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南山點讚的抗疫“戰網”


鍾南山點讚的抗疫“戰網”


曾被認為是“虛擬經濟”的互聯網,如今成了最實在、最離不開的需要。

文 丨 華商韜略 楊 凱

經歷2003年那場非典時,馬雲和劉強東或許都不敢想象,17年後的阿里和京東會是什麼樣子。而今天,舉國隔離的全國人民也不敢想象,如果沒有互聯網和電商,我們怎麼撐過這個寒冬。

【2003生於憂患】

很多年輕人無法理解,在互聯網尚不發達、電商剛剛萌芽的2003年,人們是怎麼應對SARS病毒的肆虐的?

他們無法想象,沒有如今的互聯網和電商,以及由此推動的物流體系,沒有整個生產生活與社會運轉的科技升級,我們將如何跨越這史無前例的,舉國閉不出戶的阻隔。

更不敢想象,如果幹脆連隔離,連科技支持的各種疫情跟蹤系統和手段都沒有,病毒又將給我們的生命帶來多大的威脅。

無論如何,勇敢的中國人民齊心協力戰勝了肆虐的非典病毒,時代的巨輪,繼續轟隆著向前而行。

而回望2003到今天,不能說這17年就好像是我們在為今天的困難而準備。但當年在災難中的應變,以及由此至今的很多努力,的確是成了我們今天應對挑戰的關鍵助力。這也是過去17年,中國最大的改變,從人們日常生活到經濟產業的最大改變。

在此次抗疫中對支援前線,以及支援後方生活與經濟運轉作用和貢獻最突出的互聯網電商,電商推動的物流體系,以及由此構成的嶄新經濟形態,正是其中的典範。

這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結果,是企業、企業家精神和力量的推動,也是創新力量的星火燎原。

2003年,“非典”爆發,恐慌情緒迅速蔓延。

消費和零售業首先遭遇寒冬。疫情最嚴峻的5月,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下降至4.3%,遠低於9.1%的全年增速。

兩位新興創業者的事業受到巨大沖擊,陷入生死邊緣。

剛剛年滿30歲的劉強東,為了防止員工感染,把京東多媒體(京東前身)的12間櫃檯全部關閉,21天就虧了800多萬。繼續這樣下去,公司可能撐不過3個月。

  

鍾南山點讚的抗疫“戰網”


南方的阿里巴巴,情況更加嚴峻,員工被確診為“非典”病例,包括馬雲在內的所有在杭員工都被強制隔離整整12天。

鉅變之下,他們沒有坐以待斃。

劉強東帶著員工在網上發帖子推銷光盤,並且親自回覆帖子、開著自己的私家車送貨。第二年,他建立了“京東多媒體網站”,然後,有了京東商城。

被全員隔離的阿里巴巴,創造了今天全國流行的“在家辦公”模式,非但沒有停工停產,反倒披星戴月、加班加點,業務不但沒有蕭條,而且比“非典”前激增了5倍。

也是在阿里巴巴被隔離的第四天,秘密籌備26天的淘寶網正式上線。


鍾南山點讚的抗疫“戰網”


多年以後,很多人將當年的憂患與災難,看作是激發中國電子商務蓬勃創新的起點。

同樣迎來轉機的還有民營快遞業。

被“非典”衝擊的德邦,以"別人停工,德邦人不停工"的勇氣,穿越疫區,跨越隔離,讓業務爆發式增長。

另一邊,處於重災區的王衛冒險抵押了9次家產,第一個將快遞行業帶上天空。2003年以後,順豐的業務量以每年50%左右的速度迅速增長。


鍾南山點讚的抗疫“戰網”


“非典”過後,中國經濟和基建發展日新月異。

2003年到2019年,中國高速公路實現了從2.9萬公里到14.26萬公里的巨大跨越,中國高鐵更是從零飛昇到世界第一。密織高效的交通大網,為中國經濟的暢通打下了堅實的根基。

但這張網真正發揮作用,還離不開另外三張網的快速形成與高效運轉。

這三張網正是由先行者阿里、京東、以及接力者美團等成就的電商大網,騰訊、字節跳動等組成的互聯網社交大網,以及由京東、順豐、菜鳥等構成的快遞物流之網。

2003年底,中國共有上網計算機3098萬臺,網民才7950萬人;截至2019年6月,中國網民規模已達8.54億人,網購用戶規模達到6.39億。

2003年,中國電子商務交易額不足100億元,淘寶網全年成交額3400萬元已經讓阿里人興奮不已。

2019年,中國電商零售額超過10萬億元。京東也已經取代傳統零售巨頭,成為中國最大的零售企業,僅京東“618”當天的成交額就達到2015億元。

快遞物流之網,則讓中國快遞量從2003年的1.7億件增長到如今的630億件。

這張網不但讓中國成為世界第一物流大國,而且與交通網、電商互聯網合力,讓中國經濟的每個神經末梢都努力融入現代與高效的互聯與互通之中,合力讓中國GDP實現了從13.7萬億到100萬億元的巨大跨越。

整個經濟和產業形態,人們的生活與生產方式也都因此被重塑與升級。

也正是這三張網,以及它們所帶來的改變,在今天抗疫的又一巨大挑戰中發揮出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今天,全國人民都不敢想象,如果沒有互聯網,沒有電商,這場疫情中的我們如何生活?


鍾南山點讚的抗疫“戰網”


而17年前的劉強東和馬雲一定也沒有想到,今天的電商行業和他們的京東、阿里會發展到如此規模,並在另外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中發揮了什麼樣的作用。

【頂上去】

2020年春,又一場病毒肆虐華夏大地,舉國同心,共同戰疫。而京東、阿里等“非典”中創新萌芽的星星之火,已然成為今日扛起大梁的中堅力量。

2月12日,湖北省政府發出公告,由京東承建應急物資供應鏈管理平臺。這是政府在關鍵時刻對民營企業的信任與選擇,也是對企業家精神、效率和科技力量的信任與選擇。

這種精神、效率和力量的可貴,遠遠不只是帶頭捐款捐物,更體現在從前線抗疫到後方支援,從非常時刻到生活繼續的方方面面。

醫療物資告急,它們在全球範緊急調運物資送往一線;武漢封城,它們傾盡全力打通一條生命通道;全國響應居家隔離號召,又是它們保障生活和醫療物資的正常供應……

“利用自身優勢確保了物資供給和送達,有效保障了群眾的基本需求。”2月3日,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京東被商務部和交通運輸部等接連點贊。

另一邊,則是鍾南山院士的感謝題詞在各大社交平臺迅速刷屏。

“您好,請問這裡是京東物流馳援武漢救援物資特別通道的客服嗎?”

1月31日晚,京東物流接到了一個“不尋常”的電話。電話的那一頭,是鍾南山院士團隊的工作人員,對方需要將100臺製氧機緊急運往武漢的抗疫第一線。

收到需求後,京東物流快速響應。

2月2日上午,100臺製氧機完成交付。聽聞消息的鐘南山院士十分驚訝:“沒想到這麼快就能完成任務!”並動情揮筆:

“感謝京東心繫醫療救助一線,以最快的速度將急需醫療物資送達武漢!”


鍾南山點讚的抗疫“戰網”


而這已經是京東物流緊急向一線調運醫療物資的第10天了。

早在1月21日,當其它平臺型物流公司苦於快遞員告急時,自持物流力量的京東,21萬“兄弟們”迅速響應,採銷、運營、客服等業務線大量員工取消休假,回到一線。

劉強東當初力排眾議,堅持自建物流的決策,再次被證明價值。

當天晚上10點,京東就幫湖北宜昌藥廠完成了一個四處求援而不得的緊急任務,將其生產的800箱共16000盒磷酸奧司他韋顆粒緊急送往武漢。

武漢封城前夕,恐慌的人群拼命向城外湧去,得知消息的京東小哥們第一時間折返回武漢。他們因此被網友稱作“逆行的紅衣天使”,還被《新聞聯播》連續播報了3次。

“別找我們了,找京東,他們還有辦法”。

這是疫情早期,諸多收到求援信息的快遞小哥的一致回答。

很快,更多互聯網和快遞企業投身進來,讓冰凍的武漢重新血脈通暢。

在京東、菜鳥、順豐等物流力量的努力下,1月23日至29日,武漢市攬收包裹83.7萬件,投遞包裹102.7萬件,物流非但沒有中斷,運力反而還超過了正常情況。

“這個春節,京東小哥給了我全部的安全感”“感謝京東小哥讓我活過來了”……

疫情之中,在武漢,在湖北,在全國,快遞小哥永遠是“朋友圈中步數最多”的那個人。


鍾南山點讚的抗疫“戰網”


前線全力支援,後方也被全力保障。

為了保障人們隔離在家的正常生活,京東網購、京東到家、京東生鮮、七鮮超市、七鮮生活等一律不打烊。春節期間,京東超市糧油成交額同比增長15倍、方便速食類成交額同比增長超10倍、牛奶品類成交額同比增長300%、飲用水成交額同比增長200%。

從除夕到初九,京東給全國消費者送達了1.9萬噸主糧、590萬升食用油、1.5萬噸生鮮、1500萬包方便麵,300萬瓶洗手液、180多萬瓶消毒液、70多萬瓶除菌洗衣液、近40萬瓶衣物除菌劑……

這每一個數字背後,都是一個家庭的生活保障,一個企業的運轉支持,是經濟與生活在非常時期的繼續。

京東只是一個範例。阿里、騰訊、美團等互聯網企業,包括其他科技企業,也都在最困難時刻爆發出最大力量,從信息到物資,從生活到生產,極力保障。

包括在醫療力量告急之時,也是它們第一時間頂上去。

在支付寶,用戶不僅可以在線問診,還可以實現送藥上門。京東健康不僅提供免費在線問診服務,還先後組織6場針對疫情的“名醫”公益講座,聯合17家藥企推出用藥福利計劃……

當年的創新力量,曾長期被認為是虛擬經濟的互聯網,在這個冬天爆發出最大的力量,在經濟社會的各個領域被派上大用場,成了最實在、最離不開的需要。

【新的輪迴?】

就如同免疫力是人們對抗病毒的最強武器,對於國家和企業來說,資源、技術、人力等綜合實力才是對抗各種災難的最強武器。

雖然疫情還沒結束,但如何在疫情中儘量確保經濟社會運轉,在疫情結束後儘快恢復經濟,確保國計民生不因疫情而有大的負面影響,已成全社會的又一個頭等大事。

這個更大的戰場中,17年來持續茁壯的互聯網科技力量,再次主動請戰,肩負重任。

能力越大,責任就越大。17年前,面對“非典”,京東、阿里拼盡全力只為了活下去,活得更好。17年後,直接連接消費與生產的它們,成為支援無數企業跨越隔離之礙,保障經營持續的生命血脈。

1月30日下午,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公司決定自2020年2月1日起,對武漢區域餓了麼商家分批次減免佣金;2月2日,京東面向平臺25萬商家推出了11項補貼支持措施,涵蓋費用減免、金融和物流支持、流量支持、技術支持等;2月10日,京東又聯合合作伙伴推出“企業復工保障計劃”,開放技術和基礎設施,出錢出力……

與此同時,停課不停學的線上課堂、隔離不停工的線上會議、雲辦公,紛紛以摧枯拉朽之勢,讓數年才能完成的變化,在短時間內爆發。

2003年,世界衛生組織因為“非典”將北京等地列為疫區併發出旅遊警告,結果導致當年二季度國家經濟增速整體下跌了2個百分點。

但當年全年GDP增速最終達10.1%,比2002年增速還高1個百分點。2003年到2007年,連續5年,中國的GDP增速都實現了兩位數增長。


鍾南山點讚的抗疫“戰網”


“非典”期間受到堪稱毀滅性打擊的很多行業,比如消費、服務業也都在此後蓬勃發展,並誕生出一批百億、千億級公司。

例如,京東、阿里開始了電商經濟的新傳奇;以攜程為代表的在線票務崛起;以新東方為代表的的教育機構開始嘗試線上教育;馬化騰為QQ找到了靠譜的盈利模式;32歲的丁磊藉助遊戲業務坐上中國首富的位置……

如同2003年。這次疫情,帶來很多困難與挑戰的同時,但也正在催生新的空間與機會。

京東、阿里等編制的線上線下大網,以及大網背後的智能科技力量正加速與傳統產業深度融合,線上教育、線上醫療、線上辦公一夜進入尋常百姓家……前所未有的生產、消費、生活、工作新方式正如雨後春筍般為經濟注入新的動能,令經濟更快轉型升級。

最關鍵的是,我們再一次看到了企業、企業家在關鍵時刻,危情時刻爆發出的力量。

困難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但意志化為行動,卻可創造改變,造就新時勢。

眼下,大小企業都在疫情前線、後方,為抗疫和疫中的國計民生,因應創新、主動作為、承擔、貢獻。

今天,他們的擔當,明天,就可能是經濟和產業發展的新機會。

正如我們一直所強調的,企業家智慧和精神,從來不在資產表上,但卻是國家經濟的根基。

如同當年非典催化了京東、阿里,而阿里、京東推動整個經濟業態與格局改變,進而讓今天的經濟更有應對的空間和韌性一樣。今天的時艱,也一定會激發創業者、企業家,乃至全民族的鬥志和創新創造,為更好的未來再伏筆。

疫情期間,諸多企業,尤其民營企業在方方面面所表現的承擔精神、執行效率、品質和能力,則讓我們相信,企業家智慧和精神的迸發,不但是中國經濟的最大利好,是我們對疫情後中國經濟依然可破浪前行的信心所在,也是社會更美好的重大利基。

企業家智慧和精神,企業的實力和能力,企業的創新與發展,不只對國家經濟發展具有中流砥柱作用,也同樣在國家與社會的關鍵時刻發揮至關作用。

自工業革命以來,人類社會的時代遞進都伴隨著企業家精神的勃發與科技創新的燎原,企業創新推動了時代的進步,時代的進步則賦予企業更好的發展,更強的力量來捍衛時代的進程。

這也是回望、對比互聯網科技,這個最近20年中國經濟最具變革與突破意義的創新產物,從“非典”到“新冠”之發展演變,再一次被證明和強化的經驗啟示。

——END——

圖片均來自網絡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雲人物,讀韜略傳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