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救援物資生產過剩怎麼處理?

一綹灰白黑


這個是有章可循的。

根據《救災物質回收管理暫行辦法》的規定,災區縣級以上政府及有關部門負責救災物資的使用管理及回收、清理和登記工作。

生活類物質交民政部門儲備管理,做各級救災物資儲備;

救援、醫療、通訊、供電類物資交災區採購部門、受援單位或受贈單位,做國有資產管理、統籌使用。

政府徵調的救災物資,要在救災任務完成後歸還。損壞的,修復或者賠償,或出具證明作為被徵調單位核銷依據。

口罩屬於醫療類物資,根據其來源,屬於災區有關部門採購的,交還採購部門,有明確受援單位或者受贈單位的,交受援單位或受贈單位。

災區各級政府應公示救災物質的回收利用結果,並公佈救災物資回收利用舉報電話,供社會監督。


郭廣吉律師


根據救援物資種類,根據物資的屬性及合同法的規定處理。具體分析如下:

依國家計劃訂立合同

  • 合同法規定,國家根據需要下達指令性任務或者國家訂貨任務的,有關法人、其他組織之間應當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權利和義務訂立合同。
  • 國家指令性計劃的具體指標,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同有關部門確定。有的重要物資的指令性計劃,還要報國務院批准。

誠實信用原則

誠實信用原則要求當事人在訂立、履行合同,以及合同終止後的全過程中,都要誠實,講信用,相互協作。誠實信用原則具體包括:

  • 第一,在訂立合同時,不得有欺詐或其他違背誠實信用的行為;
  • 第二,在履行合同義務時,當事人應當遵循誠實信用的原則,根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及時通知、協助、提供必要的條件、防止損失擴大、保密等義務;
  • 第三,合同終止後,當事人也應當遵循誠實信用的原則,根據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稱為後契約義務。

救援物資生產過剩的處理

  • 為保證國家戰略儲備的需要,對國家下達指令性任務或者國家訂貨任務的,必須予以充分保障,不能借口合同自願不落實國家下達的指令性任務或者國家訂貨任務。
  • 但是,不是任何救援物資均可以作為國家戰略儲備,能夠成為國家戰略儲備應當根據物資的屬性判斷:保存一定的時間不變質是基本的判斷根據。

生產的救援物資能夠儲備,生產者的物資生產過剩,依合同誠信原則,即使與國家相關部門沒有訂立書面合同,因實際履行,國家也應當收購作為戰略儲備之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已經聲明,對於口罩等物資可以放心生產,國家予以收購。但生產者對於不宜儲備的物資仍應慎重。


南京徐劍


救援物資捐給單位如果將這些接收單位視為臨時捐助法人的話,那麼疫情結束則可按照近似原則進行處理。

根據《民法總則》第95條的規定,為公益目的成立的非營利法人終止時,不得向其出資人、設立人或會員分配剩餘財產;剩餘財產應當按照法人章程的規定或權力機構的決議用於公益目的;無法按照法人章程的規定或權力機構的決議處理的,由總管機關主持轉給宗旨相同或近似的法人,並向社會公告。

所以:答案為應用於同類公益事業。

另外,截至目前,口罩等相關物資急缺,若你捐贈,可申請物資追蹤,也就是將用於何地通知於你,你有知情權,接收單位也有公之於眾的義務。


減了玉肌


上次政府發話了,救援物資生產過剩,到時等疫情結束後,政府會回收買單,作為政府的戰略物資儲備,所以這個不用擔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