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株洲熱血”馳援武漢,株洲為40個治療量的單採血小板

本報訊(記者 陳馳 通訊員 曾蓓)2月17日,在京港澳高速株洲西出口,由株洲市中心血站發出的40個治療量的單採血小板隨著急救送血車再次踏上了前往武漢的征途。據悉,這是株洲在疫情期間第二次向武漢緊急調配血液。

2月11日,株洲市中心血站接到武漢血液中心打來的“血小板告急,請求支援”電話。



“接到電話後,我們馬上安排對近期可參與捐獻的獻血者進行緊急招募預約。”市中心血站黨總支書記、站長劉昕晨介紹,上週末兩天,共有31名獻血者成功獻血。令人感動的是,本次支援武漢時間正好與上次相隔兩週,這也是單採血小板的捐獻間隔期,所以捐獻者中有16位是第二次為武漢捐血了。


“我是一名醫務工作者,更是一名黨員,我已經向醫院黨委提交了申請,若是有機會我希望能上武漢前線。”湖南省直中醫醫院科研教學部主任曾朝輝,就是第二次為武漢獻血,也是他第29次獻血,其中全血13次,獻血量3900毫升;單採16次,捐獻單採血小板32個治療量。


株洲市無償獻血代言人、龍頭鋪中學教師黃頂恆在獻血間隔期滿後,主動與血站機採室預約獻血。據統計,黃頂恆共參加獻血75次,其中全血5次,獻血量1800毫升;單採70次,捐獻單採血小板140個治療量。


“這批送往武漢的血小板是株洲市民對武漢同胞的最好支持。”在機採室,成分科負責人王海燕正在開始她的第65次愛心獻血。


據統計,1月20日至2月17日9時,株洲市共有1573位市民參加無償獻血,累計全血獻血量518810毫升、單採血小板228個治療量;向臨床供應血液成分總計7248.5單位,其中兩次供應武漢血小板80個治療量。


知多點 什麼是單採血小板


單採血小板是指通過儀器分離出血液中的血小板成分,而將紅細胞等其它成分回輸給獻血者的採集技術。與傳統的從全血中通過人工製備血小板的方法相比,單採血小板可以大大降低患者發生血小板輸注無效的概率。單採血小板一次捐獻量,約相當於人體循環血液中25%的血小板。研究實踐證明,48小時內就可以恢復到捐獻前的水平。

臨床上,血小板主要用於救治因各種原因造成的血小板數量減少或功能異常的患者,一般常見於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淋巴瘤、骨髓移植前等血液病患者以及因放、化療而引起骨髓抑制的癌症病人,其中有很多患者需要依靠不間斷地輸注血小板來維持生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