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家周德文:給多災多難的中國中小企業的一封公開信

親愛的民營企業家朋友們:

發生在武漢的新冠肺炎,讓這個春節長假變得格外漫長。最初,沒有多少人在意這場災難,直到這場災難和每個人息息相關。我們對國家舉全社會之力,奮起抗爭這場疫情並最終取得完勝,充滿了堅定的信念。

春節期間,僅電影、餐飲、旅遊這些行業的損失就損失過萬億元,疫情對經濟影響將接踵而來,中國經濟正面臨巨大的挑戰。2003年“非典”時期,疫情過後經濟很快反彈,主要因為當時經濟剛剛走出通縮,處於上升通道,外部環境也比現在要好。而新型肺炎疫情衝擊正好發生在一個比較敏感的時間點:中國正處於“三期疊加”影響持續深化、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時期,外部仍處在國際金融危機後的深度調整期。2019年中國GDP增速明顯下滑,從一季度的6.4%回落到四季度的6.0%,2019年債券違約數量與金額均創歷史新高,很多企業在困境中支撐只剩下最後一口氣。而這場疫情中,受傷最大的中小企業,大多是從事人員密集型、服務型的行業,不少都處在生死邊緣,疫情讓他們雪上加霜,很有可能就此倒下,有些企業就已經扛不住了。

經濟學家周德文:給多災多難的中國中小企業的一封公開信

儘管廣大企業承受著巨大的經營壓力,甚至是生死攸關的考驗,仍然自覺服從大局,不計利益得失,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全力參與聯防聯控,負重前行、極為不易!疫情爆發以來,全國各地發起支援武漢行動,大批社會物資均集中在重點疫區、重點醫院。面對嚴峻形勢,廣大民營企業家認清肩負的責任使命,慷慨解囊,為抗疫一線提供幫助!

防疫是第一要務,恢復生產經營也是“當務之急”。疫情下,近乎所有的企業家面對這突如其來的營商環境的變化都措手不及,中小企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企業生存、工作運轉、員工安全、部門協同等等,困難重重。國家目前要求企業不裁員、正常發工資,可是企業的產品生產不出來,生產出來又流通不出去,資金不能及時收回來,如何保障員工工資?如果熬不過去,企業倒閉,員工失業,這比疫情本身更可怕。

經濟學家周德文:給多災多難的中國中小企業的一封公開信

遲遲不復工,經濟會受影響,但是每個城市戰疫和復工的博弈均衡還在進行中,沒有城市想變成下一個“武漢”,因此除了疫情防控重點物資和生活必需品生產企業,其他企業復工審核通過率並不高,有的地區申報復工的企業有幾千家,但通過審核的只有4家。企業也是戰戰兢兢,開工後,要是“導致出現確診病例”,企業主面臨的是“封廠”甚至要承擔刑事責任,但不復工,企業立馬就喘不上氣來。一方面是企業復工難,而復工後又面臨著用工荒。北京的返程人數可能是四座一線中最少的,而深圳高峰期的遷入指數還不到去年的一半。大數據顯示,截止到10號河南遷出指數同比依然非常低,可想而知當前製造業和服務行業用工情況。

經濟學家周德文:給多災多難的中國中小企業的一封公開信

有企業家說,中國中小企業真是多災多難,2020年簡直打開了“地獄模式”。國難當頭,政策迅速響應,連日來國家多個部委陸續出臺多項政策措施,各地政府出臺了更具針對性的扶持政策措施,對生產經營出現困難的中小企業提供援助。有了政策扶持,但最關鍵的還在於企業積極自救,才能從這場水深火熱的劫難中逃生。如果不能及時破解困局,勢必會被它拖垮。

經濟學家周德文:給多災多難的中國中小企業的一封公開信

首先,對於當前企業面臨的困境,提振企業家信心顯得尤為重要。企業家是一個企業的靈魂,而信心則是激發企業家昂揚鬥志的明燈,倘若沒有了信心作為支撐,企業家就會喪失內在的驅動力,僅憑慣性去經營企業,而企業則會淪為沒有靈魂的軀殼,如同行屍走肉一般,遲早要轟然倒下。信心比黃金還重要,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弘揚企業家精神,既配合政府戰勝新冠病毒,也戰勝疫情帶來的經濟危機!

經濟學家周德文:給多災多難的中國中小企業的一封公開信

其二,直面危機,疫情考驗企業快速應對的能力。中小企業需對原有的生產經營計劃進行適當調整,極盡全力地降成本,開源節流,組織員工達成共識,儘可能降低疫情危機所帶來的威脅和損失。有條件的儘量在家辦公或者遠程辦公,以降低疫情的影響。發揮互聯網平臺優勢,積極通過網上洽談、視頻會議、在線簽約等方式推進業務拓展。加強與上下游的聯繫,聯合自救,資源整合,比如“共享員工”等新型運營模式不僅為線上企業解決了人工問題,也降低了線下企業人員失業的可能性,這種特殊時期的新模式為企業抱團自救打開了新思路。

經濟學家周德文:給多災多難的中國中小企業的一封公開信

其三、重視危機,企業既要迅速止損自救,又要積極尋找危機中的商機,及時造血和輸血。疫情可能會帶來貨幣政策的寬鬆和刺激政策的加碼,企業應快速組織對這種政策導向的機會研究。每次大事件背後,都孕育著商機,這次也不例外,比如穩健醫療準確預估到重大疫情,動員口罩車間整個春節不休假,兩家子公司生產醫療用品,極大緩解了當地醫療物資奇缺的局面;《王者榮耀》在非常時期,光皮膚收入日入20億;釘釘平臺開啟了在家辦公模式,有可能成為繼微信後的又一款國民軟件。無人化、數字化、線上化產業的興起,以及這些領域的消費需求增加和商業模式改變,都在帶動本行業發展的同時助力了整體經濟的回升。可見,人生沒有死局,疫情中仍有超級贏家,只要勇敢面對,處處都是風景!

其四,在反思中自救,在自救中反思。疫情下,企業是否有彈性的業務架構,可靈活地做加減法,迅速有效地應對環境的不確定性?既然無法預測突發事件就只能把握自己,如果企業的業務開展是以價值為中心,那麼在疫情的倒逼下企業以價值鏈條的升級作為核心,不斷調整、驗證和改變,就能夠迅速適應變化,贏得先機,更好地活下來。而這個不確定性正是企業的機遇,是企業真正成長的來源。

經濟學家周德文:給多災多難的中國中小企業的一封公開信

最後,藉助外部力量擺脫困境。在自救和處理企業危機過程中,絕大多數民營企業家是憑藉個人的直覺進行操作,“求生”慾望強烈卻沒有明確的方向,稍有差池就會造成遺憾。處理企業危機的方法複雜,也可以考慮藉助按照外部力量,如專業的債務重組團隊,通過有經驗的團隊實地操作,對企業進行結構性地調整,控制成本,提高效率,增加利潤,企業完全有可能脫困,獲得重生。

經濟學家周德文:給多災多難的中國中小企業的一封公開信

當前,防疫抗疫戰從起初的恐慌、應急狀態逐漸進入了更復雜、更持久戰的第二階段。我們要用新的方式和認知去理解當下的疫情局勢,抓住變化、適應變化,順勢而為。企業在自救和轉變經營模式的過程中可能會很痛苦,但只有把困難踩在腳下,從逆境中找到光亮,時時校準自己前進的目標,勇敢地“活下去”,挺過去等待春天來臨,你才會站得更高。在挫折中奮起、在危難中轉型、在浴火中重生,當你從痛苦中走出來時,就會發現,你已經擁有了飛翔的力量。

經濟學家周德文:給多災多難的中國中小企業的一封公開信

(周德文 民營經濟研究專家、民進中央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國中小企業協會副會長、浙江民營投資企業聯合會會長、國科智庫首席經濟學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