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印度的蝗蟲會不會經過孟加拉、緬甸進入中國?

工程人小志


通常而言,旱災才會出現蝗災,而孟加拉國是熱帶,雨水溼氣與植被覆蓋都比較充足,將會有效的降低蝗災的影響力,所以相信不會越過緬甸進入中國!

何況西藏地區的高原氣候,雖然蝗蟲的適應能力極強,但從來沒聽說過蝗災記載,青藏高原的冰雪與寒風即便生存,也不再具有危害性。

更加重要的一點是,蝗蟲的壽命有限只有2--3個月,長距離的遷徙過程中,蝗蟲的也處於逐漸減少,所以根本不會對我國造成危害!

因此,長距離,高原環境,與蝗蟲壽命三點,決定了這次蝗災不會對我國造成危害,因為還有大批吃貨等待著下鍋!


多臻貴


因為這次蝗災的主角,是非洲的沙漠飛蝗。蔓延範圍最大可能,向南至泰米爾邦,向東至孟加拉國。不會直接進入中國。

這裡有兩個原因,1.是由於青藏高原附近的植被稀少,無法滿足上億飛蝗的取食。2是由於蝗蟲對溫度非常的敏感,通常來說取食的最適直溫度為30-32°C,溫度過低過高都不會取食,印度的溫度相對較高,更加適合飛蝗的生存。

但這是否說西藏由於海拔高就沒有蝗災嗎?其實並不是,我國主要存在的三個蝗蟲的亞種之一就有西藏飛蝗,而且於1928-1952年期間,曾有45次蝗災,1846-1857年則連續年發生18次蝗災,並波及到多個地區,重者連年莊稼顆粒無收,青稞、麥子亦蕩然無存,草場則寸草無收.不過總的來說,西藏

飛雄和沙漠飛蝗是兩個不同的亞種,長期生存在東非沙漠的飛蝗對寒冷氣候的適應性很差,而且相關研究表面,降水會使得沙漠飛蝗的繁殖速度更快。

如果要進入中國,更可能是通過印度-孟加拉-緬甸-雲南這一路線,而即使到了中國,在初期也只會停留在南方的一些省,比如雲南,貴州,廣東和廣西這些地方。

但我們還是應該在早期做好一些防護措施,畢竟有上億隻飛蝗,政府應該制定一些應急預案,相信我們的祖國一定可以抵禦每一次的危機和挑戰,更加的繁榮富強!



一碗麵足以


東非蝗蟲雖然已經抵達印度和巴基斯坦,但我們不用過分擔心,網上專家說依靠喜馬拉雅山脈天然屏障可以阻止蝗蟲進入我國,這個分析還是有一定道理的,蝗蟲想從印度飛到我國西藏可能性不大,如果從緬甸進入雲南,倒有可能,好在目前中國還處於冬季,不適宜東非蝗蟲生活,即便真正進入我國,也不用擔心,我國的滅蟲農藥,產量應該是全球第一,大批農藥無人機一頓操作,蝗蟲只有逃跑的份




海涵視頻雜貨鋪


原標題:農業農村部:國內大面積暴發沙漠蝗災風險很低

近年來,我國蝗蟲監測預警和防治能力不斷提升,防治技術水平世界領先

新京報訊(記者 田傑雄)近段時間以來,沙漠蝗在東非及西亞罕見暴發,據聯合國糧食組織消息,東非地區沙漠蝗數量已達到3600億隻,多國宣佈進入應對緊急狀態。此次蝗災呈現出波及範圍廣、發生程度重、後期影響嚴峻等特點。但據農業農村部監測調度分析顯示,沙漠蝗對我國的危害概率很小,國內大規模暴發蝗災風險很低。

蝗群一天吃掉3.5萬人口糧

據瞭解,2019年1月,沙漠蝗群從蘇丹和厄立特里亞飛越紅海,2月到達也門、沙特阿拉伯和伊朗,於3月到達巴基斯坦西南部,6月到達中北部,對上述國家造成嚴重危害並積累了較高的蟲源。受雨量充沛和季風時間長等因素影響,當前東非、西亞及南亞國家正遭遇歷史罕見的蝗蟲災害,索馬里、巴基斯坦等多國宣佈進入緊急狀態,應對蝗蟲災害。

沙漠蝗災目前呈現特點有三個。一為波及範圍廣,已有10多個國家遭受沙漠蝗危害。據報道,肯尼亞已經有約105萬畝土地受到影響。印度555萬畝農田受害,損失超百億盧比。

二是沙漠蝗發生程度重。聯合國糧農組織近日發佈警告,東非地區情況極度危急,沙漠蝗蟲數量已達到3600億隻。而據印度媒體消息,近日已有4000億隻蝗蟲襲擊了印度拉賈斯坦邦。據報道,蝗蟲繁殖能力很強,一隻雌性蝗蟲大約能夠產下300個卵,且破壞力驚人,1平方公里的成年蝗群能在一天內吞噬掉足夠3.5萬人食用的食物。

此外,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預測,今年2月至3月中旬,紅海兩岸和非洲之角的氣候和雨水條件仍然對蝗群繁殖有利,因此後期形勢嚴峻。

我國“抗蝗”史已有千年

我國是世界上遭受蝗災最嚴重的國家。據早期著名昆蟲學家陳家祥統計,在公元前707年至1935年的兩千多年裡,全國有確切記載的蝗災為796次。另根據鄧雲特《中國救荒史》統計:秦漢蝗災平均8.8年一次,兩宋為3.5年,元代為1.6年,明、清兩代均為2.8年,受災範圍、受災程度堪稱世界之最。

蝗災發生的地域也非常廣泛,今天的河南、河北、山東、安徽,以及江蘇都曾是重災區,有時甚至可飛至海南、新疆、遼寧等地,可以說蝗蟲吃遍了我國整個農業區和部分牧業區。

進入21世紀後,蝗災在我國仍時有發生。例如2000年6月,罕見蝗災襲擊河南省黃河灘區及內澇蝗區,面積之大、蟲口密度之高,河南省25年來所未見。同年新疆北部也暴發了特大蝗災,這是當時新疆連續暴發蝗災的第三年,據當時相關部門前期統計,受災面積達4000萬畝。

直到如今,黃河三角洲仍是蝗災重災區。且蝗災往往伴隨旱災發生,近些年隨著全球氣候變暖等因素的影響,往往在每年五六月份,會為蝗蟲產卵創造較好的條件。在過去40多年,雖然蝗災在我國局部地區時有發生,但是沒有形成遷飛危害和嚴重的經濟損失。

國內大面積暴發蝗災風險很低

2月10日,聯合國在紐約總部舉行通報會,呼籲國際社會採取緊急行動,籌措資金,幫助非洲之角國家抵禦蝗蟲入侵,避免發生嚴重蝗災和人道主義危機。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總幹事屈冬玉表示,如不迅速採取行動,我們將面臨一場迅速擴大的人道主義危機,東非、紅海地區和西亞國家可能面臨大規模蝗災。

生態和昆蟲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康樂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沙漠蝗不會對我國形成嚴重威脅。且近些年我國通過對蝗災發生區的生態環境改造,消除適宜蝗蟲發生的環境;同時,利用生物防治方法控制種群數量,並利用化學藥劑及時防治高密度的蝗蟲發生區,可以說蝗災治理非常成功。

近日,據央視記者從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植保植檢處瞭解到的消息,近年來,我國蝗蟲監測預警和防治能力不斷提升,防治技術水平屬於世界領先水平,防蝗藥械儲備充足,國內大面積暴發蝗災風險很低。


黒白的世界


我個人覺得概率比較低,我國和巴基斯坦、印度邊境比較長,許多地方處於原始狀態,分佈著蝗蟲很多天敵,氣候變化等因素會讓蝗蟲減少不少。但也要不得不防,我們做好防蟲防害措施,聽從農業專家建議,積極把關,為農業生產豐收做保障。


我老婆萌萌噠249


今年是多災的一年,全球各地都在遭受各種各樣的自然災害,東非蝗蟲目前已經抵達我國鄰國印度和巴基斯坦,網上專家和網友都說依靠喜馬拉雅山脈天然屏障可以阻止蝗蟲進入我國,目前中國還處於冬季,不適宜東非蝗蟲生活,如果目前蝗蟲得不到控制,等到春暖花開時,大量繁殖的蝗蟲通過緬甸進入我國雲南也是有可能的,未雨綢繆不無道理。


小不點點大智慧


其實我們也忽律了一個問題就是這麼多蝗蟲是否能承受的住這幾千公里的飛行抵達中國,我國已經做好充分的防禦措施,已經有上萬口大油鍋支稜起來了,就等菜飛過來了[呲牙][呲牙][呲牙]!!!


愛釣魚的老王666


根據風向分析,蝗蟲進入我國的境內可以性是有,估計經過新疆、內蒙的機率要高些!


龍國生先生


這個比較難,因為蝗蟲得先進入印度,印度國土還是挺大的,有三百多萬平方公里,然後蝗蟲得再翻越喜馬拉雅山脈才能進入到中國的西藏和新疆。


混沌vlog


不會的,黃蟲怕冷,怕水。蝗蟲入侵有兩條路徑,一是帕米爾高原喜馬拉雅山,高而冷不成立。二是經緬甸到我雲南境內,緬甸那邊到了雨季,怕水不成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