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這一年:發生人民幣跨境收付2.32萬億元,開立FT賬戶83個

2019年2月18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正式發佈。

這一年,粵港澳大灣區的金融業務合作取得了哪些新進展,區內金融規則如何銜接、金融市場的聯通如何推進、金融業態的創新如何深化,2020年的2月18日,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聯繫到人民銀行廣州分行,梳理一年來金融的融合發展成效,金融助推大灣區建設駛入“快車道”。

發生人民幣跨境收付2.32萬億元

《規劃綱要》提出,逐步擴大大灣區內人民幣跨境使用規模和範圍,強化香港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地位,澳門建設成為葡語國家人民幣清算中心。

一年來,人民銀行廣州分行堅持服務實體經濟,大力促進貿易投融資便利化,持續擴大跨境人民幣業務規模。

在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方面,2019年,大灣區內地9市與港澳地區發生人民幣跨境收付2.32萬億元,同比增長17.3%,佔本外幣跨境收支的45.4%,比全國高出5.8個百分點。

人民幣已持續成為粵港澳跨境收支第二大結算貨幣,香港成為全球最大的人民幣離岸業務中心,澳門人民幣清算行已初步建立起覆蓋葡語國家的人民幣清算網絡。

在跨境人民幣融資業務方面,截至2019年末,大灣區內地9市企業通過全口徑跨境融資業務融入資金839.84億元。

在跨境人民幣資金集中運營業務方面,截至2019年末,大灣區內地9市共設立跨境雙向人民幣資金池580個,累計辦理資金池收付1.42萬億元。

在便利港澳股權投資基金在大灣區內地投資方面,廣東粵澳合作發展基金以QFLP方式引入的200億元澳門財政儲備資金已全部匯入,有力推動了廣東基礎設施和重點項目建設。

大湾区这一年:发生人民币跨境收付2.32万亿元,开立FT账户83个

中國版“監管沙盒”呼之欲出

《規劃綱要》強調,大力發展特色金融產業,在發展綠色金融、金融科技等領域提出具體舉措。

一年來,人民銀行廣州分行把準“灣區標準”的脈搏,深入推進廣州創建國家級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推動大灣區綠色金融方興未艾,推動綠色金融標準加快形成。

2019年4月,在人民銀行廣州分行的指導下,廣東金融學會倡議推動大灣區金融機構建立共同的環境信息披露機制,助力提升金融機構應對環境與氣候風險能力。

一年來,人民銀行廣州分行積極推動大灣區金融科技發展,有效消除信息壁壘,解決信息系統多頭連接、資金流與信息流割裂的問題,打通跨地區、跨部門、跨行業數據孤島,彌合大灣區制度差異。

2019年10月,人民銀行廣州分行、外匯局廣東省分局在國家外匯管理局的支持下,上線跨境金融區塊鏈服務平臺,探索利用區塊鏈技術的特點,整合分散在多方的物流、資金流、信息流,解決中小企業跨境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自2019年10月28日試點以來,截至2020年2月14日,廣東省內銀行利用該平臺辦理出口貿易融資業務1282筆,融資金額35億美元,服務企業330家。

隨著廣東啟動了金融科技應用試點,以及《金融科技發展規劃(2019-2021)》的出臺,中國版“監管沙盒”呼之欲出,將為大灣區金融科技發展行穩致遠提供堅實保障。

轄內已開立FT賬戶83個

《規劃綱要》明確,促進人員、物資、資金、信息便捷有序流動,有序推進金融市場互聯互通。

一年來,人民銀行廣州分行、外匯局廣東省分局在廣東自貿試驗區積極試點開展不良資產跨境轉讓業務和貿易融資資產跨境轉讓人民幣結算業務。

廣東金融機構可與香港、澳門金融同業合作開展信貸資產跨境轉讓,發揮港澳金融市場開放、聯繫廣泛的優勢,盤活廣東金融機構信貸資產存量,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為提高大灣區金融資源的配置效率進行了有益探索。

截至2019年末,廣東自貿試驗區南沙、橫琴片區辦理貿易融資資產跨境轉讓人民幣結算業務備案銀行已達18家,累計發生業務1059筆。

《規劃綱要》提出,借鑑上海自貿試驗區自由貿易賬戶體系(FT賬戶體系),積極探索資本項目可兌換的有效路徑。一年來,人民銀行廣州分行積極爭取總行政策支持,加快在廣東自貿試驗區複製FT賬戶體系,促進了大灣區離、在岸金融市場的聯動發展。

截至2019年末,人民銀行廣州分行轄內已開立FT賬戶83個,為南沙、橫琴片區及境外企業辦理資金劃轉、結售匯、對區內企業發放貸款、開立信用證和保函等業務131筆,金額摺合人民幣157.3億元。

推出貨物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業務試點

一年來,人民銀行廣州分行、外匯局廣東省分局積極爭取多項管理改革政策先行先試,推出貨物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業務試點,實施跨國公司跨境集中運營管理新政策,深入推進資本項目收入結匯支付便利化、個人留學繳費便利化、外債註銷登記下放銀行辦理、取消企業銀行賬戶許可,不斷簡化金融機構和企業的業務辦理手續,加快形成簡潔透明的市場規則,推動大灣區跨境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

截至2020年2月7日,轄區7家試點銀行為14家試點企業累計辦理貨物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試點業務1.9萬筆,金額合計257.36億美元。

同時,還積極在廣東自貿區開展更高水平貿易投資便利化試點業務,南沙、橫琴片區已確定336家優質企業作為首批試點企業,結算金額3.1億元人民幣。

2020年2月,人民銀行廣州分行、外匯局廣東省分局推出八項大灣區跨境投融資便利化新政策。

外債登記管理改革、境內信貸資產對外轉讓、資本項目外匯收入支付便利化改革等八項促進跨境投融資便利化的改革措施日前已在大灣區落地。

新政實施首周,已有8家企業順利辦理試點業務。

其中,指導銀行按照資本項目外匯收入支付便利化改革政策要求,幫助廣州某企業解決了資本金結匯使用問題,標誌著資本項目收入支付便利化業務從廣東自貿區擴展至粵港澳大灣區。

另外,充分利用遠程辦理外匯業務的渠道,為轄區7家企業辦理一次性外債簽約登記業務,企業舉借外債用於生產經營更加靈活便利。

支持優質生活圈建設

《規劃綱要》提出,積極拓展粵港澳大灣區在教育、文化、旅遊、社會保障等領域的合作,共同打造公共服務優質、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

一年來,人民銀行廣州分行積極打造大灣區移動支付無障礙示範區,努力提高大灣區民眾生活便利水平,讓港澳居民享受內地現代化支付服務。

其中重點在大灣區跨境項目推廣移動支付,打造港珠澳大橋、入境簽證繳費、珠海橫琴蓮花大橋穿梭巴士、廣深城際鐵路等多個移動支付跨境應用特色項目,有效滿足粵港澳灣區人員往來、各類資源要素高效便捷流動的需要。

同時,先後推動香港支付寶、微信電子錢包、中銀澳門、澳門通電子錢包進入大灣區使用,港澳居民在大灣區支付的選擇更加豐富、場景更加廣泛。

2019年,廣東省銀行機構為港澳居民開立個人銀行結算賬戶20.89萬戶。爭取在大灣區開展創新政策先行先試,先後推出了香港、澳門居民異地代理見證開立內地銀行Ⅱ類、Ⅲ類個人結算賬戶業務,方便港澳居民可在本地開戶,管理和使用內地移動支付工具。

截至2020年1月末,香港、澳門居民開立Ⅱ類、Ⅲ類個人銀行結算賬戶9.4萬戶,累計交易188.5萬筆、金額11.44億元,綁定移動支付工具賬戶7.21萬戶。

“人民銀行廣州分行將立足粵港灣大灣區建設等國家重大戰略和區域發展新格局的需要,大力推動金融業主動服務、積極作為,推動國家惠港惠澳重大政策、重點任務落地實施,在促進區域內金融加強規則銜接、市場聯通、創新發展、合作深化、服務優化等方面持續發力”,人民銀行廣州分行有關負責人表示,將進一步提升金融服務大灣區建設的能力和水平,推動《規劃綱要》提出的各項任務要求加快落實,為大灣區建設貢獻金融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