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給孩子多少零花錢?

陸妍如


你是說上學的孩子嗎?我們是個小城,基本沒有需要孩子自己做主花錢的地方,所以平時不給,只有在過年的時候,孩子得了壓歲錢,會給他一小部分,讓他買買自己喜歡的東西,至於多少,在不同的年齡,計算一下可以買多少適合他的東西,比如,小學的時候,孩子喜歡一些小玩具,那麼,就給他大約兩三件玩具的錢,中學的時候,他會想買一些類似明星使用的東西之類的,那麼,也會理解他,就會比小學多一些。不大手大腳,又不摳摳索索,總之,是在家長大概的可控範圍內。但其實,這也和家庭條件有關,我們普通家庭,在金錢的概念上,只希望孩子知道,要憑自己的努力去實現生活的品質,但在不同的相對難以突破的環境裡,也要懂得生活。

而據我所知的家庭條件好的,他會希望孩子從小懂理財,所以,會給孩子不菲的零花錢,但,這就要做父母的在這方面有很好的素養為前提。

對孩子的金錢觀,多少是受自己原生家庭的影響,說說我小時候,家裡條件不錯,會給我很多零花錢,但是,父母卻沒教會我理財,所以,養成了我大手大腳的習慣,但,或許應了那句“女孩要富養”吧,大手大腳的習慣讓我在日後的生活中,成了捉襟見肘的月光族,但小時候的優渥卻讓我始終保持自尊自愛,只花自己努力賺的錢,且無論自己在繁華還是失敗裡,都能開心生活。所以,我給孩子零花錢的時候,會經常把自己的經歷說給他聽,給錢為什麼,不給又是為什麼。所以,現在孩子我給他多少,他就拿多少,偶爾的一次,我知道了,他會自己存下一些錢,然後買自己喜歡的東西,如果錢不夠,他會寫一些東西投稿賺些錢。他的現狀,我覺得挺好。


海茉爾


隨著社會不斷髮展,財商對一個人的成功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所以人們開始提倡從小對孩子進行理財教育,這並不只是讓孩子知道怎麼賺錢,而是要讓他們知道錢的本質是什麼,應該怎樣正確的認識和使用金錢。所以,適當給孩子一些零用錢,是很有必要的,關於零花錢的具體額度、頻率、用途、注意事項等,我們接下來逐一介紹。

▋零花錢,給多少合適?

關於零花錢的額度,每個家長心中可能都有不同標準,那麼具體標準應該根據什麼制訂呢?具體可以參考下面三個指標:

★ 孩子的年齡水平。孩子的年齡是最重要的參考指標。因為不同階段的孩子花銷需求很不相同,應區別對待,不能一個標準用十年不變,而是應該隨孩子年齡增長合理遞進,例如5歲左右的孩子每次2-5元;孩子上小學後除固定餐飲交通費,每次10-15元;到了小學高年級可以提升至每次20元;至於上中學以後,可以教導孩子做出預算,然後父母與孩子討論,商量出雙方都接受的金額。(以上這些數據是參考中等水平家庭標準給出的)

★ “市場”行情。父母可以看看孩子的同學和小夥伴零花錢有多少,給自己孩子的零花錢,不要遠高於或遠低於他的同學和小夥伴。

★ 家庭經濟狀況。可以參考第一條的標準,根據家庭經濟情況好壞,在這個基礎上做浮動。比較富裕的家庭適當多給一些也很正常,只要能正確引導就好;比較困難的家庭可以儘量控制額度,但是不建議完全取消。

▋零花錢,多久給一次合適?

孩子年齡越小,自制力越差,所以給零花錢的頻率要儘量高,每次給的錢要儘量少,再隨著年齡增長逐漸提升金額,降低頻率。例如,10歲前的孩子可以一週給一次,10歲以後可以半個月或一個月給一次,直到延長至一學期給一次。零花錢的發放最好是定時的,比如每週一發放,類似於工資,這樣有助於培養孩子的規律性。

▋給孩子零花錢,不要抱著這兩個目的

誤區1:把零用錢當成獎罰形式

很多家長習慣於把零花錢當成交換條件,讓孩子在金錢驅使下做很多本來就該做的事。比如按時做完作業給2元、吃飯不挑食給1元、按時起床給1元、考出好成績給50元……都是不對的。這裡要注意培養孩子的勞動觀念,讓孩子明白獲得報酬並不是只是因為付出了勞動,而是要看有沒有為別人提供服務或幫助。

誤區2:用零花錢代替親情

有些父母覺得只要給孩子很多零花錢,就能讓孩子覺得自己的父母非常愛自己。其實單純的給零花錢並不能代替父母的陪伴和照顧,父母一定不要因為給了孩子足夠的零花錢,就覺得可以拿出大量本應陪孩子的時間去工作或應酬,而把孩子孤零零扔在家裡。

▋零花錢已發放,怎樣監督孩子使用?

1.適當提建議

建議應該建立在尊重孩子對零花錢決定權的基礎上,因為一旦管得過嚴,孩子就成了“儲蓄罐”,也就失去了用零花錢培養孩子正確消費觀和理財意識的作用。另外父母要注意,孩子在零花錢的使用上犯一些小錯誤時不要過度批評,因為這些小錯誤往往能增加他們對金錢的認識。

2.灌輸“安全消費”意識

家長給孩子零花錢,最擔心的就是孩子拿零花錢去做些危險的事情,所以“安全消費”的意識是必備的。比如對於年齡還比較小的孩子,要告訴他們不要買小攤上那些有怪異香氣和熒光的文具;稍大一點的孩子,要讓他們小心來歷不明色的塑料玩具,以及發射塑料子彈的玩具槍,避免他們誤傷自己和同學。

3.注意孩子的“自私”行為

很多孩子拿到零花錢後,光想著錢已經歸了自己,而不會想錢是怎麼來的,於是變得很小氣和自私,買了東西不想跟別人分享。出現這樣的情況父母就要及時進行教育,告訴他們愛是互相的,只有懂得分享才會受到歡迎,避免孩子從小形成資源封閉的意識。

總而言之,想從小培養孩子的財商,就要適當給孩子一些零花錢讓他們練習,這樣孩子就能在成年之前學會有計劃地花錢,從而形成一套獨立而健康的金錢觀,並且通過對金錢的正確理解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從這個角度看,零花錢的意義就不僅僅是培養財商,還有提高孩子處理與外界關係”的能力。所以,每個家庭都應該適當給孩子一些零花錢,並提供正確的理財教育。


溫馨5


根據家庭條件來定吧,不同的家庭給孩子的零花錢不一樣。我們家裡小孩子上幼兒園,一般不給零花錢,等她上二年級了,孩子爸爸一般每天給她兩三塊錢,擔心她中午沒吃飽餓肚子,讓她買零食吃。孩子長大了,也慢慢懂事了,捨不得花錢,一般買五毛錢東西吃,剩下的買文具。


八桂新鮮事


我們家女兒我是一週給她一次,固定在每週週日給她。金額按照讓塔年齡給,從她5歲時候開始正式給起的。這些零花錢由她自己支配,我不去幹涉。她可以買一些小零食,小圖書什麼的;也可以攢起來。零花錢 也是培養孩子財商的一個方法,讓孩子意識到什麼錢,錢有什麼用,培養孩子初步的金錢觀。


陸妍如


我沒有給孩子零花錢,老師不讓孩子帶錢去學校,怕孩子胡亂買零食吃。

但是我贊成給孩子零花錢的,每個月定量給,讓孩子自主選擇怎麼花用,可以鍛鍊孩子理財的能力。

有一個親戚是老師,她的孩子就在她們班,孩子一直到小學畢業了,還不會花錢,平時都是需要什麼媽媽就給買什麼,孩子沒有機會花錢。去年孩子上了初中,需要住校,媽媽給了飯費和零花錢,孩子拿著錢不知道怎麼挑選商品,也不知道怎麼花,更不知道什麼東西大概多少錢,很是迷茫我。


康恩媽媽111


我一直沒有給孩子零花錢的習慣,因為學校老師三令五申不讓孩子帶錢和零食到學校,有一次,一個孩子帶了50元錢,在學校丟了,媽媽找到老師讓幫忙找找,老師興師動眾也沒找到,家長不開心,老師也感覺沒面子。為了少有這一類的麻煩發生,老師不讓帶零花錢,我們也就不給了,需要啥放學後經過家長同意,再去買也不遲吧?


書之友吳四


我們老大大班了,我給孩子零花錢了一天五塊錢想買什麼自己買,想買大件自己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