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間鄉鎮水果小店:居然做到了一年30萬以上的純利潤

一間30平米不到的水果小店,座標江西贛北三線城市下面的一個小鎮,這麼小的一間店能做到純利潤30萬以上,吹牛不帶這樣吹的吧。

一間鄉鎮水果小店:居然做到了一年30萬以上的純利潤


起初我也以為是吹牛,但根據我自己坐在門口的觀察,因為我家就在水果店斜對面。發現真的不是吹牛。

因為:我坐在門口的那一段時間,小店人流絡繹不絕。

做生意想賺錢的首要條件就是:量。一個小鎮本來人口就不多,每一家店輻射相應的範圍,算下來似乎也沒什麼好做的。所以這個小鎮的大多數人都去做了賺錢的生意了,什麼生意呢,加工製作羽絨服。作為江西有名的羽絨服裝小鎮,這個鎮的支柱產業就是羽絨服加工。為此這個鎮也遠近聞名,為當地留住了許多年輕勞動力,走在這個小鎮的大街上,不同於大多數中西部鄉鎮空空如也的模樣,這裡卻隨處可見年輕人讓你誤以為是在東部發達省市的鎮上。所以,這些有著不錯的經濟條件的年輕群體提供了最基本的消費群體。所以奶茶,西式快餐,水果店,蛋糕店都能開的有聲有色。如果這個鎮和其他鎮一樣都是留守的中老年,那麼最基本的條件:消費量就不上來。

其次:既然消費量上來了,那供應量必定也會增加,所以小店500米範圍內提供水果的店面和超市已發現的有4家。那為什麼又是他家能夠鶴立雞群呢。我媽就是他家的老客戶,當然不是我媽喜歡吃水果,是為了給2個侄子。所以我就問了我媽:你為什麼喜歡到他家去買,因為我買水果一般都是去超市,我在水果攤不敢買,怕上當。然後我媽的回答:他家水果價格也沒有特別,和其他家也差不多,但是老闆娘會做生意,買幾塊錢,後面的零頭都給你去掉,買了幾十塊,還能給你去掉幾塊錢。好了,這個就抓了人的通病,愛佔小便宜,所以大家都喜歡到他家買水果,而且老闆娘敢倒掉,我媽以前也賣過水果,賣完的不新鮮的就會放在一邊,做低價處理。但是這家和小鎮的其他家水果店不一樣:敢倒掉,許多不新鮮的水果就直接倒掉了。

好了:就算你會做生意,人緣好,那又怎麼能超出常規賺到錢呢。這個就是我哥告訴我的:老闆娘採用了現在城市裡都用的社群營銷,大家可不要以為社群營銷只有在城市有,鄉村人民的智慧也是槓槓的。他們家的老客戶基本都在群裡,平時經常會發布一些水果上市的信息,以及群內團購水果的活動,作為電商發達小鎮,小鎮的年輕人手機使用頻率那是絕對的,在手機上就能知道店裡面的水果信息,所以來到店裡的就是成交的人群,據我哥說:平日裡的一天團購量能有好幾車,這對於一個小鎮的消費量來說是非常驚人的。社群營銷的使用就突破了距離邊界,所以這家店的消費人群輻射到了3到5公里,小鎮本來就不大,3到5公里就基本涵蓋了小鎮的主要範圍。

所以他的30萬估計還是保守謙虛的,因為他這一年的住宅以及其他消費證明了確實是賺到了錢。所以有的時候大家只想著蜂擁而入去一個行業賺錢,卻忘了可以從另一個角度出發,去為那些賺了錢的人提供產品和服務。都說大城市裡的錢好賺,其實3,4線甚至經濟面不錯的鄉鎮生意更好做,錢更好賺。因為在這些地方:一年10幾萬的純利潤太平常不過了,在城市裡上班這都已經是高工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