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開發區“方艙醫院”8人出院 他們靠什麼戰勝病毒

武漢開發區“方艙醫院”8人出院 他們靠什麼戰勝病毒

武漢晚報2月18日訊 2月18日,從武漢開發區武漢體育中心“方艙醫院”指揮部傳來好消息,第一批治癒患者8人在醫護人員精心照顧下,經嚴格檢查評估後正式“出院”。從2月12日開始收治患者,幾天內就有人出院,他們靠什麼戰勝病毒?

武漢開發區“方艙醫院”8人出院 他們靠什麼戰勝病毒

(圖為武漢開發區武漢體育中心“方艙醫院”首批治癒患者出院了。張天河 攝)

徐女士母子二人:

在方艙過得很快活

樂觀積極就有好精神和好胃口

2月18日2時37分,明媚的陽光下,徐女士和他讀高中的兒子走出武漢開發區武漢體育中心“方艙醫院”時,語帶哽咽地對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說:“我們很激動,希望我老公也早點出院。”

徐女士老公還在武漢客廳“方艙醫院”治療,回顧這段特殊的人生經歷時,她說:“確診之前我們很焦慮和惶恐,確診之後反而坦然面對了,住進‘方艙醫院’後就安下心了,因為有國家和政府管我們,還有醫生和護士照顧。”

進方艙前,徐女士和兒子在武漢市三醫院確診並開了藥,他們的藥也帶進了方艙繼續服用。每天,方艙醫護人員分為4個班次,每次換班都有人給量體溫,查血氧飽和度以及心率。

徐女士說:“這個病還沒有特效藥,所以‘方艙醫院’並沒有什麼特別的診療手段,出院前兩天也給我們開了中藥服用。但是,我們住進去後,心態好了精神就好了,胃口也跟著好了,恢復得也就越來越好,這可能是我們這麼快出院的原因。”

方艙內每天作息時間都很規律,8時吃早飯,午餐和晚餐分別於12時30分和18時30分吃,晚上還有宵夜。徐女士說:“早餐是包子、銀耳湯、紅薯、山藥,午餐和晚餐都是三葷一素,宵夜還有牛奶、麵包、方便麵,每天吃得很豐富。”

在方艙內,徐女士與病友聊天時,會相互鼓勵多吃點,才有足夠的營養來恢復。“我們天天在一起做廣播操,拍視頻,發抖音,有時候也去讀書角看書,日子過得特別快,也很快活。”

大三女生:

心態對身體恢復很重要 

“方艙裡面的條件比我想象的好,尤其是在飲食方面,比家裡吃的都要好。每餐都有四個菜,三個是葷菜。牛奶、水果每天都有供應。如果不是每天要喝中藥,我感覺不像是在治療,更像是在食療。”18日,從武漢體育中心“方艙醫院”首批出院的程女士向記者講述了自己的經歷。

程女士今年22歲,是土生土長的武漢人,目前在湖北經濟學院讀大三。她因為照顧父親不慎也感染了新冠肺炎,2月6日送父親去了醫院以後,她馬上做了檢查,CT顯示肺部呈現磨玻璃狀,但核酸檢測是陰性。

從醫院回來後,她就把檢測結果向社區做了彙報,社區登記以後,又帶她做了一次核酸檢測,結果仍然是陰性。12日,她就被社區派車送到體育中心“方艙醫院”。  

“‘方艙醫院’的醫護人員對每一位病患都非常細心,由於我平時喜歡熬夜刷手機,晚上睡得比較晚,經常發現護士查床的時候為患者折被角。病情稍微嚴重一點的病人,護士會經常過去查看。我知道他們都是從外地趕過來支援,真的非常感激他們。”程女士說。  

儘管從住院到出院只有6天時間,但程女士覺得生活還是挺充實的,每天大家一起做廣播體操,一起K歌,一起有說有笑,氛圍很融洽。“條件也越來越好,一開始K歌都是用手機播放音樂伴奏,後來還專門配了音響,參與的人也越來越多。”

對於自己可以這麼快出院,程女士也沒想到,“進來之前心裡多少有點負擔,進來之後看到醫護人員在身邊,吃的也好睡得也香,也不咳了,心態對身體恢復真的很重要。”

(記者高崇成 鄧志鵬 通訊員張敏 童新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