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多少天可以拔節?

軍情婚紗攝影


水稻拔節期是指水稻從拔節到抽穗前的這一段時間,一般在25至36天左右。在水稻拔節期間,要做好田間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水稻的穗數和高成重穗率。

一、水稻的拔節時間

拔節長穗期是指從拔節、幼穗開始分化到抽穗前的一段時期,中稻一般為25~36天。水稻拔節期的田間管理直接影響到水稻的產量與質量,水稻拔節期是決定穗數和高成穗率的 關鍵時期。

水稻拔節期不僅與地區有一定的關係,與水稻品種也有一定的聯繫。水稻品種的生育期 長短不同,拔節期也就不同,但基本上都是與幼穗分化同步。

水稻拔節期株型的優劣對產量的形成有較大的影響,此期(n-2)幼穗開始分化,基部節間 開始伸長,群體的株型特徵集中體現在葉片的各種性狀上。

二、水稻拔節抽穗期田間管理

1、科學灌水

合理管水,使土壤有通氣的條件,以保持根系活力,防止早衰。長穗期是水稻一生中需水最多時期,因此要保證不,缺水不受旱,一般田保持30毫米的水層,使稻株對養分的吸收運轉暢通,保持最大的光合效率,促進穎花分化,減少穎花敗育。寒冷及高溫地區,可適當加深水層調溫,使土溫比較穩定,避免因氣溫高低變化影響穗分裂,水稻拔節長穗期需水最多,特別是減數分裂期對水分最敏感,因此,應保證滿足水稻對水分的需要。可是水稻進入拔節長穗期間,一般氣溫都比較高,有機物分解加快,微生物活動旺盛,耗氧量最大,造成有毒物質積累和根系缺氧,不利於根系生長,因而不宜長時間深水灌溉。為此,水稻拔節長穗期灌水方法,應當是前期即分櫱末期或拔節初期適當撤水曬田,控制過多的無效分櫱發生,並有利於控制病蟲危害。後期應保持水層,以滿足抽穗前5-15天內減數分裂及花粉內容物充實期的需水要求。其餘時期應以間歇溼潤灌溉方式為主,即採取“陳水不幹,新水不進”的灌溉方法,促進水稻植株穩健生長。

2、科學施肥

水稻拔節長穗期施肥可分為促花肥和保花肥。促花肥在水稻抽穗前30天左右施用,保花肥在抽穗前15天左右施用。追施促花肥和保花肥要看苗情而定。若前期水稻長勢差,苗數不足,葉色變黃的田塊,可畝施3-5公斤尿素作促花肥,以爭取較多的有效穗數和增加每穗實粒數,反之,就不宜追施促花肥,以免引起後期貪青晚熟和倒伏。保花肥則要求只要屬於正常長勢長相的田塊,就應當追施。高肥力田塊,如前作是大蒜的田塊不提倡施用氮肥作促花、保花肥,而需要在水稻拔節期追施5-8公斤的硫酸鉀,以保證水稻抽穗期葉色能夠自然褪淡,防止後期倒伏和貪青晚熟。巧施穗肥,氮、磷、鉀配合施用。穗肥施用效果因環境不同而異,使用不當,不但起不到增花增粒作用,反而造成空秕率高,產量下降。因而穗肥施用應根據品種、氣候、土壤、高產結構的預期要求和理想的長勢長相等綜合考慮。在施肥當中對早熟品種可以不施穗肥;一般的中遲熟品種雜交稻,在早施櫱肥的基礎上不應施穗肥,特別是對肥力水平低及保肥力弱的沙田更為必要。對前期生長不旺,拔節期葉片淡黃,早晨葉片不掛露水,中午葉片挺直應施用促花肥,若到孕穗期“二黑”不顯著,還應施保花肥,以提高結實率,促大穗。

3、採取綜合措施,對病蟲害進行防治

在水稻拔節期主要蟲害有螟蟲、稻苞蟲、粘蟲、稻縱卷葉螟及稻飛蝨等。主要病害有紋枯病、白葉枯病、稻瘟病等。節、長穗期需水量最多,特別是減數分裂期對水分最敏感,必須保證滿足水稻對水分的需要。但水稻進入長穗期間,一般氣溫都較高,有機物質分解加快,微生物活動旺盛,耗氧量多,易造成有毒物質積累,不利根系的生長。因此在拔節長穗期的水分管理上不能長期深水,前期保持溼潤,保持通氣良好,後期適當建立淺水層,特別是抽穗前5—15天內要保持淺水層。其餘時期,以間歇溼潤灌溉為主,採取“陳水不幹,新水不進”的管水方法,促進地上、地下部協調生長。







金牛座719


水稻多少天可以撥?

你這個問題問的比較攏統。你是想知道從育秧開始到撥節需要多少天呢?還是想知道從插完秧以後需要多少天才撥節呢?另外,水稻的品有好多種,它們的生長期時間都有很大差別,南方一年能種兩季或三季稻,而北方一年只能種一茬稻子。不知道你想問的是那一個品種?所以,我認為:任何回答好象都夠準確。

我們這裡是北方,一年只能種一茬稻子。要問水稻多少天可以撥節?我只能根據我們當地的情況來回答這個問題。

水稻從插完秧後是緩秧期,這段時間大約需要一個星期左右(7一10天)。緩秧期以後就是分孽期,分孽期大概需要一個月左右(30天)。分孽末期開始進入分化期和撥節期。從開始撥節到結束大概需要兩個來月的時間(50至60天)。然後進入吐穗期。

由於各地氣候條件和土壤條件有所不同,種植的水稻品也不一樣,所以,水稻生長的各各節段也有所不同。就是同一個品種的水稻,在南方和北方種植也會有差異。所以,回答這樣的提問,只能根據當地的情況,說出大概的意思就差不多了。總之,無論是南方或者是北方,怎樣種植水稻當地的老農民心裡清楚的很。


少利17




在水稻種植過程中,會出現生育期變晚,如今年江西的早稻、東北的水稻,主要是低溫、弱光照的影響,因為水稻品種具有感光性、感溫性的特性。不同季節栽培的品種其感光性、高溫性有很大差異,一般來說早稻的發育期長短主要受溫度高低影響,具有感光性弱,感溫性強的特性;而晚稻感光性、感溫性都強。



同一個品種在不同的地方種,其品種生育期也不同。一般來說從北向南引種,常因日照短、溫度高而縮短生育期,反之則延長!




因此,在種植水稻時要根據水稻品種生育期長短及對光、溫的反應特性,合理安排播種期及品種搭配,根據品種特性進行栽培。若是從外地引種,也必須考慮品種的感溫性、感光性和基本營養生長性。

雲眾地服務宗旨:幫助農民科普種植技術知識,解決農民種植的難題。更多種植技術知識,歡迎關注【雲眾地】


雲眾地


過去,我們種田控制水稻拔節生長的時間一般都是在人工除草薅田的第三次後。(第一薅田是在秧苗移栽大田7天返青後進行的,第二次人工薅田除草是在水稻秧苗移栽大田後的第15天左右,第三次人工薅田除草是在水稻秧苗移栽到大田的第23天左右)。現在秧苗移栽大田後,採取了藥物除草不再人工薅田了,一般來說,也是在水稻秧苗移栽大田30天左右,控制無效分櫱,結紮曬田之後開始拔節園杆長禾的。這個期間,早結紮早曬田的,秧禾早長的肯定是早些拔節,約在秧苗移栽到大田後25、6天左右,晚結紮曬田的肯定是晚些拔節,最遲在30天左右。所以說,要視水稻秧苗移栽到大田後的管理情況而定。

水稻結紮後開始拔節長禾園杆,這期間,在搞好肥水管理的同時,一定要做好水稻病蟲害的防治工作。一般,在拔節長禾園杆期間,主要做好水稻一化螟二化螟即鑽心蟲、卷葉螟與紋枯病等病蟲害的有效防治。

以上是個人就水稻拔節問題發表的看法,僅供參考!




樂享未來的農村人


我們稻農有很多的人都對於水稻拔節和分櫱後期的概念很模糊,就是不知道什麼時間是水稻進入拔節期了,那麼我們該如何識別水稻是否進入拔節期了呢?又該怎樣的管理進入拔節期的水稻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水稻拔節的標誌是水稻基部第一個伸長節的長度達到一釐米,早稻晚稻是兩釐米,並且由扁變圓,這個就是水稻開始拔節的標誌。我們稻田裡全部水稻有一半以上進入拔節期了,那麼也就意味著我們的水稻分櫱已經基本結束,我們開始進入拔節期的管理階段。水稻的拔節期管理是很重要的,

(1)這一時期的水田管理主要目地就是降低底部第一段秸稈的長度,使水稻的抗倒伏能力增強。

(2)也是降低無效分櫱和加速無效分櫱死亡的重要時期,因為水稻的無效分櫱和較弱分櫱太多會對於水稻的產量有很大的影響。

(3)避免水稻的葉片生長過旺,影響水稻的群體結構。

|(4)抑制稻株蛋白質的合成,促進同化產物在葉鞘中的積累,為後期產量的形成做好物質儲備。那麼我們該如何達到這些目地呢?

我們通常的做法就是嗮田,當然了拔節錢的水肥控制也很重要。我們主要來講一下嗮田的作用,嗮田就是降低水稻田的水分的辦法,來讓水稻得不到充足的營養供應,和水分供應從而達到一致水稻的過旺生長,以及降低水稻的無效分櫱增加。水稻嗮田可以讓水稻的根系活力增加,水稻的結節降低長度從而達到增加水稻抗倒伏的目地。而土壤的乾旱以及養分吸收的減少也會加速無效分櫱的死亡,可以說作用是很大的。

但是不是所有的土地都需要嗮田,這一點大家要注意一下,鹽鹼地改良的水稻田一般就不需要嗮田。這個大家要注意一下。

我是農民,我為農民發聲。您的關注轉發,就是對我最大的支持。”






蒼溪何哥


撥節一般情況是苗期30天,移栽後返青約7-10天,分櫱期約30天,隨後進入拔節,如果直播不移栽的話,大概60天左右進入拔節,當然與溫度品種及生育期也有一定關係。 1、曬田一般應在分櫱末期,撥節初期進行。曬田過早,影響有效分櫱的產生與生長,曬田過晚,新分櫱過旺生長,延遲幼穗分化速度。分櫱力中等的,每穴達到25-30個櫱時應排水曬田。

2、稻株莖葉生長過旺,氮肥用量過多,葉片發黑的應重曬田,早曬田。反之稻株長勢弱小應晚曬,輕曬或不曬。

3、土層深厚、肥沃,稻株呈現出徒長,葉色發黑的應早曬,重曬;土質較薄,保肥保水較差的應晚曬輕曬。粘土層透水性弱的應早曬、多曬;漏水田不曬。

4、當田間有三分之一左右植株已撥節時,應停止曬田,進行正常的水分管理,以保證幼穗分化期對水分的需求,促進幼穗分化生長髮育。此時應適當深灌,控制水層在5-6釐米左右。

5、曬田時間一般為5-10天左右





末農


水稻多少天可以拔節?這個沒有固定的數據,因為水稻的拔節和天氣、品種、栽培方式和地區等都有著直接的關係。比如說我們黑龍江地區今年的水稻拔節明顯比往年偏晚、抽穗也偏晚。

水稻的拔節,處於水稻的幼穗分化期之後、抽穗之前的階段,也是水稻孕穗期的一個必經階段。水稻不拔節,稻穗的長度也會受到限制從而影響產量;但是拔節之後的莖葉節間過長,也容易引起水稻的倒伏。

我們黑龍江農墾東部四個管理局,普遍種植11片葉的品種。一般來說,11片葉品種的拔節是在9.5-10葉齡時期開始的,也就是說,在發現水稻莖稈明顯出現鼓肚子的時候,就即將拔節了。而這個時期,也正是幼穗分化完成、正在孕穗的階段。在11葉品種的後3片葉,大概7-9天才會長出一片完整的葉片。因此,11葉品種水稻的拔節階段大概需要17-19天的時間。從移栽完成直至拔節期,大概還需要55-60天左右的時間。所以,從移栽直至拔節也就需要55-60天的時間;從移栽直至拔節完成,需要72-79天的時間。

但是,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比如說今年6月份的長期低溫、多雨,就造成了我們黑龍江農墾的水稻生育期推遲,拔節期延後了大概5-7天的時間,抽穗也相應的推遲的了近一週的時間。

而且,水稻的拔節期也是病害防治的關鍵時期。比如說稻瘟病、紋枯病,就是在這個階段開始防治;而且,拔節期對水層、溫度也相對敏感。田面過度乾旱、低於17度,都會影響水稻的孕穗,出現一定數量的空癟粒;也是噴施矮壯素、防倒伏的關鍵時期。

因此,水稻的拔節沒有特別固定的數據,受天氣、品種、地區的因素影響較大。只能是大概估計一下水稻在何時該進入拔節期。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 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


寒地水稻種植技術


水稻拔節的標準是莖稈基部第一個伸長節間長度達到1釐米(早稻)或2釐米(晚稻),由扁變圓。當全田有50%的植株開始拔節時,即稱拔節期。水稻節間伸長,是自下而上逐個順序進行的。\r早熟品種伸長節間一般3~4個,中熟品種5~6個,晚熟品種7~8個。北方粳稻多為4~6個伸長節間。\r拔節期是水稻栽培管理上承前啟後的重要時期,在拔節前後進行肥水調控,是實現對水稻平穩促進,使之穩步生長的有效措施。拔節期肥水調控至少有如下幾方面積極作用:\r(1)促進根系向縱深發展,白根和黃根數量增加。\r(2)抑制後生分櫱發生,加速弱小分櫱死亡,提高成穗率。\r(3)促使基部節間縮短增粗,機械組織加厚,提高植株抗倒伏能力。\r(4)避免葉片過分伸長,改善中期群體結構。\r(5)抑制稻株蛋白質合成,促進同化產物在莖鞘中的積累,為後期產量形成做好物質儲備。





羅劍兄弟


水稻從出穗到成熟的過程叫結實期,約30—55 天,不同品種天數不同。

水稻的生育類型是指水稻分櫱終止期(拔節期)與稻穗開始分化時期之間不同起訖關係水稻開始穗分化與拔節的關係分為三種

重疊型:穗分化先於拔節,即分櫱尚未終止穗開始分化,分櫱期與長穗有部分重疊。作為三熟制栽培的雙季稻或早熟的中稻屬次類型。

銜接型:穗分化與拔節基本同時進行,也就是分櫱終止期便開始穗分化,即分櫱期與長穗期相銜接。地上部有5個伸長節的中熟品種,生產止促控結合。多是遲熟的中稻和早熟晚稻。

分離型:拔節先於穗分化,分櫱終止後10~15天開始穗分化,即分櫱期和長穗期相分離。地上部有6個或6個以上的伸長節屬於該類型。由於它營養生偏長,所以在栽培上當控制前期生長,確保安全成熟。大多遲熟的晚稻屬次類型。


一更秀


一般情況是苗期30天,移栽後返青約7-10天,分櫱期約30天,隨後進入拔節,如果直播不移栽的話,大概60天左右進入拔節,當然與溫度品種及生育期也有一定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