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拍照片的攝影師轉行來拍視頻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愛拍照的FRED


視頻已經成為攝影人迴避不了的一種作品形式。

隨著網速的提升,技術的演進,承載更多信息內容的視頻已經越來越成為主流信息載體。不可否認,靜態照片仍然具有非常大的優勢,屬於經典的攝影創作形式,但接受新風尚,打開視頻創作的大門已經成為越來越多攝影人需要面臨的問題。

靜態攝影與視頻創作有著很多相通之處,例如構圖、用光、色彩等美學基礎都是類似的,但由照片轉向視頻創作,仍然有著很多創作上的不同之處,需要攝影師從靜態思維轉變到動態思維,逐步適應創作上的差異。

拍照片的攝影師轉拍視頻,個人覺得需要注意以下幾方面:

視頻不僅是“拍”出來的,更是“寫”出來的

拍照片的攝影師,對光影的認知往往高於對內容講述的理解,照片的故事性並不需要預先寫“腳本”,對畫面的構圖、光影把控到位,對拍攝主體、場景駕馭到位,就能拍出內容精彩,表現形式到位的照片,但視頻就沒這麼簡單了。任何題材的視頻,即使是純紀錄片,也需要提前設計好的腳本。這個腳本可以不是純文字形式的,也可以是大綱、故事板,也能只是一個口頭構思,但必須要有預先的準備和設計。因為視頻是一個連續畫面的表現形式,需要有不同鏡頭的組合,需要“講故事”,有更深層次的內容承載,不能僅僅依靠某一個或幾個畫面就搞定,必須有包含內容主軸、鏡頭語言、景別、景深、臺次、旁白、音樂、字幕、特效等的綜合設計,才能拍成一段視頻,哪怕是短視頻。這種“寫腳本”的能力,平面攝影師往往比較欠缺,特別是獨立創作人,如果缺少這種能力,最好還是要去充充電,補上這一課。

視頻拍攝手法上要始終保持“連續性”思維

視頻是連續畫面的載體,這與拍攝靜態單幀照片有很多拍攝手法上的不同。這種畫面“連續性”在很多方面有體現:

1、畫面穩定性。拍攝照片可以較為輕鬆地實現手持拍攝,因為是單幀畫面,只要高於安全快門速度,畫面不“糊”就可以達到創作需要,但視頻則不同。每一秒視頻都是動態連續影像,這需要拍攝出來的作品有足夠的穩定性,否則觀眾會產生較為強烈的暈眩,這就要求拍攝過程中保持機位的穩定是非常重要的手段,比如三腳架、穩定器都是拍視頻的必備輔助工具,拍攝固定畫面也好,運動畫面也罷,都需要儘可能保持畫面持續的穩定。

2、鏡頭之間的連續性要提前思考到位。畫面內容的選擇,不同畫面之間的切換,雖然是後期剪輯的工作,但在前期拍攝的時候就要預先考慮周全,前、後期要保持較強的連接性,前期拍的時候就要想著後期做片子畫面的連貫性。在前期拍攝的時候要把視頻素材儘可能拍攝充足,包括不同景別、不同環節、不同角度的畫面都拍攝到位,否則後期剪輯難度會比較大。比如拍攝一個雕刻木藝過程的短片,需要把這其中涉及到的木料選材過程、全景的雕刻場景、雕刻的細節特寫、不同角度的畫面、不同工具的應用、過渡畫面都應該拍攝全面,以便在後期剪輯時能挑選到足夠用的畫面,連接成內容豐富的視頻。

3、讓畫面運動起來。拍攝視頻的畫面是運動的畫面,這需要充分考慮“運動”的特性,不能用靜態照片的思維考慮問題。首先,畫面中的元素有可能是運動的,視頻畫面中的拍攝對象往往是動態的,需要考慮畫面的運動狀態,比如主體運動的方向要符合視覺規律,運動物體進入畫面和離開畫面要有恰當的持續時間等等,用連貫的運動思維考慮所拍攝的鏡頭。其次,機位有可能是運動的,平移機位、上下升降機位、左右搖鏡頭等都是拍攝視頻常用的機位運動手段,讓畫面看上去更有視覺表現力,可以讓機位動起來,這在拍靜態照片的時候是用不到的。最後,焦段可以是變化的,拍靜態照片都是將焦距設置好後再拍攝,而拍視頻則可能是邊拍邊變焦,拍出景別勻速變化的過程,這就是所謂的“推拉鏡頭”,常用於表現對某個事物的關注,或者交代場景。總之,視頻講究個“動態”,需要打破拍攝照片的靜態思維。

4、從對焦到跟焦的轉變。拍攝靜態照片,只要相機合焦,按下快門拍攝就可以了,但視頻是動態畫面,想要讓主體清晰,必須要“跟焦”,也就是在動態中實時保持焦點的準確,需要不斷調整變化焦點,讓其精準保持焦點。這在拍電影的專業領域都是具有專業的跟焦員來操作的,也是一門技術活兒。在民用領域,最好選擇具有較強連續對焦性能的機器拍攝視頻,一般情況下自動對焦也夠日常視頻拍攝之用了。需要轉變的思維是,對焦的過程也是一個持續的過程,需要確保焦點的實時準確,而不是單次對焦那麼簡單了。

5、瞬間閃光轉為持續光源。攝影是以閃光燈為主的人造光源輔助設備,而拍視頻肯定不能用瞬間照明的閃光燈了,需要可持續布光的光源。一般拍視頻需要使用三基色、led、鏑燈等常亮照明設備進行布光。需要了解常亮等的亮度要低於閃光燈,需要在曝光、布光方面進行注意,但好處也是有的,可以直接呈現出布光效果,不用等閃光後才看得出光效。

拍視頻不僅要考慮畫面還要考慮聲音

拍攝照片的創作過程,您可以完全圍繞“畫面”這個元素進行創作就可以了,但視頻不單單是畫面的問題,還要有聲音元素。聲音是視頻的重要組成要素,可以說沒有了好的聲音,視頻本身就沒有意義。視頻創作有可能會用到“同期聲”,也可能會後期“配音”,還需要有“背景音樂”和很多模擬“音效”,這些聲音元素都需要考慮到位,無論選擇怎樣的創作方式,都要兼顧聲音。所以說,拍視頻往往也不是一個人的活兒,更需要一個團隊來解決。當然,如果只是簡單拍攝一些個人vlog等視頻,也不可忽視聲音的重要性,最好使用專用的指向性麥克風、錄音機等設備,讓聲音保持相對較高的水準,這樣才算是較為嚴謹的視頻創作。

後期製作需要剪輯、包裝

平面攝影與視頻最大的不同之一還在於後期製作。平面攝影只需要針對單幀照片進行潤色、處理就ok了,視頻則複雜的多。平面攝影更多將後期重心放在調色、曝光修正、二次構圖、皮膚潤色等方面,只需要解決“看得見”的畫面問題就可以了,而視頻需要將不同的畫面剪輯在一起,形成一個連貫的片子,還要對畫面進行適當調色,同時還要添加片頭特效、轉場特效,另外還需要修正聲音、添加音樂,還需要製作字幕。這些複雜的工作統統完成才可以完成一部視頻的創作。

平面攝影師轉視頻創作者,有一定基礎,比純粹的小白入門要相對好一些,但仍然需要大量的學習、沉澱,我接觸過很多平面攝影師,在向視頻之路轉型的時候都出現了這樣、那樣的問題,但相信只要您能堅持學習,努力實踐,一切問題都會得以解決。

祝您早日成為優秀的視頻創作者!


卷太郎攝影坊


不管你願不願意接受:圖片攝影始終會向視頻的方向發展。

視頻與照片的區別

圖片攝影就是等待巔峰時刻的到來。而視頻需要將巔峰時刻前、後所發生的拍攝下來,只一個畫面的視頻是無法編輯和記錄的。

視頻與照片的最大區別是什麼?照片是一直停留的畫面,而視頻畫面是不會長時間地停留,視頻的每一個鏡頭,片段和場景的最終串聯,將這些素材收集在一起,用獨特的方式融合在一起。無論是一段一分鐘的視頻或一小時的紀錄片,片段都是任何視頻故事的組成單元。

\n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2fb2d2732a2dd6c0ae970faa193e68d9\

36旅行


構圖畫面不能太緊。還有拍攝畫質要清晰


夢盒子DREAMBOX


拍一個好的視頻之前你要先想好,拍什麼東西,怎麼拍,一個畫面給幾個鏡頭等等。拍完了還需要有清晰的剪輯思路,會配一些適合的背景音樂。 希望對你有幫助,謝謝!


好攝先生


也是要不斷地學習.摸索。


平凡人的勞作場景


組鏡頭,專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