扼守“入省咽喉”築起“防護屏障”浙江交警當好“疫”線守門人

3天前,寒潮來襲,值守杭金衢高速新街出口檢查站的杭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快速路大隊交警廖建寬,為了驅寒,繞著收費站廣場跑了好幾圈。這一個月來,正是一個又一個像廖建寬這樣的交警,值守在全省各個關卡,無眠無休,築起一道道最堅實的“防護牆”。

守門排查“零放鬆”

哪怕每個人都穿了3條棉毛褲、2雙襪子,樂清市公安局交警大隊民警夏飛和輔警馬斌傑、李節,還是在凌晨的山風中被凍得瑟瑟發抖。但是,他們對工作沒有絲毫懈怠。這裡是104國道三界橋村卡點,他們的工作是配合疾控人員,核查登記進入樂清的車輛、人員等信息,嚴防疫情輸入擴散。

扼守“入省咽喉”筑起“防护屏障”浙江交警当好“疫”线守门人

浙江是物流大省、人口大省,疫情防控形勢相當嚴峻。全省交警扼守“入省咽喉”,落實24小時聯合防控措施,在高速公路、國省道等重點路口,協同運管、衛健、屬地政府等,對來往車輛和人員逐一嚴格核查、測溫。

嚴查的同時,還要嚴防“漏網之魚”。1月25日,一條社區發來的“緊急消息”傳到了溫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有3輛來自重點地區的車輛藏匿在溫州。溫州交警依託大數據技術和實地走訪,快速找到了這3輛車及駕乘人員,第一時間移交給衛健部門處置,消除了風險隱患。

這些天來,交警們淋過最冷的雨,也看過最美的日出,他們用血肉之軀築起了鋼鐵屏障。據悉,截至2月16日,浙江累計投入警力15.3萬人次,檢查車輛534萬輛次、人員1036萬人次,送醫留觀1433人。

應急運輸“零障礙”

卡口管控之下,應急運輸車輛的通行尤為重要。通行證不僅僅是優先通行標誌,還是一條“生命線”。

為護住這條“生命線”,2月13日這天,寧波江北交警大隊秩序中隊長葛樟青當了一天“快遞小哥”——將一批剛製作出來的專用通行證送到急需的企事業單位。第一站,是寧波一洲貨運公司,他們主要運送民生物資。隨著各地工廠的陸續復工,物資運輸的需求越來越大,但是,沒有通行證的車子根本就上不了高速公路。當天上午9點多,公司提出了同行申請,沒想到,還不到6個小時,葛樟青就把通行證送了過來。緊接著,葛樟青來到了江北區商務局,送過去了109張通行證。前一天下午,商務局統一替當地企業申請,主要涉及冷鏈物流、菜籃子配送等民生物資運輸公司。“這麼快!這批通行證解了燃眉之急,我們馬上發給他們!”商務局負責人驚訝於交警的辦證速度。

口罩、消毒液、防護服……這些平時普普通通的物品,當下卻是醫護人員、基層幹部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糧食”“彈藥”,能否及時順利送到前線意義重大。為確保疫情防控相關人員、車輛的通行便利,連日來,省公安廳交通管理局及時制發疫情防控車輛專用通行證,在各檢查點設置綠色通道504條,並會同省交通運輸廳按照“一縣一處”原則開通應急物資和返工人員專用出入口47個,保障應急車輛優先快速通行。

與此同時,全省公安交警部門運輸保障服務電話,也向全社會公佈,並24小時接受求助。截至2月16日,全省共核發專用通行證60516張,其中民生物資運輸類52289張,防疫、急救物資類等8227張。

使命擔當“零退縮”

2月15日,拿到寫有自己名字的“強制休息令”時,吳錦全哭笑不得。

1月26日,高速交警杭州支隊一大隊接到赴龍崗服務區組建省際疫情檢查點的命令。大隊長吳錦全帶著7名民警趕赴一線,並擔任檢查點臨時黨支部書記。到2月15日,他們已連續奮戰20多天。一大隊黨支部和檢查點臨時黨支部研究決定,對4名民警下達強制休息令,要求他們當日起休息。沒想到,4名民警全都“違抗命令”,還要求給“領頭羊”吳錦全下達強制休息令。

原來,吳錦全才是整個大隊最累最辛苦的一個。他事情最多、睡覺最少,關門總是在凌晨2點以後,早上6點又開了門。在同事們的強烈要求下,吳錦全也收到了“休息令”。

在浙江交警的隊伍裡,每一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每一個支部就是一個戰鬥堡壘。各地公安交警部門紛紛通過組建臨時黨支部(黨小組)、聯合黨支部等方式,將黨組織延伸到最前線,加強戰時黨建引領,提高隊伍戰鬥力。

扼守“入省咽喉”筑起“防护屏障”浙江交警当好“疫”线守门人

杭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按照“把堡壘駐在防控最前沿”要求,成立戰時臨時黨支部(黨小組)14個,配合屬地黨委政府和衛生健康等部門,健全區縣、街道、社區等多級防控網絡;溫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發揮“最強支部、最紅警隊”創建優勢,採取釘釘傳達、單人書籤等方式,由各臨時黨支部、科所隊黨支部與黨員民警簽訂“軍令狀”,增強號令意識、必勝信念;寧波市公安局交警局海曙、鄞州、江北大隊與屬地衛健、交通等部門成立戰時聯合黨支部,加強防疫檢查點統一指揮協調……

防疫是時代的考卷,

擔當,就是浙江交警的答案!

來源:浙江法制報(本報記者 陳佳妮 通訊員 浙交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