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過哪些三觀不正的電影?

過河卒221


最近看了好多電影,覺得下面兩部符合條件

1、《寄生蟲》社長一家對主角多好,主角一家不僅欺騙,最終還把社長捅死了,只因為社長不喜歡窮人身上的酸臭味

2、《百元之戀》這個電影不知道大家看過沒,感覺三觀好不正啊,老太婆來拿店裡不用的東西這不光是日本規定在其它地方也是適用的啊,店員把剩東西都給流浪漢還了得,記得知乎看過一個問題說的就是這種行為的危害。電影裡不光出現正義的女主給老太婆東西還打了店長,後來甚至搶劫超市也搞得氣氛很溫馨,看的一陣噁心


wwD風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剛上映的時候被吹的跟啥一樣說什麼看了必哭 看的時候一定要帶紙巾 朋友圈裡也是每天有人都在刷於是和室友抱著看看的心態去看了 結果一開頭就是狗血的不能在狗血的故事 爸媽出車禍身亡 自己得了癌症晚期… 哥都2019了為什麼這種狗血梗還會再有???然後最慘的是男二吧他做錯了啥???上輩子造了啥孽??備胎也沒這種當法吧 最搞笑的是男主跟男二說 我喜歡的人喜歡你能不能跟她在一起(好像是這麼說的不太記得劇情了)重點是那時候男二還有女朋友… 最後女主發現男主快死了的時候又跟男二離婚覺得對不起別人 你要是覺得對不起一開始為啥要跟別人結婚


音樂人楊曉帆


我認為《後來的我們》再一次刷新了我的三觀。現在中國因為婚外情導致的離婚率太高了,跪求廣電總局,不要再放這種打著所謂的“真愛”名義堂而皇之的出軌劇,中國的婚姻經不起這種三觀不正的電影摧殘。

<strong>

劇情簡介:十年前,見清和小曉偶然地相識在歸鄉過年的火車上。兩人懷揣著共同的夢想,一起在北京打拼,並開始了一段相聚相離的情感之路。十年後,見清和小曉在飛機上再次偶然重逢,然後再到酒店一起回憶,謝律師就想不通,能讓你們回憶的地方大把,咖啡店,圖書館,飯店。他們見面的那天晚上如果沒有遇見朋友,那麼發生什麼也不得而知。可是無論與否,他們都做錯了,錯過了就是錯過了,破鏡難重圓,或許鏡子還能修復,卻會留下永久的痕跡;可是愛情這件事卻是連修復都是不可能的了

<strong>

結婚就是一種婚姻契約,彼此都要有最基本的契約精神,有了老婆孩子,再愛也是過去時也不要糾纏過往,更不應該和所謂的“真愛”牽手擁抱還在酒店住一個房間吧,出軌就出軌,實在沒必要打著“真愛”的名義去褻瀆“真愛”。所謂好的愛情就是能在一起好好說話一起好好吃飯一起好好生活,在柴米油鹽醬醋茶中體驗生活的酸甜苦辣,10年不見見面後就各種迫不及待那是愛情嗎?那是偷情!就是自己平淡的生活活膩了想找點刺激,玩點心跳罷了

最後我們變成 愛了很久的朋友 愛了很久很久,是一個青春,還是最美芳華的那幾年。有人說,人最難過的,就是突然聽懂了一首歌。當聽懂了劉若英的《後來》,明白了那“後來的我們”。後來的我們什麼都有了,卻沒有了我們。這是我對這部劇的看法,真的很感慨良多。


大毛剪輯


《晝顏》好像是叫這個名,電視劇和電影版的我都看過。電視劇看的比較早了,情節什麼的記得不太清楚了,但是在電影院看影版的時候,真的很冒火啊。

男主,女主的愛是在傷害別人的前提下產生的不綸不正當的愛,是不被社會倫理道德所接受的愛,但是,電影裡面卻演繹的非常純真、非常美好!

在影版的後面,我差點以為男女主就這樣要幸福快樂的生活下去了 當時就覺得這劇真是噁心。

但是,結局當然不會那麼美好了。男主死了,女主懷孕了。

儘管如此,我還是覺得這劇非常的三觀不正,不認可這種感情。


歷史菌


《新月格格》\r

新月格格是瓊瑤的經典代表作品,新月作為小三,獲得了很多人的愛護。雁姬一開始把新月當女兒對待,結果轉身她就勾搭上了自己的丈夫,所有人都指責她的不對,真的是毀三觀的劇情。

各種抗日神劇:抗戰題材的影視劇一向都被廣大觀眾喜愛,比如說《亮劍》。但是,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抗戰神劇突突湧現出來,閃瞎了觀眾的眼。

八百里開外打傷敵人的腿;

用石頭打下敵人飛機的戰士;

手撕鬼子;

這種劇情在抗戰劇中出現簡直辱沒了革命先烈。

抗戰劇原本就是告訴大家歷史真相的劇情,如果有一些藝術加工也是正常的事情,可智障到這樣的抗戰神劇,真的讓人沒有辦法忍受好嗎!

《雙面膠》教育廣大未婚女性:北方的男人千萬別找南方女人,南方女人千萬別嫁給農村男人。這部劇播出之後,就有了人人喊打的詞彙“惡婆婆”、“媽寶男”。婆婆雖有錯但終究是新舊觀念與生活習慣上的衝突,但媳婦可以大聲罵她:“養了一隻白眼狼”,一個養大自己的兒子並再替她帶孩子做家務的老人,媳婦居然認為是她養著的,地位遠比保姆不如,而大家同情和效仿的是媳婦,這些年一些家庭婆媳發生矛盾時,媳婦可以怒懟並惡罵婆婆,這樣的行為多半拜該劇所賜。


頭號男神



小編看過的電影中,多數並沒有存在很嚴重的三觀不正問題,但是,也有一些電影的三觀確實不敢恭維,比如《來電狂響》和《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


1、佟大為的《來電狂響》


小編對這部電影一直沒有很高的評價,一是因為它是抄襲意大利電影《完美陌生人》,二是因為這部電影的三觀很有問題。


以佟大為(飾演賈迪)和奚夢瑤(飾演嬌嬌)演的那對情侶為例,嬌嬌在得知賈迪出軌了自己的閨蜜,閨蜜還懷孕了之後,嬌嬌怒罵了閨蜜一頓,並讓閨蜜去把孩子打掉,然後打算原諒賈迪。


如果說這是賈迪和嬌嬌的愛情很深沉,那倒可以理解。但是賈迪反過來說,他和閨蜜在一起更舒服,然後就頂著被打的壓力選擇了閨蜜。


試問一下,如果沒有發現這個閨蜜的存在呢?賈迪是一直隱瞞下去?這都是什麼邏輯啊。而且賈迪在要捱打的那一瞬間,還像英雄上戰場般從容,賈迪出軌在先,反而像是正義的一方,真不知道怎麼想的,還有好幾個例子,三觀很不正。


2、陳意涵《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


很多觀眾都說這部電影很感人,但小編一直沒覺得它有多好看,因為這部電影傳遞出來的某種價值觀讓我無法苟同。


影片為了突出男女主角的愛情故事,把男二女二的劇情設置成了他們幸福的踏腳石,我實在是愛不起來。然後影片的大部分劇情,都在上演男女主角各種虐人的糾葛,特別是到影片結尾,張哲凱生病去世,宋媛媛自殺了,到這裡你是不是很傷心?


如果電影的劇本不是把男女主角的愛情建立在傷害兩個無辜的人上面,我想一定會非常感動。但是偏偏不是這樣的,有人說愛情是自私的,為了達到目的可以不擇手段。但是我做不到這樣的事情,所以我也不認同這樣的觀點。


是否認同一部電影的三觀,其實也是因人而異,小編列舉的這兩部電影也僅僅是個人的觀影感受,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影評叫獸


一直以來我都不是一個以所謂“三觀”來評價電影作品的人。


因為電影中很多東西僅僅用三觀來評價的話太武斷了,例如《拯救大兵瑞恩》中運用了大量噴血、斷肢的鏡頭,看起來就像是導演為了宣揚暴力,可是如果你真的看懂這部電影的話,就會知道其實它的核心思想是反戰,而導演之所以用這些鏡頭也不過是為了體現戰鬥的慘烈。


這就是問題所在,看到一個有悖於常理的情節,我們自然而然的想要以“三觀不正”批判它,可是應該結合具體情況,有些情節本身就是導演為了突出人物形象而故意安排的,因此在電影裡對這些三觀不正的內容也是鄙夷的,如果就因為某個鏡頭而抨擊整部電影的話,就有些太武斷了。


但是與此同時也有很多電影是從根子上就歪了,它所宣揚的就是錯誤的價值觀,國產青春題材的電影是這種現象的重災區,電影中所展示的年輕人的生活,不僅浮誇做作,還不切實際,負能量爆棚,因此被大家鄙夷也是在所難免了。


1.《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



大致內容講了一對父母雙亡的青梅竹馬。男主患癌命不久矣,就為女主另尋良配,女主假裝配合實則為了讓男主安心離去。該良配是女主的牙醫,收入穩定,待人溫和,有個談了很多年的女朋友,男女主共同策反,終於遂願女主與牙醫結婚。不就之後男主去世,女主緊隨其後自刎。


看似純愛故事,實則殘害觀眾,騙取眼淚。尤其受眾年齡小,心智未成熟的青少年,他們對愛情還沒有一個正確的評判就被這部電影的愛情觀帶跑偏,覺得可以為了真愛害人害己。


2.《小時代》系列



論三觀不正,郭敬明的《小時代》就沒有服過誰。


赤裸裸的拜金主義充斥著整部電影,原著一開篇就以林蕭的視角,以一種羨慕嫉妒恨的口吻,對奢侈品名牌訴說著自己的渴求。在這之後四娘更是變本加厲,描述一個人物時,完全放棄了外貌神態動作語言等描述,而是用這人身上有多少奢侈品來定義。


另外就是電影中一言不合就開始互撕的塑料姐妹情也令人厭惡,基本上這部電影的所有矛盾衝突都靠誤會、爭吵來體現,還有閨蜜之間的互相背叛,與對方的戀人暗通曲款,就這種東西還打著友情的名義出來騙錢,真的是令人不忍直視。


3.《嫁給大山的女人》



如果說以上兩部電影的毀三觀在於不切實際的話,那麼這部電影最令人寒心的就是它的真實,撕開了遮羞布下的那血淋淋的現實。


2006年感動中國河北十大年度人物獲獎人物,郜豔敏。1994年被人拐賣到河北曲陽下岸村,在逃跑和自殺失敗後,接受現實成為了該村唯一的女教師。


這件事被拍成一部名叫《嫁給大山的女人》的電影。影片中最大程度的淡化拐賣的色彩,掩蓋了其買賣的本質,不僅讓被拐人自願留下,還美化了拐賣者的形象。不客氣的說,這部片子是對所有被拐者的二次傷害。


被拐進大山的女人,接受了自己高齡、殘障的丈夫,擁抱了自己的新生活。就差沒說人販子用販賣人口的手段在大山深處散播愛意、建設文明瞭。


豆瓣2.1分,是對這種扭曲三觀的主旋律電影最好的評價。


好的電影改變你的認知,我是芝士說電影,一個影視領域的創作者。如果你喜歡這個回答的話,請點擊關注,以後我會為大家推薦更多精彩的電影。



魔法少女芝士醬


“三觀”具體包括: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在這個高速發展的時代,時代變革的太快了,好多電影剛開始的時候剛好處在那個時代的三觀背景下,被批評為三觀不正,但隨著時代的變化發展,也會慢慢的得到大部分人的認可

《左耳》:許戈一個好好學生,因為一個誤會,弄的人家一輩子都墮落了,利用黎吧啦的感情,利用白富美的背景,結果一個惡人結局那麼安逸。

《古惑仔》系列。當年此片風靡一時,但也有很多人批評電影三觀不正,會教壞小孩。不過多年過去,現在看來《古惑仔》其實是一代人的青春,電影裡面的兄弟情也確實感動了很多人。

《大話西遊》當年星爺此片上映口碑很差,很多人更是批評其三觀不正,孫悟空居然談起了戀愛,還喜歡上了妖精白骨精和紫霞仙子,真是太不正常了。但是多年後《大話西遊》中的愛情卻成為很多人念念不忘的經典,風靡了整個時代!

《北京遇到西雅圖》我是小三怎麼了,我無理取鬧怎麼了。我美,我就是好女人。雖然我當過小三,但最後還會有一個帥氣多金的男人來愛我。

《小時代》矯揉造作、拜金、空洞虛無的價值觀是和我們大多數人的價值觀相背離的。


大貓撩劇


我電腦裡有個文件件 就叫三觀不正! 裡面全是一些違反常理 三觀不正的電影

但三觀不正 不見得不是好電影 我推薦給你

《火柴人》

片中飾演金光黨的凱奇意外的與自己的女兒相遇而讓他規律的人生起了巨大的變化,但他卻不知道在和他女兒相處的過程中一步一步陷入了「被陷害」的陷阱,最終發現這一切都只是一個局,一個他搭檔籌備許久的計劃。《火柴人》的結局雖然安排了反派的巨大勝利,但對整體(以及結局)來看是非常合理的作法

《狙擊電話亭》

這部電影所要呈現出來的都會荒謬以及城市人際關係的疏離,真要說片中殺死許多人的狙擊人並不算反派,他只是透過極端的方式揭露出像柯林·法瑞爾飾演的史都這種人的假面。

一級恐懼


班尼的錄影帶



七宗罪!


異瞳視界


其實我個人覺得對於文藝作品來說真的不能過於強求所謂的三觀了,三觀指的是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囊括了人在世界上生存的各種吧,但是首先人本來就是各種各樣的,對於三觀不應該強行一致,畢竟原本所謂的“三觀不正”就是一個偽命題,因為它本來就沒有標準的答案。

個人覺得人在世界上活著有多種方式,而作為文藝作品,目的本來就是為了反映現實的,吐槽作品三觀不正的,有點過於矯枉過正了,如果是這樣,那麼大多數優秀的作品都變成了三觀不正了,比如《肖申克的救贖》中安迪是洗黑錢、逃稅的幫兇,《這個殺手不太冷》涉及倫理,《泰坦尼克號》羅絲身為未婚妻卻和別的男人在一起,《亂世佳人》、《廊橋遺夢》《花樣年華》、《甜蜜蜜》都涉及婚外戀。但是這些作品仍然非常的優秀,受到很多人的喜愛。

而對於《西虹市首富》這部電影來說,雖然主要在講述主角王多魚一直在費盡心思的花錢,但是實際上也是在諷刺這種揮霍的現象,對於王多魚來說,雖然他有這麼多錢,但是錢並沒有給他帶來多少快樂,反而變成了負擔,花錢不是一件享受的事情,而成了糟心的事情。

他每天琢磨的就是怎麼費盡心思的花錢,而並沒有從這期間得到任何快樂,至於片中其他因為金錢對他阿諛諂媚的人就更不用說了,導演完全就是在通過這樣一個荒誕的故事來諷刺這種虛偽的現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