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6例核酸檢測呈陰性卻被判疑似?官方迴應

18日,內蒙古自治區衛生健康委員會(下稱內蒙古衛健委)官方回應,近日網上熱論呼和浩特市和包頭市出現的6例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核酸檢測呈陰性卻被判定為疑似病例一事,患者核酸檢測呈陰性,影像學符合病理特點。

内蒙古6例核酸检测呈阴性却被判疑似?官方回应

資料圖 新華社供圖

內蒙古衛健委官方介紹道,呼和浩特市報告的2例疑似病例是從湖北應城返回呼和浩特的,2月1日被送至呼和浩特市第二醫院進行隔離,先後4次採集標本進行實驗室檢測,結果均為陰性,但2人CT影像符合新冠肺炎的表現。依據國家新冠肺炎相關診療方案和防控方案,於2月15日判定為新冠肺炎疑似病例。

目前,2人正在醫院接受隔離治療,相關流行病學調查和密切接觸者排查工作正在進行中。

另外,包頭市報告的4例疑似病例,是依據國家相關診療方案和防控方案關於疑似病例的診斷標準作出的判定,4名患者均有流行病學史–其中1人有湖北疫區接觸史,另外3人有確診患者的密切接觸史。雖然經過多次核酸檢測,結果都顯示為陰性,但4名疑似患者臨床表現明顯,影像學也符合新冠肺炎的表現。因此,這4名患者暫時不能判定為新冠肺炎的確診病例。目前,4名患者都在接受隔離治療。

延伸閱讀:

專家:核酸檢測依然是確診的金標準

針對核酸檢測的準確性,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主任醫師王貴強表示,核酸檢測本身的穩定性是很好的,之所以出現一些所謂的檢不出或假陰性的情況,主要原因實際是任何檢測方法都有一個敏感性的問題。另外病患可能病毒量很少,在上呼吸道,就可能檢測不出來。他分析,當然還有取樣的方法,比如現在強調有鼻咽或者下呼吸道的一些肺泡灌洗液。他說,目前核酸檢測還是確診新冠病毒感染的金標準,只有通過核酸檢測陽性,我們才能確診。

國家衛健委近期也在聯合攻關,提高檢測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對一個新冠病毒感染肺炎的診斷,結合臨床影像學的綜合診斷是很重要的,所以我們目前提出了臨床診斷這個概念。也就是說通過臨床表現,在沒有病原的情況下,我們也可以啟動對病患的接收管理和治療,通過臨床診斷使患者得到及時的救治,並且隔離避免交叉感染。

他還透露,現在一些研究還在開展,比如說抗原的檢測、抗體的檢測,科技部也開展了這種攻關項目,對臨床病人採取抗原抗體的檢測,或者是比較簡易的核酸檢測的方法,相信這些新的方法的使用會進一步提高檢測的敏感性,使病人得到及時診斷和及時的救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