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生:在家複習全科詳盡指南

距離2020中考還有130多天,這個特殊的寒假,中考生如何規劃,才能更有效地在家做好寒假複習呢?

下面帶領大家按照中考幾大考試科目進行一一梳理,看看這個延長的假期,中考各科複習應注意什麼!

中考前最後一個寒假,語文學習怎樣從“大有可為”到“大有作為”?其實,只要制定合適的目標,採取科學的行動,就能從“可為”到“作為”。

制訂目標前,首先要明確寒假語文學習目標制定的依據:期末考試情況和中考範圍。期末考試是對中考的模擬,失分多的版塊是考生急需彌補、提高的地方,寒假時要對這些版塊進行重點複習、專項突破。然後再根據知識結構分模塊進行復習備考。

中考語文試卷包括知識積累與運用、古詩文閱讀、名著閱讀、現代文閱讀和寫作五大板塊。這幾大板塊在複習時需要注意:

一、知識積累與運用

語文中考試題該部分主要考查字音、字形、標點、基本語法知識(修改病句)、修辭方法、語句連貫等知識點。

字詞範圍廣泛,怎麼複習?大家平時要多積累,看書或做完閱讀題後,對文章中不認識的字詞要查詞典,並做好筆記;注意多音字,如“載著(貨物)”與“載入史冊”中“載”的不同讀音;注意四字詞語的具體意思,尤其是成語。

二、古詩文閱讀

這部分主要包括默寫、詩歌內容理解及欣賞、文言文閱讀三方面。

詩歌內容理解及欣賞部分:考生要圍繞給定範圍的詩歌,理解每首詩的主要內容及表達特點,把握作者想要抒發的思想感情。

文言文閱讀部分:考生要理解規定篇目中重要文言詞語的含義,能做到熟練翻譯課內篇目,充分理解文章內容;詞語含義方面,比如“理解加點字的意思”這類題目,考生平時要“做一題,積累一題”,做完後要查詞典找出每個加點字的意思,做好筆記;課外文言文方面,考生要注意重點文言實詞、虛詞的積累,這樣才能幫助大家在遇到陌生篇目時把握每個句子的大意,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

三、名著閱讀

考生要認真閱讀中考規定的閱讀書目,瞭解作品主要內容,瞭解創作背景,瞭解作品主旨,瞭解作者基本情況等。

此外,也要重視課內非必考書目的閱讀;重視課外名著閱讀!

四、現代文閱讀

進行閱讀複習時,考生要精選文章,專項練習,一次做兩三篇,對完答案後,要分析自己的答案出現偏差的原因,要及時總結這類文章閱讀的方法。如記敘文閱讀,怎樣感知主要內容,把握中心,理解文章思路等。

五、寫作

假期複習時,考生可結合自己的興趣,從最近幾年的中考真題作文題目中挑兩三個進行獨立寫作,寫完後可以讓老師看看。同時,要注重作文素材積累,課內課外皆有素材,只要有心,即可發掘到。

數學:如何實現“質的飛躍”?

第一:整理

考生寒假期間要做好知識的整理和解題反思,首先可從上學期的重要時間節點(期中考試、月考、期末考試)的試卷中找到某一章(單元)或專題性的試題,加強知識梳理,形成思維提升的通道。

第二:作業與複習

考生可把寒假作業與初三第一輪複習結合起來,安排兩週的一輪複習內容,如數與式、方程與不等式的首輪複習。這樣不但可以培養自己閱讀教材、自主學習、主動複習等良好學習習慣,更能為複習贏得充足時間,切忌無規劃練習與複習。在寒假作業的設置中,要體現複習的痕跡、作業分層結構、思維形成的過程,知識的單元化和整體化。

第三:閱讀與實踐活動

寒假期間,考生可安排有關數學的課外書籍閱讀,最好是有關數學史類的課外讀物,這樣可以拓展考生的視野,從閱讀中體會數學的趣味性,更深入理解和了解數學。考生還可安排一些實踐活動,如幾何模型手工製作等,積累豐富的數學活動資源。

寒假是數學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養成的好時段,也是培養自主學習和深度學習的好時段。只有平時腳踏實地進行積累,才會在中考中厚積薄發,更具競爭力。

英語:制訂假期計劃提高複習效率

寒假是查漏補缺、自我提升的好機會。制訂好複習計劃,對於在有限的時間裡提高效率尤為重要。

通過上學期幾次月考和期末考,考生可發現自己存在的一些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在寒假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很有必要。

一、基礎知識複習

通過平時學習和測試,考生普遍存在一些知識漏洞,如單詞掌握得不錯,卻不會在填單詞的題目中運用,失分很多;重點句型記憶不牢固,不會靈活變換句式;語法知識欠缺,在寫作中出錯率高。

針對這些問題,為避免以後出現類似錯誤,為中考奠定基礎,考生可在寒假期間夯實基礎,注意基礎知識的落實

第一,增加詞彙量。詞彙量較少的考生在做閱讀完形時看不懂文章。想要在短時間內增大詞彙量不太容易。考生可利用假期集中記憶,拓展詞彙量。考生可把書中重要的黑體字部分的單詞加強記憶,每單元的重要詞組要背熟,學會靈活運用。

第二,提高單選題正確率。針對單選題,考生可把單選題中涉及的語法知識和練習整理一遍;把單選題弄通吃透;把常錯的題寫在糾錯本上,經常鞏固複習。

第三,強化重點題型——完形填空題。完形除了考查考生認單詞和閱讀短文的能力,更考查考生是否能靈活運用各種知識的能力。相對於單選題,完形題更注重考生的綜合運用能力。因此,假期裡除了背單詞,考生還要對完形題加強練習。

二、閱讀理解練習

閱讀理解通常考查5部分內容:細節考查、主旨大意題、推斷題、作者寫作意圖題、猜測詞義題

針對閱讀理解考查的題型,考生不要只關注做題和做題的正確率,還要關注所讀材料的主旨大意、中心思想,掌握文中的詳細事實與細節;理解具體事實情節,對其抽象含義的理解,既要理解字面意思,又要理解其深層含義,包括作者的態度、觀點、意圖等;既要求理解文章中某句、某段的含義及全文邏輯關係,又要求根據其含義及邏輯關係進行判斷和推理。

由於閱讀題在考試中佔的比重較大,所以考生要加大閱讀的力度。每天都要練習兩個閱讀篇章,做完後核對答案,對做錯的題分析原因對生詞或短語要進行記錄,以擴大自己的詞彙量。此外,要限定時間提高閱讀的速度和能力

三、寫作訓練

考生可閱讀並練習近5年的英語作文試題及範文。通過對比,會發現很多話題是重複出現的,某些單詞也是重複出現。

此外,要研究範文,先理解範文的意思,然後試著朗讀背誦。當把範文背下來後,考生要對範文進行仿寫,並找老師及時批改,改錯後繼續寫,直到能寫出正確的文章,以此強化寫作規範和句式結構。

每天背一篇範文,再寫一篇類似的作文,將範文中的好詞好句加以運用,並摸索範文中用詞的規律。這樣考生寫起來就不會摸不著頭緒,集中練習也會有所提高。

物理:寒假複習三階段

第一階段,利用好期末試卷,將上學期知識充分查漏補缺。

考生可以根據自己在上學期期末考試中的扣分點認真改錯,進行試卷分析,找出失分原因,把試題中需要用到的公式、定律和相關實驗等知識點充分落實。有一定餘力的考生還可再找一些與錯題知識點相關或者題型相類似的練習題,進行有針對性的補充訓練。

第二階段,考生可以開展總複習的準備工作。

比如,找齊全部初中階段的筆記和教材,瀏覽並總結,畫出知識結構脈絡圖,然後針對教材中出現過的實驗加以回憶,也可以利用網上的視頻資源對實驗進行回顧。此後,還可以復做以前的試題,發現遺忘的知識或者遺留的問題,加以歸納整理。

第三階段,利用假期考生可涉獵一些與初中所學物理知識相關的科普趣聞。

不僅能針對中考科普閱讀題型做好準備,也可加強現有知識與實踐應用的聯繫,同時還通過引發興趣,獲得更多學習動力。

附:寒假物理學習重要注意事項:

✦對於寒假物理複習,考生不要沉迷於做題複習,尤其是一些新的綜合題和某一類的特殊專題。因為在沒有充足的指導下,考生不好把握綜合題的考查點,遇到問題不容易分析出癥結所在;而特殊題型通常側重某一類知識點或某一種能力,考生做多了既浪費精力,也難以掌握知識脈絡的全局,不如將這種專項強化練習留給開學後由老師帶領進行。總之,考生

要以回顧和總結為主,做題只要起到輔助回憶和發現問題的作用即可

✦寒假期間每天都要保證一定的物理學習時間。學習物理不能靠突擊,在短時間內集中複習大量的複習知識事倍功半。保持每天有穩定的物理學習時間,可以保持住物理思維方式和學科表達的形式。如果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容易丟掉良好縝密的思維方式與科學嚴謹表達形式,開學需要很長時間重新進入狀態。

化學:有的放矢全面複習

初三下學期,各學科進入複習階段,但化學由於新授課程內容較多,往往“落後於”其他科目的複習進度。因此,初三同學要結合自身情況和定位,在寒假有計劃地做好學習和複習。

考生在完成新課學習任務的同時要開展自主複習,做好知識梳理及初步訓練。梳理時可參考往年《考試說明》的考點逐條複習,練習應以基礎題型和中等題型為主。

這樣既明確了考試方向,做到有的放矢,也能系統、全面地複習和學習知識。

道德與法治

道法和歷史2門科目共同組成文科大綜合,有些同學因此就掉以輕心,不做複習,這樣的做法是錯誤的。

一、要對教材進行“再認識”

要結合過去學習的筆記仔細通讀教材,逐一落實考點,並建立考點之間的聯繫。可以每天覆習教材中兩個單元4-5課內容,一週複習完一個年級(兩冊教材)的知識點。

二、瞭解時事熱點

考生在假期要關注新聞、瞭解熱點。時事熱點的時間劃定可以從去年7月開始,要注意其中連續發生的熱點新聞,尤其是與所學知識密切相關的內容,如國家建設成就、生態文明建設、科技創新、文化傳承與傳播、區域協調發展等。

歷史

寒假歷史學科複習建議如下:

一、迴歸教材,夯實基礎。

首先,考生要根據自己的讀書情況制訂讀書計劃,努力將六本教材通讀一遍

首先,考生要關注每個單元的單元主題和單元概述。單元主題很多都是對時代特徵的精煉概括,而單元概述則將時代特徵進行了進一步闡述或建立本單元內容間的聯繫,有助於建立知識框架;

其次,關注老師課堂教學中沒有提及的內容,包括每課最後的“知識拓展”部分,彌補由於教學時間不足可能帶來的知識漏洞;

再次,重點關注教材中關於重要歷史事件、歷史現象的評價注意學會用準確的學科語言表達

最後,要關注教材中重要的歷史地圖和圖片,尤其是疆域圖、重要歷史事件和歷史現象相關的地圖

通過閱讀教材,考生要進一步夯實基礎,熟練掌握基本的歷史知識,包括重要的歷史人物、歷史事件和歷史現象、歷史概念和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

二、拓展閱讀面

考生可利用寒假閱讀歷史類書籍,拓寬知識面,提高個人知識積累。

針對學習過程中存在的缺漏

大家要利用寒假進行彌補

努力完善對學科知識的掌握

預祝初三生都能在2020年中考中取得滿意成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