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口出狂言之前,为何不先照照镜子?


美国口出狂言之前,为何不先照照镜子?

美国国防部长埃斯珀近日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对中国提出了一系列指责,声称中国对世界秩序构成越来越大的威胁,包括威吓较小邻国,且不惜代价使用任何手段来设法攫取优势等。

这样的指责是完全没有道理的。对当前国际秩序冲击最大的就是美国自己。美国以“美国优先”为准则实施外交政策,将自身利益置于他国利益之上。在国际秩序方面,美国不断退出国际机制,因为美国认为这些国际机制已经无法给其自身带来好处了。这对现行的国际秩序造成了非常大的冲击。美国才是当前国际秩序的真正的挑战者。而中国一直奉行多边主义,呼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埃斯珀还指责中国窃取西方知识产权。美国一些企业当初主动以知识产权换取中国市场,如今却倒打一耙。这也是一个无端指责。

他还表示,“令我最为关切是中国现在更加咄咄逼人的军事态势。”他对中国军事活动的指责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中国国防部早已经做过回应,12月国防部新闻发言人曾回应称,如果有人硬要把中国逼成“对手”,那么中国一定会做合格的对手。而且,在保持军事优势这方面,美国更应该审视一下自己的行为,例如提出建立太空军,这使得太空领域也变得军事化,把军备竞赛引向太空。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所以美国没有立场指责中国,是它自己在把很多领域变得复杂化或是军事化。

特朗普执政以来,美国对华政策的调整是显而易见的。很多学者已经提过,美国现在的对华政策就是一种大国竞争的政策。这种竞争是全方面的、全球性的。因此美国高官肯定会在慕尼黑安全会议这种国际场合抓住机会攻击中国。尤其是在欧洲召开的会议上,美国更加会不遗余力地把中国作为一个对象去抨击,因为美国一直希望欧洲能够加入到它的大国竞争中去,并且能够作为盟友出一份力。包括在北约70周年庆祝活动上,美国也是希望把中国作为北约的外部威胁,以此来团结北约盟国。

美国口出狂言之前,为何不先照照镜子?

但埃斯珀和其他美国官员的煽动只能是徒劳一场。埃斯珀此次呼吁欧洲和其他国家必须在中国构成的威胁前觉醒。我认为欧洲现在的确是在觉醒,但不是要站起来针对中国,而是认识到了自身实力的弱势,认识到了过去过于依赖美国,而没有注重提升自己的硬实力。欧洲一直更多地强调规范性权力(normative power), 但现在面临大国竞争的事实,它也开始反思,并开始考虑是不是应该觉醒。

事实上马克龙之前提出的北约脑死亡论以及默克尔的很多表态,都在强调欧洲应该自强。所以欧洲的觉醒不是针对中国或俄罗斯,而是针对自身。面对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欧洲意识到不能把自己的前途命运过多寄托在美国的身上。

这次慕尼黑安全会议的报告主题是“西方缺失”(westlessness),这份报告应该是由德国方面起草的,这说明欧洲对现在的形势有一个比较清楚的判断。西方缺失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西方阵营内部出现了分歧,尤其是美国出现了“美国优先”这种民粹主义和单边主义,这对于欧洲的传统理念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美国给欧洲带来的挑战远远大于中国带来的挑战。欧洲也有一些学者持这样的观点,认为美国给西方阵营带来的冲击大于外部因素如中国和俄罗斯。

美国口出狂言之前,为何不先照照镜子?

面对埃斯珀的指责,外交部长王毅回应称所有针对中国的指责都是谎言,并呼吁各国摆脱东西方的划分并通过践行多边主义的方式真正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王毅外长的回应非常恰切。埃斯珀的指责和慕安会的报告,还是含有西方固有的偏见。

划分东西方这个前提假设本身就有问题,我们应该着眼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应以东西方进行一种天然的划界。在这种前提下,才能更好地推行多边主义。

欧洲虽然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是还存在天然的偏见,从本质上来讲还没有摆脱作为西方国家的认知。但是随着中国的日益发展和崛起,逐渐走向世界舞台中央,可以潜移默化地慢慢改变西方,至少是欧洲,的这种偏见。不管是解决他们所谓的西方问题也好,东方问题也好,都应该以合作为手段,慢慢建立共同体的意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