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地盛開的“索瑪花”——記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選派涼山州布拖縣醫院主任醫師何雲

供稿 涼山州布拖縣委組織部

通訊員 王德 朱正德

本報記者 陳勝

1月24日農曆大年三十。布拖縣醫院的主任醫生何雲一家終於在河南老家團年了。這幾年來,她的節假日總是在崗位上值班,小家庭聚少離多,團圓幾乎成了奢侈事。2020年的這個除夕夜,一家人終於吃上團圓飯了,這是何雲最高興的事。特別是去年她從沿海的深圳市對口支援千里之外的大涼山,走進大山深處布拖縣,她和家人相聚的時刻就顯得格外稀缺和珍貴了。

手機短信一直此起彼伏,親朋好友的祝福不斷,何雲沉浸在親情的快樂和幸福中。

戰地盛開的“索瑪花”——記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選派涼山州布拖縣醫院主任醫師何雲

何雲(中)和醫院醫務人員、院領導商討疫情防控工作

一條突如其來的短信

鼠年的鐘聲剛剛敲響,近百條問候短信在手機裡跳躍。

“重要緊急通知,因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嚴峻形勢,凡本醫院的全體職工取消春節休假,於1月25-26日全部返崗,參加防控應急準備工作。”突然,何雲注意到,有一條來自四川省涼山州布拖縣醫院的短信跳了出來,這個短信立刻引起了何雲的注意,她知道眼前相聚的溫馨時光就要中斷了。

猶豫,僅僅只是片刻的停頓。

“兒子,對不起你,媽媽馬上要趕回布拖去,我回來再好好給你道歉。”看到這則信息後,何雲愧疚地對兒子和老公說。“老公,家裡就交給你了。”她迅速退掉了原計劃初四起程返崗的火車票。儘管何雲僅僅只是布拖縣人民醫院的一名對口幫扶的醫生,但她內心強烈的知道,自己是一名有豐富經驗的傳染病科醫生,布拖此時更需要她。

“媽,不是還沒去看姥姥嗎?”兒子揪心的詢問,暫時放慢了何雲收拾行李的速度,何雲對兒子說,自己是醫生,應該擔當,奔赴崗位第一線。背過身去,何雲淚水浸滿雙眼。

1月25日,天剛朦朦亮,何雲就揹著簡單的行囊從河南老家出發坐車到鄭州,然後趕火車到西安,半夜十一點多到達西安火車站。從火車站輾轉到機場時,何雲沒想到賓館全部停業,機場候機廳休息的椅子都是疲憊不堪的人,何雲只好在機場行李推車上堅持熬了一夜。1月26日凌晨六點,何雲坐上西安去西昌的飛機。到了1月27日,還是大年初三的這個早晨,何雲就返回了布拖縣人民醫院,一頭扎進十分緊迫的防控準備。

戰地盛開的“索瑪花”——記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選派涼山州布拖縣醫院主任醫師何雲

何雲(左二)和醫務人員在幻燈片上分析病例

何雲是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一名主任醫師,也是艾滋病治療領域一線的專家,前些年向時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副總理吳儀專題彙報過艾滋病治療工作。2019年12月,受中艾協、深圳第三人民醫院的選派,支援大涼山布拖縣的艾防攻堅工作。

一到布拖,何雲就扎進了十多個基層鄉鎮,與包片醫生和衛生院的醫護人員一道深入病人家中,瞭解全縣的治療情況,開展抗病毒治療依從性教育,診治疑難機會性感染病人,對全縣重點部門進行艾滋病知識培訓,為布拖縣艾滋病防治工作出謀劃策撰寫規範文件。短短一個多月的現場工作,給布拖縣的醫護人員、病人留下了“和藹可親,平易近人,作風踏實,工作勤懇”良好口碑,被大家親切地稱呼為“雲嬢嬢”。

戰位在哪兒,我就在那兒!

剛回到縣裡有人問何雲,大過年的,為啥急匆匆的趕回來?

“我是搞傳染病防治的老戰士,疫情在哪裡,我就應該在那裡!”

何雲經歷過非典、甲流、手足口病等重大疫情的防控工作。醫生的職業敏感和職責使命告訴她,自己的崗位在大涼山的布拖縣人民醫院,守護布拖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是自己當前最大的責任和擔當。

此時,按照縣裡的防控要求,布拖縣醫院已經啟動規範預檢分診、發熱門診,組建隔離病區工作。考慮到布拖縣的傳染病診療隊伍缺乏應對重大疫情經歷,醫院就把規範發熱門診、組建隔離病區的重任交給了何雲。

說幹就幹,何雲立馬帶著幾位年輕的醫生護士就投入到完善發熱門診流程、組建隔離區的工作中。按照傳染病隔離規範劃分出汙染區、緩衝區、清潔區、病人通道、醫生通道、觀察區、隔離區、搶救室,第一時間確保一旦有發熱病人進入醫院就按照程序入院留觀治療。

你是彝族同胞的“定海神針”

快!加緊人員培訓,加快完善防範措施!

隔離區組建工作一結束,何雲利用自己曾經參與過全國非典、甲流等重大疫情防控工作的診療和管理經驗及技術,為全院職工進行防控知識培訓,分享疫情防控的經驗和技術,劃分重點工作,分析病例,並將一個個成熟的預案、操作規程逐級傳遞到醫院的每一個戰鬥執行單元。

戰地盛開的“索瑪花”——記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選派涼山州布拖縣醫院主任醫師何雲

何雲(右一)為醫務人員進行知識培訓

針對防護用品缺乏的情況,何雲還結合工作實際,獨創了“文件袋簡易防護鏡”用於一般崗位的防護,緩解眼前的困難。

在何雲精心組織和安排下,醫院的防控工作有條不紊逐項得到了落實。

“布拖縣有何雲專家在,增加了我們防控工作的底氣。”州委常委、布拖縣委書記沙文在縣醫院督導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時說。

“布拖縣是山區縣裡最幸福的縣,何雲主任是你們的定海神針。”州委常委、州委宣傳部部長曾令舉在督查布拖縣疫情防控各項工作後對縣裡的同志說。

我把你們當親人,請你相信我

1月28日晚,縣衛健局接到報告:布拖縣牛角灣鄉解放村有兩個黃姓人員外出打工返鄉,有發熱咳嗽等症狀發生。兩個黃姓人員在江蘇打工,於1月18日,從南京到武漢換乘火車返回四川成都,期間,在漢口候車室滯留了三個小時。1月20日返鄉後出現了咳嗽,咽喉痛等症狀。幾天後,黃姓打工人員的堂姐出現發熱,咳嗽,全身痠痛症狀。接報後,布拖縣疾控中心的醫務人員已赴解放村,先行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另外,病人和家屬有牴觸情緒,不願配合工作。

疫情就是命令。何雲與兩位退休返聘的老防疫人員主動請纓:“我們必須要到一線去看看情況!”經過商議,當晚縣衛健局、縣醫院檢驗科、何雲與兩位退休返聘的老防疫人員組成工作組,直奔解放村。一邊是洶湧澎湃的金沙江,一邊是懸崖峭壁,工作組乘坐的車子經過近三個小時的山路顛簸,終於到達解放村。

工作組做好隔離防護措施後,第一時間就趕到病人家中,何雲用親切的語言與病人交流,邊詢問邊體檢病人。流行病調查的老專家也隨即開展流行病學調查,採集咽拭子和鼻拭子樣本,其堂姐體檢後發現體溫逐漸升高達38.3°,伴有面色潮紅、乏力、咳嗽,全身痠痛等症狀。途徑漢口火車站回來的兩夫妻有乾咳、咽痛症狀,但體溫不高。綜合病人情況,工作組決定,患者需要到醫院進行醫學隔離觀察和治療。

“我們連夜趕到你家,是因為你們回來的時候經過武漢,現在又有症狀,為了你們的身體健康和周圍鄰居的安全,需要你們到縣醫院作進一步的全面撿查,希望你們能配合我們,行嗎?你們是我的彝族親戚,親人之間要有信任,你們離開這裡後,我會把我的電話號碼留給大家,大家隨時都可以與我聯繫。”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何雲把住耐心,任然輕言細語做著病人的思想工作。凌晨1點38分,病人終於願意到縣醫院接受隔離觀察治療。

一上車,何雲就掏出手機與院領導和科室值班人員聯繫,從救治隔離處理方法到接診細節、病人使用的藥物及物資準備,一個多小時的通話,何雲認真仔細的逐項安排。工作安排完成,手機放下不到幾分鐘,疲倦的何雲在車裡睡著了。凌晨5點,工作組到達縣醫院,何雲洗了一把臉,馬上又緊張的投入到病人救治工作中。經過隔離觀察治療,病人們已於1月31日排除疑似新冠肺炎病,出院返家。

做一棵紮根彝區的索瑪花

20多天來的連續作戰,何雲帶領縣醫院的醫療團隊完成了規範的隔離設置、規範的診療流程、規範的防護策略、規範的排查篩查,確保了布拖縣各項防治工作有序開展。

戰地盛開的“索瑪花”——記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選派涼山州布拖縣醫院主任醫師何雲

何雲(左二)和醫務人員在幻燈片上分析病例

讓人感到虧欠的是,布拖縣寒冷的冬天,把常年生活在沿海的何雲折磨得夠嗆,經常雙手和雙腳凍得通紅。

閒下來的時候,有同事問何雲,是否牽掛深圳那邊的同事和家人,何雲忍著淚打趣道:“用你們四川話來說就是:咋個不想喃?沿海的疫情比布拖還嚴峻,我的戰友們也都在艱苦奮戰。但職責所在,我願意做一棵紮根彝區的索瑪花。”

布拖的烏科山上生長著野杜鵑花,彝族群眾稱為索瑪花。每當索瑪花兒夏天盛開時,遠看萬畝綻放,大氣磅礴,近觀奼紫嫣紅,壯美燦爛。這位堅守疫情一線,勇敢無畏、堅強聰慧的女醫生就是布拖群眾心中的索瑪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