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生相約“雲課堂”


師生相約“雲課堂”


2月17日,烏魯木齊市第22小學教師通過網絡為學生授課。


師生相約“雲課堂”


2月17日,兵團一中學生周靖書在家通過網絡上數學課。


師生相約“雲課堂”


2月17日,烏魯木齊市第42小學二年級(3)班學生胡婼涵在家做廣播體操。 □本組圖片均由本報全媒體記者 韓亮攝

□本報全媒體記者/趙西婭

2月17日,全區各中小學根據教學實際,通過網絡學習空間佈置學習任務,指導學生在家通過不同平臺以“線上學習”的方式重返課堂,開啟新學期。

愛國主義教育是第一課

17日清晨,伴隨著國歌聲,一面五星紅旗在烏魯木齊市第130中學的操場上冉冉升起。與以往的升國旗儀式不同,空蕩蕩的操場上,幾名戴著口罩的老師完成了出旗、護旗、升旗儀式,3000餘名師生和家長在家裡通過釘釘直播參與。

該校高三(5)班的葉佳雨身穿校服,作為學生代表,在家裡進行“國旗下的講話”。“非常時期,我們與祖國並肩同行,做好科學防護,居家線上學習,一定會守得雲開見月明。”該校師生同步觀看,直播只有幾分鐘,獲得千餘人次點贊。

新疆教育學院實驗小學、阿克蘇市第一小學等學校,利用線上晨讀時間,進行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信息和科普知識講解。

新疆教育學院實驗小學四年級學生周楷瑞說:“願白衣天使們早日凱旋!我們早日重返校園。”

“在家我會好好學習,堅持運動。”烏魯木齊市第109中學五年級(2)班學生袁卓遠說,“春天來了,我們定能戰勝疫情。”

“愛國主義教育是一堂‘大課’。疫情當前,全國上下眾志成城,這就是一本生動而深刻的教科書,讓孩子們從中學到團結、責任、擔當。”新疆教育學院實驗小學黨總支書記其格說。

線上教學確保質量不降

17日上午,在溫泉縣哈日布鎮,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蒙古中學九年級(2)班學生哈斯秋魯通過網絡電視收看物理課,這節課講的是《家庭電路》,他邊看邊在作業本上認真記錄。

“雖然暫時不能去學校,通過空中課堂聽課一樣能聽懂,不明白的可以看重播,線下隨時可以問老師。”哈斯秋魯說。

為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對中小學教學工作的影響,自治區教育廳統籌整合各類線上教育教學資源,通過電視頻道、網絡平臺、移動終端等線上教學方式,供各地各學校組織中小學生居家學習使用。目前,全疆95%的中小學生具備通過電視頻道、網絡平臺線上學習的條件。

“我們要求老師同步收看線上教學內容,進行集體備課、教學討論,對學生進行一對一的線下作業批改和指導。”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教育局教育科科長吳江慧介紹,博州要求各學校根據學生線上學習條件進行分類指導,對完全不具備線上學習條件的學生,通過電話等方式指導學習、複習。同時,通過視頻會議等方式組織教師開展網上教研、開展網絡研訓、在線集體備課等活動,確保線上教學有序進行。

骨幹教師團隊錄製線上課程

打開電腦,調整攝像頭,17日下午,新疆教育科學研究院數學教研員徐健正準備錄製第三週初一年級段的線上數學課程。

“為了確保錄播質量,一節課有時候會錄十幾遍,對我們老師是挑戰也是鍛鍊。”徐健說,由於線上錄播對時間有要求,教師在語言表達方式、授課內容的節奏把握等方面都要進行調整,錄播團隊也想通過錄播課堂,為全疆尤其是偏遠地區的教學起到示範和引導作用。

據瞭解,為保障全區中小學生“停課不停學”,按照自治區教育廳的安排部署,新疆教育科學研究院組建了由173名教學名師和骨幹教師組成的錄播團隊,錄製了從小學四年級到高中二年級的主要課程。

錄播團隊成立了備課組,老師利用微信、電話等方式進行集體討論,為錄製好每一堂課出謀劃策。一週多來,老師們“白加黑”工作,確保了在線課堂順利開課。據悉,從2月22日開始,錄播團隊還將在週六、週日提供高三專業輔導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