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測體溫、代碼對臺賬……“黑科技”加持,熟悉的天府軟件園回來了

2月17日,週一。如果你碰巧一路向南,你多半會感嘆:車輛川流不息,熟悉的成都回來了。

沿著天府大道一路向南,這裡是成都最熱鬧的區域之一,分佈著成都眾多新經濟企業和園區,成都天府軟件園坐落其中。

2月3日起,天府軟件園內的企業陸續復工。2月10日,迎來第一波復工潮。2月17日,當記者走進天府軟件園時,這裡已經是“熟悉的味道”:共享單車一排連著一排,私家車一輛接著一輛,往來有序。

與眾不同的是,作為眾多“黑科技”企業“雙創”的大本營,天府軟件園復工的背後,也充滿著“硬核”氣息:比如,企業復工人員的臺賬,是代碼替代人工收集和比對;大門口的體溫測量,由“5G熱成像人體測溫系統”完成……

測體溫秒過

5G熱成像人體測溫系統上線

天府軟件園內,復工的氣息滿滿——每一棟大樓外都擺放著標牌:天府軟件園企業員工復工審批狀態查詢二維碼。大樓入口井然有序,兩位工作人員專門登記體溫。工作人員表示,大樓測溫值守為兩班倒,24小時不間斷。

5G测体温、代码对台账……“黑科技”加持,熟悉的天府软件园回来了

不過,這些對軟件園來說,都太過普通。

日前,在軟件園C區上班的李先生收到了復工通知。為了防控疫情,公司要求每位員工測量體溫後才能進入辦公區域。考慮到上班高峰人多測溫慢,2月17日一早李先生提前到了公司。

結果到了公司門口他發現,樓下多了一臺專門測體溫的新裝備——成都移動專門為軟件園復工復產提供的“5G熱成像人體測溫系統”。李先生經過測溫系統的瞬間,體溫已經實時顯示在系統屏幕上,整個過程不過幾秒鐘。

5G测体温、代码对台账……“黑科技”加持,熟悉的天府软件园回来了

2月16日,成都移動的“5G熱成像人體測溫系統”在天府軟件園正式啟用,首批設備安裝在軟件園C區8號樓和E區1號樓。這兩棟樓宇的公司目前已經大面積復工,平均每天的上班人員超過3600人,早高峰逐一進行登記和體溫測量等候時間很長。“5G熱成像人體測溫系統”解決了難題,進入測溫系統覆蓋範圍後,不需要直接接觸就可以完成體溫測量,如果體溫過高則自動報警,可使測溫過程安全高效。

據悉,成都移動正在統籌部署,在軟件園其他樓宇及全市50多家企事業單位安裝熱成像系統,築起疫情防控的“第一防線”。

代碼對臺賬

連夜開發手機應用程序

2月3日企業陸續復工以來,天府軟件園重點加強了樓宇人員管理和企業復工服務工作。2月10日軟件園迎來第一波復工潮,個別樓宇因復工企業員工較多,高峰期有排隊現象。軟件園多次討論多種解決方案,覆盤了早高峰排隊,逐個推敲員工從進入園區到登記進入樓宇的各個細節,發現“堵點”其實集中在人工查驗環節。

一個想法閃現出來:開發一款手機應用程序,用代碼替代人工來收集比對企業復工人員信息臺賬。

5G测体温、代码对台账……“黑科技”加持,熟悉的天府软件园回来了

從立項到制定方案、實施開發……經過通宵連夜奮戰,依託軟件園智慧園區平臺,天府軟件園快速組織開發了一款手機應用程序,實現了針對復工員工的掃碼快速查驗功能。同時,軟件園客服人員連夜聯繫企業配合提交導入重點企業人員信息。2月11日一早,“天府軟件園企業員工復工備案情況查詢系統”在復工人員較聚集的重點樓宇實施,取得良好效果,提升了員工入樓管理的工作效率。

同時,軟件園建立了園區復工的樓宇梯級管理督導方案,通過集團公司領導、公司經營管理層、公司員工三級聯動的方式,對公司旗下管理的各產業園、產業園下各分區、各分區下每一棟樓宇實行復工督查的梯級管理,針對每一重點樓宇,建立督導小組,做到“樓棟分配到人,任務落實到人”。

5G测体温、代码对台账……“黑科技”加持,熟悉的天府软件园回来了

天府軟件園內復工的企業

保障企業緊急復工

門式測溫儀下週量產

2月17日下午,在軟件園D區創業場裡,主題黨日活動室外排起了長隊,人們正在領取手持式測溫儀。成都凡米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何文劼正在現場協調工作。“我們現在每天產量在600-1000把,產出多少就銷售了多少,不太可能有庫存。”何文劼表示,由於公司人手緊張,臨時出貨點的工作人員有時一天需要接待上百家前來取貨的企業單位。

該公司是疫情期間重點疫情防控設備生產單位。“我們在1月20號左右開始了緊急復工。”何文劼告訴記者,工廠原定休假從1月18號就開始,但從1月20號開始直至整個春節,所有工人都沒有休息。

5G测体温、代码对台账……“黑科技”加持,熟悉的天府软件园回来了

凡米科技實驗室

作為一家創業公司,突如其來的大量訂單讓凡米有些措手不及。1月23日凌晨1點,凡米的創始人CEO李卓東撥通了天府軟件園創業場負責人王廣濤的電話求援。接到企業需求後,天府軟件園連夜部署,協調了10餘名園區支持人員前往凡米辦公室協助開展工作,幫助企業解決燃眉之急。

5G测体温、代码对台账……“黑科技”加持,熟悉的天府软件园回来了

凡米科技辦公室

由於各地採購凡米體溫檢測設備的需求越來越多,每天會有很多外來單位及人員前往凡米在12樓的辦公區採購設備,給凡米的疫情防控帶來了防控隱患。發現這一情況後,2月7日,王廣濤主動聯繫凡米相關負責人,緊急協調了主題黨日活動室作為凡米的臨時辦公出貨點,並幫助其佈置場地、做好指引,極力保障凡米及其辦公所在樓宇的防疫安全,也大大提升了凡米的出貨效率。

5G测体温、代码对台账……“黑科技”加持,熟悉的天府软件园回来了

春節期間,凡米用一週時間緊急研製了應對人流更密集場所的門式測溫儀,適用於大型商超、辦公樓宇、學校、機場、車站等單位場所。“現在機器已研發完畢並已經投產,預計下週就會量產出幾十臺成品現貨。”何文劼告訴記者,首批設備主要銷往四川省內各地。

“互聯網+”遠程復工

推出線上7×24小時免費問診

在天府軟件園內,食堂還緊閉著大門,王廣濤告訴記者,目前園區仍鼓勵復工企業員工自己帶飯,避免集中就餐所帶來的交叉感染風險。

5G测体温、代码对台账……“黑科技”加持,熟悉的天府软件园回来了

園區內更多的企業,則採用了“互聯網+”模式,發揮其互聯網公司優勢全員遠程辦公。比如醫聯,作為國內領先的慢病管理互聯網醫療平臺,2月3日公司第一時間集結核心員工臨時復工,安排所有員工居家遠程辦公、開展在線直播會議以方便討論工作,並實時關注所有員工身體狀況及出行史。

復工後,醫聯迅速發揮自身平臺優勢,組織專家推出線上7×24小時免費問診諮詢服務。截止到2月12日16時,已經累計有3783名呼吸科、感染科醫生加入到此次抗疫戰役中,共幫助217648萬名患者。

此外,醫聯在疫情期間還開展了“慢病守護計劃”,截止到2月12日16時,平臺共集結全國慢病醫生43278名,提供肝病、腎病、心腦血管病等十一大病種慢病管理服務,服務疫情防控。

紅星新聞記者 葉燕 曾那迦 攝影記者 呂國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