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推薦你讀過的最好的十首禪詩?

喃譁經


最好的禪詩,還是推薦一首吧。

六祖惠能寫的一個非常知名的小偈子: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可以與神秀禪師對照體悟:

身是菩提樹,

心如明鏡臺,

時時勤拂拭,

勿使惹塵埃。

這可以看作是兩種修身的路徑,當然論境界明顯惠能要高,但我們普通人還是按神秀的修可能更靠譜一點。


行動家


1,倉央嘉措

好多年了,你一直在我的傷口中幽居,我放下過天地,卻從未放下過你,我生命中的千山萬水,任你一一告別。世間事,除了生死,哪一樁不是閒事。

2,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3,東澗水流西澗水,南山雲起北山雲。前臺花發後臺見,上界鐘聲下界聞

4,僧家亦有芳春興,自是禪心無滯境。君看池水湛然時,何曾不受花枝影?

5,雨前不見花間葉,雨後渾無葉底花。胡蝶紛紛過牆去,不知春色落誰家。

6,百尺竿頭不動人,雖然得入未為真。百尺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7,言下忘言一時了,夢中說夢兩重虛。空花哪得兼求果,陽焰如何更覓魚?

8,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潔。無物堪比倫,教我如何說。

9,是日已過,命則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

10,莫談生滅與無生,謾把心神與物爭。陶器—藏松樹下,綠苔芳草自縱橫。


飛天金鹿


一、插秧歌

手捏青苗種福田,低頭便見水中天。

六根清淨方萬稻,後退原來是向前。

二、雲遊偈

一缽千家飯,孤身萬里遊。

青目睹人少,問路白雲頭。

三、不負如來不負卿

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

世間安得兩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四、

朝看花開滿樹紅,暮看花落樹還空。

若將花比人間事,花與人間事一同。

五、

三伏閉門披一衲,兼無松竹敞房廊。

安禪何須勞山水,滅卻心頭火自涼。

六、

爭名奪利幾時休,早起遲眠不自由。

騎著驢騾思駿馬,官居宰相望王侯。

只愁衣食耽勞碌,何怕閻君就取勾?

繼子蔭孫圖富貴,更無一個肯回頭。

七、

夢中光景醒時因,醒若真時夢亦真。

莫怪痴人頻做夢,怪它說夢亦痴人。

八、

一言半句便通玄,何用經書千萬篇。

人若不為形所累,眼前便是大羅天。

九、

一派青山景色幽,前人田地後人收。

後人收得休歡喜,還有收人在後頭。

十、

天也空,地也空。人生渺渺在其中。

日也空,月也空。東昇西墜為誰功。

金也空,銀也空。死去何曾在手中。

妻也空,子也空。黃泉路上不相逢。

宅也空,田也空。換了多少主人翁。

朝走西,暮朝東。人生猶如採花蜂。

採得百花成蜜後,到頭辛苦一場空。





1時時勤拂拭,莫使有塵埃。

身是菩提樹,

心如明鏡臺。

時時勤拂拭,

勿使惹塵埃。

——神秀大師《修行偈頌》

神秀是北宗禪的創始人。他將人的身心比做菩提樹與明鏡臺。人身本是佛身,心性也本來清淨。只是由於執著,生起了相對間識,以致於經常為塵垢所染。

因此,要保持心的澄明清淨,就必須“時時勤拂拭,莫使有塵埃”,即通過堅韌不撥的修習,才能漸次領悟到佛理而成為佛。

神秀的詩偈,形象地濃縮了佛家修持過程的三個階段:戒、定、慧,這三個階段體現著佛教基本世界觀。

2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王維《終南別業》

王維的詩與畫極富禪機禪意,文學史上尊他為「詩佛」。「水窮處」指的是什麼?登山時溯流而上,走到最後溪流不見了。登山者索性坐下來,看見山嶺上雲朵湧起。原來水上了天了,變成了雲,雲又可以變成雨,到時山澗又會有水了,何必絕望?

人生境界也是如此。從水窮到雲起到下雨的過程,正如一個人在修行過程中遇到很大的困難,有身體的障礙,有心理的障礙,還有環境的障礙。如果因此而退心,就要把念頭回到初發心的觀點上。初發心時什麼也沒有,但回溯當時的情形再看看目前,不是已經走了相當長的路了嗎?

3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涼風冬有雪;

若無閒事掛心頭,

便是人間好時節。

——慧開禪師《頌平常心是道》

這幾句詩有著高山流水的味道,天生有些人一看就能明白。禪宗講究頓悟,這首詩在某種程度上也給未開悟者呈現了以手指月的姿勢。閒事,也即煩心之事。關鍵在於是否能在任何環境中都找到通往風花雪月的境界之路。

春天有百花,夏天有涼風,秋天有明月,冬天有白雪,風、花、雪、月這些在不同時刻都能象徵著令人心境豁達之意的事物,便是開悟的人能夠保持淡定從容的綿綿無絕之力。說白了就是:若心境豁達,淡定從容,不為瑣事所擾,那每一天每一季都是好時節。

4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一別都門三改火,

天涯踏盡紅塵。

依然一笑作春溫。

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

惆悵孤帆連夜發,

送行淡月微雲。

樽前不用翠眉顰。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蘇軾《臨江仙·送錢穆父》

人生如寄,李白《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雲:“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既然人人都是天地間的過客,又何必計較眼前聚散和江南江北呢?以對友人的慰勉和開釋胸懷總收全詞,既動之以情,又揭示出得失兩忘、萬物齊一的人生態度。

蘇軾一生雖積極入世,具有鮮明的政治理想和政治主張,但另一方面又受老莊及佛家思想影響頗深,每當官場失意、處境艱難時,他總能“遊於物之外”,“無所往而不樂”,以一種恬淡自安、閒雅自適的態度來應對外界的紛紛擾擾,表現出超然物外、隨遇而安的曠達、灑脫情懷。

5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

一切恩愛會,無常難得久。

生世多畏懼,命危於晨露。

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

若離於愛者,無憂亦無怖。

——《妙色王求法偈》

大多數的男男女女,世間糾葛,總難離愛恨二字。佛曰:“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若離於愛者,無憂亦無怖!”講的是佛道修行,講的是人的七情六慾,貪嗔痴念。

佛教修行更多的講究反查自身,通過禪達到悟的境界。什麼是禪?大概每個人心中都有屬於自身的“禪”,從現代人的觀念出發,禪更具有廣泛的含義,一花一木是禪,吃喝拉撒亦是禪,世間萬物,莫不有禪,莫不有佛性真如。

禪是梵文“禪那”的音譯,在梵文中的本意是“靜慮”,通過瑜珈禪坐的方式澄心靜慮,返觀自身,去除愛恨糾葛,截斷貪嗔痴念,從而消除一切外界加諸的影響,以人的本心去悟到世間萬物的真理,去掌握無處不在的佛性真如。

6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淵明《飲酒·其五》

世人多熟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而有人則更喜歡“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陶淵明那天然、如璞玉一般的詩詞直抒胸臆,沒有一點矯揉造作的成分。“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這種意境更是每一個現代人畢生追求但卻永遠無法達到。

其實,有時候,我們應該讓我們收攏身心,遠離一些名利、物質、世俗的追求,心情自然會變得寧靜起來,漸漸的,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將會更加真率,更為自然!

7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但願老死花酒間,不願鞠躬車馬前。

車塵馬足富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

若將富貴比貧賤,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將花酒比車馬,他得驅馳我得閒。

別人笑我忒瘋癲,我笑別人看不穿。

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唐伯虎《桃花庵歌》節選

若將富貴比貧者,一在平地一在天。”“車塵馬足”只是富貴者的趣味,而花和酒註定與貧者結緣。如果用金錢和物質來衡量,這兩種人兩種生活自然有著天壤之別,但換個角度去理解,那些富貴者須得時刻繃緊神經,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地過活,而所謂貧者,卻能多幾分閒情,多幾分逸趣,反而活得更加自然、真實,更加輕鬆和快樂。

然而此中真義並非人人悟得,君不見“別人笑我忒瘋癲”?而“我”,卻不以為然:“我笑他人看不穿。”難道你們沒有看到,昔日叱吒風雲富貴至極的君王將相,如今又如何呢?不但身已沒,勢已落,連花和酒這些在他們生前不屑一顧的東西都無法奢望了,甚至連墳塋都不保。

8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

佛在靈山莫遠求,

靈山只在汝心頭。

人人有座靈山塔,

好向靈山塔下修。

——吳承恩《西遊記》烏巢禪師偈子

正法合道,也就是正法和道原本就是一體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沒有道,捨本逐末的四處尋訪也是白搭。

慧能大師在《六祖壇經》裡面說:聖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心外無佛,自己純真的本性就是佛。把心治好,有清淨正直的思惟,有善良的言行,有知足常樂的心態,我們的生活自然就能安穩祥和、幸福快樂。

9心底清靜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手把青秧插滿田,

低頭便見水中天。

心底清靜方為道,

退步原來是向前。

——布袋和尚《退步》

不可否認,世界存在著不公平。有時候我們的退步,可能會讓一些人得寸進尺,但小人得志,是永遠笑不到最後的。人,任何事都容易學,而最難學會的就是寬容。人與人相互間碰撞的時機很多,有很多事都是在有意或無意間發生的。所以,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當然,寬容絕不是聽之任之,也不是怯懦、放縱的代名詞。忍讓並不是不要尊嚴,而是成熟、冷靜、理智、心胸豁達的表現。有句老話說的好:吃虧者長在,能忍者自安。所謂忍,不是忍氣吞聲,而是一種大度;退,不是怕而退,而是謙讓寬容。

10菩提何來有證果,今日方知我是我。

平生不修善果,

只愛殺人放火。

忽地頓開金繩,

這裡扯斷玉鎖。

咦!錢塘江上潮信來,

今日方知我是我!

——施耐庵《水滸傳》魯智深偈子

佛家有人生三重境界之說,即: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菩提何來有證果,今日方知我是我。即一旦放下種種執著,包括“放下”這一念也不生起,這時我們本有的清淨自性或說佛心、如來藏,就得以顯發。

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無須精心去處世。此為做人與處世。在人生歷程中,三個階段交互錯雜,時而看山是山,時而看山不是山,時而又看山還是山,反思過來,終於明白原來人生就是熬,需要更多歷練,更多感悟。


乾坤書書


好詩太多太多,信手拈來十首,不分先後:

席慕蓉:一棵開花的樹

泰戈爾:​握住她的手

柳永:​鶴沖天·黃金榜上

陸游:釵頭鳳·紅酥手

岳飛:滿江紅·寫懷

毛澤東:沁園春·雪

唐婉:釵頭鳳·世情薄

柳永:雨霖鈴·寒蟬悽切

陶工謠:君生我未生

陸游:卜算子·詠梅


天地之悠悠ing


“詩佛”王維 十大禪詩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相思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鹿柴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鳥鳴澗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竹裡館

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過香積寺

不知香積寺,數里入雲峰。

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

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禪製毒龍。

終南別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青溪/過青溪水作

言入黃花川,每逐清溪水。

隨山將萬轉,趣途無百里。

聲喧亂石中,色靜深松裡。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葦。

我心素已閒,清川澹如此。

請留盤石上,垂釣將已矣。

積雨輞川莊作 / 秋歸輞川莊作

積雨空林煙火遲,蒸藜炊黍餉東菑。

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

山中習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折露葵。

野老與人爭席罷,海鷗何事更相疑。

@ 



文化玩家王立紅


1.《悟道詩》我有明珠一顆,久被塵光封鎖。一朝塵盡光生,照破河山萬朵。

詩義:人若對自我沒有足夠的清醒堅定的認識,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對自己的“比較優勢”的認識,心性便不能自主,經常會受到外界的影響。

2.《六祖壇經》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詩義:本來就是四大皆空,到哪裡染上塵埃!菩提只是向著內心尋找,何必勞累向外界求取玄機?以此進行修行自身,極樂世界也就在眼前!

3.《無門關》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詩義:如果能沒有閒事煩心,沒有憂思悲恐驚纏繞心田,那麼每年每季每天都將是人間最好的時節。

4.《飲酒·其五》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詩義:超凡脫俗、毫無名利之念的精神世界。

5.《浣溪沙》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詩義:聚散匆匆,感受到了人生與自然界有常與無常的恆久規律,流露出對時光流轉、流年暗換的淡淡傷感。

6.《西遊記》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

詩義: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尊本來佛、自性佛,卻在耳娛聲色裡追逐迷失自己,自己才是根基所在。

7.《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詩義:不管是與非,還是成與敗,到現在都是一場空,都已經隨著歲月的流逝消逝了。

8.《山居秋暝》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詩義:詩人高潔的情懷和對理想境界的追求。相對於汙濁的官場,清風明月,蓮舟浣女,牧童短笛,更有詩意。

9.《鹿柴》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詩義:這首詩不拘泥於“鹿”的字面,從空山不見人而聞人語,讓人想象這幽深冷僻之山林。

10.《神秀示法詩》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有塵埃。

詩義:眾生的身體就是一棵覺悟的智慧樹,眾生的心靈就象一座明亮的臺鏡,要時時不斷地將它撣拂擦試,不讓它被塵垢汙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





鬍子哥書評


1.以退為進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

心地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南北朝·契此

(生活中,碰到不如意時,低一低頭,堅持自己心中的信念,即使外界認為我們是退步的,不必動搖,堅持心中的信念,退步原來是向前。)

2.山不轉水轉

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

人在橋上過,橋流水不流。

——南北朝·善慧大士

(從差別中來認識同一,從動亂中來認識寂靜,只要我們心中澄明寧靜,喧囂之地也有靜寂平安。)

3.迴歸自我

終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破嶺頭雲。

歸來偶把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

——唐·無盡藏

(南宋陸九淵說:“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4.淡定從容

來時無跡去無蹤,去與來時事一同。

何須更問浮生事,只此浮生在夢中。

——唐·鳥窠

(身在紅塵,心在淨土,滾滾紅塵,只是浮生一夢。)

5.聚散隨緣

朝看花開滿樹紅,暮看花落樹還空。

若將花比人間事,花與人間事一同。

——唐·龍牙

(自然有陰陽消長,人生有成敗興衰,沒有什麼是永恆的,所謂“緣來則聚,緣盡則散”,還是一切隨緣!)

6.無是無非

牛得自由騎,春風細雨飛。

青山青草裡,一笛一蓑衣。

日出唱歌去,月明撫掌歸。

何人得似爾,無是亦無非。

——唐·棲蟾

(日日深杯酒滿,朝朝小圃花開。自歌自舞自開懷,且喜無拘無礙。)

7.笑口常開

蝸牛角上爭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

隨富隨貧且歡樂,不開口笑是痴人。

——唐·白居易

(在短暫的人生中,應好好享受美好的生活,而不應費盡心機,捨本逐末,把時間花在爭名奪利之上。)

8.閒雲野鶴

萬事無如退步人,孤雲野鶴自由身。

松風十里時來往,笑揖峰頭月一輪。

——宋·慈受懷深

(籠雞有食湯鍋近,野鶴無糧天地寬。)

9.庸人多厚福

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

唯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宋·蘇東坡

(聰明多被聰明誤,傻人往往有傻福。)

10.平常心是道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

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宋·無門慧開

(飢來食,困則眠,熱取涼,寒向火。日日是好日,時時是好時,凡事以平常心看待,無事小神仙。)



詩哥杜士成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慧能

一住寒山萬事休,更無雜念掛心頭。閒於石壁題詩句,任運還同不繫舟——寒山

義公習禪處,結構依空林。戶外一峰秀,階前群壑深。夕陽連雨足,空翠落庭陰。看取蓮花淨,應知不染心。——孟浩然

嶺上白雲舒復卷,天邊皓月去還來。低頭卻入茅簷下,不覺呵呵笑幾回。——白雲守端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無門慧開

終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破嶺頭雲。歸來偶把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無盡藏

朝看花開滿樹紅,暮看花落樹還空。若將花比人間事,花與人間事一同。——龍牙禪師

門庭清妙即禪關,枉費黃金去買山。只要新光如滿月,在家還比出家閒。——張問陶

我有明珠一顆,久被塵勞關鎖。今朝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朵。——茶陵鬱

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善慧大士






文軒宇豪12596906


【溪花與禪意//相對亦無言】

昨夜汲洞庭,君山靑入瓶。

倒之煮團月,還以浴繁星。

一鶴從受戒,群龍來聽經。

何人忽吹笛,使我松間醒。

一一【淸】釋敬安《夢洞庭》

溪山深處主人閒,山外桃花漲一灣。

一入仙源塵世隔,莫隨流水到人間。

一一釋敬安《題玉池別墅》

山林脫塵俗,景物最淸幽。

梵唄和松韻,淸泉繞屋流。

竹浮時度鳥,樹老自鳴秋。

賞玩歸來晚,靑天月一釣。

一一釋敬安《遊淸泉寺》

四圍松竹繞吾廬,薄暮行吟趣有餘。

明月去借梅花影,清風來翻貝葉書。

一一釋敬安《冬日薄暮即事》

獨鶴高飛倦,深林野性宜。

石膚雲自潤,松隙月能窺。

靜覺藤花落,寒知日影移。

山居禪味寂,興到偶吟詩。

一一釋敬安《山居》

江上峰巒列翠屏,千秋勝狀在斯亭。

風生水面生文采,月到波心見靈性。

一一釋敬安《題風月亭》

興來驅我去,薄暮入雲深。

流水半江月,松風萬壑琴。

歸漁喧渡口,晚磬出疏林。

與子同一樂,彌生淸淨心。

一一釋敬安《薄暮偕瘦松竹龍山散步》

【注】

釋敬安(1851一1912),字寄禪,別號八指頭陀,湖南湘潭人。近代著名詩僧,有《嚼梅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