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一點“岐黃之術”常識,怎麼做“炎黃子孫”?

不懂一點“岐黃之術”常識,怎麼做“炎黃子孫”?


2019年6月27日,中國中醫科學院的會議上,王永炎院士這樣說:下半年特別是冬至前後,一直延續到明年春季,要有瘟疫發生……王老推斷的依據是“五運六氣”原理,這樣的“神預言”在網上被翻出來了,有視頻有證。

朋友圈裡不少人覺得很神奇,有很多人佩服,也有覺得這事不知道真假,懷疑視頻的真實性。其實這也沒什麼可懷疑的。中醫的領域,五運六氣是常識,能夠推測出瘟疫發生的大概時間範圍,這並不是神奇的事情,這只是中醫的基本功。本來很普通的事情,就像農民根據節氣去耕種。但瞭解的人不多了,常識就成了奇蹟。正常的事情被當成不正常,才是不正常的事情。中醫的基礎常識在大眾的普及,實在是缺乏了。

庚子新冠病毒疫情一來,河南鄭州也新蓋了“小湯山”醫院,取名岐伯山醫院,許多人不知道岐伯是誰,這樣的文化斷層是可怕的。

中醫又稱“岐黃之術”,“岐”是指岐伯,“黃”是指黃帝。我們自稱"炎黃子孫",卻對“岐黃之術”的基本常識都不瞭解,我們是合格的炎黃子孫嗎?

很多人把中醫當成很落後、很愚昧,甚至當成迷信去批判,但前提是得懂一點中醫的理論基礎。不懂理論基礎,去批判什麼呢?批判要批判到點子上。寫文章寫得很嗨,好像信中醫的都是傻子,就他聰明。

許多人被西醫宣佈沒法治了、只能回家等死的人,到中醫那裡得到治癒的案例,實在是太多了,這是老百姓對中醫產生信任的基礎。中國人是很務實的,中醫是不是科學,這種討論在生死麵前不重要,重要的是看療效。西醫治好了,那是西醫厲害,中醫治好了,那是病人體質好自然痊癒,中醫只是安慰劑;死在西醫手裡,是盡力了,病人該死,死在中醫手裡,是中醫誤人害命……這種雙重標準,這種偏見,公平嗎?

社會大眾對中醫的無知和偏見,越來越嚴重。中醫發展面臨的外部環境,越來越糟糕。外部環境因素,會影響到內因的,許多人不願學中醫,老一輩的大師日漸凋零,體制內培養的合格中醫人才越來越少,民間的傳承也如風中之燭。更糟糕的是自然環境中土壤被汙染、大氣被汙染、地下水被汙染的情況也越來越嚴重,加上化肥農藥激素的濫用,中藥的藥性會隨之衰減。福報不足的人,看不了中醫,也很難遇到理想的中醫和中藥。中醫的衰落,可以說是共業所感。

有位作家講,時代的一粒灰,落在個人頭上,都是一座山。在這個無常的世界,能保全自己的同時,照顧好身邊的家人,已經殊為不易。學點中醫基礎常識,對自己對家人都好。人人知醫,人人自醫,能幫國家減少負擔,也能利己利人。古代稍微有點文化的人,諸如一些教書先生,都能給人看點小病,因為中醫並不難學,《黃帝內經》等中醫典籍提供的常識,足以讓普通人應對日常的健康養生問題。我們現代人,懂點中醫,也不難,只要肯用心學。

懂一點“岐黃之術”,並不是說人人都要做醫生,而是說人人懂點中醫常識,把身體調理好了,正氣存內,邪不可幹,一般小病都不是問題。比如一般症狀輕微的感冒,一碗熱薑湯,一碗胡辣湯就能搞定,不必跑醫院做這檢查那檢查、打這抗生素素那抗生素把自己整個半死。西醫有西醫的優勢,中醫並不排斥。中醫在疾病預防上的價值,也不容抹殺。

上醫治未病,學點中醫,懂點預防,等於給生命加一道保險,從風控的角度講,這是應該的,也是值得的。(宋溫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