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7旬老人打工不出家门,养羊赚钱全额上交儿子,咋回事


山西省晋南农村目前还保留着为数不多的特色民居——地坑院,当地农村人把它也叫作地窨院,它的的特点是冬暖夏凉,四季恒温,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地坑院子也在慢慢消失,为了记录下它的变迁,摄影师一直在这里寻觅它的踪迹,近日听当地影友说在大山的深处发现了一个保存完整的地窨院子,里边生活着2位老人,我们便驱车前去进行了拍摄。

两位老人家的地坑院子在村子的最南边一条黄土大沟一侧,两边还可以看到已经推埋掉的地坑院子的痕迹。我们来到地坑院子上边,看家小狗一阵狂吠声过后,一位大叔推开大门走了出来,可能是因为这里很少来人的缘故,大叔显得非常警惕,盘问我们是干啥的?当地影友上前搭话,大叔听说来拍他家的地窨院,便热情的将我们让进家中。

大叔说自己姓朱,今年刚刚到了古稀之年,他和老婆住在地坑院子里养着50多只羊,但是这些羊却不是自己的,是给儿子打工,已经10多年了,羊卖了钱全部都要给儿子上交,他们不留1分钱,只管养羊不管钱,大家都觉得很有意思。


大娘说自己和老头生有2个儿子,因为其他原因她们把小儿子过继给了亲戚家,把大儿子留在了身边,孩子长大成年后就给他成了家。当地农村地处山区,农民们世代都是靠天吃饭,种庄稼只能解决温饱,所以她家一直养殖着一群羊,用来给家里增加收入,赚下钱儿子在村子里建起了新房子,搬出了地坑院子,原本儿子叫他们老两口也一起生活,但是他们不想离开住了一辈子的地窨院子。

大叔说自己年纪大了就把家交给了儿子掌管,再也不用操家里的生活问题。但是在农村当农民基本没有出路,儿子和儿媳要一边种庄稼还要外出打工养活一家人,收入不是很好,养羊这个家庭主要经济来源就不能放弃,后来儿子就又买下几十只羊放在地窨院子里交给他们老两口养着。

大娘说他和老头养羊算起来已经有50多年时间了,这方面是个行家,一年繁殖小羊到年底卖掉也能收入3万多元钱,卖了羊的钱他们不留一分钱,都全部交给儿子儿媳了,儿子当家钱当然要上交给他管理,自己要花钱再给儿子要,你说着我们这打工好不好,每月没有工资,还要卖力干,一辈子退不了休。说完大娘自己也笑了。


两位老人说现在社会好吃喝不愁,吃啥都能买下,他们住在地坑院子里吃喝都是儿子管,没有啥儿子就买好送过来了,虽然没有城里人生活好,但是啥也不缺,早上起来自己要把羊群赶出去在大沟里放上一会,然后回家吃饭,中午在家干干家务打扫羊圈,下午吃过饭还要赶羊群。两人分工明确,大叔放羊大娘做饭洗衣服,整天忙的“紧抹腕”!

朱大叔说现在儿子过得也紧张,他们老两口也是尽量不给儿子添麻烦,每天吃饱就行,没有其他想法,当农民靠种庄稼发不了财,现在老两口身体健康,也没有啥大问题,所以只要还能动就要帮着儿子继续养羊。小儿子现在过得还比较好,虽然过继给亲戚家顶门立户,但是他还是隔三差五的回家来看看自己,每次回家都不空,总是买些好吃头送过来。

大叔说现在山区环保工作也抓的比较紧,自己的羊群要放出去只有门前大沟里一段地方,当农民也要守规矩,不能给政府添乱,所以羊群在外边吃不饱,圈在羊圈里还要喂草料,特别是到了冬季,要为它们储存的树叶和杂草,不够吃了老两口还要在地里去收集草料,你们可不知道,这样养羊也非常辛苦。


朱大叔老夫妻两个的农村生活也和天下所有的父母一样,为儿女操不完的心,自己对生活没有更多的要求,只要能给孩子帮上忙,让他们生活过得好就心满意足了,真是应了那句“可怜天下父母心”的老话,各位,您说是不是啊?运营:王清亮【想看到更多的百姓故事请点击右上角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