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霸都喜歡學習嗎?為什麼?

震禮


不一定

他們一般是專注力強,剛性且內向,自己給自己下指令,要學習好就努力學習。

但是為什麼要下指令呢

部分人是真的愛學習,愛探究知識,部分人是為了某個自己在乎的人滿意,不讓某個人失望,部分人是不甘心落後,要面子。


性格羅盤諮詢師


去年表妹高考失利,分數只夠去一所普通本科院校,在去哪一所大學和復讀之間徘徊,讓我給她些建議。

我以一個過來人的身份強烈建議表妹復讀一年。我說你才17,這一年你是“浪費得起的”。無論這一年你遭受多大的壓力與無奈,和你的整個人生相比,都是微不足道的,而這一年結果是有可能改變到你的整個人生的。

因為自己畢業於一所普通本科院校,由於學校、專業、個人能力等多方面的因素,找工作一直不順。小企業看不上,上企業看不上你。有些企業招聘明明寫著本科以上學歷即可,你去了他才告訴你,我們只要985、211的,你能怎麼辦。

不是像電視劇裡演的那樣,普通院校畢業的大學生去大企業面試,最終通過個人能力征服HR。大多數普通院校畢業的大學生畢業後,只能找一份還過得去的工作,拿著一份勉強餬口的工資,每天做著同樣的工作,早九晚六,不時加加班。生活好像一眼看到了盡頭。至少幾年內不會有什麼波瀾。

中國只有一個馬雲。

從大數據上來說,學歷和收入是成正比的。不是我有名校情節,畢業高考是你人生最後一次和所有人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的機會。

然後表妹給我說了他們班的一種現象。她說每次她們班月考卷子發下來後,有些同學只是簡單的看了一下錯題,等到老師講試卷的時候,也只聽錯題,老師剛講了一個思路,他們就立馬秒懂,然後複習別的去了。而她緊跟老師的步驟,生怕一錯過自己就聽不懂了,自己下課後也很努力的專研錯題,成績卻總是不理想。她說:“我已經投入了所有的時間、精力,可突然發現有些先天差距是無法彌補的。人家的學習效率就是比你高。對於一個全新的知識點,人家聽一遍講解就懂了,你不能;人家已經舉一反三了,你還在專研原題;等到學習新的知識點的時候,你終於勉強弄懂了上個知識點,但是你還沒有時間去練習。我相信勤能補拙,但勤改變不了拙。”

表妹說,班主任為了照顧她,還特意安排學習課代表和她一桌,她發現人家不僅學習效率高,還學得很輕鬆,課餘時間還能學點別的,讓她一度覺得有些人天生就適合學習,而她顯然不適合學習。

表妹的話讓我突然想起了我上大學時的一位本院院長。本科中南財大畢業,被保送到復旦碩博連讀,畢業後,進入國企幹了10幾年,後來因為各種原因辭職了。一次偶然的機會,在大學講臺上上了一節組織行為學的課,學生表示很喜歡,自己好像也喜歡教書,便留了下來。10幾個寒來暑往,自己卻從未倦過。

院長說,讀書和教學其實很像,讀書是自己學,教學是自己學到的說給別人聽。他經常和我們分享他最近讀的書,他從書中學到的東西,他把那些學到的東西告訴我們。

院長說,他讀書的時候,別人不喜歡看的書,他也能看得津津有味,而他現在儘管63了,對於學習的熱情和讀書時代一樣。

院長說,人這一生很短暫,而前人智慧的結晶又那麼多,已經走了捷徑,佔了便宜怎能不好好讀書。

講了兩個故事,回到樓主的問題上來,學霸都喜歡學習嗎?我覺得學霸是喜歡學習的,並且是善於學習的。學霸喜歡學習就和學渣喜歡打遊戲一樣的性質—興趣使然。當然,學生時代的學霸的學習興趣一定是在責任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


肖銳ZZZ


我個人覺得學霸肯定不討厭學習,因為打心眼裡討厭學習是不可能學好的。其次,學霸和學神的區別。學霸屬於那種整天學習可以考好的人,大學那會班裡有個學霸,所有的課都坐在第一排,筆記記得特別好,一個高數課本上密密麻麻。平時都是六七點出門,十點多鐘回宿舍,整個高中的作息時間。週末也基本上泡圖書館。還有一個男生堪稱學神,上課都坐後面,考前複習一下,高數考試的時候他倆都考了滿分,也許學霸還能考的更多,只可惜滿分是一百,但是總體成績學霸還是不如學神考的高,一個第二,一個第一。

然後四年的大學生活,我們班那個學霸就這樣過來了,目前在排名靠前的985讀研,如果他不喜歡學習,那他肯定不可能堅持四年。[靈光一閃]也許這是個例,也許學霸學習有別的原因,但是我覺得別的原因也不足以讓他堅持四年甚至是現在


小碩士張玉偉


不一定,我讀書的時候,我們班一個女同學,她的學習很好,但是你也看不到她有多認真學習,作業不會按時教作業

經常看到她玩的時候比認真讀書的時候還多,上課也經常性的玩,跟同學聊天,但是人家一考試什麼的,考的很好,每科成績都是前幾名,人家就是腦子聰明

比如我吧,老師說什麼我都有認真挺,作業都是認真完成的,什麼都很聽話,老師說什麼做什麼,但是成績卻是一塌糊塗的

我覺得這跟智商有關係,智商高的不怎麼學,他都是學霸,努力點的那就不得了了。學習也是要看天份的有些人天生對學習就是比較敏感的,所以學起來什麼一聽就懂,有些人教幾遍她都不一定聽得懂,這就是差劇了


徐小妞


學霸都是那些各科目成績都很優異的人才能稱得上學霸,要做到各科成績都優異,一般他們都是對學習有著濃厚的興趣,並且是付出比別人多的努力,學識淵博,才華出眾,才稱得上是學霸。



花開常富貴


學霸分兩種,第一種,喜歡學習,在知識的海洋裡傲遊,受知識的滋養,體驗其中的快樂。比如孫少平,就是路遙寫自己,因為物質的極度匱乏,造成他需要精神來填補,學習就變成了唯一途徑。廢寢忘食的學習可以讓他內心充實,在學習中找到快樂!現在也有些孩子,受家庭環境影響,發奮圖強,立志改變環境,高考是最公平的較量。書香門第之家,繼承家訓,在行業內做帶頭人,做學霸。第二種,喜歡學霸帶來的優越感。他們有著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有著嚴格的時間管理方法,對各科學習分門別類,提綱契領。牢牢讓變成知識的主人。


龍姐設計裝飾


一說到讀書,就有很多的感慨。特別是學霸,那簡直就是神一樣的存在,每個時代每個年級,每個地域都有這樣的人存在。關於他們的話題爭論很多。我認為的學霸不一定都喜歡學習的。他們能成為學霸,也有可能是有自己某一方面的能力造就的,並不一定需要學習去獲得這個稱號。就比如陳勝吳廣當年造反流傳很廣的話就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難道真的能成為王侯將相的就是真的骨子裡的王侯將相?會不會有兵行險招出來的?會不會是投機倒把出來的?會不會有懂得自己的能力和實力,充分利用然後再特定環境裡獲得的?都有可能。

看過很多學霸的訪談錄,覺得很多學霸也不是喜歡學習的。他們在別人學習時候,他們玩自己的項目,踢球啦,彈琴啦,唱歌啦;在老師講課時候,看自己的課外書的,估計也有在睡覺的。可是他們成績就是很不錯。你說他們喜歡學習?確實有天生讀書很厲害的人,這不可否認,但也有真的是瞭解自己的能力,明白自己學習應該發力在哪些知識點上的,更有明白自己需要而刻意造就過目不忘本領的,等等,然後朝著這些方向努力。當這些點他們抓住了,日積夜累,就有爆發的時候。這就叫一通百通的道理。有些學霸,小學一般,初中爆發;有些學霸,一開始籃球厲害,後面學習也突飛猛進的。

所以學霸未必都是喜歡學習的一群人。但是有一點他們能成為學霸,一定都是很明確自己需要什麼的一群人,也是相對可能閱讀很多,可能旅行見識相對廣的一群人,比他們同齡人的心智開發會早的一群人,他們從老師教學上獲得的效率都是比較高的。所以有一個學霸願意做你好朋友,我覺得是值得好好珍惜[害羞] 往往跟他們一起,你可能受益匪淺[呲牙]願所有學子都能儘快找對自己學習方向,成績突飛猛進。





毛線斌


學霸從字面上理解是學習能力很出色的一類人;

1、沒有天生的學霸,只有別人看不到的努力而已;

2、學霸相對於一般人是自己的時間管控能力非常好,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合理分配自己的時間,將精力分配到最重要的部分,才能產出最大化;

3、學霸自己本身是非常自律的,我們每個人面臨的優惠很多,刷刷劇、玩玩手機時間過的很快;但是學霸都是在這些時候把時間利用的很好;

4、學霸目標感很足,不急功近利,發現自己每天的進步,利用累加的優勢,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都是一個過程而已,只要緊咬著目標就好。


牡丹花玲瓏


謝謝提問的。

學霸不一定都是愛學習的。很多學霸都是被逼成學霸的,家長逼,老師逼,社會逼,還有無形自尊心逼得,不學不行啊。

古語總是說“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可是在我們還沒找到顏如玉,找到黃金屋得時候,我們要有耐力持久度去尋找,這是個過程。只有達到一定的境界以後,才能體會這古語得意境。沒有人天生喜歡學習,再加上可能天資不夠好,又要成功怎麼辦?只有勤能補拙啊,堅持學習。

朗朗和李雲迪對我們來說他們算鋼琴方面的學霸吧,可是人家小時候練琴,不練習,照樣也要爸媽逼,挨爸媽的揍的,也是從小堅持的結果。

知識改變命運,這個社會所倡導得理念,也確實如此,不學習,背景出生又不好,如何改變命運,唯有學習。所以不管學霸還是不是學霸,都是得必須要學習。

有些學霸,天資聰慧,以前上學的時候經常見有些同學,上課好像也不怎麼聽課,作業也不積極,反正考試總是很好的。我覺得他們其實也不怎麼愛學習,,但是學習是他們的優點,天資聰慧,領悟力又好,只有在學習上他們能夠找到成就感,存在感,才能滿足自尊心。所以這種人就是快樂學習,別人投入100%精力才能成功,他們可能只需要20-30%就可以啦。

學習是一個持久的過程,有可能很多人是不愛學習的,但是又不得不學習得,當從中有所收穫時候,也有可能就愛上啦這個學習的過程。所以在這個過程中,學霸也會愛上學習,更多的不是學霸得人,也會愛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