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建聯之後誰能接班,中國籃球還有希望嗎?

無處安放的小燚仔


在這個問題上,非常傷心,我作為一個廣東人,我覺得甚至嚴格來說,易建聯都沒有接替到姚明的位置。

真辛酸,以前百度貼吧還在群嘲太空易不配當姚明的接班人,現在我們才發現我們根本不配談論易建聯。。我們連一個可以接替他的人都沒有。。姚明等三大長城走了起碼還有易建聯頂著,孫悅劉偉王七朱芳雨各有各有的長處。以前我們在差劉偉也可以在歐洲頂級控衛面前把球艱難的帶過半場,還有可以突韋德的陳江華。這些人不敢說可以比的過NBA球員最起碼各有優點是個良好的功能球員。現在我們連個可以發球的人都沒有

沒錯,易建聯在姚明退役後頂住了壓力,也發揮到了他的作用,但是,中國隊實力有目共睹的在下滑。易建聯什麼水平,什麼生涯?那就是僅在姚明之下,中國男籃第二人。

一個35歲的老將,仍然是中國男籃的絕對核心,第一攻擊手。也是最讓人放心最穩定的球員。

而以目前中國男籃的配置,在可預見的範圍內,中國沒有一個人能頂替易建聯的位置,達到易建聯的高度。

巔峰的易建聯是什麼水平?刨去性格,交流問題,易建聯是NBA級別的輪換球員,且不是藍領打法,尤其在CBA,國家隊是絕對核心打法,能抗下巨大的球權,出手權。

先說被很多人期待又令無數人傷心的周琦:性格,心態,擔當這些問題都姑且不論。周琦本身定位是一個防守型內線,進攻端無球為主,不是不吃球權,是沒有太多的自主進攻能力。再加上瘦弱的體型和羸弱的身體對抗,亞洲範圍,對抗一些糙哥或許還有的發揮,遇到高水平的內線只有被打爆的份,要知道易建聯可是國際賽場的大殺器,硬頂加索爾兄弟不落下風。

再說另外一位國字號內線主力王哲林:其實王哲林用一句話形容就可以概括——一個移動合格但也減重,減少對抗,減少力量的唐正東。CBA低水平比賽內線殺器,但是在高水平比賽中受限於速度,臂展,對抗也就是這個水平。

而真正在易建聯後(可預見的35歲的易建聯最後一次世界盃了,如果可能20年最後一節奧運會36的他要功成身退了)能承擔大量球權自主進攻的是兩個外線球員——二三號搖擺人丁彥雨航和一二號搖擺郭艾倫。但在穩定性上,能力上,水平上,和易建聯的差距不是一點半點,兩連CBA最佳球員的丁彥雨航的水平只能讓他打發展聯盟,而且最近遭遇了運動能力退化的大傷。而郭艾倫的不穩定,面對世界級後衛也顯得捉襟見肘。

這就是中國男籃的現狀,易建聯是中國男籃可預見的最後一塊遮羞布,退役之後,中國男籃還能否雄踞亞洲,真的難說了。




體育屋


1.周琦

畢竟他是中國最近的一位登陸NBA的球員,臂展也好,天賦也好,防守面積大。但是2019的世界盃更是一次關鍵的發球失誤葬送了中國隊的好局,導致輸掉了比賽,不難看出,周琦還是和易建聯有著一定的差距的,希望,再過幾年,周琦能真正的成長起來,從易建聯手中接過中國男籃這杆大旗。

2.郭艾倫

作為本土,甚至是亞洲第一控球后衛,郭艾倫的實力也不容小覷,但是年紀尚小,在今年的比賽中雖然是中國男籃的核心之一,可是頻繁遇到犯規麻煩,在某些回合甚至容易頭腦發熱出線強行出手的情況。其實對比一些歐美的後衛,還是可以看出,郭艾倫在某些層面上跟他們還是有一些差距的。

3.丁彥雨航

丁彥雨航的表現出色,大家是否還記得丁彥雨航在里約奧運會之後,甚至超越了易建聯成為了新晉的MVP。如此優秀的選手成為繼易建聯之後的候選人也是當之無愧。

周琦,郭艾倫,丁彥雨航這三位球員是我認為比較適合的人選。


崩崩體育


如美國那個聯盟一樣,喬丹職業生涯末期,聯盟都在推下一個“喬丹”,結果百花齊放,科比、麥迪、卡特、艾弗森、到後來的03一代,他們做到了傳承,媒體是一個次要因素,最主要的是球員的苛刻自律和個人的技戰術能力。而反觀我們男籃,姚明要退役時都在吹噓誰是下一個“姚明”,易建聯、李慕豪、周琦、王哲林等等,可最後還是阿聯靠他的接近NBA球員的自律,維繫著中國男籃的可悲榮譽,我們的選材體制是看身高,這些球員一般來說從體校或者青年隊升入一隊後,待遇的提升,社會的物質吸引,這幫年輕球員大部分免疫力喪失,在一篇報道中,南方一支球隊下午訓練結束後,隊的幾個隊員呼啦一下就撤了,去參加企業老闆組織的飯局去了,第二天訓練的時候,會交流昨晚的排場,這樣的風氣和凌晨四點的洛杉磯比起來,高低便知,國內的年輕球員如果能高度自律,刻苦訓練,怎麼不會更上一層樓?我個人看好深圳的沈梓捷,天賦極佳,打球觀賞性強,可就這樣,他也已經是打了四年CBA的人了,如同一句廣告語所言:不做下一個誰,要做第一個我!努力吧,男籃新一代。


飄零小哥


對於去年的中國男籃來說是特別遺憾的,本該贏的比賽因某些原因輸掉了,也因此失去了本該直通奧運會的機會,這是其一,更遺憾的的是易建聯也要退役了,易建聯已經為國征戰了15年,但在如今的國家隊他依舊是隊伍的頂樑柱,說句不好聽的,球隊其他球員你們有想過這是為什麼嗎?你們有覺得一絲不好意思嗎?看著傷痕累累的老兵肩負重擔,而你們卻在關鍵的時候犯這麼低級的錯誤。恐怕這可能是易建聯在國家隊的告別演出了吧。

通過這次世界盃,可以看出很多東西,真的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中國男籃與世界的差距真的很明顯,首先身體素質,人家滿身肌肉,像塊鐵一樣。在身體天賦不如對方的前提下,連投球命中率都是世界倒數的,基本功也沒有人家紮實。都說要相信自己的國家隊伍,但你們至少讓我們看到你們的進步啊,其實世界盃的惜敗,大家真的不想罵的那麼難聽,確實是心裡怨得很,自己滿滿得期望被鬧劇般得跌倒谷底,換誰誰不難受,確實在賽場上失誤是很正常的,但是有些失誤就是平時懶惰,不進取導致得。本來我一直覺得中國男籃還不錯的,至少在亞洲還不錯,但當我看完中國隊和波蘭隊那場比賽後,我開始恐慌,我相信中國球迷大部分都有這樣的恐慌,如果沒有易建聯,中國男籃該怎麼辦?換句話說有誰能像易建聯一樣挑起大梁?

周琦,郭艾倫?

其實一開始周琦是最具期待得,到NBA深造,但是如今看來,不是那麼一回事,原因應該大家都知道,畢竟世界盃關注熱點就是他了,周琦在16年奧運會,被球迷戲稱為週一板周琦,真的是恨鐵不成鋼,現在看來還是一樣,恨鐵不成鋼,怎麼能成為易建聯的接班人,反正現在是不可能的。如圖:

郭艾倫也是一樣,亞洲第一控衛,在亞洲確實風光無限,但是到了世界的賽場上,與他們的差距確實不止一點點,毫不誇張,樣樣都不如。身體、速度、視野、命中率........

我認為最有希望的就是丁彥雨航了,但是一直處於傷病狀態,如今怎麼樣就不太清楚,想要回到巔峰狀態可能有點難度,但我還是希望他能站出來。

如今的中國男籃真的是斷層了,十年前的黃金一代,姚明,易建聯,王治郅,劉偉,孫悅

.....

能挺進奧運會8強,但現在真的現在是個夢想,連奧運會都是個夢想,我們只能期待著領袖的到來,但是時間是個問題,但我還是希望大家不要對男籃失去信心,他們也會努力吧,畢竟拿著高工資,不會不幹事兒吧。

如果可以的話,易建聯再扛一兩年吧,中國隊如今真的不能少了你,說句不好聽的,少了你就成無頭蒼蠅了。最後跟為國征戰15年的老兵易建聯說聲:“幸苦了。”


籃球德魯


一將無能,害死三軍!

中國男藍2019年在家門口的世界盃因為李楠的無能指揮,不僅害了男藍失去直接進軍東京奧運會資格,更嚴重打擊了球員的自信心,對球員的聲望也是嚴重傷害。

易建聯之後誰能接班?好多人寄希望於小將王泉澤和張鎮麟,可他們才20歲,將來能否成材還是未知數。

梅花香自苦寒來,寶劍鋒從磨礪出!

其實在現在這批男藍隊員中,郭艾倫和周琦正當年,身體素質和球技亞洲一流,完全有機會和能力接班易建聯,我們不要因為年輕人的一次失敗,就對他們全盤否定。他們需要的是細心和耐心打磨。

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中國男藍多的是千里馬,缺的是伯樂。看看中國女排的成長曆程,我們清晰地看到郎導對朱婷、袁心玥、張常寧、龔翔宇等嘔心瀝血的培養,她們年年都在進步,朱婷貴為世界第一還主接六輪一傳。而中國男藍呢?郭艾倫十七歲就名震世界,亞洲最佳後衛,球技一流,可這些年優缺點還是如此分明,短板傳球沒一絲改變和提高。周琦也是如此,多好的身體條件,技術也是一流,可欠缺的是作風,沒有強硬、頑強和敢於拼搏的意志。也許有球迷說他們是不思進取,亂泥抺不上牆,可我認為我們更應該反思,看看我們這些年國家男藍主教練今天張三,明天李四;看看李楠在去年世界盃對郭艾倫的使用,根本就沒將大侄子當核心得分後衛使用;看看他們的成長環境,一次失敗,某些球迷無盡的羞辱。

失敗是成功之母!我們不要因為一次失敗,就對小夥子們全盤否定。我們更應該珍惜眼前人,郭艾論和周琦正值當打之年,他們是難得的人才。我們不要把希望全部寄託在未來的某二、三個人身上,因為多年前,郭艾倫和周琦也是我們所寄託的偉大希望!






沉默是鉑金


阿聯退役之後還真就沒有接班的,至於中國籃球有沒有希望?答案是肯定的,有,關鍵看我們如何去走這條路。



☞阿聯之後難有扛鼎之人

這一點在世界盃已經體現的淋漓盡致。

*周琦本來被寄予厚望,但是真正的大賽中周琦缺難堪大任,不僅僅是球風偏軟問題,還有關鍵時候的頭腦清晰度不夠,對波蘭那場沒有必要的犯規絕對體現出他的心態,還有關鍵那次邊線球並不能將全責放在他身上但也能後看出他關鍵時候的心理抗壓能力欠缺,更重要的是周琦缺少核心和領袖氣質。



*王哲林是關鍵時候頂不上去,別看這幾個賽季他在聯賽中表現出色,但在大賽上真要往上衝時他衝不上去,無法真正的打出強力中鋒實力,說白了還是對抗能力不足。世界盃期間這一點表現比較突出,另外王哲林也沒有核心領袖氣質。

*郭艾倫,同樣被寄予厚望的郭艾倫在世界盃上表現也是比較低迷,雖然郭艾倫這種拼和衝的勁頭不能泯滅,但是郭艾倫大局意識還有整體的綜合能力還存在不足,郭艾倫也不具備領袖和核心的氣質。



這三個人應該是阿聯之後自身能力最強的三個人,他們都不具備那其他人更不具備了。

☞中國男籃發展有誤區

這個誤區就是太過強調內線的發展而忽略了鋒線和後衛線的提升以及人才的培養和挖掘。

這個不僅僅是國家層面俱樂部層面同樣存在這個問題,看看現在美國NBA最強的點基本都在鋒線和後衛線位置,鋒線和後衛位置主宰比賽的居多,內線正向著全面能力轉變,內線不僅有護框能力還要有策應能力更要具備中投和遠投能力最好還有組織能力,如此大趨勢下我們這樣的思路顯然已經不合時宜。



*內線球員能夠出來姚明、王治郅、易建聯這樣的百年一遇,這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沒有這樣的內線怎麼辦?像只有周琦這樣的怎麼辦?停滯不前?

*鋒線和後衛球員這是群體最多的也是能夠發掘出更多能力突出的,畢竟基數大產生優秀球員的肯定多於內線球員。

如此長期的以內線為導向的思路已經不適合現在籃球發展,中國女籃為什麼有這麼好的成績?因為中國女籃沒有單單的只依靠內線相反鋒線和後衛線都有強點,這就構成了最基本的籃球運動要素,擁有了陣容均衡的基礎,也是贏球的關鍵。



☞中國男籃還有希望嗎?

希望肯定有,就看如何發展了。如果還是一味的依靠內線總是打內線核心,那麼有可能退步,如果能夠全面發展,不單單依靠內線而且三條線均衡發展那希望肯定會增大。


醉眼觀球


易建聯退役之後,就目前國家隊及CBA中國籍球員裡來看,接班的人還真的找不到!之前寄以厚望的周琦大魔王不能給予否定,但就接班阿聯這事還是不能給予肯定。就目前確定核心接班的情況只能希望阿聯再將職業生涯延長,核心阿聯,還是不能動搖!

但說中國籃球還有希望嗎?這個回答當然是肯定有的!國家對籃球政策可以看出,是大力的培養新星,無論是球類直播平臺,還是綜藝節目,以及對民間籃球的重視和學校專業性培養,都可以看出中國籃球明天的希望。

而且我們周邊的籃球場越來越多就是最好的證明。希望我們做好自己,鍛鍊身體,相信中國籃球體制,少年強則國強,我們中國籃球的明天會更強!


成功打響翻身仗


中國男籃自從姚明和王治郅退役後,男籃的領軍人物非易建聯莫屬,雖然阿聯已經32歲,但由於其自律和非常高的職業精神,目前還保持著很好的競技狀態。今年的CBA總決賽更是帶領廣東隊重新奪得總冠軍,個人更是榮獲FMVP稱號,以阿聯目前的狀態,繼續保持兩年左右沒有問題,但老將終究會會退役的一天,未來中國男籃必須要有新的領袖站出來,就目前來看,郭艾倫、周琦、丁彥雨航最有希望接過領袖的旗幟。

  郭艾倫打球最有觀賞性,技術最出色,也最接近領袖,但是他的性格,以及網紅特性註定無法成為球隊老大。如果他想接班易建聯必須遠離網紅,遠離娛樂,把更多精力放在球場上,寬容對待隊友。郭艾倫的出現,改變了中國男籃後衛無攻擊力的歷史,特別是在突破殺傷力上,堪稱中國男籃歷史最強後衛。不過由於亞洲人身體素質受限,郭艾倫一直沒有向NBA發起挑戰,這也決定了郭艾倫的上限。而且郭艾倫的突破能力在國家大賽並沒有表現出獨擋一面的氣質,所以我覺得郭艾倫還需在國家大賽上進一步證明自己。

  周琦氣質和統治力,也無法達到領袖要求,去NBA的方式和回CBA的鬧劇給他減分不少。周琦事件之後,大多數媒體和球迷的看法是太追逐個人利益、不信守承諾,周琦在金錢和利益面前有所迷失。周琦22歲,已經擁有三年CBA職業聯賽以及NBA火箭隊效力的經歷。未來十年周琦都有可能是易建聯之後中國籃球內線核心,今後每個賽季場均25+10將成為常態,但其也有弱點和不足,身體過於單薄,打球缺乏硬度和霸氣。周琦的水平在CBA屬於頂級的內線,但身體對抗較弱的他放在國際賽場上比較就略顯吃虧了,還是希望周琦迴歸CBA後能不斷提高球技,努力為男籃效力。

  丁彥雨航雖然是兩屆MVP獲得者,但是是在無限出手權的情況下取得,如能在本屆世界盃中,能展現出高人一等的得分能力,也許會接近領袖。但是他的身上同樣缺乏領袖氣質。去年趕赴美國休整一個賽季。而期間也曝出“出口轉內銷”、索要超兩倍1600萬年薪等問題。儘管已經回國但與老東家山東男籃仍有分歧。離開球隊前場均26分5.3籃板3.2助攻,但也被指是佔用過多球權、刷數據等問題。小丁仍面臨傷病、競技狀態等問題,在為人表率和領導力方面有所欠缺。

  他們幾個都是領袖,又都不是領袖。都是的原因是中國男籃現狀就這樣,未來能上得了檯面的也差不多就是他們幾個。都不是的原因大家也明白,他們當中沒有一個可以成為未來男籃的絕對核心!他們不是易建聯,更不是姚明。未來的路,很長!






籃球員


2019男籃世界盃正在中國火熱的進行中,遺憾的是中國隊在拿到一支上上籤的情況下,本應該可以小組出線的,但還是沒能成功從小組突圍,以1勝2負的戰績慘遭淘汰。

輸掉比分本身並不可怕,競技比賽誰都不可能成為常勝將軍,但可怕的是中國隊後繼無人,年輕球員沒有一個成長為真正的領袖,易建聯已經不再年輕,在易建聯之後誰來接班呢?

曾經中國男籃有姚明和王治郅這樣的領袖球員,在他們之後易建聯成長起來,成為這支球隊的核心,易建聯從2004年就已經代表男籃出站世界大賽了,2008年奧運會之後他就獨自扛起了這支球隊。

在本屆男籃世界盃中易建聯依舊是獨自帶隊,由於缺少幫手加上年齡的增大,他的體能出現問題,沒有了體能的支撐狀態也並不是十分出色,在於波蘭的比賽中消耗了巨大的體能,導致他在生死戰中只拿到了11分8籃板。

而作為新生代的主力球員,被寄予厚望的郭艾倫和周琦難堪大用,在關鍵時刻無法挺身而出幫助球隊,在世界籃球都在進步的情況下,中國男籃停滯不前就相當於是退步,不知中國男籃何時可以實現崛起


健身小塵


中國男籃現在已經深陷泥潭無法自拔,隨著易建聯的逐漸老去,中國男籃很難出現接替易建聯的位置,扛著中國男籃前行,或許中國男籃的低谷才剛剛到來!而中國男籃的希望也寄託於姚明的改革上,發掘更多的優質人才,這樣慢慢中國男籃才能走出低谷,有新的希望!

目前男籃的幾人難堪大任!

提起目前年輕的幾位球員,周琦、趙睿、郭艾倫、等人都難以接替易建聯退役後中國男籃的空隙,周琦這幾年也沒少練,遠去過NBA,近在CBA稱王稱霸,但是到了國際賽場,他總是有些飄忽不定,沒有達到自己最佳的狀態。總的來說就是心理素質不夠好。周琦也深知自己的不足,雖然一直在彌補這方面的缺陷,但是效果一直不是太過理想!

郭艾倫性格上的問題始終讓他無法達到他想要的高度,在去年的世界盃上的慘痛表現和衝動的性格,註定不是我們要尋找的接班人,在遼寧這些年成長已經進入緩慢期,曾經號稱“亞洲第一控衛”,也在人多嘴雜中慢慢沉寂,只留下滿地笑話!

中國男籃需要改變建隊思路,希望總會有!

其他球員在國際賽場上也難有大的表現機會,所以目前易建聯後沒有更好的接班人!

目前世界流行小球戰術,而中國男籃一直圍繞中鋒建隊,從原來的姚明到現在的易建聯,或許我們已經和世界籃球脫軌。姚明之後我們中國男籃一步步進入低谷,就可以看出了我們需要改革,需要發展小球戰術,而廣東男籃目前就是利用的小球戰術,這一點倒是符合國際籃球的發展軌跡。

易建聯雖然沒有接班人,但我們目前沒有大的賽事,奧運落選賽難之有難,我們完全可以抽出身來,從新發展咱們的籃球,不在以大中鋒為建隊核心,而改為小球運作,我們有的是時間去等,而咱們中國不缺乏籃球之人,在加上姚明的改革,只要我們一步一個腳印,咱們男籃還是完全有希望重回曾經的風采,而這一且都需要很多籃球人共同的努力!

易建聯沒有接班人,但是咱們中國男籃依然有希望,只是這個希望需要我們慢慢完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