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廣東一女子隔離完14天,6天后又確診!真的存在“超長潛伏期”嗎?

14天不發燒就能放寬心?


是否存在“超長潛伏期”?


最近,幾則病例引發公眾對新冠病毒的“最長潛伏期”的討論

【案例】廣東一女子隔離完14天,6天后又確診!真的存在“超長潛伏期”嗎?


有的地方甚至把隔離時間再延長7天


  省新冠肺炎防控指揮部救治組專家、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感染病中心主任蔡衛平對此進行一一釋疑


【案例】廣東一女子隔離完14天,6天后又確診!真的存在“超長潛伏期”嗎?


對於隔離人員,儘可能進行多次檢測


女子隔離14天后解除觀察,6天后確診


患者,女,24歲。於1月22日與姐姐一起從武漢市武昌區火車站乘坐火車T127次14號車廂(4號鋪中鋪—患者、13號鋪中鋪—姐姐)回河源,於1月23日3:33時在河源火車站下站,走路前往河源市源城區河源大道北某一酒店住宿,當天與姐姐乘坐滴滴快車到河源市人民醫院就診,無異常。之後騎共享電動車回到酒店。


1月25日患者與姐姐於11:13乘坐滴滴快車到源城區越王大道某公館住宿一直到2月8日,期間點外賣或由朋友送餐和生活用品。患者在自我隔離期間進行健康監測,除2月2日自感咽部不適外無異常,2月2日採集患者兩姐妹鼻咽拭子核酸檢測均陰性,於2月8日隔離期滿,由永安居委會發出解除隔離觀察通知書。


2月8日解除醫學觀察後患者於15:09前往堅基商業中心某藥店購買口罩(雙方均佩戴口罩),15:18前往某連鎖便利店購買商品,並步行回公館辦理退房,然後乘坐滴滴快車回家。


2月14日患者開始無明顯誘因出現咳嗽,無痰,伴有咽部不適,無發熱。於2月15日到河源市人民醫院就診被收入住院隔離治療。


【案例】廣東一女子隔離完14天,6天后又確診!真的存在“超長潛伏期”嗎?


發現病例後,疾控部門已對患者居住公館、居家和車輛進行終末消毒,對周邊鄰居出具健康告知書。


解除隔離後確診

已經出現多起


四川一老人解除14天隔離後,第19天確診


1月23日凌晨,39歲的四川宜賓人曾小乙(化名)在武漢發佈“封城”消息後,帶著母親和兒子登上火車返回四川宜賓市敘州區家中。


此後,曾小乙和64歲的母親文某、10歲兒子小杰(化名)、丈夫翁某一直居家隔離,其所在的宜賓敘州區南岸街道辦事處航天社區,對他們一家人很重視,社區醫生每天兩次上門測量體溫均正常。2月6日監測結束,2月7日社區開具解除隔離書。但出於保險起見,一家人仍在家中自我隔離。


然而在2月11日,居家隔離19天后,母親文某卻被確診為新冠肺炎患者,隨即被收治入院。


廣東一保安從湖北迴來28天后確診


黃某,男,66歲,常住珠海市斗門區,小區保安。1月14日從湖北鄂州回到珠海。黃某平時都是一個人上班。1月30日經社區排查,發現為湖北來珠海人員,給予告知和簽訂承諾書,因已過14天隔離期,未強制隔離。


2月9日大排查病毒核酸檢測採樣無效,2月12日檢測結果陽性,送至中山大學附屬第五醫院隔離治療。


“超長潛伏期”存在嗎?專家釋疑


廣東省新冠肺炎防控指揮部救治組專家、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感染病中心主任蔡衛平表示,

公眾對“潛伏期”要有正確認識,不必過於緊張。同時,他建議,對於隔離人員,儘可能進行多次檢測。


【案例】廣東一女子隔離完14天,6天后又確診!真的存在“超長潛伏期”嗎?


新冠肺炎“潛伏期”如何界定?


“潛伏期”指從患者感染病毒到出現首發症狀的時間,而非按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來計算;必須是有症狀者才能界定“潛伏期”。


新冠肺炎患者的首發症狀不一定就是發燒,有些患者一開始只有輕微的呼吸道症狀,例如咽乾、乾咳,之後過了一個星期或十天才發燒。

【案例】廣東一女子隔離完14天,6天后又確診!真的存在“超長潛伏期”嗎?

例如珠海的一名患者,1月19日自駕到珠海,1月27日曾出現身體不適,自行服藥後緩解。他早期是有症狀的,只不過首發症狀在呼吸道,而發燒時間比較晚,“潛伏期”肯定沒超過14天。


是否存在“超長潛伏期”?


就是因為一些患者前期的症狀較輕,被忽略了。有沒有“超長潛伏期”現在不好說,即使有也是個案,不是普遍現象。按照目前情況,“14天潛伏期”的觀點可以維持不變,大家不必過於緊張。


目前隔離時間是14天,在這期間需要做哪些工作?


建議有接觸史或者從疫情重點地區回來的人,在隔離期間都應進行核酸檢測,且不止檢測一次。

病例核酸檢測一次就測出陽性的概率在70%左右,經多次檢測才能更準確判斷。


因此,僅檢測出一次核酸陰性結果,其實不能作為排除疑似的條件。特別是對一些沒有症狀的人,其病毒量較少,一次就能測到的幾率相對較低。


【案例】廣東一女子隔離完14天,6天后又確診!真的存在“超長潛伏期”嗎?


另外,要進行比較標準的取樣,有條件的地方可以做鼻咽拭,沒有條件的話就做咽拭檢測,但要真正在咽部取樣。一些在醫學觀察期的人,甚至可以去做肺部CT檢測。一些人可能沒有出現症狀,但通過CT卻發現了很輕的肺炎。


14天后,如果未出現症狀是否即可自動解除隔離?


按目前情況看,被感染者14天不出現症狀或者症狀輕微是有可能的。不能僅僅因為14天內沒發熱就完全排除,要避免單純憑症狀來解除隔離的做法。


但如果對所有隔離人員進行檢測,也要考慮到幾方面問題:一是工作量大;二要考慮會否增加暴露的風險。今後可以逐漸開放,讓一些專業的第三方公司參與這項工作。


在核酸檢測的基礎上增加肺部CT檢測,以提高診斷準確率?


CT檢測可以解決一些問題,但不能解決全部問題。肺部炎症有可能是其他原因引起的。CT不能做病原學診斷,只能做臨床診斷。


【案例】廣東一女子隔離完14天,6天后又確診!真的存在“超長潛伏期”嗎?


增加CT檢測,是多了一個檢測的手段而已。未來可能還會有抗體檢測,但也只是多了一個供參考的診斷手段。各種檢測方式都有自己的盲區,多種檢測方式疊加才能減少漏洞。


來源:科普中國綜合羊城晚報、廣州日報綜合河源發佈、紅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