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抗“疫”中國電科“密切接觸者測量儀”累計查詢超1.5億人次

新華社北京2月18日電(記者溫競華)用戶只需掃描二維碼進入系統,輸入姓名和身份證號碼,就能迅速查詢自己是否為新型冠狀病毒傳播鏈中的密切接觸者。截至2月17日,這款“密切接觸者測量儀”累計查詢已超過1.5億人次,自我發現密切接觸者超過9萬人。

“密切接觸者測量儀”是由國務院辦公廳電子政務辦公室、國家衛健委與中國電子科技集團依託國家“互聯網+監管”系統,聯合開發的風險人群感知大數據分析工具平臺,自2月8日正式上線。

“疫情發生後,大家普遍關心自己是否有與確診或疑似人員同乘一個航班、一列火車、一輛大巴的經歷,以及是不是密切接觸者,‘密切接觸者測量儀’可以發揮大數據融合分析的優勢,快速精準辨識出‘密切接觸者’,為機構和個人提供信息服務。”國務院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疫情防控組大數據分析工作專題組專家顧問、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總經理吳曼青說。

據介紹,該工具平臺獲得了國家衛健委、交通運輸部、國家鐵路集團和民航局等多方面的數據資源支持,從根本上保證數據來源權威性,為輸出準確的查詢結果打下堅實基礎。

除百姓自查模式以外,該工具平臺還提供單位體檢模式,可將本單位所有人員姓名、身份證號信息統一上報,系統後臺集中對比碰撞,便於單位進行有效排查。平臺已有效服務國家部委、央企、事業單位等80餘家機構。

同時,面對企業復工復產,新增的企業“小幫手”客戶端可以幫助企業部門對返崗職工、訪客測量溫度,科學感知風險人群,讓返工返崗人員放心工作。

在信息安全和隱私保護方面,吳曼青說,“密切接觸者測量儀”的數據採集、存儲、管理、使用等全流程,全部在經過高等級安全認證的中國電科雲平臺上完成,數據加工做到安全可控、流程合規,以防信息洩露,公眾可以放心使用。

關注河北新聞網,瞭解河北最新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