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房子便宜的離譜,為啥美國人不搶著買?

五月的田野


房子重要的是地段,地段,值錢的不是房子是土地,是周邊配套資源,是設計,是品質。

同一棟樓不同樓層不同朝向價格都可以相差幾萬到幾十萬。更別說地段的差別了。

房價升值或者貶值不應該看大市場,應該具體地段,小區品質,朝向等具體分析。

好地段好品質的房屋即使城市房價總體下降的,也會升值,稀缺資源是保值的根本,買房投資賣的就是地段以及周邊配套,設計品質。


linkaig


不能說美國的房子便宜得離譜,只能說相對於美國人的收入來說,美國的房價相對於我們來說是便宜的。但是,美國人不搶著買房是千真萬確的。

美國作為發達國家,地廣人稀,各州各城市的房價也不相同,也有地域差距。

美國房價最高的自然是第一大城市、全國經濟中心紐約市,紐約市的曼哈頓區,是華爾街所在地,房價最高,每平方米11萬美元以上,紐約中央公園周邊的房價為每平方米2萬美元以上。

美國西海岸加利福尼亞州的舊金山市,華人較多,房價也算比較貴的,平均每套房58.5萬美元,相當於人民幣370萬元。

洛杉璣市、爾灣市房價也比較貴。以上四座城市的房價高,相當於國內的一線城市,對於國內投資客來說,買房壓力不小。

就美國全國而言,2019年,平均每套房的售價為22.36美元,平均每戶家庭的住房面積為250平方米,買房不計算車庫、走廊面積,公攤面積不收錢,甚至沒有公攤面積這種說法。

加州的房價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平均每套房40.37萬美元。

如果說美國的房價便宜,那麼得看看美國人的平均收入是多少。我們都知道,NBA球星年薪高的四千萬美元,低的幾十萬美元,美國總統年薪四十萬美元,州長、市長年薪二十萬美元。這些特殊人物,我們沒有辦法比。

美國普通工人年薪4~6萬美元,教師年薪7~8萬美元,醫生、律師十幾、二十萬美元。如此算來,美國普通工人4~5年收入可以買一套普通住房,醫生、律師兩三年收入可以買到一套高尚獨棟別墅。

相比我們40年收入才能買一套住房,美國人買房的壓力比較小。只要你有工作,房貸非常容易可以辦理。那麼,美國人為什麼不象我們一樣搶著買房?原因有很多,我覺得有兩個原因不可忽視。一是美國人的思想觀念。二是美國的房產稅。

美國人的思想觀念跟我們不同,他們不認為買房是結婚的必要條件,美國姑娘找對象並不要求男方一定買房,租房住也可以。美國的岳父岳母不干涉女兒的婚事,也不對女婿提出很多結婚條件,彩禮數額,等等。美國首富比爾.蓋茨的23歲大女兒自己選擇嫁給26歲的馬術運動員,首富並不干涉,反而尊重女兒的選擇,並且祝福女兒女婿,好好過日子。美國父母也沒有幫子女買房結婚的傳統,得靠自己買。

美國的房子包含土地,土地所有權屬於屋主個人,是永久產權。美國的房子是必須交房產稅的,各州的房產稅率各不相同。一般為1~1.5%,最高不超過3%(豪宅)。60萬美元的房子,每年交房產稅6~9千美元,這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所以一般美國家庭只有一套住房。不喜歡炒房,炒房也不賺錢,因為房價漲幅很小,還要繳納各種稅費,等於沒錢賺,白折騰,何苦呢。

在美國,房產稅是地方政府最重要的財政收入,佔到50%的財政收入。所以,房產稅是一定要交的,這輩子不可能不交房產稅。要不然,美國政府將面臨關門倒閉的風險。屋主本人則面臨被法院拍賣房子的風險。





稻田守望者9981


很簡單啊,買得起,養不起。

美國是一個超級大國,國土面積廣泛,人口也不少。但總體上來說,美國國土還是比較寬裕的。而且美國土地是私有的,這樣蓋房子只要審批一下就可以。這是基礎因素之一。

其次,美國有一個稱謂,叫“美國是一個活在車輪上的國家。”美國人口只有3億出頭,但汽車保有量達到2.5億輛。基本上是家家戶戶都擁有汽車。

而且美國人一向喜歡搬家,一生平均要搬十幾次家。因為美國沒有所謂的戶籍制度,每遷移到一個新地方,就自動成為了此地的居民,享受當地的社會福利待遇。而美國人的租房體系非常發達,除了會覺得房租貴,不會租不到房。健全的住房市場讓美國人搬家更容易。 搬家容易,又有車,把行李鋪蓋一卷,往車上一放,就去新地方了。

在這些因素的影響下,美國人購房熱情就不高。美國住房自有率長期在60%-70%之間。 這些是客觀因素,重點來了,美國住房購買便宜,但“養”起來可是很貴的。

美國有房產稅,這個房產稅不是說常規的交易稅什麼的,而是住房每年都要繳納。 就是你住的房子,每年按照評估價格,按照政府規定的稅率,向稅務機構納稅。也就是在房產持有環節,每年都要納稅。一般都在1%-3%之間,也有個別州比較貴,也有一些更便宜。

比如按照常規價格,一套房子市場評估價格是30萬美元,一年就要納稅3000美元。2017年,美國人均工資是3000美元,也就是每年僅提供房產稅,就要耗掉普通美國人一個月的工資。由此可見房產稅的“殺傷力”。

而且,收入高的人,必然住在地段比較好的房子,這樣房價也高,納稅金額也大。都是負擔啊。

如果是做投資的,那麼還有空置稅。房子不住人,也是需要納稅的哦。

在這種情況下,沒有點實力、沒有點具體用途,美國人輕易不敢隨便買房子。


波士財經


美國的房子很便宜,這是留給中國炒房者最深刻的印象。但實際上,是跟中國的一二線城市相比,美國的房價的確便宜很多。如果你不去那種地段特別好的富人區,就普通中產階級而言,房源最多的房子都是20-40萬美金之間,換算成人民幣就是140-280萬左右,而且買來的是大別墅,外帶後院和停車庫。

如果你到紐約、舊金山、洛杉磯這些熱門城市,房價中位數都達到了60萬美元以上,折算成人民幣差不多也就是400萬。即使在紐約這種大城市,房價也相對比較便宜,目前紐約的房價通常是43.5萬美元,而美國家庭收入的中位數是7.85萬美元,房價收入比只有5.5倍。

所以,無論從中國炒房客的眼中,還是從美國家庭房價收入比來看,美國房子的確不算很貴,而在中國一線城市房價動輒600萬以上,當地中國家庭年收入是10萬人民幣,房價收入比高達60倍,這才叫做房價貴得嚇人,即使動用六個錢包都買不起。美國房子對於當地人來說,並不算很便宜,只是沒有便宜得太離譜。

可能有人會問,美國的房子普通家庭只要工作5-6年就可以買房,那美國人為啥不搶著去購買一套房產呢?這樣可以圓上住房夢啊!首先,在美國沒有戶籍制度,你每遷移到一個新地方,就能成為了此地居民,享受當地社會的福利待遇。

而美國人的租房體系非常發達,除了會覺得房租有點貴外,不會租不到房。健全的租房市場讓美國人搬家很容易。美國人一向喜歡搬家,哪裡適合自己,就搬到哪裡去,很多人一生要搬十幾次家。所以,在美國有近一半家庭是長期租房生活,在美國人的印象當中,並不是一定要買套房才算圓滿,很少有美國人喜歡炒房。

再者,美國人房產持有成本比較高。持有房子必須要繳納1%-3%的房產稅。比如按照常規價格,一套房子市場評估價格是30萬美元,一年就要納稅3000美元,而美國人均工資也是3000-5000美元/月,也就是每年光要繳納房產稅,就要耗掉普通美國人近一個月的工資。這對於擁有房產的人來說,房產持有成本還是比較高的,由此可見房產稅對美國購房需求的“殺傷力”。

最後,很多美國家庭沒錢買房子。雖然,美國的房子相對於美國人的收入來說還是比較便宜的,但是真正具備能力買房的美國家庭卻並不多。因為,美國中產階級幾乎都是月光族,資料顯示,有超過58%的成年人存款在1000美元以下,而且有三分之一的人銀行存款沒有一分錢。所以,美國人主要還是沒錢付住房貸款的首付款。

實際上,美國人超前消費觀念比較強,鑑於目前美國社會保障體系相對比較完善,美國人每個月的收入基本上都用來償還信用卡、貸款等其他債務,很多人過著寅吃卯糧的生活。所以,目前很多美國家庭都是負債生活,真正有存款的人很少見。試想,很多美國家庭連一分銀行存款都沒有,哪來的錢來買房呢?

與中國一線城市房價,以及美國當地居民收入相比,美國的房價的確很便宜。但動輒20-40萬的總房價,也並不每個家庭都能買得起的。美國人不搶著買房主要是,美國租房體系發達,美國人又喜歡遷移居住,並不一定要買房。同時,持有房產的成本較高,普通家庭面對房產稅也比較吃力。更關鍵的是,美國人民喜歡透支消費,連首付款都存不下來,而拿不出購房首付款,買不起房也是主要原因。


不執著財經


美國不止房子便宜,豬肉價格也便宜,什麼都便宜。其實便宜都不會造成哄搶,我們說房子為什麼有哄搶現象吧。

一、一樣東西被哄搶,主要原因不在於價格,是有人在背後策劃給大家看的。特別是房子,動不動幾十萬、幾百萬,又不是白菜,你認為家家戶戶人人有這麼多錢去搶著玩啊。南通不是出現了體制內內定,有的地區不是出現了一個身份證搖號幾百次,有的地方不是出現了搖號身份是虛假的現象嗎?也有的開發商賣了房子居然後來又買回來,然後把整個公司業務轉到其他行業去。這是因為賣掉房子就是自己買的,有好多貸款還,房地產不好貸款了轉行變成醫療、科技、農業企業等等去拿貸款還債。房地產亂像這兩年開始現出原形了。

二、房子如果真的被哄搶,除了背後有人策劃,還有可能就是真的遇到炒房團了。炒房團來了不是一套兩套。這種情況一般是企業形式來,一下子幾十套幾百套批發,批發了高價拿出來賣,吸引投資者接盤。這兩年好像好很多了。有的企業有錢了不務正業、不做市場、不給股民分紅、不好好做產品,拿去炒房屯房做所謂的不動產。特別在大量放水進入房地產時候,這個現象最突出。


劉華銀mark


美國房產稅是每年按房價2%徵收,一套50萬美元的房(折人民幣350萬),每年徵一萬美金稅,相當於7萬人民幣一年。如果這房住40年,得交280萬的稅。


Johnson李185512520


地產不是美國的支柱產業,更不靠房地產拉高GDP,更不會給國人挖一個又一個深坑……高科技,實體經濟才是人家的主動力!!!


百練成鋼997


我想起我爸一句話:你有幾個屁股?我說:一個,我爸說:一個屁股要倆車幹嘛?我想也是。[捂臉]


馬家小姑娘


美國房子便宜得離譜?想太多了吧!

我可以告訴大家,美國的房子與中國大陸的房子一樣,房價因不同地方而不同,甚至在同一個城市,也會相差很大,用‘’天壤之別‘’來形容也不為過!

比如說,在我曾經居住


的大洛杉磯地區來說,在好萊塢的比利華山莊(Hollywood Berverly Hills),或在洛杉磯東區,芭莎迪拿(Pasadena)南區的聖瑪利諾(San Marino),任何一套獨立房或別墅,價錢至少就在300萬美金(約2000萬人民幣)以上!1000~2000萬美金(約7000~14000萬人民幣)的別墅到處都是!這就像中國上海的徐彙區,或北京的西單地段一樣,貴得離譜!


同樣是洛杉磯地區,在洛杉磯南區的開普敦(Compton)市,或長堤(Long Beach)市,十幾萬美金一套的公寓或幾十萬美金一套的別墅到處都是!甚至在風景如畫,氣候溫和的佛羅里達原美國太空中心附近,由於美國政府暫停了“太空計劃”,那裡已經幾乎變成了“無人區”,雜草叢生,一棟棟的別墅,免費送都無人要!

(佛羅里達肯尼迪太空中心)

在美國,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美好。大部分生活在那裡的年輕人與其他國家的年輕人一樣,都面臨“買不起房”的困境,做房奴!

(負債累累的年輕人!)

比如說,我女兒在那是公務員,女婿是電腦程序開發工程師,兩人向銀行貸款買了一套130萬美金的別墅,需要30年的分期付款!

由此可見,美國房子真的不便宜,也沒有人在那“搶著”買房子。美國的房價與全世界的房價一樣,要看地方,看地段,不能一概而論。


顏二哥有言23


每當我跟人說我在美國的時候,經常會有人問我:“美國的房子很便宜吧,買了嗎?”當時我的內心是崩潰的,如果拿美國大部分地區房子價格和中國的一線二線甚至三線城市比可能並不算貴,但是對住在美國的美國人來說,那也是一筆鉅款,房子並不是說想買就能買的,起碼我是買不起。

美國房子便宜的離譜?並不是!

國人說美國的房子便宜其實也不能怪他,因為大部分的房子,如果不去那種地段特別好的富人區,就普通中產階級而言,房源最多的房子都是20-40萬美金之間吧,換算成人民幣就是140-280萬左右,而且買來的還是大別墅,外帶後院和停車庫,看起來好便宜啊!

我住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的夏洛特市,這個城市是北卡州最大的城市,也是美國最有活力城市之一,美國最大的銀行富國銀行總部就在這裡,這裡是美國除華爾街之外第二大新興金融城市,我們看看它的房價。

這裡統計了美國6月份房價情況,房屋成交平均總價是26.9萬美金,這裡不得不說美國買房的奇特之處,那就是不說單價只說總價,因為這裡房子大部分都有院子,還有房子大多裝修都不一樣,所以直接報總價。但是也能反推出一個單位面積價格,那就是143美元/平方英尺,我們可以換算一下,1平方英尺等於0.093平米,那就是相當於1537美元/平米。

便宜嗎?我覺得不便宜。我們假設房價是30萬美金,我們就說說30萬在美國是什麼概念吧。

美國人的月均工資大約3700美元左右,一個四口之家的年收入中位數也只有不到60000美金,如果這麼一算,美國一個人要湊夠30萬美金大概需要81個月,不到7年。如果首付兩成的話只要6萬美金,只要16個月。

看起來是不是很美?但是美國人實際上要存6萬美金需要多久呢?33年。


美國人沒錢

我要說美國人沒錢恐怕會被大多數人批評,因為美國人不是很有錢嗎?但實際上是你看到美國人的生活過得像有錢人,但是他們口袋真的沒有餘錢,他們把所有的錢都變成了消費和維持現在的生活水平,沒有餘錢了!

美國中產階級幾乎都是月光族!美國政府太壞了,政策上刺激國民消費,因為這樣對GDP增長有大好處,可造成的現實是什麼,有超過58%的成年人存款在1000美元以下!而且有三分之一的人沒有一分錢存款!

(圖:美國人存款統計,32%的人存款為0,26%的人存款為0-1000之間)

美國人為什麼存不在來錢,這個在美國社會也引起廣泛的討論,因為美國人都知道,一個健康的財政情況是有應對起碼三個月生活開支的儲蓄,更好的情況是六個月,但事實上美國人連支撐一個月生活的存款都沒有!

所以美國人很努力的在工作,一旦被炒魷魚就必須立刻找到工作,否則就不能支付這個月的信用卡賬單和各種貸款賬單,這是恐怖的!在中國如果辭職了可以安心的出去旅遊個把月散散心,但是在美國那是很難想象的,因為你可以休息,但是信用卡賬單不休息啊!

(圖:統計美國人存不下錢的原因)

如上圖,當調查為什麼美國人存不住錢的時候,有這麼幾個答案出現在我們眼前。

38%的人回答:因為生活開支越來越貴,包括孩子上學費用、孩子撫養費都升高,但是收入水平沒有相應提升!

16%的人回答:我還沒有考慮存錢的事情,這些人大部分是年輕人,過著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

16%的人回答:工作不好,收入太低!

13%的人回答:我有債務,比如買了大件商品分期付款,比如欠醫院錢,還有住房貸款。

8%的人回答:我不需要存錢。

說到存款我們不得不提一個概念——個人儲蓄率!其內涵是每個人單月的存款數量與當月可支配收入的比例,美國人現在的儲蓄率是6.1%,那麼一個月存多少錢呢?可支配收入意味著付完所有賬單和稅費保險費之後的錢,假設每月3700美元收入,扣除接近30%的養老金、稅和保險費,還剩2590美元,然後要交水電費和貸款費用這些固定支出,最後也就剩下2000塊左右,一個月存款不超過150美元,一年存款也就1800美元,這樣的存款要多久才能支付6萬美元的首付?33年!

(圖:美國人五年內的儲蓄率變化,目前是6.1%)


美國人沒那麼熱衷買房投資

美國年輕人沒那麼著急買房生活,這個倒是真的,主要是沒錢,父母也沒有給孩子錢買房的習慣,其實如果他們真的要在30歲錢買房,很可能也要掏空6個錢袋子。

其次買房投資並不是最好的選擇,我們都知道美國的房子要交房產稅,稅率一般有2%左右,這意味著估價30萬美金的房子每年要交6000美元的房產稅,他們要考慮房屋的增值速度能不能超過2%。同時房屋交易還是一件麻煩的事情,如果你要賣房子你還要交所得稅(每個州的要求不一樣),然後還要交6%的錢給中介,這個就比較坑了,你買出去30萬塊錢,要付給中介1.8萬。所以這樣折騰一下,你投資房子的收入並不會太高。

美國人樂忠於把錢放在股市裡,這是美國人賺錢的一個好辦法,比買房子方便。

不過我要說在美國的中國人還是樂忠於買房子的,我認識幾個中國人都是這樣,他們全款買一套自住,然後貸款買幾套房子出租,用租金還貸款,據說15年左右就可以用租金還完貸款。別說,中國人還是聰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