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轟動,成交價近3億的闘彩雞缸杯

明成化鬥彩雞缸杯

《大明成化年制》款


引起轟動,成交價近3億的闘彩雞缸杯


小杯上寬下斂,斜壁含蓄,敞口圓轉,臥足雅緻。瓷胎雪白細膩,釉料均淨瑩亮,薄如卵幕,潤若瓊玉。外壁淡勾青花,以黃、深淺草綠、礬紅二種等敷色填廓,通繪子母雞圖。一面見公雞紅冠綠尾,昂首高鳴,一母率三雛緊隨其後,覓食於野地,牝雞羽翅樸色,凝神啄食,幼雛玩耍,一稚振羽立母背上。另一面雌雞覓得紅翅昆蟲,雄雞回望,幼雛追看,左方另有小雞一雙,草叢前後捉迷藏。兩面間飾淺黃萱草、豔紅月桂,枝葉茂密,皆自青花壽石而出,髮色淡雅恬靜,淺青柔綠甚相宜。底署成化六字雙行雙方框款。釉聚臥足,藍款略蒙朧。


引起轟動,成交價近3億的闘彩雞缸杯


雞缸杯,即飾子母雞圖之盛酒小杯,環繪公雞偕母雞領幼雛覓食。其色彩繽紛鮮明,撫之柔潤如玉,繪畫更是率真可人,堪稱神品。數百年來享負盛名,上至宮廷、下至民間,天下慕向,誠中國瓷器收藏家夢寐以求之品。成化一朝,瓷作精益求精,質優量寡,時至如今,成化真品更是一器難求,僅另三雞缸杯尚存私人珍藏,尤如鳳毛麟角。過往成化雞缸杯拍賣,悉由蘇富比領理,首回見於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又先後兩回,八十年代三回,九十年代僅一,此後絕跡,如今復見,極為難得。


引起轟動,成交價近3億的闘彩雞缸杯


成化雞缸杯,無論胎質、塑形、繪飾、窯燒,皆一絲不亟,臻埏埴之巔,誠希世之珍、亙古重寶。然雞缸杯奧妙並不止於斯。百載春秋,故為明清帝王、明鑑文士惜藏頌讚,雞缸杯早已超塵拔俗,堪稱中國瓷器傳奇,永垂不朽。


引起轟動,成交價近3億的闘彩雞缸杯


憲宗一朝,御窯廠燒瓷登峰造極,巧絕天工。成化早中期,景德鎮以先帝治下巧工佳瓷為範,尤尚宣德高風。至末年,始見如雞缸杯一類獨闢蹊脛、藝臻技絕之品。劉新園與蔡和璧均認同此論點,參閱二人就成化瓷發表之兩篇重要文章(劉新園,〈景德鎮出土明成化官窯遺蹟與遺物之研究〉,刊於展覽圖錄《成窯遺珍:景德鎮珠山出土成化官窯瓷器》,徐氏藝術館,香港,1993年,頁18-87,以及蔡和璧,《傳世品成化瓷》,臺北,2003年)。二人雖沒有就燒造新品的確切時間及原因達到共識,但均指向萬千寵愛之萬貴妃。成化二十一年(1485),御窯廠耗費龐大,有上書勸止燒造瓷器之錄,是以此類珍品之製作年代,應為二十一年以前十載左右。


引起轟動,成交價近3億的闘彩雞缸杯


成窯以其晚期瓷器著稱,多為小巧靜謐之品,乍看謙遜,不為陳列而制,卻宜於把玩掌中,惟精品鑑者,觀之撫之,始能體會個中真髓。當時朝廷對御窯廠監控嚴謹、要求縝密。是以成化瓷質較前朝大大提升,實在不出為奇。藝匠在這樣的前提下,仍能繪製如此率真紋飾,誠甚難得。成瓷繪飾,少了數分先朝慣見之工整拘謹,卻添了數分前所未見之幽雅婉柔。劉新園認為成化年款以憲宗少時墨跡為範,而鬥彩上慣見之雙方框款,則為成化晚期創新。


引起轟動,成交價近3億的闘彩雞缸杯


雞缸杯精製妙造,從拉坯到窯燒,謹慎至微,巧作臥足,安置手中尤為宜適。成窯以其細滑瓷胎流芳,成化雞缸杯也不例外。成化晚期御窯對胎釉慎選嚴控,論精細明淨,誠景德鎮歷朝官窯之冠。對比宣窯,成化瓷胎含較高氧化鋁但較低氧化鐵,故火度更高,是以胎質白晰緻密,瓷釉又含較低氧化鐵及氧化鈣,是以細膩均淨,瑩亮滲和光。


引起轟動,成交價近3億的闘彩雞缸杯


鬥彩,萌於宣德,臻於成化。鬥者,湊也,鬥彩即色之湊合,既是以紅、綠、黃原色為主之彩釉相拼,也是釉下青花勾勒兼裝釉上諸色。宣德彩瓷雛本,乃梵文祭器,用於西藏,豔彩鮮色合宜不過。為宮廷專制之彩瓷,出現年代較晚,顯然乃擇選之故。成窯嘗於葡萄及雞缸杯等絕品上添加新色,如雞缸上見紅彩諸色、深淺二種草綠(深綠乃以綠黃重疊而成)、黃彩,配以釉下鈷青濃淡相宜。雞隻身披翎毛彩釉疊施,豐富多色。如此彩瓷,須二次燒成,燒造極艱,是以成品更罕。


引起轟動,成交價近3億的闘彩雞缸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