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對外國人名的翻譯習慣是不是該糾正一下了?感覺很多音譯的名字很不準確?

把__留給__


這個問題有些無聊,各國語言不同,發音就應有差別,不然的話你給全世界普及一下中國標準話,不就沒有差別糾正了嗎?


開心員外


這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比如john, 英語念“蔣”,但是拉丁語系大部分國家念“有汗”,最早翻譯聖經是為“約翰”,沿用至今也沒必要改了。歐洲語言大部分受拉丁影響或者就是拉丁演變而來。一般來說,在中國,很多人喜歡來幾句散裝英語顯得自己又文化,英國人美國人喜歡來幾句散裝意大利語來顯得自己有文化,意大利人喜歡來幾句拉丁來顯得自己有文化。在好萊塢的古裝片裡“凱撒”不念凱撒,念“希色”。所以,你認為音譯不準確,實際上是因為英國人自己都認為他們是沒文化的野蠻人。


上海老克勒808


中國最早接觸並翻譯西方文字的是廣東人,後來是香港人。許多英語中的名詞都是按照粵語的發音來註釋的。比如:奶酪,現在是按照它的本質結合滿族人已有的類似食物來翻的。以前有翻成忌司,起士等讓人摸不著頭腦。再如切片面包,以前翻成吐司,透思……這是講單純的音譯最好只用於地名人名……我不是翻譯家知之有限,總之,其中問題很多……


周方851


這個是真應該改改了,不能再一味的按發音來了,雖然大多外國人名不像我們的名字那麼有深意和上一輩的期待。但人家還是有自己的文化的,我們翻譯應該更重視他們的文化含義,能讓我們對外國人有一個更好的理解。



一葉生


對外國人名的翻譯,以前確實有點混亂,但後來國際有關組織做了統一的規定。我們國家也做出了規定,制定了外國人名和地名的翻譯規範。目前基本上理順了。但是,對以前翻譯的而且已經使用多年的,大家也已經習慣了的人名和地名,為了不引起混亂,只能繼續使用。


古城晨早


是應該糾正不能按照外國人的習慣來叫比如說桂林就是guilin不能讓他們叫kuiling而且音調還不對,這種是不對的,中國的語言是音調決定你說話的意思,不能說你是老外就可以例外,這樣是不對的,喜歡中國文化你們就要尊重中國語言!


彬兵哥2


我也有同感,特別是不應該用生僻字來作為外國人名字。即然是音翻譯,幹嘛不用好寫好記的字來翻譯?非要撿古古怪怪的生僻字作人家的姓名。難道譯者是心理上有疾病不是?


國泰民安的幸福


因為有些外語的發音用中文是標識不出來的,就只能找最近的發音,另外也要照顧儘量文雅。如果完全照搬外語發音,對應翻譯出來的外國人名有的會十分可笑,甚至令人厭惡。


此用戶已閉嘴


國際慣例人名地名的翻譯也不是讀音的標準,而是直接照搬字母,直接用本國語言發音,所以讀音不一樣是正常的,讀音一樣是例外。我國的翻譯已經非常照顧原來的讀音了,沒有改變的必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