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儲玉米提價拍賣,市場供應逐漸緊張,秋收前玉米價格還能漲多少?

糧小咖


臨儲玉米拍賣在即,已經在網上公佈了,5月23日開始400萬噸的藍籌用地拍賣,拍賣的區域在東北地區,黑龍江省399萬噸,吉林省拍賣1萬噸的臨儲玉米。今年臨儲玉米的拍賣量7870萬噸,佔到我國今年玉米消費總量的41%,相對於拍賣期間的玉米價格會產生極大的影響。



進入4月份以來,玉米價格就開始了穩中上漲的行情,儘管上漲的幅度不大,但總體上對玉米種植戶帶來了希望。目前全國玉米平均價格為1910元每噸,也就是全國玉米價格平均為0.95元每斤,而且華北、山東等地多家企業已經標出了玉米的平均價格超過了一元一斤的行情。

就目前的形勢來看,玉米的行情還是不錯的,按照這個行情發展下去,今年新玉米收穫前的價格還有小幅度的上漲的可能性,也就是東北地區的玉米價格平均在0.90元左右每斤,其他地方的玉米價格平均在1.05~1元每斤的行情。畢竟中美貿易關係、中加貿易關係摩擦不斷升溫,導致了我國對美國進口的玉米加徵25%的關稅,對加拿大的糧油農產品禁止進口,這也是拉動玉米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之一。



今年的臨儲玉米的拍賣的數量相比去年1億噸的數量壓力減輕了很多,特別今年又增加了新產能350萬噸,這也極大的減輕了國內的玉米市場出現了供給充足的現象。對於今年近7900萬噸的玉米的排放量,持續的時間將會到9月底結束,也就是新玉米即將上市的時候,庫存玉米已經清空,這對玉米減輕了極大的壓力,會使得玉米價格有了上漲的態勢。

儘管非洲豬瘟病毒導致了我國生豬養殖規模不斷的縮小,但近期其他的家禽、家畜、水產等養殖行業不斷的興起,而且行情不斷的上漲。比如說雞蛋價格目前上漲到了5元一斤左右,肉雞的價格上漲到了5.8元每斤。這使得玉米作為飼料的主要原材料用量不斷增加,畢竟玉米佔到飼料的70%左右的用量。



總之,最後一點就是我國今年實行了大豆振興計劃,增加大豆的種植面積在1000多萬畝,相應的也使得玉米的種植量減少了1000萬畝,也就是說今年的玉米的總產量大幅度的下降,這一消息也相應的助推了玉米價格的上漲。畢竟我國今年的玉米消費總量將在2.5億噸左右,而國內的生產總量只有2.3億噸左右,還有近2000萬噸的缺口量。所以秋後玉米的價格會出現上漲,至少比現在的行情要好很多,畢竟我國是玉米的消費大國,而且我國對進口的玉米量相對來說是比較少的,只有720萬噸左右,佔到我國玉米消費需求比例的3%左右。


三農一姐


在剛剛過去的一週,東北玉米累計上漲達到了80元每噸左右,華北玉米價格也高達50元每噸左右,全國玉米市場已經恢復了元氣,目前,全國玉米市場均價已經來到了1950元每噸左右,在2019年9月底新產玉米上市以前,全國玉米均價大概還有100元每噸左右的上漲,待2019年產玉米上市後,迎接其的市場價格或許是2000元每噸(全國均價,華北超過這個標準,東北地區低於這個標準)。
在我的印象中,上一次全國玉米上市初期的均價能夠達到這一標準還是在4年前!

臨儲玉米拍賣政策出臺,東北玉米價格普漲!

經過長達一個月左右的行情回暖鋪墊,國內玉米市場終於在上週迎來了最大的利好消息——年度臨儲玉米拍賣政策!而受其影響,東北以及華北玉米現價在一週時間內出現明顯的上漲,最高的企業甚至將新糧收購價格一夜之間抬高了100元每噸,市場又彷彿出現了2017年冬天那樣的“入市搶糧”的奇特景象。
是的,玉米漲價了,不管是東北玉米產區還是華北玉米產區都是如此。目前,東北各地玉米報價已經整體來到了1600——1800元每噸之間,山東地區玉米均價也已經整體來到了2000元每噸左右,最高價格甚至已經接近了2050元每噸這一價格高位,而上一次主產區玉米價格達到這一價格高度還是在2018年底,可以說近期的國內玉米價格已經逼近了近一年來的最高值。

但是,這還是不是重點,隨著利好因素的出現,後期玉米價格還將繼續走高!不管是東北地區還是華北地區,都是如此!

後期國內玉米價格仍將繼續走高。

沒錯,就在上週,2019年度臨儲玉米拍賣政策終於算是“塵埃落定”了,令人欣喜的是,各項政策細則透露出的信息很是明瞭,那就是國內玉米市場價格後期將會繼續上漲,而且最終將帶動2019年產玉米上市以及後期價格出現自2016年國家取消玉米臨儲收購政策的最高值。
國內玉米期現貨市場再現一輪大漲行情。臨儲玉米拍賣底價提高200元/噸,使得玉米市場進一步“發酵”。截至目前,我國北方部分企業玉米收購價距全面突破去年高位僅“一步之遙”。

有人曾經作過計算,吉林省本年度的拍賣過程中投拍的2015年產二等玉米拍賣底價較2018年提升200元/噸,為1690元/噸,加上溢價以及出庫和運輸成本之後,最終的到港價格應該在1900~1950元/噸。可是目前此類玉米的2018年產二等玉米港口收購報價為1860~1870元/噸,兩者之間的價差在40——100元每噸。
所以,由此我們可以判斷,在2019年臨儲玉米拍賣期間以及新產玉米沒有上市前,東北玉米大概最高還有100元每噸左右的上漲空間。


糧油市場報


剛正準備對當前玉米價格寫一篇文章呢,既然看到了問題就簡單的說下每日糧油的觀點。

這是今天玉米期貨的價格走勢,其實已經非常明確地表明瞭未來一段時間玉米價格的走勢。

我們這兩天從現貨市場來看,山東玉米價格又跌了,而且玉米深加工日子似乎也不好過,包括養殖業也是遲遲未見恢復,但這些都不足以地方玉米未來供需形勢偏緊的格局。

從2017年到2018年,每日糧油一直強調玉米年度供需缺口開始放大,並且在前期曾預估最快今年年底玉米進口市場就會放開,但現在看來,隨著中美之間貿易關係的分歧,我們大致可以評估出,未來我們的粗糧進口會比較少。

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亞的替代品進口量也不會有太多的增長。

所以,我們講現在玉米供應壓力不大,主要是有8000萬噸的臨儲庫存,但誰都要做好一個長期缺糧的準備,說不定當到了秋季的時候,我們回頭來看,當前的價格只不過是上漲途中的一個小山峰而已。

鑑於臨儲庫存量,我們可以預期在秋糧上市前,整個華北全線站到1.1元上方,等到了秋糧上市後,若進口市場無大的改變,或者國內產量出現問題,玉米較大幅度的上行或許就將來臨——當然,不排除我們的進口市場提前放開。


每日糧油




一、目前的玉米行情超乎預期,可以說在預期中年內最大的利空消息就是臨儲玉米拍賣,然而今年的臨儲玉米拍賣,底價抬高200元,為玉米行情上行奠定了基礎。調整後內蒙古通遼以南地區、遼寧2014年生產的玉米每噸底價1650元,2015年生產的玉米1700元;吉林2014年生產玉米1600元,2015年產玉米1650元;黑龍江和內蒙古興安盟以北地區,2014年玉米1550元,2015年產玉米1600元。從這個價格看,個人觀點看足以支撐目前的現貨玉米價格每噸上漲100元以上。



二、從當前的玉米行情看,市場已經給出了上漲的信號,玉米臨儲、中美貿易關係這兩個最大不確定因素,目前都已經成轉化成為有利因素,玉米價格上漲也就順理成章了,目前市場已經給出了方向。在5月16日,全國20多個玉米深加工企業出現普漲的情況下,截止5月18日,又有十幾家玉米企業上調收購價10元-40元不等,玉米市場可以說是漲聲一片,具體上漲情況請參看下表:



三、從當下玉米市場供給情況看,偏緊的態勢會繼續延續。一是基層糧源已經基本指望不上。現在臨儲玉米拍賣底價已經“明牌”,基層玉米糧源東北見底,華北和黃淮產區也不足20%,這種情況下,玉米企業只能提價收購中間商手中餘糧,所以近期玉米價格持續上漲,比如吉林燃料乙醇近日單次提價110元/噸,釋放一個信號就是不提價收不到糧。

二是庫存玉米供給與2018年無法相比。大家知道,2018年同期玉米庫存接近1.8億噸,拍賣成交1億噸,而今年目前只有7870萬噸,不到去年成交量的8成,僅庫存玉米供給上就少了2000餘萬噸,玉米的缺口可想而知。

三是進口玉米與去年相當,沒有更多的空間。所瞭解,今年玉米進口配額是720萬噸,而進口量大約在350萬噸左右,這對於巨大缺口來講意義不大。

四是玉米秋糧總產下滑概率較大。今年是實施大豆振興計劃的第一年,計劃新增大豆麵積1000萬噸,作為北方米豆產區來講,大部分地區只能以犧牲玉米麵積來增加大豆麵積,所以2019年玉米播種面積、秋糧產量有下滑概率較大。綜合這四點來看,今年下半年玉米價格上漲應是一種趨勢,所以秋糧上市前的玉米價格也錯不了。



綜上所述,目前玉米市場的格局已經發生積極的變化,所以後市玉米行情比較樂觀,預計在今年新季玉米上市前,玉米價格總體突破1元是大概率事件,年末前達到1.05-1.10元的價位也是可以期待的。以上為個人觀點,僅供參考。瞭解更多三農資訊,請點擊文章上方關注本號!


三農廣訊


2019年4月份玉米價格出現較為明顯的上漲,華北、東北地區玉米深加工企業輪番上調收購價,一方面是由於基層糧源不斷減少,糧源轉移至貿易商手中,企業收購難度加大,另一方面是臨儲玉米相關炒作增加,由於2018年去庫存效果顯著,使得市場上對2019年臨儲玉米拍賣有了更多的期待。5月14日晚,終於發出了2019年臨儲玉米拍賣的正式消息,5月23日開拍,拍賣底價與2018年相比整體上調了200元/噸,首周投放量為400萬噸,與此前傳的300萬噸有所出入,這樣的消息出來後,期貨市場的表現是較為明顯的,5月15日單日上漲了15元/噸,衝高至1961元/噸,5月16日、17日也出現了較為明顯的上漲,5月17日突破2000元/噸大關,短期來看還有衝高的動能。臨儲玉米提價拍賣,市場供應逐漸緊張,秋收前玉米價格還能漲多少?微塵微視界對此有以下幾個觀點。



一、臨儲玉米拍賣底價提高200元/噸,直接刺激現貨玉米價格向拍賣底價靠攏

2019年臨儲玉米拍賣對象主要為2014年、2015年的玉米,不同地區不同年份拍賣底價有所差異,遼寧、內蒙古通遼及以南地區,2014年、2015年玉米拍賣底價分別為1650元/噸和1700元/噸;吉林地區2014年、2015年玉米拍賣底價分別為1600元/噸和1650元/噸;黑龍江、內蒙古興安盟及以北地區2014年、2015年拍賣底價分別為1550元/噸和1600元/噸。拍賣底價明顯提高後,意味著到達南、北港口的玉米價格也會提高,以吉林2015年二等玉米為例,到達北方港口的價格在1900元/噸左右,達到廣東港口的價格在2050元/噸左右。由於很多地方現貨玉米價格與拍賣底價存在一定的差額,偏低的區域會出現較為明顯的上漲,如5月16日吉林個別玉米深加工企業單日漲幅達到110元/噸。

二、後期拍賣溢價情況將對玉米價格有一定影響

當前現貨玉米價格上漲的動力,主要來自於臨儲玉米拍賣底價的抬高,這樣的上漲勢頭能否持續,還與後期拍賣情況有較大關係。拍賣底價只是第一步,投放過程中其溢價情況才是反映市場追捧程度,如果溢價率比較高,那麼說明玉米市場活力較大,後期還有較大的上漲空間,但如果溢價情況一般,或者拍賣底價附近成交率一般,那就得謹慎,現貨玉米價格就容易出現回落。這一點相信不少貿易商是比較在意的,畢竟關係著自己該何時出手的問題,從目前的情況看,前期溢價和成交率會表現良好,後期容易出現波動。



三、玉米價格不斷上漲,深加工企業面臨虧損,一定程度上制約著後期玉米價格的漲幅

自從2019年臨儲玉米拍賣底價發出後,玉米深加工企業提價現象非常明顯,5月15日東北、華北大部分地區玉米深加工企業上調收購價,單日漲幅較大的達到了64元/噸,5月16日同樣是大部分上調收購價,吉林燃料乙醇更是單日漲幅達到了110元/噸,5月17日華北地區再次迎來較大範圍上漲,單日漲幅10—40元/噸。經過4、5月份的上漲,山東大部分玉米深加工企業收購價突破2000元/噸大關,東北地區價格高的也達到了1800元/噸,上漲勢頭比較明顯,可企業實際情況卻不太樂觀,由於下游產品附加值偏低,企業利潤空間有限,連續上調收購價後,企業面臨著虧損,從長遠考慮,這種現象是難以持續的。

四、稻穀、小麥去庫存壓力大,謹防玉米替代量增加

2019年臨儲玉米拍賣底價整體提高了200元/噸,庫存量只有7900萬噸左右,去庫存壓力基本上消除了,可對於稻穀和小麥來說,去庫存壓力依然不小,2019年的競價拍賣,它們的拍賣底價卻是走低的。後期玉米價格一旦處於高位運行,而稻穀、小麥處於偏弱的價位,那麼就容易出現用稻穀、小麥來替代玉米,這種替代量一旦明顯加大時,容易拉低玉米價格,會使得玉米價格上漲乏力,不排除跟著回落。



綜上所述,2019年臨儲玉米拍賣底價的抬高,一定程度上刺激著現貨玉米價格的上漲,在拍賣成交情況還是未知數時,局部地區玉米價格還有衝高的動力,後期價格能否堅挺,還得觀察實際成交、溢價等情況。還有一個因素是需要注意的,那就是玉米進口情況,貿易磋商依然存在不確定性,後期一旦利好於玉米進口,那麼將是利空,玉米價格容易出現回落。

以上為微塵微視界對臨儲玉米提價拍賣,市場供應偏緊,秋收前玉米價格還能漲多少問題的理解。如有不妥之處,歡迎多多指導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