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1,他用一個民族血染的命運,告訴你活著的真正意義

“我們這個世界,就是一個滅絕人性的地方,所謂人性,只是天知道什麼時候靈光一現,也當不得真。”


這話是電影《鋼琴家》的導演羅曼·波蘭斯基所說的。


這部早在2002年上映的片子,講述的是關於戰爭、人性、沉默、死亡、爆發、重生的故事。


豆瓣評分9.1,豆瓣電影Top250中排名第63。


豆瓣9.1,他用一個民族血染的命運,告訴你活著的真正意義


沒人會喜歡戰爭。


因為戰爭只可能有兩種結果:要麼敵人踏著我們的屍體過去,要麼我們踩著敵人的屍體存活下來。


二戰爆發前夕。


瓦拉迪斯勞·斯皮爾曼(阿德里安·布洛迪飾)是波蘭一家電臺的鋼琴師。


作為一名天才的作曲家兼鋼琴家,斯皮爾曼在納粹佔領前還堅持在電臺做現場演奏。


豆瓣9.1,他用一個民族血染的命運,告訴你活著的真正意義


那時華沙人民還生活在安寧祥和的氛圍之中。


斯皮爾曼在一個環境優渥的家庭中長大,對事物總是抱有積極樂觀的態度。


陽光、親人、美食、美酒、音樂……一切是那麼的美好。


豆瓣9.1,他用一個民族血染的命運,告訴你活著的真正意義

豆瓣9.1,他用一個民族血染的命運,告訴你活著的真正意義


1939年9月1日,德國閃擊波蘭,屬於猶太人的噩夢來臨了。


英法明面上對波蘭表示援助,實際上卻“明哲保身”宣而不戰。


德軍很快闖進了斯皮爾曼的家鄉,他與家人艱難逃生的故事由此開啟。


豆瓣9.1,他用一個民族血染的命運,告訴你活著的真正意義


戰爭永遠是殘酷的。


一旦戰爭爆發,深受戰爭災難迫害的首當其衝還是平民百姓


哪怕你是再偉大的音樂家。


他們全家被迫趕進華沙的猶太區,飽受著飢餓的折磨和各種羞辱。生活一下子從天堂墜入地獄。


豆瓣9.1,他用一個民族血染的命運,告訴你活著的真正意義


他們必須佩戴著象徵“恥辱”的猶太人專屬臂章。


豆瓣9.1,他用一個民族血染的命運,告訴你活著的真正意義

豆瓣9.1,他用一個民族血染的命運,告訴你活著的真正意義

豆瓣9.1,他用一個民族血染的命運,告訴你活著的真正意義


他們哪兒都去不了,咖啡館門口乾脆掛著“猶太人禁止入內”的警示牌。


豆瓣9.1,他用一個民族血染的命運,告訴你活著的真正意義


他們像人類隔離怪物一樣,被納粹用一磚一瓦“隔離”了起來。


豆瓣9.1,他用一個民族血染的命運,告訴你活著的真正意義


上街的父親無故遭到納粹軍人的毒打,只因為他胳膊上的“臂章”。


還被告誡一句:“你不可以走人行道”。


豆瓣9.1,他用一個民族血染的命運,告訴你活著的真正意義

豆瓣9.1,他用一個民族血染的命運,告訴你活著的真正意義


日子變得無比艱難,體面已不再是第一訴求,溫飽變成了生存下去的唯一理由。


斯皮爾曼一家以低價賣掉了家裡最珍貴的鋼琴,只為了能多吃上幾口飯。


豆瓣9.1,他用一個民族血染的命運,告訴你活著的真正意義

豆瓣9.1,他用一個民族血染的命運,告訴你活著的真正意義


幾次鏡頭切過時,隨處可見因飢寒交迫而慘死街頭的屍體。


豆瓣9.1,他用一個民族血染的命運,告訴你活著的真正意義


一個流浪漢在街上搶奪一個老婦人的一碗粥。


哪怕是老婦人不停地哭著呼喊:“強盜!強盜!來人啊!幫幫我!”


其他人也無動於衷。


豆瓣9.1,他用一個民族血染的命運,告訴你活著的真正意義


最後那碗粥打潑掉到了地上,流浪漢就像個“牲口”一樣舔舐著最後的口糧。


豆瓣9.1,他用一個民族血染的命運,告訴你活著的真正意義


一個餓得瘦骨嶙峋的孩子,偷了一袋食物,被納粹追打。


逃命鑽洞時被斯皮爾曼看到,於是他盡力拯救他……


無奈這個孩子還是在他的眼皮子底下活活被納粹打死。


豆瓣9.1,他用一個民族血染的命運,告訴你活著的真正意義


他們的苟延殘喘,並沒有換來上天的垂憐。


納粹反而變得變本加厲。戰爭面前,人性大多數時候是醜陋的。


隔離區內,為了圖開心,他們隨便抓幾個猶太人瘋狂般地舞蹈,哪怕對方是個殘疾人。


豆瓣9.1,他用一個民族血染的命運,告訴你活著的真正意義

豆瓣9.1,他用一個民族血染的命運,告訴你活著的真正意義


一個寂靜的夜晚,或許是想找些“樂子”,一群德軍隨機闖到隔離區內某個猶太之家,要求全家人站起來表示尊敬。


其中包括一位老年殘疾人士,因為無法站立,德軍乾脆就直接拎著輪椅將他摔下樓去。


豆瓣9.1,他用一個民族血染的命運,告訴你活著的真正意義


隨後讓剩餘的人下樓,命令他們奔跑。


在一片機槍掃射聲中結束了他們的生命……


豆瓣9.1,他用一個民族血染的命運,告訴你活著的真正意義


一位猶太女人,只因多問了一句不該問的話,隨即被德軍一槍爆頭。


豆瓣9.1,他用一個民族血染的命運,告訴你活著的真正意義

豆瓣9.1,他用一個民族血染的命運,告訴你活著的真正意義


甚至有一個母親擔心孩子的叫聲會引來德軍,失手將孩子活活悶死。


這是何等的絕望啊……


豆瓣9.1,他用一個民族血染的命運,告訴你活著的真正意義


影片中有個小插曲。


在等待火車的廣場上,斯皮爾曼一家湊了僅剩的20波幣,買了一顆無比昂貴的糖。


父親拿出小刀,一家六口人團坐在一起,奢侈地吃了最後一頓團圓飯——

分食一顆糖


或許,這是他們人生中所能感受到的最後一點甜。


豆瓣9.1,他用一個民族血染的命運,告訴你活著的真正意義


一家人流離失所,各散逃命,大多最終步向死亡。


他們生存著,其實只是時間問題……


豆瓣9.1,他用一個民族血染的命運,告訴你活著的真正意義


幸運的是,因為之前積攢的人緣,斯皮爾曼被一名軍官救下,成功躲過了“死亡列車”。


不幸的是,他的家人都沒能倖免於難。


豆瓣9.1,他用一個民族血染的命運,告訴你活著的真正意義


斯皮爾曼是家中唯一的倖存者。


即便如此,他整日處在死亡的威脅下,不得不四處躲藏以免落入納粹的魔爪。


他躲過了地毯式的搜查,藏身於城市的廢墟中,開始了漫長煎熬的逃亡生活。


豆瓣9.1,他用一個民族血染的命運,告訴你活著的真正意義


為了活著,斯皮爾曼不放過任何一絲逃亡、生存的機會。


他在各種朋友、陌生人的幫助下一次又一次死裡逃生。


但在那群人裡,人性並不都是單純的、偉大的。


豆瓣9.1,他用一個民族血染的命運,告訴你活著的真正意義


經歷家庭破碎、好友逝去、家園盡毀、艱難生存的經過……


斯皮爾曼也從最初的充滿希望,逐漸轉變為痛至深處的頹廢、麻木。


豆瓣9.1,他用一個民族血染的命運,告訴你活著的真正意義


到了最後,他只剩下自己。


經歷了戰爭“洗禮”的華沙,已經成了一片荒涼廢墟,寸草不生。


斯皮爾曼這位昔日光芒無限的音樂家,也淪落得變成這座廢墟中見不得光的“老鼠”。


一面尋找發黴的食物和水,一面逃竄,在陰暗夾縫中生存。


豆瓣9.1,他用一個民族血染的命運,告訴你活著的真正意義

豆瓣9.1,他用一個民族血染的命運,告訴你活著的真正意義


即便所有熱愛的東西都不得不放棄的時候,他仍舊頑強地活著。


幸運的是,在一次尋覓食物的過程中,斯皮爾曼遇到了一位德國軍官。


本以為自己迎來的是殺戮,卻沒想到這名軍官與自己有著同樣的愛好——音樂。


他的音樂才華感動了軍官。


因為音樂,斯皮爾曼僥倖活了下來,得以重生。


豆瓣9.1,他用一個民族血染的命運,告訴你活著的真正意義


軍官站在一旁,靜靜地聽他彈琴。


這首廢墟上的鋼琴曲,用音樂的力量,將整部顯得冷靜、剋制的電影推向了高潮。


豆瓣9.1,他用一個民族血染的命運,告訴你活著的真正意義


軍官不僅冒死保護了斯皮爾曼,還為他帶來了好吃的食物。


斯皮爾曼感謝他,他便回道:“謝謝上帝,不用謝我,他讓我們死裡逃生,這就是我們為什麼信仰他。”


豆瓣9.1,他用一個民族血染的命運,告訴你活著的真正意義


斯皮爾曼終於捱到了戰爭結束,迎來了自由的曙光。


豆瓣9.1,他用一個民族血染的命運,告訴你活著的真正意義


他的勇氣為他贏得了豐厚的回報,在大家的幫助下,他又找到了自己衷心熱愛的藝術。


豆瓣9.1,他用一個民族血染的命運,告訴你活著的真正意義


《鋼琴家》所展示的是在只剩下恐怖、孤獨和本能的“亂世”裡的眾生相。


環境究竟如何塑造人,讓人獲得成長或者扭曲,戰爭對人類心靈的影響超出我們的想象。


而更可貴的是,影片鏡頭極度冷靜、客觀,迴避了所有控訴和煽情。


豆瓣9.1,他用一個民族血染的命運,告訴你活著的真正意義


導演羅曼·波蘭斯基

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流浪成長起來的。


他的父母也均被抓入納粹集中營,母親不幸死於其中。


當年8歲的他,從鐵絲網一個被絞開的洞逃出去,才僥倖活命。


在該片中有幾處鏡頭都與其經歷相關:猶太人藏身之處的黑色窗戶,是波蘭斯基的親身經歷;


斯皮爾曼的生存箴言“走路,不要跑”(Walk,don't run)是當年波蘭斯基的父親親口告誡兒子的話。


豆瓣9.1,他用一個民族血染的命運,告訴你活著的真正意義


據說斯皮爾伯格曾找到波蘭斯基參與拍攝《辛德勒的名單》。


但因為童年陰影的緣故,波蘭斯基拒絕了。


而在波蘭斯基的晚年,他拿到了波蘭鋼琴家瓦拉迪斯勞·斯皮爾曼的回憶錄


看到第一章時,他就覺得這個題材將成為他的新片。


他決定將自己的民族情感和個人經歷都注入到這部電影中去。


豆瓣9.1,他用一個民族血染的命運,告訴你活著的真正意義


正如波蘭斯基所說:


“該片以令人吃驚的客觀筆觸描述了那段時期的真實情況,客觀到了近乎冷酷和精確的地步。書中波蘭人有好有壞,猶太人有好有壞,德國人也有好有壞……”


他希望拍出來的影片最大可能地接近事實,而不是那種典型的好萊塢風格電影。
鋼琴家斯皮爾曼在允許波蘭斯基拍攝後,合上眼睛,長眠在樂曲裡——


2000年7月,他88歲,最終沒能等到影片上映。


豆瓣9.1,他用一個民族血染的命運,告訴你活著的真正意義


《鋼琴家》這部電影在第75屆奧斯卡金像獎中掃下七項提名和三個小金人。


還為波蘭斯基拿下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成為他晚年的又一部巔峰之作。


這也是第一部獲得法國電影凱撒獎、而沒有任何一句法語在其中的電影。


影片的鏡頭清醒而體貼入微,它輕輕撫摸著每位觀眾的面龐。


緊張關注著滿街的屍首,冷靜旁觀生命在瞬間破碎。


生命如此甜美,又如此脆弱。


影片當中纏繞著許多令人難忘的場景,流轉著一幕幕真實的存在主義生死劇。


豆瓣9.1,他用一個民族血染的命運,告訴你活著的真正意義

豆瓣9.1,他用一個民族血染的命運,告訴你活著的真正意義


而男主的扮演者阿德里安·布洛迪為了飾演這個角色,將房子、車子都賣掉,隻身到法國拍片。


在拍片的幾個月內,每天要練4個小時的鋼琴。


而且為了符合角色形象還要節食,身高186cm的他,減去30斤,體重最後只剩61公斤。


豆瓣9.1,他用一個民族血染的命運,告訴你活著的真正意義


據說當時有超過1400位男演員為瓦拉迪斯勞·斯皮爾曼這一角色試鏡,波蘭斯基都很不滿意。


最終他找到了阿德里安,在巴黎他們兩人第一次會面的時候,波蘭斯基就認為他是最佳的人選。


冷峻滄桑的外表,憂鬱的氣質,阿德里安同樣憑藉《鋼琴家》的精湛演技拿到了當年奧斯卡的影帝。


豆瓣9.1,他用一個民族血染的命運,告訴你活著的真正意義


而波蘭斯基從頭至尾都在用一種殘酷的方式“製造節奏”。


他先來一點悲慘的東西,跟著再展示一點惡劣環境中的人性,然後再來點更慘的。


甚至直到該片的結尾,波蘭斯基也不肯溫暖一下。


豆瓣9.1,他用一個民族血染的命運,告訴你活著的真正意義


世界上任何一種人類的苦難都是共通的。


戰爭的殘酷讓我們明白:“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亡國奴的日子必然是悲慘的,我們的幸福生活是多麼來之不易,銘記人類歷史的同時,也不忘學會感恩。


活著,要比死更難。活著,即是最偉大的勝利。


豆瓣9.1,他用一個民族血染的命運,告訴你活著的真正意義


最後用鮑勃·迪倫的《Masters of War(戰爭大師)》結束全文:


過來吧 你們這些戰爭大師
長槍短炮全都出自你手
你們造出了帶來死亡的戰機
你們做出了所有的炸彈


躲在牆後的是你們
縮在桌子後面的也是你們
我只想讓你們知道
我能看穿你們面具下的嘴臉
你們除了帶來毀滅


什麼都沒有做
你們玩弄我的世界
好像她就是你手中小小的玩具
你們向我手中塞過來一把槍
然後迅速消失在我的視野
在子彈飛速而至之前
轉過身去,跑的老遠
就像古時候的猶大
你們滿口胡言
口口聲聲想讓我相信
我們將贏得這場世界大戰
但我從你們的雙眼
看穿了你們的大腦

就像看穿了
我家下水道里的汙水
你們給槍支上膛
卻蠱惑其他人開槍
然後你們遠坐而觀
死者逐漸堆積
你們卻躲在宅邸
看著青年們的鮮血
從他們的身體裡流出
混進了一地稀泥
你們拋出最可怕的恐懼
這恐懼無以消散
你們拿我的年輕搪塞我

你們說我無知
但哪怕我確實比你們年輕
我也明白一件事
即使是善良的上帝

也永遠不會原諒你們的罪行
讓我來問問你們吧
金錢就是萬能的嗎
你們以為它真的如你們所想
能給你們買來寬恕嗎
我想當你們的喪鐘敲響時
你們就會知道
你們剝削的這些廢紙
永遠也買不回你們的靈魂


我祝願您們快快死去
你們的大限將至
在這個蒼白的下午
我會緊隨你們的棺木
我會看著你們的身體逐漸下沉
直到你們落向墓床
我要往你們的墳墓裡多瞥幾眼
直到我確定你們真正地死了個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