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抗擊疫情 貿促會在行動

文 / 齊力

2019年12月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漢暴發流行並迅速傳播。隨著世界衛生組織(WHO)認定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疫情對進出口企業的影響牽動人心。

自疫情發生以來,中國貿促會高度重視並紮實推進相關疫情防控工作。1月25日,中國貿促會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貿促會黨組書記、會長、會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組長高燕多次就做好防控工作作出指示和具體部署。29日,高燕主持召開領導小組會議,傳達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精神、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批示和中央《關於加強黨的領導、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堅強政治保證的通知》精神,聽取貿促會疫情防控工作階段性彙報,對下一步疫情防控工作進行全面部署。

疫情當前,如何幫助企業防風險、減損失?貿促會將一直在疫情防控期間加強對企業的服務工作,與企業攜手並肩。


全力抗擊疫情 貿促會在行動


出具不可抗力事實性證明

2月2日,中國貿促會向浙江湖州某汽配製造企業出具了全國首份新冠肺炎疫情不可抗力事實性證明書。

據瞭解,該企業為法國標緻公司非洲工廠轉向機殼體供貨商,受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無法按時向境外客戶交付產品。如不能及時提供無法履行合同原因的合法證明,企業不僅要承擔價值240萬元的直接合同損失,還有可能會因導致對方生產線停產2周造成約3000萬元的損失被追償,商譽受到的影響更是不可估量。為此,企業向市貿促會緊急求助,希望能為其無法履行合同的原因提供證明,降低損失。

自疫情發生以來,湖州市貿促會一直密切關注情況,告知廣大外貿企業新冠肺炎疫情屬不可抗力事實範圍,並派專人輪值服務。收到企業申請後,立即通過網絡對申請文件進行初審,在中國貿促會、浙江省貿促會等上級部門的幫助下,成功出具全國首份新冠肺炎疫情不可抗力事實性證明。

針對疫情直接影響到關聯企業之間的合同履行情況的問題,1月30日,中國貿促會商事認證中心發佈公告稱,受疫情影響,國際貿易合同無法履行的,中國貿促會可以開具證明。公告稱,當前,我國發生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我國部分企業在貨物及物流等方面遭受嚴重影響,可能導致國際貿易合同或承包合同無法履行。為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幫助企業減少損失,根據國務院批准的《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章程》的規定,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可以出具不可抗力證明。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影響,導致無法如期履行或不能履行國際貿易合同的,企業可申請辦理與不可抗力相關的事實性證明。為此,中國貿促會商事認證中心開發了線上認證平臺,實現“不見面辦公”,幫助企業線上辦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不可抗力事實性證明。企業亦可通過QQ群、電話等方式與當地貿促會聯繫辦理證書。

據瞭解,不可抗力事實性證明屬於商事證明領域中的事實性證明行為,是指由中國貿促會及其授權的分、支會應申請人的申請,對與不可抗力有關的事實進行證明,出具後當事人可以部分或全部免除不履行、不完全履行和遲延履行合同的責任。該證明已得到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政府、海關、商會和企業的認可,在域外具有強大的執行力。

“綠色通道”為疫情下的企業出口“加速度”

疫情的蔓延打亂了正常的業務辦理模式,為了不影響業務的正常辦理,商事認證中心的另一則公告稱,在疫情期間,對於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延誤的企業境外招標重大項目或其他緊急情況,專門設立“綠色通道”服務,加速保障貨物通關、結匯的順利進行和企業的對外招投標經濟活動的順利開展。

“綠色通道”服務涵蓋原產地證快捷出證、商事證明書立等出證和使館認證加急辦理等具體服務業務。其中,企業若申請原產地證快捷出證,凡“自主打印”企業申請辦理使館認證的原產地證書可電話聯繫申請異地出證,由認證中心打印後送辦外交部、使館。企業僅需在商事認證平臺申請相關使館認證操作,並將申請信息告知業務人員,業務人員平臺受理後即可;若企業申請商事證明書立等出證,企業可登錄商事認證平臺按要求在線上傳認證文件及相關佐證材料,業務人員受理通過後即提交認證資料,收到認證資料當天出具貿促會商事證明書;若企業需要外交部、使館認證加急辦理,企業可登錄商事認證平臺,填報使館認證信息。因使館認證加急時間及要求各異,企業需提交申請並聯系業務人員發送電子版即可,由商事認證中心安排專人進行對接,保障最短時間認證完成。

與此同時,為有效減少人員聚集,阻斷疫情傳播,同時保障企業及時順利申辦各類原產地證書,鼓勵企業積極開通貿促會原產地證書自主打印功能,實現24小時“足不出戶、自主打印”原產地證書申辦。 自2020年1月6日起,貿促會全面擴大電子原產地證書籤發和自主打印服務範圍,範圍涵蓋除中國—哥斯達黎加自貿協定原產地證書外的各類原產地證書。此外,企業出境ATA單證冊的申辦、備案、核銷等業務均可實現在線辦理。

組織企業募捐,疫情面前不缺席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疫情發生以來,中國貿促會駐外代表處積極行動,幫助尋找國內緊缺醫療物資,協調當地中資企業捐款捐物。

疫情發生以來,中國貿促會駐埃及、澳大利亞、奧地利、比利時、波蘭、德國、法國、哥斯達黎加、海灣地區、韓國、加拿大、新加坡、意大利、印度、智利等代表處通過發出倡議,積極協調當地中資企業等為支持國內抗擊疫情捐款捐物,尋找國內緊缺的醫療物資。駐比利時代表處草擬併發布“眾志成城抗擊疫情——比利時盧森堡中資企業協會關於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第三號通知”,號召會員同心協力,行動起來;駐韓國、印度、奧地利、波蘭、法國、海灣地區代表處等積極籌集口罩、防護服、護目鏡、洗手液等物資,向國內運送;駐巴西代表處與3M巴西公司協調爭取一批醫用N95口罩和護目鏡;駐加拿大代表處多方渠道尋找國內急需的符合標準的防護服和口罩供貨商,相關採購工作正在加緊進行;駐智利和哥斯達黎加代表處積極協調當地中資企業協會,為國內捐款支援抗擊疫情。截至2020年1月31日,已有16家承擔境外中資企業協會秘書處工作的貿促會駐外代表處積極履行秘書處職能,向所在國和地區的境外中資企業發起捐贈倡議,其中11家已報告完成捐贈或籌集醫用口罩1175100個,醫用手套1022500副,防護手套6000副,防護服18641套,護目鏡20018副,防護靴10000雙,醫用洗手液1000個,空氣消毒液1000個,醫用消毒液260瓶,捐款12700美元。

各地分會也通過多方渠道在全力抗擊疫情的鬥爭中發揮自身優勢,號召會員企業馳援武漢,共克時艱。截至記者發稿,廣西國際商會會員企業直接捐贈和通過廣西國際商會、其他渠道捐贈的現金、物資已經達到1500萬元人民幣。1月下旬,廣西國際商會通過微信公眾號向社會各界愛心企業和人士發出《關於向武漢等重點疫區捐贈的倡議》,廣西國際商會會員企業有的第一時間恢復生產應對疫情,有的捐款捐物,有的籌集資源助力疫情防控,有的結合自身能力直接加入對抗疫情的行動。遼寧省貿促系統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鬥爭中,積極與貿促會駐外代表處進行對接,協助地方進行醫療物資採購,同時依據中國貿促會授權,做好辦證和出具證明等工作。

中國國際商會會員企業通過多種形式積極參加到此次抗疫防病的行動中。復星於1月24日啟動全球醫療物資調配計劃,10小時內,全球第一批採購超過24萬套防護服和超過20萬個醫用口罩已經落實。阿里巴巴於1月25日宣佈設立10億元醫療物資供給專項基金,從海內外直接採購醫療物資,定點送往武漢及湖北的醫院。國家電網公司於1月27日向湖北捐贈5000萬元,捐助實物6028萬元,用於武漢雷神山醫療點和火神山醫療點電力設施建設。

疫情不停,馳援不止。中國貿促會將繼續做好企業的服務工作,凝聚起眾志成城、全力以赴、共克時艱的正能量,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