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个视角与警示:蝗灾与战争

另一个视角与警示:蝗灾与战争

这可能是不输新冠肺炎瘟疫一场灾难,遮天蔽日的蝗虫至今已经席卷东非、中东、南亚近二十个国家以及近二十亿人口。联合国粮农组织已经预警,巴基斯坦等多国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其破坏力超越粮荒本身,影响经济生活乃至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只虫子有多可怕?

索马里和埃塞俄比亚已经宣布,由于受蝗灾影响,农业生产完全停滞。

肯尼亚地区面临的蝗灾是70年来最严重的一次。人们在肯尼亚东北部目睹了一个超级蝗群,它遮蔽了60公里长,40公里宽的广阔天空。印度有学者预测蝗灾将造成印度30%-50%的粮食减产。

巴基斯坦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官方表示:蝗虫目前每天破坏约为3.5万人的口粮,可能造成粮食减产30%~50%。在动用数百架飞机进行喷洒农药和驱赶时,1架飞机不幸在拉希姆亚尔汗坠毁。

印度拉贾斯坦邦财政部长的说法,有4000亿只蝗虫袭击了该邦,导致大量农作物被毁并有向其它邦蔓延之势。

蝗虫繁殖数量呈指数式增长:3个月后增加20倍,6个月后增加400倍,9个月后增加8000倍。东非沙漠蝗可能在6月份达到500倍之多。它们将向苏丹、沙特阿拉伯和也门内陆移动。

如果你的认识还不直观,来看一下这部电影:



1月9日,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航班ET363从吉布提出发,飞往目的地埃塞俄比亚城市德雷达瓦。不料,此次飞行遭遇了两次“袭击”。途中,飞机先是设法从一个庞大的蝗虫群中突围,但随后,在临近德雷达瓦时,航班遭遇了第二波蝗群更猛烈的“攻击”。大量蝗虫撞击在飞机发动机和驾驶舱上,机组人员两次试图降落均宣告失败,最后不得不改道降落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落地时,ET363机头和引擎上全是黑斑。浓密的蝗虫尸体已经在挡风玻璃形成了一层软膜。

它们怎么来的?

2月11日,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向全球预警,全球应高度戒备当前正在肆虐的蝗灾,防止被入侵国家出现粮食危机。FAO表示,此次蝗灾对农作物的破坏力是东非地区25年之最,是肯尼亚70年之最。

那么这些蝗虫是如何繁衍上千亿,泛滥成灾的呢?

据《新闻周刊》报道,东非地区此次肆虐的沙漠蝗虫灾害,或与异常气候变化有关。粮农组织负责蝗虫预警的高级官员克雷斯曼(Keith Cressman)对《新闻周刊》说,“过去的10年中,西印度洋形成热带气旋的次数有所上升。从历史上看,热带气旋导致了蝗灾的发生。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我认为,未来这种级别的蝗灾可能会变得更加普遍。”

在东非,沙漠蝗获得了进一步壮大的良机。沙漠蝗产卵需要较干旱的土壤。东非地区阳光照射强烈,具有很高的蒸散量,近些年来又连遭干旱,炎热少雨,水地变成了旱地,蝗虫产卵场所空前扩大。2019年的东非,以干旱开始,却在2019年底以水灾收尾。2019年秋天,受热带气旋的影响,吉布提、埃塞俄比亚、索马里和厄立特里亚等地经历了有史以来最潮湿的季节。10月至12月期间,非洲之角多地降雨量比正常值高出400%。强降水使得植被疯长,恰好又给沙漠蝗提供了食物。

世界气象组织(WMO)指出,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沙漠蝗虫理想的产卵之地出现绿色植被匮乏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沙漠蝗虫被迫迁徙,以寻找更多的同类,从而组成了蝗虫群。

为了寻找食物,沙漠蝗虫开始北上伊朗,南下也门。这群以每天150公里的速度从非洲来到亚洲的不速之客,目前已渡过红海进入欧洲和亚洲,到达巴基斯坦和印度。

另一个视角与警示:蝗灾与战争

遮天蔽日的蝗虫

战争?不是危言耸听

有人说由于蝗灾导致粮食不够吃,印度总理莫迪主动向巴基斯坦伸出橄榄枝请求停战。两国长期的紧张局面得到了缓解。

其实,这种判断是不正确的。印巴本身虽然一直对抗,但并没有到爆发印巴战争的程度,蝗灾阻止战争的说法就更加不成立了,也不要期盼两国会因为治理蝗灾而不放弃对抗。与其说蝗灾阻止战争,不如说蝗灾很可能成为战争的导火索。

印度出口的粮食确实极大地解决了其他国家,特别是中东等荒漠、沙漠国家的粮食需求。如果这次蝗灾导致印度粮食再度减产,必将影响印度的粮食出口,这会直接让东非、中东等战乱国家粮食供应出现严重问题,而很多地区本身也是此次蝗灾的受灾区。

在断粮的威胁中,最容易崛起的是谁呢?当然还是恐怖主义!

虽然各国加大了对中东地区恐怖组织的打击力度,但是他们一直在蛰伏和聚集实力,如果这次蝗灾导致的粮食危机蔓延到中东!那么在不久的将来,一场更大的恐怖危机将出现。

另一个视角与警示:蝗灾与战争

2月12日,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与联合国负责人道主义事务的副秘书长马克·洛科克(MarkLowcock)在英国《卫报》撰文,呼吁人们关注东非正在遭遇数十年来最严重的蝗灾。受到蝗虫袭击的多数国家民众正在忍受暴力、干旱和洪水的冲击,此次蝗灾无异于雪上加霜,将可能引发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

索马里2月2日率先宣布进入“全国紧急状态”,倾举国之力救灾,并请求国际驰援,然而索马里政局长期动荡,部分地区被极端组织“索马里青年党”控制。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上周日警告说,在索马里叛军控制的偏远地区,若虫(幼虫)沙漠蝗虫正在成熟,那里的空中喷雾几乎无法实现,它将在“接下来的三到四个星期”内形成翅膀,夺走数百万人的口粮。

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乌干达和坦桑尼亚、南苏丹、吉布提与厄立特里亚也受蝗灾影响,而这些国家很多都长期处在战争状态中,粮荒随时有可能加剧冲突。

还有一些人指出,也门内战是导致沙漠蝗虫肆虐的原因之一。战争扰乱了当地沙漠蝗虫的反应系统,没有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对付沙漠蝗,才造成蝗虫群失控式的增长,并扩散到其他地区。

中国是历史上遭受蝗灾最严重的国家,并且蝗灾与农民战争总是相关联,比如明末李自成起义,就与陕西和河南的蝗灾有关,农民没饭吃了,自然揭竿而起。

中国会受影响吗?

那么已经陈兵边境的4000亿蝗虫大军会否使正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雪上加霜呢?

中国农业农村部回应称,考虑到我国边境地区地形地貌、气候特点及沙漠蝗的迁飞习性,沙漠蝗危害我国的几率很小。据新华社报道,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历史上发生的飞蝗与沙漠蝗有相似的迁飞习性,但属于不同的生物种。专家分析认为,我国史料中尚未发生沙漠蝗危害记载,但专家推测在云南、西藏自治区的聂拉木有沙漠蝗的分布。40摄氏度左右是沙漠蝗蝗蝻和成虫迁移活动的条件,相对湿度需要达到60%至70%。沙漠蝗猖獗发生的最大扩散区为缅甸、尼泊尔和印度。

上述负责人称,春季发生区的蝗群迁飞方向为印度—尼泊尔—缅甸—我国西藏南部和云南西部。考虑到我国边境地区昆仑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阻隔,蝗虫很难越过高海拔的寒冷地区。由于西藏南部和云南西部边境与尼泊尔和缅甸沙漠蝗发生区毗邻,不排除有少量蝗虫随季风迁入我国的可能,但造成危害的几率很小。


最新疫情

截止2月17日20时50分,全国累计报告确诊病例70641例,疑似7264例,累计死亡病例1772例,累计治愈出院11181例。

港澳台地区累计通报确诊病例:香港58例,台湾20例,澳门10例。

境外确诊:日本454,新加坡75,泰国35,韩国30,马来西亚22,德国16,越南16,澳大利亚15,美国15,法国12,英国9,阿联酋8,加拿大8,印度3,菲律宾3,意大利3,俄罗斯2,西班牙2,比利时1,瑞典1,芬兰1,斯里兰卡1,柬埔寨1,尼泊尔1,巴西1,埃及1


另一个视角与警示:蝗灾与战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