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得中級職稱的教師怎樣晉升崗位工資?

洪爺33344611


職稱和任職是分開的。


雖然最初職稱指的是“職務名稱”,但是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職稱越來越多的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專業水平和工作能力。

我們國家的職業資格證書包括技能人員職業資格證書和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證書。每一類資格證書又分為準入類和水平評價類兩大類。教師資格證書是屬於准入類資格證書,中級職稱指的就是水平評價類。

教師的職稱現在分為正高級教師、高級教師、一級教師、二級教師和三級教師。分別對應著正高級職稱、副高級職稱、中級職稱、初級職稱和員級。

現在的職稱證書實際上叫做“專業技術人員任職資格證書”,如果你具有職稱,只能說明你有任職資格而已。如果你沒有被聘上相應的崗位,光有一個職稱證書也是白搭的。

現在多數地區的機關事業單位尤其是教師職業,職稱證書尤其是高級職稱證書,多數採取的是評聘相結合的方式。評上了就能聘用,但是每年的崗位是有數量限制的。

有人可能覺得以崗位定工資會造成資源浪費,但是國家對於一個地區的教師職業設置的崗位是有要求的。為了滿足當地的教育需要,沒有必要設置太多的高級崗位。就像一個單位需要一個清潔工,但是清潔工具有的學歷和職稱是不必要的,單位只會為這個清潔工崗位支付相應的工資待遇。不可能因為你是博士,就會享受到用人單位技術開發崗位的工資待遇。

所以,光有職稱是沒用的,最終兌現工資還是要看崗位。


暖心人社


教師職稱改革後,將中學教師職稱系列和小學教師職稱系列合併,統一為正高級,高級,中級,初級。對應的教師職務稱為:正高級教師,高級教師,(小學設副高級教師),一級教師,二級教師,三級教師。

而中級職稱對應的就是改革後統稱的一級教師。〈職稱改革前的中學一級教師,小學高級教師〉。

中級職稱共有三級崗位。就是國家統一規定的十級,九級,八級崗位。

而崗位對應的崗位工資是:

十級崗位工資:2007元,

九級崗位工資:2174元,

八級崗位工資:2440元。

再有就是薪級工資的首次確定是按職稱級別來確定薪級,再對應薪級工資。

中級職稱首次確定的是9薪級。

薪級工資為569元。

薪級工資確定後,次年起每年年度考核合格以上,順增一個薪級工資。

那麼怎樣來確定中級職稱的崗位工資?薪級工資?

首先要申報評審中級職稱資格,通過個人申報,學校初審推薦,中級職稱評審委員會評審認定,公示,下文認定取得中級職稱資格。

取得中級職稱資格後,應根據學校的教師職稱崗位設置比例進行聘任。一般中級職稱崗位比例是小學30一35%,中學35一40%。由學校按上級聘任要求,完善相關材料上報,縣級教育主管部門審核認定後下發聘任文件。文件送報財政部門兌現工資。

各地區崗位設置比例不盡相同。

取得中級職稱首次聘任為一級教師,應確定為十級崗位,對應崗位工資為2007元。

薪級工資按起點薪級,和認定教齡年限,任職年限綜合確定,應在9薪級以上。薪級工資在569元以上。

然而中級職稱中的九級崗位,八級崗位也是有聘任條件和任職年限要求的,嚴格地講也有崗位設置比例的。

中級職稱的崗位設置比例是十級,九級,八級=3:4:3。

所以在實際中存在有的教師在中級十級崗位上十來年都沒有變化。

因此,已有多數地區一是增加崗位職數比例,二是增加崗位職級配置比例。

由於受崗位設置比例影響,甚至有個別少數教師取得了中級職稱資格。就是不見漲工資。沒有正式聘任教師職務,聘任到對應的崗位。

因為教師工資是職稱職務工資制。最終聘任到某級職務的崗位上,才能拿到對應的崗位工資。




洪爺33344611


其實,很容易,沒有那麼多的道道!

我是一位過來人,對此深有體會。
在我們這裡,所有最新晉級為中級職稱的教師,一律由11級崗位聘任為中級崗位最低檔即10級崗位,崗位工資也隨之調整到相應的級別,加薪是肯定的啦。

從10級崗位升級到九級崗位就要提供一定的條件了。一般聘期是3年。

1.工作年限。

教齡時間越長越容易被晉崗,這也是對長期從教的教師的一種鼓勵吧。

2.中級職稱任職年限。

任職年限長的很容易被晉崗,這也是鼓勵長期從教的一個很好的舉措。

我被晉崗九級時,任職年限已經有10年了。這是因為2002年評聘為中級職稱時,沒有崗位之說,到了2012年5月15日才正式設崗的。很多人都是中級職稱,而崗位有數量限制,所以,任職年限是必然要考慮的條件之一。

3.教育教學成績。

我在2015年續聘時,上級領導要求提供的有:3年的教學設計,3年裡面的抽測獎,3年裡面的公開課。每一項都設定分值,按照崗位數量,最後以得分高的教師晉崗。那一年,我差了2分,與八級崗位失之交臂。

後來,在2018年5月10日,憑藉這些條件,晉崗為八級,聘期是3年。


除了以上的特別條件之外,還有一些基本的條件也是需要具備的。

遵紀守法,沒有違法犯罪記錄;師德師風良好,這個是一票否決的,只要有一次不良記錄,那就別想晉崗;必須是身體健康,正在工作崗位上工作著。長期病假,不能上班的,達不到崗位工作需要的身體條件,一般不能晉崗。

結語:

具備一定的條件就可以晉崗,也就意味著要加薪。

長期堅持工作,努力工作,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好,做出成績來,就有就會晉崗加薪!

(個人的經歷,僅作參考,不足為據。謝謝閱讀!)


中小學教育者


對於取得職稱的教師來說,不同崗位等級晉升的方式是不同的!

公立學校是屬於事業單位,而教師是屬於事業編制人員,並且是聘用在專業技術崗位上的人員,他們的崗位工資的晉升也就是專業技術崗位的晉升。

事業單位的專業技術崗位分為13個等級,其中1-7級為高級崗位,8-10級為中級崗位,11-13級為初級崗位。

同個職稱等級內,崗位的晉升是比較簡單的,比如專技10級升到專技9級,一般只需要工作兩年就可以了,這個慢慢熬年限,正常都可以熬到同個職稱等級的最高一級。

而不同職稱等級的崗位晉升就比較麻煩了。比如專技11級升到專技10級,雖然崗位等級只是晉升一級,但是其實是從初級職稱升到中級職稱了。所以,首先需要教師本人獲得中級職稱,目前教師職稱都是需要參加評審;其次,需要學校有相應的中級崗位的職數,職數少是現在很多學校面臨的問題;最後,需要學校進行聘用,才能兌現相應的崗位待遇。

所以,取得中級職稱的教師,從專技10級到專技8級,正常只要熬年限就好,但是從專技8級升到專技7級,就需要取得副高級職稱,並被學校聘用才能晉升崗位工資!

我是職場問答達人流雷電,用簡單的回答讓您瞭解機關單位和國企的各種知識!歡迎關注我,如果有不同意見,請下方評論留言探討!

流雷電


教師職稱改革後,教師職稱分為5個等級:正高級教師 ,高級教師,一級教師,二級教師,三級教師。目前我們四川當地比例是高級,一級,二級比例是2:4:4,其中一級教師的人數是目前最多的。

中級教師就是現在的一級教師,這些教師大多工作了十幾或者二十三十多年,只有極少部分教師能夠評上高級職稱,那麼,一起教師有哪些方式晉升崗位工資呢?

以四川為例,教師的工資分為三級九檔,高級教師5、6、7檔,一級教師8、9、10,二級教師11、12檔,加上見習期。教師崗位工資和職稱掛鉤,每一個檔次之間相差100多到400多元錢。各個檔次之間也是有比例限制的。

一級教師要晉升崗位工資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評上高級職稱,不過在現實的操作中,由於高級職稱的終身制,很多學校高級職稱早已滿了,只能退一個,頂一個。另外一種方式就是在本職稱內晉檔,比如一級九擋晉升八檔,但是必須有空額。

四川省從2015年開始實行了農村教師連續工作30年可以直接晉升高級職稱,不受名額限制,解決了很多農村的教師評高級職稱的問題,但是目前縣城及縣城以上的城市教師沒有享受到優惠這種優惠。

一級教師晉檔第一種方式2015年實行的在農村連續工作20年以上的教師,可以在本職稱內晉檔,比如九檔可以晉八檔,不受比例限制。另一種是空額晉檔,本檔次內滿5晉1,不能越級晉檔,但必須要有名額才能晉檔晉升崗位工資。

四川教師提高崗位工資就只有這兩種方式,不知道其他省政策怎樣?歡迎留言,資源共享!





胡楊傳說


晉升到中級職稱之後的崗位工資剛開始就是十級工資。

我們完整的介紹一下教師的工資體系,或許能夠更直觀更感覺。

剛參加工作的老師是13級工資。本科專業,一般第二年就會晉升為12級,也就是過了試用期的意思,研究生和其他學歷有不同的規定這樣我們不做特殊討論。

以上我們會稱為助級、初級。

初級老師工資兌現,三年以後可以晉升中級,當然還有其他的一些規定,比如說班主任任職等等。

中級晉升以後,就是我們所說的工資十級。

當然要晉升到高級的話,就需要中級晉升以後五年,並且擔任其他的一些評審文件中所規定的要求才可以。

高級就是七級工資。

有的人已經看出來了,我們的初中高級所對應的工資中間有空行,也就是指空的這些級工資如何晉升的問題。問題也就是題目中所提出的問題。

其實這一個問題在全國各個縣執行的是不一樣的,為什麼說各個縣的主要是各個縣自行制定政策,很多情況下大多數線路為了解決財政上的困難,不再執行中間晉級的規定,比如說我們四級小縣城根本就不可能給你從十級晉升到九級,然後到八級。

但是我們可以理解到我周圍的一些縣市,他們執行的是中間有個晉級過程,他們的晉級過程大多數也是有一些評比過程,相比較來講,這些評比過程一般都是學校自行制定並且沒有晉升中高級,那麼麻煩。

回答完這個問題,好像全國大多數老師都應當沒有聽說過,還有中間晉升崗位工資這一說法,其實這一個崗位工資一直存在,只是很多地方不執行而已。

更有甚者,有的老師根本就聽也沒聽說過。


義誠老師


2015年沒有貫策三十年教齡農村教師晉升正高級的文件。校長還說:你沒在縣區上過公課以及找些條條款款…


何之敏


不教書只會奉迎拍馬的校長拿公款搞關係,高職稱不教書。爭榮譽搶利益,52歲就退了,職稱工資和績效工資嚴重挫傷了老師們的積極性,害死了中國教育。我校一位老師家屬被強姦,很痛苦,兩級領導破格將他職稱升為高級,中國職稱搞笑嗎?


Houai306


北京市要求履行現職稱崗位三年後才夠晉升年限,但若要完全有資格,還必須有一年考核為優秀,所有條件都夠了,還要看單位這個檔的名額是否已滿。


情深e長


從來不評職稱的臺灣教師

我先在屏東師專音樂組學習,再到臺南師院特教系,再到嘉義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從音樂到特教再到數學,不僅跨學科而且跨專業。這樣的學習經歷,對於專業修煉,對於教育教學,我相信都有很大的幫助。

臺灣從來沒有評職稱這回事,大家都是教師,沒有不同的職稱,若有也只是職務上的不同罷了。

只要沒犯什麼大錯,每年薪資都會升一級的,也就是教愈久,薪資愈高,這個與你有沒有發表論文,有沒有上公開課都無關。

除了教齡,臺灣教師的薪金水平,還有沒有其他因素的影響?

若是去研究所進修,取得碩士學位,就會一次跳3~4級;若取得博士學位,又會再跳幾級。但是,跳到一定水平就不再跳了,從此就在那個頂級了。

以剛畢業的教師為例,每月薪資約四萬新臺幣(約八千多元人民幣);頂級教師吧,每月薪資約七八萬新臺幣(約一萬七千多元人民幣),不過這還要看他的學位。

大陸的學校,每學年末都有一個年度考評(考核),有不合格、合格與優秀之分;還會評出一些不同類型的優秀教師、先進工作者等。

臺灣沒有,從來沒有什麼優秀與不優秀的評比,大家都是一樣的。教育是一種良心志業,大家都一樣優秀。

學校如何評價教師?

是由學校教評會來考核教師的,每學年考核一次,基本上,只要你沒出什麼亂子,都會通過四條一款(即甲等考核過關),薪資會晉一級,年終獎金相當於一個月的薪資;

若是被評為四條二款(即乙等),則薪資也可以晉一級,但年終獎金只有半個月;

若是被評為四條三款(即丙等),則薪資不晉級,也沒有年終獎金可領。

校長多數會尊重教評會的裁決,除非有非常特殊的情況才會提出異議。

學校從來不統一出卷考試,而通常是由教師輪流出卷,雖然也交換監考及批改,但並不會出現那種惡性競爭和成績上的比較。不過有時,班級間也會相互交流一下,看看學生的學習狀況與其他班級是否有太大落差。

校長多數不會太乾涉這些事的,只是鼓勵老師們把心用在教育上。

平時的教學研修活動,通常圍繞哪些主題?

因為我們實行的是包班制,所以,教師除了要參與學科方面的教研外,還有一些專門課程的研修,主要有性別平等教育、環境教育、信息教育、家政教育、人權教育、生涯發展教育、海洋教育等七大議題。

另提的一點是,現在教育必須“零拒絕”,所以還需要考慮到各種特殊的學生,如視障生、情障生、學障生、智障生、過動症學生、妥瑞氏症學生,乃至新移民的孩子,等等。

因此,教師每年都要參與有關特教的研習,學習特殊教育法,以更好地幫助這些孩子。

和大陸相比較,臺灣很少通過公開課進行聽課研習。

新近興起“學習共同體”或“教師專業評鑑”,有人開始主張推行公開課活動,但關注的焦點在學生的學習表現及成效上,而非批註教師的教法。

且這樣的公開課也不是全校或全市觀摩的形態,而多屬小課室的觀摩。

這麼多的研修內容,老師們幾乎每項都要參與,教研活動非常頻繁,所以會感到負擔很重。

不過,有些教研活動老師們是非常喜歡的,以我們數學輔導團辦的數學研習活動來說,老師們偏好創意教學、數學工作坊、信息融入教學這樣的話題。

尤其是我們在寒暑假做的數學工作坊(實物操作性的研習),幾乎是秒殺的,就是你剛剛發佈公告,名額就報滿了,有時擋也擋不住,說名額已經滿了,老師們還是來,甚至攜家帶眷一起來。

我屬於工作狂,加上孩子大了,也比較有時間做自己的事。我喜歡教學,所以常常在學習,或開發新的教學材料及學具。

還有,我平時的很多教學點子,主要來自數學書籍,所以也有購書的癖好,主要是偏實務性的那種,就是可以應用在我的教學中的,也就是很好“下嚥”的書籍。然後,我還喜歡打羽毛球、上網、看影片,這些。

我們讓孩子自由發展,不會特別給他什麼附加的學習任務。

我們不會給他買什麼額外的參考書、練習本。孩子很小的時候,就給固定的讀書和做家務的時間,其餘的時間由他們自己支配。

當然還會給他們半小時到一個小時玩計算機的時間,不排斥他們玩電玩,也不排斥他們看卡通,有時我們會在晚餐時間一起看卡通,有時,我比他們還著迷。

對孩子的學習,如數學的部分,我們是在生活中與他們聊數學,而不會刻意教數學,從小就是如此。對孩子沒有什麼太高的期待,開心就好。

不擔心他們玩計算機玩上癮嗎?

不會的,我們從小教育孩子要懂得節制,不會有這樣的問題的。孩子在玩,多少也是在學習的。

比如我兒子,小時候超喜歡打“三國志”的電玩,所以他對“三國志”瞭如指掌,這沒有什麼不好。

臺灣的孩子,幾乎是人人都可以上大學的,就是看上的是公立的大學還是私立大學,看學校優與不優了,所以基本上是不太有競爭了,不過這也是我們憂心的。

有兩次統一的考試。

第一次叫學測考試,時間是每年的1月底,一般是春節前。

那時,學生只學到高三上學期的課,下學期的課程都還沒有學習呢。考完評估分數,選擇自己可能被錄取的學校,申報參加甄選,就行了。若覺得考得不理想,或是想要考更好的學校,則可以再參加紙考拼拼看。紙考是在每年的7月1—3日,那時,他們已經修完高中三年的所有課程,有點類似大陸的高考。

例如,一個學生學測後,覺得自己的成績可以進入高雄醫學系,那麼,他可以選擇不參加紙測了,直接選擇填讀高雄醫學系。

當然還得參加甄選面試,每個人可以填選六個志願,通常不想再參加紙考的人,選填的最後一個志願一定是要有十足把握的學校才行。

如果 他希望進入臺灣大學醫學系,覺得學測成績不足以達成他的願望,抑或覺得自己面試成功的機會比較渺茫,他會選擇用紙考的成績來證明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