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教培行業是否有出現較嚴重的裁員情況?

元佳


不是裁員的問題,是他們如何生存的問題。他們不像餐飲業是生活的必須。拓展出來的行業比較脆弱。


臣木水


這次疫情,毫無疑問給教育機構帶來巨大的衝擊。但是,嚴重的裁員現象,其實並未出現嚴重的裁員現象。

一方面是國家、政府明令禁止企事業單位在疫情之下做出某些不“人道”的行為,不是迫不得已,企業不會去碰這個高壓線;

另一方面,企業往往會採取折衷一點的辦法去進行過渡;

如圖所示,是我們一些常在社群裡面聊的一些人的統計(只做部分展示)

一般來說,企業會採取:只發放底薪;延遲發放工資;適當降薪的方式渡過。包括某某大型地產公司BGY的設計院,也是通過降薪去對沖。


疫情的持續時間,大家都不確定,都在觀望。所以基本不會草率地進行裁員。毫無疑問,我們的國家、政府是會盡快處理好這個疫情的,不然對社會的基本面影響太大了,今年的GDP還是要漲的。這也是教育機構目前還保持著剋制、信心的原因。


但是,如果疫情持續,那麼可預見的不久將來,肯定會出現大規模的裁員現象。

祝福國家,希望疫情快點過去!


陳文龍說


此次疫情的時間點對於教培行業來說是災難性的。教培行業是有明顯的淡旺季的。年底和開年對行業來說是相對淡季,3.4月份對行業來說是相對旺季。所以大部分的機構從去年底到現在,可以說現金流和復購率都不是很健康。大家都展望著新年的到來,新學期的開始招新工作開展起來形成一波招新現金流,並隨著開學正式上課以後,形成續費現金流。可誰也沒有遇見到此次疫情來之突然和猛烈。可以說很嚴重的破壞了2020年上半年工作計劃和業績目標。大部分機構都會受到嚴重的影響部分大中型機構甚至有滅亡的風險。因為巨大的成本壓力,人員工資壓力,房租壓力,現金流壓力等會讓越大的機構壓力就越大。我們可以展望一下,疫情結束之後的一到兩個月內,對教培行業尤其線下教育來說其實也是影響嚴重,所以很有可能出現部分機構為了減少成本開支做企業精減的工作。疫情下大部分專家給的建議是,救命、治病、養生,但是什麼樣的情況需要救命?什麼樣的情況下需要治病?什麼樣情況下需要養生?答案:1、現金流不足以支撐三個月的情況就該救命了;2、現金流在3—5個月就可以嘗試轉型了;3、現金流在5個月以上你就可養生了。看看你的機構現金流情況,就能分析出大家接下來的命運了。


張蓬鷗


作為一家自創培訓機構創始人的我,目前的確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除了金錢上,更多的是來自對這個教培行業的擔憂。

1.連鎖直營教培行業:總部統一管理,分支機構遍佈全國,面臨著龐大的教職員工管理,校區租金管理,社會關注度的壓力等,往往在大災難時候,壓力會比中小機構更大,所以會有部分裁員情況發生,在所難免。機構會自行壓縮部門架構及人力編制,合併部門,增加在職人員職業規劃內容,共渡難關。

2.自創/加盟教培行業:這類機構在市場中零散分佈,因創新能力強和成本較低,往往生存難度不太大。雖然在市場佔有率及名氣上無法和知名教培機構pk,好在收費平民,負責人垂直管理,所以本次疫情過後,受損力度在接受範圍,從而基本上不太容易產生裁員現象。因為本來員工就不多,一個蘿蔔一個坑。除非員工自行離職。

無論疫情何時歸於平靜,冬去春來是無法抵擋的,事情往往壞到極致就會出現好的轉機,我們都看長遠一些,把時間軸放久一點,也許很多事情就沒那麼讓大家擔憂和糾結了。


路遙86561441


看老闆吧,我們孩子的學習班沒聽說裁員,老師很穩定繼續給我們線上指導。

我們鄰居的孩子上的機構現在老師和家長說趕緊退費,他們一月薪資沒發,二月也沒活,老闆也沒信了[尬笑]


HyJw媽媽


目前受疫情影響,線下教育的劣勢出現了,未來是互聯網+的時代,很多線下教育的老師會面臨裁員,這個時候只有那些不斷充實自己教學能力的老師,能做到即使轉為線上教育也可以發展的老師才能留下,所以教培行業也在面臨著轉型。


被迫營業的小熊貓



創客推手天明


教培行業大方向不會受到疫情的影響,並且由於知識付費大趨勢,培訓行業反而會迎來新一個風口。但是實體教培行業會受到巨大的衝擊,網絡教培會徹底迎來它的春天。這是教培行業轉型的一個好時候。真正優質的教育資源永遠都是稀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